流型可视化论文-杨凯,王仕博,朱秀乐,徐建新,王华

流型可视化论文-杨凯,王仕博,朱秀乐,徐建新,王华

导读:本文包含了流型可视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顶吹,电容层析成像,气液混合,可视化

流型可视化论文文献综述

杨凯,王仕博,朱秀乐,徐建新,王华[1](2019)在《顶吹气体搅拌气液混合过程流型可视化和非线性分析(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顶吹气体搅拌混合体系中,气液两相流的混合效果评价是测试领域的难点之一,特别是在使用模型法研究冶金熔池顶吹的过程中。为了评估气液两相流的混合效果,提出基于电容层析成像(ECT)的气相色谱模拟来观察流型并分析混合特征。建立气体顶吹搅拌试验台,气相选择空气,液相选用合成导热油。使用ECT Instruments Ltd(UK)的电容层析成像设备对顶吹搅拌过程进行测量及成像。运用MATLAB程序对气液混合区域进行特征识别,获得气液两相的流型分布。运用"three-state-test(3ST)"方法对气液混合过程进行混沌检测;运用"腐蚀化计盒维数"法处理图像,得到气液搅拌的混均时间。结果表明,利用电容层析成像技术可对气液混合体系进行流型可视化和混匀时间量化。(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期刊2019年08期)

张震,闫晓,肖泽军,王雄,陈炳德[2](2019)在《含内热源有序饱和多孔介质通道内蒸汽-水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均一球体形成多孔介质通道,通过高速摄像系统获得了多孔介质通道内两相流动影像数据,识别出多孔介质通道内蒸汽-水两相流动流型存在形式,幵研究了部分参数对流型转变的影响觃律。结果表明,多孔介质通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型有泡状流、泡状-弹状混合流、弹状流、弹状-环状混合流以及环状流5种;随着入口过冷度的增加,泡状流向过渡流转变以及过渡流向环状流转变时所对应的汽相表观速度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压力的升高,泡状流向过渡流转变以及过渡流向环状流转变时所对应的汽相表观速度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本文来源于《核动力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周云龙,孙振国[3](2016)在《130°Y型汇流下蛇形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空气、去离子水为实验工质,采用130°Y型混合器,在当量直径177.8μm的蛇形通道内利用高速摄像仪进行可视化实验,比较了上气下液型、上液下气型2种混合方式下的两相流型,并进一步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发现蛇形通道内存在有不同于直微通道的特殊流型,气戟长度在流动过程中有增大的趋势,通道上、中、下3段以及弯道处的相分布与流型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现代化工》期刊2016年05期)

李庆普,陶乐仁,杨丽辉[4](2016)在《滚动转子式制冷系统制冷剂流型的可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变频滚动转子式制冷系统试验台,研究了压缩机在不同吸气过热度状态下,系统性能与制冷剂/油流型的对应关系,以寻求通过观测流型判断系统是否处于高效、安全运行状态的方法。等水温条件下,分别设定蒸发温度/冷凝温度为:10℃/42℃,20℃/42℃。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制冷剂/油混合物在膨胀阀出口、蒸发器出口表现出不同流型,并根据润滑油、制冷剂理化性质上的差异做初步分析,对试验现象进行解释,并得出蒸发器的换热性能随吸气过热度的变化规律。(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6年04期)

赵忠南[5](2016)在《球床反应堆气-液两相流流型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概念核反应堆堆型的研究、碎片床的冷却、石油和化学工业中的反应床中都涉及球床气液两相流。气-液两相流流型研究的首要问题是流型的观测,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续的流型分类、流型识别、流型与阻力特性的关系等一系列问题才能得以展开。因此,本文研究内容由可视化研究开始,通过可视化研究得到的结果来指导球床空气-水两相流流型的相关研究。本章详细叙述了流型可视化研究的目的、方法和内容,给出了CaCl_2溶液的基本物性参数以及可视化研究的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球床空气-水两相流流型等相关方面的研究扫清障碍。(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6年07期)

张金亚,蔡淑杰,朱宏武,强睿[6](2015)在《螺旋轴流泵内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一台自主研发的螺旋轴流泵为研究对象,以水和空气的混合物为介质,采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泵入口段及第一级叶轮内部的气液两相流型。研究发现:入口段气液两相流型为均匀的泡状流,气泡直径随入口含气率的增加而增大,随转速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入口含气率的逐渐增加,叶轮内分别出现了孤立的气泡流、泡状流、气囊状流及乳化状流;气囊出现在叶片压力面约2/3弦长的位置,且紧贴着叶轮轮毂;出现气囊状流时,泵的性能下降最为明显;出现乳化状流时,随着含气率的增加,增压性能下降趋于缓慢。(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蒋孟男,徐士鸣,胡军勇,王伟,吴曦[7](2015)在《垂直管内R124-DMAC鼓泡吸收过程流型演化可视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搭建一套垂直管管内鼓泡吸收热、质耦合传递特性可视化实验平台,对以R124-DMAC(一氯四氟乙烷-二甲基乙酰胺)为工质的鼓泡吸收过程的流型特征与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冷剂气体流率、吸收溶液流率和进口温度对鼓泡吸收过程的流型及其分布规律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制冷剂气体流率和溶液入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鼓泡吸收过程存在搅拌流、弹状流、泡状流3种流型。制冷剂气体在吸收管内被完全吸收的条件下,搅拌流流型高度不超过总吸收高度(喷嘴出口到气泡消失的垂直距离)的1/2;弹状流流型所占总吸收高度的比例不超过2/5;其余的吸收高度为泡状流流型。(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5年07期)

