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盆地北部泉水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昆明盆地北部泉水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近20年来,城市化、工农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排放,导致泉水的水化学场的变化,对昆明盆地泉水动态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为泉水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提供依据。本文利用泉水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昆明盆地北部泉水化学场的动态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随着城市化,工农业的迅速发展,环境污染有了很明显的变化。本文分析泉水的控制因素,将昆明北部泉水划分为五个水文地质单元,研究其成因模式,分析各单元泉水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采用灰色模型GM(1,1)对未来几年的流量进行了预测,以便采取方案来解决泉水资源的问题。用统计法对泉水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各单元的泉水水质进行分析研究,分析了研究区的N、F、P等组分,且仅在个别点出现超标现象,以NO3--N、NH4+-N污染最严重。通过对各个单元离子的分析以及各单元离子间的对比分析,得出研究区污染类型分为农业污染型、工业污染型以及混合污染型。黑龙潭单元以农业污染型为主,80年代以来环境总体好转,水质污染较小,其原因是黑龙潭在市郊北部,人类活动较少,是主要的水源保护地,后因为旅游工业的发展导致环境变化;海源寺单元为混合型污染,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并重;马街单元以工业污染为主,环境总体有变好的趋势,人为因素大于自然因素;西山单元80年代以农业污染为主,从1992年开始以工业污染为主。泉水动态变化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主要受大气降水等的影响。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过量开采,利于污染物迁移扩散,使水质不断恶化;另一方面,工农业和生活大量排放污水、垃圾等废弃物,使污染物进入地下,改变泉水化学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污染情况
  • 1.1.2 供水现状及规划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 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工作概况
  •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2.1 交通概况
  • 2.2 农业状况
  • 2.3 矿产资源
  • 2.4 渔业生产情况
  • 2.5 工业概况
  • 2.6 旅游业状况
  • 2.7 人口增长情况和文化教育
  • 第三章 泉水的分布与控制因素
  • 3.1 研究区泉水的分布
  • 3.2 地质构造对泉水的控制作用
  • 3.2.1 断裂构造对泉水的控制作用
  • 3.2.2 褶皱构造对泉水的控制作用
  • 3.2.3 地层岩性对泉水的控制作用
  • 3.2.4 地貌条件对泉水的控制作用
  • 第四章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与泉水成因模式
  • 4.1 水文地质单元划分原则
  • 4.2 泉水成因模式
  • 4.2.1 黑龙潭-市区单元(Ⅰ)
  • 4.2.2 海源寺单元(Ⅱ)
  • 4.2.3 马街单元(Ⅲ)
  • 4.2.4 西山单元(Ⅳ)
  • 4.2.5 杨方凹-呈贡单元(Ⅴ)
  • 第五章 泉水动态特征分析
  • 5.1 泉水流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 5.1.1 泉点的流量与降雨量的关系动态变化分析
  • 5.1.1.1 黑龙潭-市区单元(Ⅰ)
  • 5.1.1.2 海源寺单元(Ⅱ)
  • 5.1.1.3 马街单元(Ⅲ)
  • 5.1.1.4 西山单元(Ⅳ)
  • 5.1.1.5 小结
  • 5.1.2 泉点的流量变化趋势分析
  • 5.1.2.1 数学模型
  • 5.1.2.2 计算结果
  • 5.1.2.3 小结
  • 5.2 泉水化学场的动态变化规律
  • 5.2.1 泉水化学场的总体特征变化
  • 5.2.1.1 泉水主要化学组分质量浓度的统计特征及空间变化规律
  • 5.2.1.2 泉水硬度的空间变化规律
  • 5.2.1.3 TDS和水化学类型的时域变化规律
  • 5.2.2 泉水各单元化学场的动态变化规律
  • 5.2.2.1 黑龙潭-市区单元(Ⅰ)
  • 5.2.2.2 海源寺单元(Ⅱ)
  • 5.2.2.3 马街单元(Ⅲ)
  • 5.2.2.4 西山单元(Ⅳ)
  • 5.2.2.5 泉水的污染原因及污染途径
  • 第六章 对比分析
  • 第七章 结语
  • 7.1 结论与建议
  • 7.2 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 照片
  • 附录C 灰色预测模型程序代码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昆明盆地北部泉水动态变化与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