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和素质训练

论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和素质训练

一、试论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朱宏燕[1](2021)在《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研究》文中提出为了顺应时代特征与社会需求,太极拳在现代竞技体育的不断影响下做出了历史性的转折与创新,竞技太极拳应运而生。自2003年《武术竞赛规则》的颁布与实施后,竞技太极拳要求运动员以突破个人身体极限为目的,以释放竞技水平最大化的表现为基本特征,并以实现竞赛制胜为其训练比赛的最终目标。但随着运动员身体素质的不断完善与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运动员要想在武术竞赛中获得优胜并非易事。鉴于此,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录像观察法和层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第十三届全运会竞技太极拳项目男女子预赛与决赛录像视频的观察与竞赛结果的对比,从竞赛制胜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的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进行了权重分析,以期为竞技太极拳项目的技术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与支撑,为当前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整体突破与提高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本研究在对全国范围内竞技太极拳专业的国家级教练、国际级裁判等竞技太极拳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德尔菲法问卷调查后,构建了由5个一级指标和25个二级指标组成的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体系。其中5个一级指标分别为难度动作、太极拳技术动作、套路编排、身体素质、心理素质。2.确立指标体系后的一级指标权重结果由高至低的排序为:难度动作(0.3137)>心理素质(0.2548)>太极拳技术动作(0.2045)>套路编排(0.1469)>身体素质(0.0802)。3.二级指标中:难度动作空中的运动轨迹与动作路线是否清晰(A2)占难度动作的比重最大;太极拳技术动作与规格标准的掌握程度(B2)占太极拳技术动作的比重最大;套路编排的动作内容是否丰富新颖(C3)占套路编排的比重最大;落地缓冲的平衡能力(D2)占身体素质的比重最大;因过度兴奋导致运动轨迹出现偏差(E2)占心理素质的比重最大。其中,总权重排名最高的前五名分别为:难度动作空中的运动轨迹与动作路线是否清晰(A2);难度动作落地的平衡缓冲与方位感知是否一致(A3);因过度兴奋导致运动轨迹出现偏差(E2);因注意力不集中而引起动作失误(E4);套路编排的动作内容是否丰富新颖(C3)。4.竞技太极拳项目中难度动作的成功与稳定是竞赛制胜的关键所在;太极拳技术动作的修炼与提高是竞赛制胜的决胜要素;套路编排的内容选择与结构布局是竞赛制胜的潜在技巧;身体素质的协调与全面是竞赛制胜的基础保障;心理素质的稳定与沉着是竞赛制胜的先决条件。研究展望:1.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的评价指标体系会随着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产生变化,需要竞技太极拳项目的科研工作者根据运动员的实际动态变化不断追踪与完善,以确保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的不断优化,真正意义上达到理论指导实践的目的与作用。2.通过对第十三届全运会男女子太极拳类项目竞赛成绩的对比发现,运动员太极拳与太极剑两项比赛的演练水平分近似相等,说明裁判员在评判运动员演练水平分时未能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演练水平进行打分。建议科研工作者可以在本研究的基础上从裁判员角度等外在影响因素入手,进一步深入分析影响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的制胜因素,以期为运动员竞赛成绩的提高提供理论借鉴与参考。

杜文娟[2](2021)在《PNF拉伸法对武术训练小学生下肢柔韧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武术对柔韧性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受试者的下肢。从基本功、动作组合再到完整的套路,下肢柔韧性都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下肢柔韧性决定着武术演练水平的高低。目前,已有研究表明PNF拉伸可以增加武术专项大学生的下肢柔韧性,但对小学生武术参与者的下肢柔韧性还鲜有文献报道。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PNF拉伸和静态拉伸干预方式对小学生武术参与者坐位体前屈、横叉、纵叉和髋关节、踝关节的活动角度的对比分析,来探究PNF拉伸对小学生武术参与者下肢柔韧性的影响。为促进武术教学效果和增加小学生下肢柔韧性干预方式提供实验依据。研究方法:以上海市莘城学校3-4年级武术社团40名小学生为实验对象。将4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静态拉伸组和PNF拉伸组,每组20名学生。PNF拉伸组采用包含PNF拉伸法教学因素的教学方案,静态拉伸组采用传统静态性拉伸法的教学方案。整个实验干预12周。利用坐位体前屈仪测量受试者坐位体前屈成绩,用角度器分别测量受试者横叉、纵叉、髋屈曲、髋后伸、髋外展、踝背屈和踝跖屈的角度。采用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干预前后各组(干预方式×时间)坐位体前屈、横叉、纵叉、髋屈曲、髋后伸、髋外展、踝背屈和踝跖屈的变化。组内前后指标变化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指标对比采用独立T检验。