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研究 ——基于城乡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分析及实证

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研究 ——基于城乡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分析及实证

论文摘要

本文在详细分析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所面临的资源禀赋和制度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将土地要素和农村部门引入由Henderson等人发展起来的城市经济一般均衡分析框架中,构建起一个包含城乡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运用该模型分析了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并利用1998~2003年全国二百多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进行了计量检验,结果基本上验证了理论分析所得到的主要结论;然后,将政府行为引入城乡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分别讨论了土地利用控制、公共财政收支和人口迁移限制等政策行为对中国城市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中国城市的相关数据或案例进行了验证。本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一是理论模型分析和实证检验均表明城市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即中国的城市规模与人均非农产值、城市化率与人均GDP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性。二是若政府对城市人均建设用地规模进行控制,则在Tiebout条件下,城市化水平与人均土地指标禀赋呈正相关性,且人均建设用地规模存在唯一的均衡值;人均建设用地规模与城市化率之间呈负相关性,而与人均非农产值之间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且随着人均建设用地规模的增加,城市规模会出现先降后升的“U型”变化趋势。三是若政府通过征收所得税来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品,理论证明在没有地方公债市场和满足Tiebout条件时,政府征收的所得税率存在唯一的均衡值;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随着税率的变动,城市规模、公共支出和城市居民人均收入均呈“倒U型”的变化。但实证分析却发现,公共支出与城市发展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税率变动对城市居民人均收入虽有显著的影响,但对于城市规模和城市化率却几乎没有影响。四是若政府可以通过限制城乡人口迁移来获取权力租金,则政府之间的竞争对城市发展是有利的。理论分析表明,当政府之间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城市化率、城市规模和人均效用水平均要高于政府垄断竞争状态下的值。且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也证明,政府竞争程度的上升有利于减少对劳动力流动的限制,从而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论文目录

