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新时期,在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下,一批中国诗人把目光转向本民族古老的历史文化,在创作中形成自觉的“史诗”追求,从而形成当代新诗史上一道独特的景观,本文正是对这一独特景观的论述。文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了新时期诗歌“史诗”追求的背景和原因。新时期诗歌的“史诗”追求首先受制于“文化寻根”思潮的影响,是对“文化寻根”思潮的一种回应;其次,朦胧诗在文化上的匮乏,以及它在新时期初的某种“退潮”,也导致了“史诗”追求的出现。这种追求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所体现。第二部分探讨了新时期诗歌“史诗”追求的精神主题。文章首先描绘了新时期“史诗”探索和追求的演变轨迹。接着以诗人江河的《太阳和他的反光》、杨炼的《半坡》、《敦煌》、《诺日朗》等作品入手,通过诗作的详细解读,来具体阐释新时期“史诗”创作的精神主题。江河以“人”的视角的运用,通过“神”、“人”的置换和对话,表现出对于古老东方禅意的诗性追求,在这种追求中,江河完成了对本民族“传统”的拷问和创造。而杨炼从“生存的焦灼”、“死亡”、“性和生殖:生命的喜悦”三个方面建构了他的“生命存在”的精神主题。第三部分探讨了新时期“史诗”的艺术建构。首先分析了新时期“史诗”的艺术渊源和特质。作为现代史诗,它在承接传统史诗的形式基础上有着自身的创新。这主要体现在抒情的介入、意象的狂欢上,而后者通过意象的高浓度、直觉度、共振度、同一度的四个维度的建立,完成了对于史诗智力空间的开掘,构成了史诗精神气韵的宏大。而在美学风貌上,由于诗人历史忧患意识的渗透,史诗呈现出一种浓郁的悲凉感和“灰烬”感。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史诗”追求存在的局限和问题,以及它在当代诗歌史上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个人内心构成历史的深度——在《杨炼创作总集1978-2015》新书交流暨朗读会上的对话[J]. 文艺争鸣 2016(03)
- [2].杨炼的诗[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7(01)
- [3].母亲[J]. 上海文学 2017(05)
- [4].杨炼:你只能深刻,或者什么都不是[J]. 中国新闻周刊 2012(24)
- [5].杨炼作品及评论[J]. 诗选刊 2010(05)
- [6].向上修建的废墟——论杨炼诗歌的知识迷宫[J]. 东吴学术 2018(04)
- [7].杨炼的诗[J]. 作品 2018(11)
- [8].杨炼:登陆“大海的第三岸”[J]. 新民周刊 2014(02)
- [9].杨炼:别让你的一些手势沦为冷漠死寂的美[J]. 西湖 2013(10)
- [10].杨炼作品[J]. 诗选刊 2009(10)
- [11].杨炼论[J]. 南方文坛 2014(02)
- [12].杨炼诗一组[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8(04)
- [13].“文学就是人学”,永不过时——著名诗人杨炼一行来洛阳参观采风[J]. 牡丹 2010(09)
- [14].论杨炼《叙事诗》的音乐性创造[J]. 黄海学术论坛 2015(01)
- [15].杨炼[J]. 东方艺术 2011(09)
- [16].诗歌是唯一的母语——结合海德格尔后期语言观分析《唯一的母语——杨炼:诗意的环球对话》[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16(01)
- [17].杨炼的诗[J]. 作品 2017(12)
- [18].论杨炼《叙事诗》的音乐性创造[J]. 黄海学术论坛 2015(02)
- [19].诗歌是我们惟一的母语[J]. 文学自由谈 2012(03)
- [20].杨炼的诗[J]. 新诗 2012(04)
- [21].抵达诗人创作生命之源——论杨炼海外诗歌的空间建构[J]. 华文文学 2019(01)
- [22].“李白诗歌奖”提名奖杨炼授奖辞[J]. 剑南文学(上半月) 2015(12)
- [23].“朦胧诗人”的“后朦胧”诗语——论杨炼海外诗歌的语言风格[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 [24].来信[J]. 书城 2016(05)
- [25].子弹[J]. 山西文学 2020(08)
- [26].“后锋”写作及其他——诗人杨炼、唐晓渡访谈录[J]. 当代作家评论 2009(04)
- [27].巫觋精魂《诺日朗》[J]. 大舞台 2011(04)
- [28].雪[J]. 诗潮 2018(06)
- [29].有关“大雁塔”的命名或续完[J]. 华文文学 2013(05)
- [30].阳光斜照的房间[J]. 上海文学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