研究结果:(1)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NF拉伸和静态拉伸时间主效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坐位体前屈(F=167.60,P<0.01)、纵叉(F=192.83,P<0.01)、横叉(F=1137.12,P<0.01)、髋屈曲(F=1371.24,P<0.01)、髋后伸(F=90.94,P<0.01)、髋外展(F=208.06,P<0.01)、踝背屈(F=328.52,P<0.01)、踝跖屈(F=101.50,P<0.01)。前后组内数据分析显示PNF拉伸组和静态拉伸组坐位体前屈、横叉、纵叉、髋屈曲、髋后伸、髋外展、踝背屈和踝跖屈成绩均高于干预期前(P<0.05),表明PNF拉伸和静态拉伸均可以增加小学生武术受试者的下肢柔韧性。(2)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NF拉伸和静态拉伸干预方式主效应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坐位体前屈(F=0.340,P>0.05)、纵叉(F=0.342,P>0.05)、横叉(F=1.30,P>0.05)、髋屈曲(F=0.16,P>0.05)、髋后伸(F=0.02,P>0.05)、髋外展(F=0.07,P>0.05)、踝背屈(F=3.48,P>0.05)、踝跖屈(F=0.06,P>0.05),干预后除了踝背屈干预后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指标坐位体前屈、横叉、纵叉、髋屈曲、髋后伸、髋外展和踝跖屈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重复测量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PNF拉伸和静态拉伸干预方式各指标存在干预方式×时间交互效应,坐位体前屈(F=7.46,P=0.013)、纵叉(F=21.89,P<0.01)、横叉(F=6.66,P=0.018)、髋屈曲(F=16.15,P<0.01)、髋后伸(F=7.46,P=0.013)、髋外展(F=5.56,P<0.01)、踝背屈(F=32.55,P<0.01)、踝跖屈(F=40.47,P<0.01)。并且PNF拉伸组坐位体前屈、横叉、纵叉、髋屈曲、髋后伸、髋外展、踝背屈和踝跖屈的增加幅度均大于静态拉伸组。结果提示PNF拉伸效果要优于静态拉伸组。研究结论:12周PNF拉伸和静态拉伸均可以增加小学生武术受试者写下肢柔韧性,但PNF拉伸组的作用效果要优于静态拉伸组。

王家彬[3](2021)在《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2018年4月,在上海体育学院颁布了4等12级的《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同为武术三种形式之一的套路,也完成了标准的研制,散打同样需要一部属于自己的标准。散打的本质是打,但在青少年正常学龄期,散打对他们的价值更多体现在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方面,主要用于评价专业运动员的国家运动员等级制度就不再适合了。2020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武术散打作为我们国家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体育项目,是否有机会被纳入计分项目,若出现一个可以科学评价且安全的技能等级评价体系,是否可助力武术散打进入中高考。以上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研制散打技能等级标准的紧迫感。本研制旨在构建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非专业青少年武术散打等级标准研制工作提供科学理论依据,以响应和完善青少年运动技能等级标准工作。研究对象与方法:本研究以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根据专家的擅长领域设计访谈大纲,主要问及散打专业知识、研究流程设计、专业设备选择与使用等问题。选择了15位散打领域竞赛训练、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具备资深经验与成果的专家团队,将设计与筛选的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通过“问卷星”网上问卷形式进行为期两轮的专家函询,经过修改与调整形成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将德尔菲法所得问卷结果建立层次模型,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自矩阵的(最大特征根)、CI(一致性指标)、设置各指标的权重(特征向量值),并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得出CR(随机一致性比率),验证问卷结果是否需要修改。招募15名散打运动员根据不同水平分为3组,从德尔菲法筛选出的指标选取一定项目进行测试,目的在于验证该评价体系能否对不同水平的散打习练者进行有效的区分。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函询后共筛选出73项指标,根据指标测试中的程序和普及的难易,并考虑测试总时长,选出了7项指标进行测试。分别是:1分钟掌卧撑、悬垂举腿、全身反应时、绳梯步法测试、20s假人摔法展示、30s拳腿空击组合、2分钟打沙包。测试结果使用SPSS 22.0进行分析,对德尔菲法两轮函询和实验法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使用描述性统计计算德尔菲法专家打分的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用各指标标准差与均值之比计算变异系数(CV),各指标专家各处满分人数与专家团队总人数之比计算满分比。用非参数性检验的Kendall’s W检验计算肯德尔协调系数(ω)、卡方检验结果(x2)、自由度(df)、显着性(P)。研究结果:1.本研究经过前期的专家访谈等准备工作后,对标准研制这一目的进行了为期两轮的德尔菲专家函询后,敲定评价指标体系的一、二、三级下的评价指标,并在专家团队意见下,将各自对应指标进行增设、修改、删除、保留,最终形成了青少年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其中1级指标3个,2级指标13个,3级指标共73个。