  • 摘 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标与基本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框架和结构安排
  • 1.5 主要的创新点和不足
  • 2 关于城市化研究的文献综述
  • 2.1 城市化研究的理论来源
  • 2.2 对聚集经济的实证研究
  • 2.2.1 存在的范围
  • 2.2.2 不同的来源
  • 2.3 城市化的主要模型及评述
  • 2.3.1 外部性城市增长模型
  • 2.3.2 “中心—外围”模型
  • 2.3.3 超边际城市化模型
  • 2.3.4 对上述模型的简要评述
  • 2.4 中国城市化的经验与问题
  • 2.4.1 重工业优先的赶超战略与城市化滞后
  • 2.4.2 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 2.4.3 以城市化推动经济增长
  • 3 转型时期中国城市化的一个基本模型
  • 3.1 模型的基本思路
  • 3.2 几个前提条件及其适用性
  • 3.3 城乡两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
  • 3.3.1 一个城乡两部门的经济
  • 3.3.2 基于家庭的投资和迁移决策
  • 3.4 对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比较静态分析
  • 3.4.1 城市化水平的决定及均衡的存在
  • 3.4.2 关于工业化水平的比较静态分析
  • 4 当前中国城市化的若干实证研究
  • 4.1 基本指标的选择和数据结构
  • 4.1.1 城镇规模和城市化指标
  • 4.1.2 关于替代性指标的选择
  • 4.1.3 对数据结构的简单说明
  • 4.2 对城市集聚效益的再研究
  • 4.2.1 模型设定和指标说明
  • 4.2.2 关于计量结果的比较分析
  • 4.2.3 城市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 4.2.4 东中西部城市集聚效益的比较分析
  • 4.3 对城市化与人均GDP 的研究
  • 4.3.1 理论分析和模型设定
  • 4.3.2 计量结果及比较分析
  • 4.3.3 城市化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4 东中西部城市化效率的比较分析
  • 5 土地利用政策与城市化
  • 5.1 关于建设用地的基本情况
  • 5.2 对建设用地控制的城乡一般均衡分析
  • 5.2.1 城乡两部门居民的生产行为
  • 5.2.2 地方政府对建设用地规模的控制
  • 5.2.3 基于家庭的资源配置决策
  • 5.2.4 均衡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 5.3 土地利用与城市发展的实证分析
  • 5.3.1 对人均土地禀赋与城市化关系的分析
  • 5.3.2 建设用地控制对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的影响
  • 5.3.3 建设用地控制对人均非农生产率的影响
  • 6 公共财政政策与城市化
  • 6.1 已有的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 6.2 政府公共财政行为的城乡一般均衡分析
  • 6.2.1 城乡两部门居民的生产决策
  • 6.2.2 政府的公共品供给和税收决策
  • 6.2.3 基于家庭的决策及均衡的存在
  • 6.2.4 税率变化的比较静态分析
  • 6.3 公共财政对城市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6.3.1 对城市化率和城市规模的影响
  • 6.3.2 对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影响
  • 7 人口迁移政策与城市化
  • 7.1 研究的背景及思路
  • 7.2 限制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的一般均衡分析
  • 7.2.1 城乡两部门居民的生产行为
  • 7.2.2 地方政府的设租行为与迁移成本
  • 7.2.3 家庭的迁移和投资决策
  • 7.2.4 关于政府竞争结构与城市化的讨论
  • 7.3 人口迁移政策演变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 7.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竞争与城市化进程
  • 7.3.2 关于劳动力流动政策与城市化的实证分析
  • 8 总结与展望
  • 8.1 本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数据视角下的城市化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23)
    • [2].城市化的悖论与困局[J]. 城市 2016(06)
    • [3].国外城市化研究综述与评点[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03)
    • [4].中国城市化研究热点演变分析[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4(03)
    • [5].国外城市化研究脉络评析[J]. 世界地理研究 2011(01)
    • [6].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研究综述[J].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 [7].《中国古代江南城市化研究》简介[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8].比较城市化研究文献综述[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10(13)
    • [9].中国城市化研究的范式转型——基础方法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0(04)
    • [10].复杂而缓慢的社会转型——《18—19世纪俄国城市化研究》评介[J]. 史学集刊 2008(02)
    • [11].《我国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城市化研究》一书介绍[J]. 经济学动态 2017(03)
    • [12].关于城市化研究方法与理论建构的反思[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1)
    • [13].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 城市问题 2008(12)
    • [14].新型城市化研究综述[J].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 [15].中国农村社区城市化研究的思路[J]. 智富时代 2016(05)
    • [16].中国城市化史研究的可喜成果——评《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J]. 城市史研究 2011(00)
    • [17].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城市化研究述评[J]. 理论月刊 2014(10)
    • [18].中国人口迁移与城市化研究的近今发展[J]. 人口与经济 2011(05)
    • [19].近年来西方学者关于中国城市化研究述评[J]. 创新 2019(04)
    • [20].区域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思考[J]. 经济地理 2014(05)
    • [21].城市化研究述评[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0(01)
    • [22].单体城市研究的一部力作——评《近代石家庄城市化研究(1901—1949)》[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04)
    • [23].19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城市化研究举要[J]. 中国名城 2015(01)
    • [24].期刊导航[J]. 国际城市规划 2015(05)
    • [25].张家口坝上地区农村城市化研究:欠发达地区乡村振兴途径与方法探索[J]. 北京规划建设 2019(S1)
    • [26].中国城市化问题研究综述(Ⅰ)[J].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08(02)
    • [27].影响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及其启示[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7(09)
    • [28].我国城市化相关问题研究综述[J]. 学理论 2009(21)
    • [29].1998-2015年我国城市化理论研究演进的特征与趋势——基于CiteSpace的文本计量分析[J]. 城乡规划 2017(02)
    • [30].农民工城市化中的语言变化现象研究——评《农民工语言城市化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 2019(09)

    标签:;  ;  ;  ;  ;  

    转型时期中国的城市化研究 ——基于城乡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分析及实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