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周作人散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周作人,忒奥克里托斯,小诗运动,《古诗今译》
周作人散文论文文献综述
顾伟良[1](2019)在《反时代的考察:一场被忘却了的小诗运动的夭折(上)——从写生文、《古诗今译》等谈周作人的散文精神》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20世纪20年代初期,中国新文坛流行的新诗有一场小诗运动(1921—1923)。小诗运动主要模仿日本俳句形式、希腊小诗等,周作人发表了有关俳谐文学的评论和介绍文章。由郭沫若、成仿吾为首的创作社成员提出了"革命文学"的口号,在文坛上掀起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艺运动。面对文坛风波,周作人对于文艺与社会的调和有了新的看法和思想转变。小诗运动挫折大致有叁方面的原因:一是革命文学运动的高涨,二是对俳文的偏见,叁是起因于中国文学与日本俳谐文学在(本文来源于《绍兴鲁迅研究》期刊2019年00期)
高太飞[2](2019)在《论周作人散文创作中的佛学意蕴》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受佛学文化影响,在将其人生经历融合于创作时,形成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体系。借由文本中以生命主体感受到的"苦味"进而产生悲悯众生的情怀、以"隐忍"的坚韧力量在沉默中反抗绝望,最终形成理性信仰价值观的这一主线,剖析周作人散文创作中的佛学意蕴,并从中品鉴散文创作中思想的独到之处。(本文来源于《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郑萍[3](2019)在《周作人散文的生命之喻:从思想到文体》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的创作以散文为重心,在他身上体现了人和文同构的特征,因此可以把周作人散文看成他生命形式的表现。"智慧老者"是最容易使人联想到的周作人形象。周作人就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者,他对一切洞若观火,以"智者"的目光打量和评判着现世。这种"智慧老者"的心态使得周作人的文体显现出两种状态:其一是他的文章整体风格平淡腴润,显示出"中和之美";其二是他的文章渗透着"忧郁的苦味",这是一种"智慧老者"的"寂寞"之苦。(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汤静[4](2019)在《论周作人散文“适宜”的审美追求》一文中研究指出重点从内容题材的取舍与艺术表现两方面对周作人散文的审美趣味的表现与形成进行微观解读与宏观审视,可以看出,周作人散文的审美趣味十分"适宜",大多介于素雅之间,适合大众阅读。主要表现为朴拙、雅致、重厚、苦涩、中庸、通达等。这些审美情趣的特点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性格特点、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本文通过阐述周作人散文作品的特点,并从风格、内容、语言叁个方面来分析其作品,进而从美学角度理解周作人散文"适宜"的审美追求。(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05期)
仲济强[5](2019)在《论周作人散文书写的游戏态度与诙诡笔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自由的推崇,是周作人一以贯之的思想脉络。为消除作为散文书写之"专制的狂信"形式的"皂隶喊话""我田引水",周作人试图以"游戏的态度",在"不可与庄语"的言论空间内,创造一种自由的话语方式,即以"游戏而有节制与庄重而极自在"的书写,造成一种"严正与忧郁并在的滑稽"的"诙诡笔法",以对抗专制话语对文体的浸染,进而在文体与思想的层面上实现人己皆协的"人类的礼"。(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01期)
汤静[6](2019)在《周作人散文中的“淡”与“苦”》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散文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其作品中有不少可以称为经典之作。在他的散文中,虽然被冲淡闲适所覆盖,但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苦与乐交织的情感,这也是周作人成为大家的原因之一。读周作人的散文,人们需要慢慢读,细细品,才能真正体会到"淡"与"苦"的感情色彩。(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02期)
苏美琪[7](2018)在《论周作人散文中的茶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的散文不管是平和冲淡还是浮躁凌厉,都自有他的写作韵味,茶酒食间更蕴含了生活之道,周作人个人的气质、个性、审美态度、人生哲学等一系列独特的主体存在与散文这一文体之间实现了高度契合。周作人写了很多与茶有关的作品,不管是喝茶还是谈茶,都将茶的古朴清雅,茶的淡淡清香表现得恰到好处。本文将他的茶文化大概分为两种:一种为茶文化之雅趣,另一种为茶文化之苦涩。(本文来源于《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林奕伽[8](2018)在《舌尖上的韵味——汪曾祺与周作人的美食散文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汪曾祺和周作人都是热爱美食之人,但他们表达美食的方法不一样。周作人写美食偏于考究历史文化,汪曾祺侧重于通过切身行动去品味美食。文章通过比较二者的美食散文,来浅谈他们散文中的韵味与趣味。(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30期)
马丽敏[9](2018)在《价值批判的缺失与民族意识的缺乏——评周作人散文的“超越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西方解构主义为背景,在全球化"去民族"语境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周作人散文呈现所谓的"超越性"研究。其间,虽有研究者对此有所反思,但力量仍显薄弱,无法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周作人研究的审美话语权。近年来,关于周作人的"超越性"研究仍在继续,并有不断升温之势,其显着特点是:质疑传统,不断提升周作人的文学史地位,割裂周作人思想和行为的整体性,否定社会主义前期经典文学等。因此,通过对周作人研究的反思,进行民族意识重构,呼唤价值批判,让青年学者正视批评使命已刻不容缓。(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批评》期刊2018年04期)
安乐一[10](2018)在《周作人散文的“淡”与“苦”》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的散文创作开新文学之一代先河,其理论及作品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对周作人的创作风格进行简要归纳,并且分析这种风格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6期)
周作人散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周作人受佛学文化影响,在将其人生经历融合于创作时,形成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体系。借由文本中以生命主体感受到的"苦味"进而产生悲悯众生的情怀、以"隐忍"的坚韧力量在沉默中反抗绝望,最终形成理性信仰价值观的这一主线,剖析周作人散文创作中的佛学意蕴,并从中品鉴散文创作中思想的独到之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周作人散文论文参考文献
[1].顾伟良.反时代的考察:一场被忘却了的小诗运动的夭折(上)——从写生文、《古诗今译》等谈周作人的散文精神[J].绍兴鲁迅研究.2019
[2].高太飞.论周作人散文创作中的佛学意蕴[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3].郑萍.周作人散文的生命之喻:从思想到文体[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4].汤静.论周作人散文“适宜”的审美追求[J].北方文学.2019
[5].仲济强.论周作人散文书写的游戏态度与诙诡笔法[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6].汤静.周作人散文中的“淡”与“苦”[J].牡丹.2019
[7].苏美琪.论周作人散文中的茶文化[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8].林奕伽.舌尖上的韵味——汪曾祺与周作人的美食散文比较[J].北方文学.2018
[9].马丽敏.价值批判的缺失与民族意识的缺乏——评周作人散文的“超越性”研究[J].中国文学批评.2018
[10].安乐一.周作人散文的“淡”与“苦”[J].名作欣赏.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