2.运用AHP确定了各项指标权重,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出随机一致性比率验证了专家函询结果的科学性与可靠性。一级指标包括基本技能(权重0.2973),专项技能(权重0.5390),实战(权重0.1638);二级指标权重最高的五个指标分别为灵敏素质(权重0.3029)、腿法(权重0.3028)、速度素质(权重0.2262)、拳法(权重0.21.2)、拳腿摔组合(权重0.2102)三级指标中权重最高的十个指标分别为一分钟掌卧撑(权重0.0673)、30s拳腿摔组合(权重0.4392)、30s自由腿法组合(权重0.3938)、20s鞭腿连踢(权重0.3482)、两分钟打沙包(权重0.3232)、30s拳腿组合(权重0.3134)、横竖叉展示(权重0.2982)、坐位体前屈(权重0.2964)、30s接腿摔法空击(权重0.2857)、假人摔法展示(权重0.2857)。且判断矩阵随机一致性比率皆小于0.1,一致性检验通过。3.所选取指标中,一分钟掌卧撑在3组分组对比中出现显着性差异(P=0.006),绳梯步法测试1的3组对比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47),绳梯步法测试2出现显着性差异(P=0.001),绳梯步法测试3出现显着性差异(P=0.007),20s假人摔法展示出现极显着性差异(P=0.000),30s拳腿空击组合出现具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14),2分钟打沙包出现极显着性差异(P=0.000)。研究结论:1.本研究的两轮德尔菲问卷函询中专家积极程度、权威系数均达到要求,专家团队都为资深散打从业人员,说明问卷合理性有一定的保证。2.对最终敲定的青少年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设置,通过各矩阵的一致性检验,专家函询结果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可靠性。3.验证了评价指标体系可以将不同水平青少年散打练习者在测试成绩上进行有效区分,其科学性得到进一步验证,可用来作为青少年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何慧[4](2021)在《体操跨武术选材的可行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体操项目自1896年首届奥运会中就设有的项目,我国自从1979年夺得女子高低杠的冠军后,正式迈入世界体操强国行列。体操作为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奥运会金牌数量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世界体操项目的发展创新,我国体操人才断层导致体操项目的夺金优势呈现下滑趋势。运动员选材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运动员的训练培养来说起着基础作用。目前关于体操项目选材仍然多数以传统的三级选材为主,耗时长、有限的选材范围以及选材过程中制定的指标指数固定化,使得运动员难以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优秀成绩,不能很好解决当前我国体操项目所面临的紧迫局面,就此现象,本文提出了体操跨武术选材作为对现有的体操传统选材模式的补充。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数理统计法、以及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传统体操项目选材、LTAD理论、技能主导类难美性项群的研究进行了逻辑梳理,对跨项选材、技能迁移等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诠释,并在此基础上,较为深刻的分析了体操选材上实施跨项的可行性。最后提出体操可以在武术上跨项选材,以期对我国高校以及高水平运动队训练提供实践启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传统体操选材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阶段体操面临的人才短缺局面2、体操跨项选材主要以同项群运动项目为佳3、武术项目可作为体操项目跨项选材的目标项目4、要实施体操对武术的跨项选材必须建立健全跨项选材系统5、跨项选材的最佳转项年龄在7-9岁6、体操选项选材实施的目标省份应以长江沿线的西南、长江中下游和沿海省份为主

徐树[5](2021)在《四川省体考类学生武术专项考试现状调查与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简称体考”)是国家培养社会所需体育相关人才的重要选拔性考试。四川省是体考大省,采用身体素质加专项技术的测试方式进行考核。武术是四川省体考专项中唯一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为社会培养和储备武术专业相关人才的重要考试。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数理分析法及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四川省体考武术专项的专项考试内容设置、考生考前情况、考生专项考试情况以及专项考试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并给出相应建议,为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四川省武术专项考试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省采用的是身体素质加专项技术的考试方法,专项分数占总分数的百分之四十,要求考生全面发展。在武术专项的考试内容设置上,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各占50%,要求考生专项素质与专项技术协调发展,总体来说考试内容设置相对平衡。(2)专项选择上,武术专项是体育类考试的热门报考专项,报考武术专项的男性考生明显多于女性考生。其次,本校有无武术专项教练以及教练员水平的高低,对考生专项的选择有着很大的影响。目前中学体育教师中武术专项的体育教师在整个师资配比中占比较小,多数中学无武术专项的体育教师。(3)在专项训练时间上,大部分考生进行专项训练的时间不超过一年,训练时间相对较短;在专项训练环境上,多数学校无专业考试场地供学生进行训练,武术专项的训练环境相对较差;在专项训练方式上,教练员为学校体育教师的,采用集中训练形式进行专项训练的比例,明显大于教练员为非学校体育教师的。(4)在考试内容上,多数考生对考试规则的了解程度为基本了解,对考试内容的了解程度有待提高;女生在柔韧和协调类专项素质考试中更占优势;男生在难度类专项素质考试中更占优势;选择拳术的考生多于选择器械的考生;心理素质、自身专业水平及伤病是影响考试成绩的主要因素。(5)进入大学愿意继续深造武术专项水平的考生仅一半左右,男生较女生进入大学后更愿意从事武术专项水平深造。

