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

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

论文摘要

20世纪初,以逻辑实证主义为代表的现代哲学家通过对逻辑数学命题和自然科学命题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可证实性原则,在这种可证实性原则的审察下,他们认为包括伦理道德判断在内的价值判断是一种没有意义的陈述,因为它们具有不可证实性。这种关于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论证将导致的可能后果是严重的:如果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话,那么人们必然会对价值判断的意义和有效性产生彻底的质疑;如果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话,那么哲学对人类生活的指导将会显得十分无力,理性的智慧将不得不让度给无知、外在的压力和盲目的偏好。本文从“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这一论断的提出及其论证理由入手,检讨逻辑实证主义及其继承者关于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这一理论的合理性,并通过对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原则及其否定价值判断可证实性的理由的批判,力图消解人们对价值判断可证实性的误解,重新确立对寻求价值判断意义和有效性的信心。本文第一部分即第一、二、三章,主要是对逻辑实证主义所提出的可证实性原则进行了梳理,并从情感的任意性、语言的局限性和理性的无力性三方面总结了他们用以否定价值判断可证实性的理由。本文认为,逻辑实证主义和情感主义抓住价值判断与人的情感的密切关联这一点,通过对价值和价值判断的分析,得出价值判断无非是人们情感的喊叫而已的结论,不具备可证实的条件;在语言逻辑上,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可证实性是语词和语句有意义的标准,而价值判断的语词和语句满足不了这种经验主义的意义标准,因而是没有认识内容的,因为价值判断所使用的语言要表达的功能在语言的界限之外,人们不能再根据价值判断所依托的语言对其进行意义的证实;对于理性,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理性无法涉足价值判断的目标选择,而且作为“我思”结果的规范性价值判断如若要通过普遍知识的表达方式规范“我”之外的“他者”,则必然会遭遇不同的评价标准之间的沟通性障碍。基于以上三方面的理由,逻辑实证主义及其继承者提出了“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论断。本文第二部分,即第四、五、六这三章,集中反驳“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这一论断的合理性,主要是从逻辑实证主义和情感主义对价值判断可证实性的三方面攻击入手,分别对情感与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语言逻辑与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和理性与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三者进行再考察。第四章主要探讨情感与价值判断可证实性。本文一方面从心理学和意向性两个角度对情感概念进行了再考察,从而试图消除逻辑实证主义和情感主义对个体情感概念的抽象认识,由此揭示情感产生是个体心灵与外界经验互动的结果,以此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和情感主义仅仅将情感作为个体心灵态度的一种任意表达的观点;另一方面,本文引入情境研究的视角,从情感发生与情境作用的角度分析情感的社会性根源,在此前提下,虽然情感反应是由个体作出的,但是情感却并非是无根无据的,我们可以通过追寻情感产生的各种来源来破解情感任意性的迷雾,从而为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清除障碍。第五章主要探讨语言逻辑与价值判断可证实性。本文采取对价值判断的语言分析、逻辑分析以及普遍语用学转向的意义这三种研究路径。从价值判断的语言分析的角度看,价值词虽然难以定义,但是价值词的意义仍然可以通过实际的使用而得以发现,而通过对祈使句的分析,我们发现尽管作为规范的价值判断通常以命令的形式出现,但是这种命令可以返回到发出命令的现实语境中进行合理性的考察。在对价值判断进行逻辑分析的过程中,我们从价值判断与科学判断的逻辑共性分析出发,试图发现价值判断充足理由的追寻过程,以此破解纯粹形式逻辑给价值判断带来的可证实性障碍。在考察中,我们又通过引入普遍语用学的视域来拓展逻辑实证主义批判价值判断可证实性的工具的先天性局限,这使我们不再局限于单纯语言学的空间审视语言与价值判断的关系,由此价值语言与主体情感性的关系的密切性被语言与社会交往的关系所溶解,相互理解在普遍语用学的框架中得以可能。第六章主要探讨理性和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本文着重从两大角度来回应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理性在价值判断可证实性上的无力性这样一种主张,一是通过重新考察经验概念,尤其是对目的与手段之间关系的重新分析,试图揭示理性与经验的相互作用,并以此反对那种认为理性对于价值判断目标选择无能为力的观点;二是将主体理性扩展到交往理性的理性研究视域,在主体间性的视角下考察衡量价值判断“真假”的证实标准的选取,在此基础上进而进入生活世界的范畴对价值判断证实性经验基础的考察,以此回应不同价值判断规范之间理解与沟通的提问。本文最后的结语部分重申了我们应该捍卫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的必要性,并总结了探讨价值判断可证实性的视角问题,尽管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问题是由逻辑实证主义提出的,但是讨论的方式不应局限于逻辑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本身,而应采用社会历史语境探究这一更为宏大的研究视域。

