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香菇(Lentinula edodes)是一种异宗结合的食用蕈菌,具有由两个不连锁的交配型因子(A和B)控制的四极性交配系统。本研究以13个香菇菌株为材料,采用培养基转换培养(OWE-SOJ技术)和核迁移试验等方法对各菌株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因子组合进行了准确鉴定,并对其中可能产生了次级重组体的HL01菌株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验证。同时,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集团分离析(RAPD/BSA)、代表性差异分析(RDA)和简并引物PCR等分子标记技术,搜寻、鉴定了与香菇交配型因子连锁的分子标记,并对所得标记的序列结构、基本属性等作了初步探讨。所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对供试13个香菇菌株进行常规交配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OWE-SOJ技术和核迁移试验对各菌株孢子单核体的交配型因子组合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应用OWE-SOJ技术,可以观察到3种形态明显不同的菌落,即由A≠B≠配对形成的具锁状联合的绒毛状菌落、由A≠B=配对形成的无锁状联合的栅栏型菌落及由A=B≠配对形成的无锁状联合的绒毛状菌落。核迁移试验表明,核迁移仅出现于A=B≠反应中而不出现于A≠B=反应中。由于这两种方法均可清楚区分通常无明确形态差异的A=B≠和A≠B=反应,因此,用于香菇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因子的准确鉴定是行之有效的。在对上述13个香菇菌株进行交配型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表现特殊的菌株HL01。在其担孢子随机两两配对的132个组合中,不亲和组合与亲和组合之比为82:50,x2值为11.00,极显著地偏离不亲和组合与亲和组合之比为3:1的理论x2值。用4种标准测交菌株进行交配试验表明,在该菌株的189个供试担孢子中,有161个可分别归于4个标准测交菌株A1B1、A2B2、A1B2和A2B1所代表的4种正常交配型,但其余疑似次级重组的28个则不能归于其中任何一类。用两两配对法对这28个担孢子进一步进行交配型分析,鉴定出了A1B3、A1B4、A2B3、A2B4、A3B2和A3B5等6种交配型的单核体,表明HL01的A、B交配型因子内部均发生了重组。A、B因子的重组率分别为8.47%、11.64%;A因子至少含有2个亚单位,B因子则可能由不止2个亚单位构成。随后的结实试验显示,至少含有一个这些次级重组体的可亲和配对均具有结实能力。为鉴定与香菇交配型因子相关的分子标记,我们采用了RAPD/BSA、RDA和简并引物PCR等方法。其中,利用简并引物PCR获得了一条与香菇HL01菌株B2交配型因子共分离的DNA片段(773bp)。序列分析显示该片段属于信息素受体,表明香菇中B因子的遗传基础与两种模式蕈菌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和灰盖鬼伞(Coprinus cinereus)是一样的。同时,利用简并PCR法得到香菇中MIP基因片段(419bp)。已证实在其它许多蕈菌中,MIP基因与A交配型因子是紧密连锁(<1kb)的,因此,本研究利用简并PCR法所获得的香菇的MIP基因片段,为进一步证实香菇中A因子与MIP基因的连锁关系打下了初步的基础。最后,我们对已获得的B因子片段及MIP基因片段用TAIL-PCR和反向PCR方法进行了步移。对B2因子片段由773bp延长到3119bp,通过BLAST搜索GenBank中的类似序列,可以推定我们已经找到一个近乎完整的香菇B因子信息素受体基因组DNA序列。对MIP基因片段,则由449bp延长到2134bp,根据BLAST分析的结果可以推断在香菇中MIP基因与A交配型因子连锁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从而为A因子的克隆、测序等工作的开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基因组数据解析大球盖菇交配型系统[J]. 菌物学报 2020(06)
- [2].蝉棒束孢交配型基因的分析和检测[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5(06)
- [3].金针菇交配型B第三个亚位点的发现与遗传[J]. 菌物学报 2020(06)
- [4].致病疫霉菌株交配型的检测及其检测方法的比较[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02)
- [5].草菇泰国1号菌株交配型A因子分子遗传学及生物信息学解析[J]. 食用菌学报 2015(01)
- [6].球孢白僵菌菌株交配型分子鉴定[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4(01)
- [7].B交配型位点基因对杏鲍菇极性的鉴定[J]. 生物技术 2015(04)
- [8].“夏芳·秋白”家蚕品种不同交配型式对蚕种孵化率的影响[J]. 四川蚕业 2015(04)
- [9].黑龙江省发现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A2交配型[J]. 中国马铃薯 2015(03)
- [10].蛹虫草无性孢子的交配型基因类型的分子鉴定[J]. 上海农业学报 2011(03)
- [11].黑龙江省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的研究[J]. 中国马铃薯 2010(01)
- [12].交配型基因作为分子标记鉴定蛹虫草退化菌株的核相初步研究[J]. 食用菌学报 2010(04)
- [13].中国马铃薯晚疫病菌交配型研究进展[J]. 中国马铃薯 2018(01)
- [14].运用交配型基因分子标记辅助蛹虫草亲和配对[J]. 核农学报 2017(11)
- [15].不同交配型球孢白僵菌在玉米植株中的定殖及其交配型基因变异比较研究[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4(06)
- [16].三明野生香菇交配型因子分析[J]. 食药用菌 2014(06)
- [17].羊肚菌组织分离物交配型基因缺失现象分析[J]. 食用菌学报 2020(03)
- [18].毛木耳A交配型位点的克隆和序列结构分析[J]. 菌物学报 2020(06)
- [19].培养基转换法下香菇交配型的准确鉴定[J]. 湖北农业科学 2014(08)
- [20].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与骨和软骨代谢的关系[J].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6(05)
- [21].交配型因子和细胞质对香菇双核体中两组成型核比例的影响(英文)[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8(03)
- [22].正负交配型担孢子接种法鉴定重要甘蔗品种(系)对黑穗病的抗性[J]. 甘蔗糖业 2013(01)
- [23].广西地区荔浦芋新品种疫霉交配型和甲霜灵抗性研究[J]. 长江蔬菜 2018(10)
- [24].三种致病疫霉交配型分子检测方法的比较[J]. 菌物学报 2016(12)
- [25].白粉菌交配型位点基因结构及分子系统学关系[J]. 菌物学报 2019(09)
- [26].《Nature》《Science》封面精选[J]. 自然杂志 2014(03)
- [27].沉默交配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Sirt1[J]. 生命的化学 2011(04)
- [28].杨柳田头菇担孢子交配型偏分离成因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12(02)
- [29].基因组数据揭示肺形侧耳X1野生菌株后代单孢的特异交配型位点[J]. 菌物学报 2019(12)
- [30].台湾线虫草单次生子囊孢子菌株交配型基因的初步研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5(01)
标签:香菇论文; 交配型分析论文; 亚单位重组论文; 技术论文; 信息素受体论文; 基因论文; 染色体步移论文; 简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