黄卫兵,虞福美[6](2020)在《柔韧素质在武术运动中的意义探微》文中研究指明武术运动作为一类竞技比赛项目,在比赛中需要达到"高、难、美、新"。在日常的武术训练中,运动员要着重针对技术难度、核心力量、套路演练、动作编排等进行练习。但是,这些练习都是要基于运动员强大的柔韧能力,运动员的柔韧性会直接影响到武术运动的整体质量。对此,在日常训练中也要加强对柔韧素质的训练。本文主要对武术运动中的柔韧素质进行概述,对其在武术运动中的意义进行探究并提出了优化柔韧素质训练的相关策略,以此来防止运动员在训练中的损伤,使其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

彭志强,敬龙军[7](2020)在《我国柔韧素质训练研究发展趋势及可视化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CNKI数据库中收录的关于柔韧素质训练文献为研究对象,采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计量法、共现分析等方法,对其总体发文量趋势、关键词共现网络、研究机构与研究学者分布、研究关键词、经典文献、最新研究文献等进行梳理总结。研究发现:对柔韧素质训练研究开始的早,在近十年的发文量比早十年的发文量高很多,从最新文献文章与经典文献相比,最新文献下载次数略显不足,但研究内容更为细致。研究关键词多集中在训练方法、健美操、武术、艺术体操、竞技健美操、跆拳道等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内容的发行量上主要是以武汉体育学院为主;深入研究学者则以乔玉芳为代表等。通过梳理分析,以求更好的概括柔韧素质训练研究的发展趋势,对掌握柔韧素质训练有重要意义。

何渊[8](2020)在《上海市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运动素质的比较研究 ——以上体竞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随着各国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运动员之间的技战术水平也日益趋近,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发展运动员的体能就成为一条必经之路。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同属于技能主导类中的同场对抗性亚类,对于同场对抗性项目来讲,体能和运动技术是最主要的竞技能力要素,是衡量对抗性项目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高低的重要元素。身体形态与运动素质是体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也有重要影响。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项目在比赛时间、技战术特征、运动素质特征、身体形态特征等有很多共同之处。目的:通过运动员身体形态、坐位体前屈、垂直纵跳、T型跑、深蹲最大力量、卧推最大力量、引体向上、三十米计时跑、背肌耐力、腹肌耐力、YOYO跑项目的测试成绩,并结合各自的项目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两项目大级别与小级别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运动素质的特征差异、项目间总体与总体、大级别与大级别、小级别与小级别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运动素质之间的特征差异。方法:1、文献资料法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竞技跆拳道”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一共有482篇文献;以“武术散打”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一共有2635篇文献;以“跆拳道”为主题词并包含“身体形态”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一共有50篇文献;以“跆拳道”为主题词并包含“运动素质”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一共有60篇文献;以“散打”为主题词并包含“身体形态”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一共有40篇文献;以“散打”为主题词并包含“运动素质”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一共有26篇文献。在Elsevier数据库以competitive taekwondo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一共有167篇文献;以Sanda为关键词检索时间为所有年份一共有6732篇文献。在研究过程中阅读相关的文献,并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分析,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2、测试法分别对竞技跆拳道和武术散打运动员进行基础体能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指距、坐高、上肢长度、下肢长度、小腿长、跟腱长、坐位体前屈、垂直纵跳、T型跑、30m冲刺、卧推1RM测试、深蹲1RM测试、引体向上、背肌耐力、腹肌耐力和YOYO跑测试)。