姜睿,马学虎,兰忠,白涛,白玉潇[8](2015)在《梯形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流型可视化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高速摄像系统对梯形硅基微通道进行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流型可视化实验。梯形微通道结构为梯形,水力学直径165.87μm,通道长度50 mm。实验中混合蒸气乙醇质量分数范围为2%~60%。实验发现入口蒸气乙醇浓度对通道内流型有重要影响。沿着冷凝方向,发现环状流、环状条纹流、翻滚流、喷射流/喷射滴状流及气泡流。不同蒸气入口乙醇质量分数有不同的流型分布,低乙醇浓度的蒸气冷凝环状条纹流及喷射流区域出现伪滴状凝结形式,高乙醇浓度的蒸气冷凝出现翻滚流流型。实验以蒸气质量通量及蒸气干度为坐标对不同入口浓度蒸气冷凝建立了两相流型图,并对喷射流发生干度建立了流型转变预测式。(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张琳,崔腾飞,蒋枫,单高峰,黄子雄[9](2015)在《升膜蒸发管内流型可视化及传热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热流密度、真空度和流量对升膜蒸发器传热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升膜加热管内流体流型进行观测和分析,本文建立了升膜蒸发系统传热实验平台,对升膜蒸发器的传热特性和流体流型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所用升膜管管长2200mm,升膜管采用镀透明导电膜石英管,工作介质为水;升膜管蒸发侧采用电加热方式;研究了热流密度(6.71k W/m2≤q≤26.79k W/m2)、流量(20L/h≤M≤100L/h)和真空度(0≤P≤15k Pa)对升膜加热管流体流型和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电加热的方式可以实现石英管内溶液的升膜蒸发,并能观测到泡状流、块状流、弹状流、柱塞流、环状流和雾状流;热流密度低于6.71k W/m2时无法形成升膜蒸发,随着蒸发侧热流密度的增大,升膜管内环状流长度增大,管内传热系数增大;随着流量的增大,升膜管内液体湍流强度增大,管内传热系数增大;真空度对流体流型影响较大。(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5年05期)

陈德奇,黄云程,王庆华,段振刚,任松[10](2013)在《窄空间流道内受限空泡演化影响流型演变的可视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气相分别以空气、氮气、氩气和CO_2气体为工质,液相以水为工质在内径分别为2 mm和6 mm的流道内开展可视化实验研究.研究了不同液相流量下,气泡长度和气泡间的间隔长度随气相流量的变化规律,并分析了在直径为2mm的流道内不同气相工质物性参数(包括Eo效和Mo数)对流型演变的影响.文章还比较了在直径为2 mm的流道内和直径为6 mm的流道内空泡行为对流型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流型可视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均一球体形成多孔介质通道,通过高速摄像系统获得了多孔介质通道内两相流动影像数据,识别出多孔介质通道内蒸汽-水两相流动流型存在形式,幵研究了部分参数对流型转变的影响觃律。结果表明,多孔介质通道内的汽-液两相流型有泡状流、泡状-弹状混合流、弹状流、弹状-环状混合流以及环状流5种;随着入口过冷度的增加,泡状流向过渡流转变以及过渡流向环状流转变时所对应的汽相表观速度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随着压力的升高,泡状流向过渡流转变以及过渡流向环状流转变时所对应的汽相表观速度呈现出逐渐减小的趋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流型可视化论文参考文献

[1].杨凯,王仕博,朱秀乐,徐建新,王华.顶吹气体搅拌气液混合过程流型可视化和非线性分析(英文)[J].JournalofCentralSouthUniversity.2019

[2].张震,闫晓,肖泽军,王雄,陈炳德.含内热源有序饱和多孔介质通道内蒸汽-水两相流型可视化实验研究[J].核动力工程.2019

[3].周云龙,孙振国.130°Y型汇流下蛇形微通道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研究[J].现代化工.2016

[4].李庆普,陶乐仁,杨丽辉.滚动转子式制冷系统制冷剂流型的可视化研究[J].流体机械.2016

[5].赵忠南.球床反应堆气-液两相流流型可视化实验研究[J].科技视界.2016

[6].张金亚,蔡淑杰,朱宏武,强睿.螺旋轴流泵内气液两相流型可视化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5

[7].蒋孟男,徐士鸣,胡军勇,王伟,吴曦.垂直管内R124-DMAC鼓泡吸收过程流型演化可视化实验[J].化工学报.2015

[8].姜睿,马学虎,兰忠,白涛,白玉潇.梯形微通道内乙醇水混合蒸气冷凝流型可视化实验[J].化工学报.2015

[9].张琳,崔腾飞,蒋枫,单高峰,黄子雄.升膜蒸发管内流型可视化及传热性能[J].化工进展.2015

[10].陈德奇,黄云程,王庆华,段振刚,任松.窄空间流道内受限空泡演化影响流型演变的可视化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3

标签:;  ;  ;  ;  

流型可视化论文-杨凯,王仕博,朱秀乐,徐建新,王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