论文目录

  • 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部分 逻辑实证主义等对价值判断可证实性的否定
  • 第一章 情感的任意性
  • 一、源于情感和欲望的价值
  • 二、作为情感喊叫的价值判断
  • 三、情感的难以证实性
  • 第二章 语言的局限性
  • 一、语言与价值判断
  • 二、语言的界限
  • 第三章 理性的无力性
  • 一、理性对于价值判断目的选择的无力性
  • 二、因果律适用的困难
  • 三、主体理性与价值判断的不可沟通性
  • 第二部分 对关于价值判断不可证实性理论的批判
  • 第四章 情感与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
  • 一、对情感概念的解析
  • (一) 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情感概念
  • (二) 意向性与情感
  • 二、从情境研究看对情感做经验探究的可能性
  • (一) 情境研究的必要性
  • (二) 情境对情感研究的作用
  • (三) 情境与价值判断
  • 第五章 语言逻辑与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
  • 一、价值判断的语言分析
  • (一) 对价值词的分析
  • (二) 对价值判断的语言学分析
  • 二、价值判断的逻辑分析
  • (一) 价值判断与科学判断的逻辑共性
  • (二) 如何寻求价值判断的充足理由
  • 三、普遍语用学的转向及其意义
  • (一) 语言学的困境与语用学的提出
  • (二) 象征性符号与相互理解的可能性
  • (三) 语用学对于价值判断的经验证明
  • 第六章 理性与价值判断的可证实性
  • 一、理性与经验
  • (一) 理性与经验是截然对立的吗
  • (二) 从目的手段的连续性看理性在价值判断可证实性中的作用
  • (三) 在“实验主义”操作中体现理性与经验的整体性
  • 二、交往理性的视域
  • (一) 交往理性的提出
  • (二) 主体间性与“类真实”标准
  • (三) 生活世界与价值判断的证实基础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逻辑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的较量[J]. 金田 2013(11)
    • [2].浅析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的积极因素及其局限性[J]. 金田 2013(02)
    • [3].科学哲学发展需要逻辑和历史相统一[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07)
    • [4].逻辑实证主义与关系辩证法的双重变奏——兼论大卫·哈维城市理论的研究价值[J]. 理论与改革 2018(01)
    • [5].哲学的边界——读艾耶尔的《语言,真理与逻辑》[J]. 法制与社会 2009(05)
    • [6].论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人文价值的缺席[J]. 现代商贸工业 2009(06)
    • [7].论牟宗三如何说不可说[J]. 东岳论丛 2019(10)
    • [8].论概念法学逻辑实证主义在法官裁量中的重塑[J]. 法制博览 2016(11)
    • [9].基于科学哲学的经济学和伦理学二分批判[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1(04)
    • [10].逻辑实证主义知识论与名称和指称关系探析[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 [11].英国语义学研究的历史传统与发展趋势(上)——从经验主义意义理论到逻辑实证主义语义学的演变路径[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2(01)
    • [12].对“证实”的证伪[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1(06)
    • [13].论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观及其局限性[J]. 金田 2013(11)
    • [14].分析性:蒯因和卡尔纳普的争论[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7(09)
    • [15].行为主义政治学为何主张“价值中立”?——一种基于哲学视角的解释[J].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2015(03)
    • [16].逻辑实证主义何以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主导思维:内在逻辑及其问题[J]. 经济评论 2008(06)
    • [17].逻辑实证主义应用于经济学的内在缺陷——逻辑实证主义的“逻辑”批判[J]. 江苏社会科学 2008(04)
    • [18].蒯因整体论思想的提出、转变及内涵剖析[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7(04)
    • [19].浅谈波普尔证伪主义[J]. 美与时代(下) 2014(10)
    • [20].试析现代科学哲学的主要流派及其科学观[J]. 科技创业月刊 2008(02)
    • [21].尊重学生探究抑或建立正确概念——科学教育与科学哲学视域下的双重审视[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5(04)
    • [22].逻辑实证主义对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影响[J]. 新疆职业大学学报 2014(01)
    • [23].在批判中追求理性——谈波普的科学发现方法论[J]. 铜仁学院学报 2012(06)
    • [24].德国语义学发展的历史趋势及其内在特征——逻辑实证主义之前语义学的诞生与兴起[J].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2010(01)
    • [25].现代西方逻辑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哲学探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2(03)
    • [26].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普特南论客观性[J].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05)
    • [27].逻辑实证主义与逻辑经验主义的差别探微[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6)
    • [28].对分析实证主义法学哲学基础的批判及反思[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9].逻辑实证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悖论——基于霍克海默批判理论的视角[J]. 广西社会科学 2020(05)
    • [30].语言转向背景下的经济学理论如何建构[J]. 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 2013(03)

    标签:;  ;  ;  ;  ;  

    价值判断是不可证实的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