3、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20.0统计软件,分别对跆拳道运动员和散打运动员的各项测试成绩进行正太检验,看是否符合正态分布,如果符合正态分布则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对两项目小级别与大级别、项目与项目间的总体运动员、小级别运动员、大级别运动员的测试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对M、T、P值进行分析,如果不符合正太分布则用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显着水平。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M±SD)。基于以上三种方法,以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武术散打队17名青少年男子运动员、竞技跆拳道队17名青少年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进行两项目身体形态与运动素质的特征研究。结果:身体形态:1、总体比较,两项目小级别与大级别运动员的身高、指距、坐高、上肢长、下肢长、小腿长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BMI、跟腱长有显着性差异(P<0.05)。2、项目与项目比较,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的BMI、坐高、上肢长、下肢长有显着性的差异(P<0.05),身高、指距、小腿长、跟腱长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3、项目间同级别运动员的比较,小级别竞技跆拳道与小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的BMI、身高、指距、上肢长、小腿长、跟腱长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坐高、下肢长有显着性差异;大级别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的身高、指距、下肢长、跟腱长没有显着性差异,BMI、坐高、上肢长、小腿长有显着性差异(P<0.05)。运动素质:1、总体比较,两项目小级别与大级别运动员的柔韧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下肢相对力量、上肢相对力量、下肢爆发力、上肢耐力、背肌耐力、腹肌耐力、有氧耐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下肢最大力量、上肢最大力量有显着性差异(P<0.05)。2、项目与项目比较,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柔韧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下肢相对力量、下肢爆发力、背肌耐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下肢最大力量、上肢最大力量、上肢相对力量、上肢肌肉耐力、腹肌耐力、有氧耐力有显着性差异(P<0.05)。3、项目间同级别运动员的比较,小级别竞技跆拳道与小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背肌耐力、腹肌耐力、有氧耐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柔韧素质、速度素质、下肢最大力量、下肢相对力量、上肢最大力量、上肢相对力量、上肢肌肉耐力有显着性差异(P<0.05);大级别竞技跆拳道与大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柔韧素质、灵敏素质、下肢最大力量、下肢相对力量、下肢爆发力、背肌耐力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速度素质、上肢最大力量、上肢相对力量、上肢肌肉耐力、腹肌耐力、有氧耐力有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总体比较,大级别运动员的BMI大于小级别运动员。2、项目比较,竞技跆拳道运动员上肢长、下肢长显着大于武术散打运动员,BMI小于武术散打运动员。3、项目间同级别运动员的比较,小级别竞技跆拳道运动员坐高、下肢长显着大于小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大级别竞技跆拳道运动员BMI、坐高显着小于大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上肢长、小腿长显着大于大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4、总体比较,两项目小级别与大级别运动员的柔韧素质、速度素质、灵敏素质、下肢相对力量、上肢相对力量、下肢爆发力、上肢耐力、背肌耐力、腹肌耐力、有氧耐力没有显着性差异,大级别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上肢最大力量显着优于小级别运动员。5、项目与项目比较,武术散打运动员下肢最大力量、上肢最大力量、上肢相对力量、上肢肌肉耐力、腹肌耐力显着优于竞技跆拳道运动员。6、项目间同级别运动员的比较,小级别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柔韧素质显着优于小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小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的速度素质、下肢最大力量、下肢相对力量、上肢最大力量、上肢相对力量、下肢爆发力显着优于小级别竞技跆拳道运动员;大级别竞技跆拳道运动员的速度素质显着优于大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大级别武术散打运动员的上肢最大力量、上肢相对力量、上肢肌肉耐力、腹肌耐力、有氧耐力显着优于大级别竞技跆拳道运动员。

王峰[9](2020)在《PNF拉伸法在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柔韧素质训练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过对PNF拉伸法在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柔韧素质训练中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将PNF拉伸法与高中学生身心和健美操专项的特点结合起来,研究出PNF拉伸法对高中健美操专项学生的柔韧素质的影响。另外,通过本研究,对于教师及学校来说,能够帮助健美操专项教练员,在今后的健美操训练中,运用科学合理的PNF拉伸法,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内容和计划,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健美操运动员,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对于学生本身而言,科学合理的柔韧素质锻炼方法,能够更加有效的提高高考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这一年龄阶段的柔韧素质,也对PNF拉伸法对提高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的肩、腰背、髋等部位柔韧性具体效果进行实验验证。PNF拉伸法作为一种新颖的训练方法,起初多用于康复医疗领域,近些年延伸到运动训练中,主要用于缓解疼痛疲劳、改善机体的协调性、稳定性和控制能力。PNF拉伸法多采用主动-对抗阻力-保持等形式,随着此项技术的传播与应用,在许多运动项目中也逐渐应用,但在健美操项目领域应用的还比较少。因此本研究以此为切入点,通过对比PNF拉伸法与传统拉伸法在高中竞技健美操柔韧素质中的应用效果,以期在实验中找到更适合并能有效提高柔韧素质的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获得可靠的资料,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实验过程中,选取邯郸市鸡泽县第一中学的24名健美操高二学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16周的柔韧素质训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拉伸法,实验组采用PNF拉伸法,实验前后分别对学生的肩关节、腰背部和髋关节进行测试,对比实验前后学生柔韧素质测试指标的变化情况,结论表明:(1)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的柔韧素质训练中,PNF拉伸法对肩关节、腰背部和髋关节的柔韧素质的提升比传统拉伸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2)在高中竞技健美操学生柔韧素质训练中应用PNF拉伸法,对学生的训练兴趣、态度和动机都有促进作用,使学生更乐于参加健美操训练。(3)在高中竞技健美操学生柔韧素质训练中应用PNF拉伸法,使学生能够在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既保证了训练效果,也对提高学生难度动作的完成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吴艳[10](2020)在《PNF拉伸训练法对提高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柔韧素质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柔韧素质是指关节活动幅度,也就是关节在运动过程中附着关节的韧带及其周围肌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拉丁舞运动需要多关节参与,要求参与运动关节具有较好柔韧性,柔韧性越好,身体动作越舒展,舞蹈艺术表现韵味也更足。根据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理论,少儿在9-10岁年龄段发展柔韧素质可使效益最大化。经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及市场调研发现,我国大部分拉丁舞教师在进行柔韧素质训练时,均采用较为传统拉伸训练法,不仅耗时且拉伸体验感差,无益于学生身心成长。9-10岁少儿身体发育迅速,无机物较少,软骨成分较多,把握住此阶段柔韧素质发展黄金期,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运动成绩,还可以减少运动损伤延长运动寿命。因此,为提高学生动作质量、动作幅度以及动作难度,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柔韧素质训练方法尤为重要。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拉伸训练法)来源于医学康复领域,其原理为在拉伸过程中通过对目标肌群主动收缩诱发反射性自我抑制。较传统拉伸法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痛感,减少少儿抵抗情绪,且时效性强。基于此,本文遵循9-10岁少儿身体生长发育规律,运用PNF拉伸训练法对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进行柔韧素质训练实验,以期提升我国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柔韧素质,为拉丁舞选手发展柔韧素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发现在体育运动领域已有将PNF拉伸训练法运用到柔韧素质训练中的实验研究,但缺少拉丁舞方面特别是少儿拉丁舞方面的相关研究。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星海青少年宫30位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2周的分组实验:实验组采用PNF拉伸训练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拉伸训练法。实验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双臂前后转肩、躯干左右侧屈、直角坐上体前屈、直腿前屈、后伸、外展测试指标数据较实验前数据相比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1)。(2)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踝关节跖屈测试指标数据与实验前数据相比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3)实验后两组主观感觉量表数据说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实验对象普遍认为自身各项测试指标成绩得到显着提高,且采用PNF拉伸训练法进行柔韧素质训练所产生的疼痛感较低。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PNF拉伸训练法对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肩关节、躯干腰背及髋关节柔韧素质提升效果更为显着,因此少儿在进行肩关节、躯干腰背及髋关节拉伸训练时可采用PNF拉伸训练法。(2)PNF拉伸训练法和传统拉伸训练法对提高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踝关节柔韧素质均有一定的效果,但提升效果不明显。因本人仅进行了两种拉伸方法的对比,未进行组合式训练法对比,后续研究可进行组合式训练或寻求其他方法以提高踝关节柔韧性。(3)PNF拉伸训练法可降低学生对拉伸的抵抗心理,接受度更高。因而在进行少儿柔韧素质训练时可优先采用PNF拉伸训练法。

二、试论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1)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2 竞技太极拳发展现状的相关研究
    2.3 竞赛成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2.4 竞技太极拳制胜因素的综合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录像观察法
        3.2.5 层次分析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竞技太极拳运动项目特点
        4.1.1 注重技术规格与攻防含义
        4.1.2 创新难度动作与编排亮点
        4.1.3 凸显演练意识与艺术美感
    4.2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构建
        4.2.1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的构建原则
        4.2.2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的初步构建
        4.2.3 第一轮指标筛选
        4.2.4 第二轮指标筛选结果
    4.3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的权重结果与分析
        4.3.1 递阶结构层次模型构造
        4.3.2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的权重结果
        4.3.3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的权重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竞赛制胜核心因素研究》访谈提纲
    附件2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层次表1
    附件3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指标层次表 2
    附件4 《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研究》调查问卷

(2)PNF拉伸法对武术训练小学生下肢柔韧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文献综述
    2.1 小学生武术教学
    2.2 柔韧性
    2.3 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2.3.1 静态拉伸法
        2.3.2 动态拉伸法
    2.4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PNF)
    2.5 PNF拉伸法与柔韧性研究现状
        2.5.1 PNF拉伸法与柔韧性国外研究现状
        2.5.2 PNF拉伸法与柔韧性国内研究现状
    2.6 PNF拉伸法与武术中的柔韧性训练
    2.7 小学生柔韧素质的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3.1 文献资料法
    3.2 研究对象
    3.3 实验方案
        3.3.1 前测及干预前培训
        3.3.2 实验干预流程
        3.3.3 实验过程中的安全保障
    3.4 实验器材和指标测试
        3.4.1 实验器材
        3.4.2 坐位体前屈
        3.4.3 横叉
        3.4.4 纵叉
        3.4.5 髋关节柔韧性的测量方法
        3.4.6 踝关节柔韧性的测量方法
    3.5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结果
    4.1 PNF对坐位体前屈的影响
    4.2 PNF对纵叉和横叉的影响
    4.3 PNF对髋关节柔韧性的影响
    4.4 PNF对踝关节柔韧性的影响
5.讨论与分析
    5.1 坐位体前屈
    5.2 髋关节柔韧性
    5.3 踝关节柔韧性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少儿武术及拉伸训练教案
    附录2 少儿武术教案及拉伸训练教案

(3)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运动技能
    2.2 评价标准
    2.3 散打及其同类赛事价值观
    2.4 其它运动项目技能等级评价标准
    2.5 我国运动员技术等级制度
    2.6 国外格斗运动分级制度
    2.7 青少年散打运动技能等级标准指标评价体系中指标选取相关研究
        2.7.1 基本素质有关的评价指标研究
        2.7.2 专项技能指标选取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德尔菲法
        3.2.4 层次分析法
        3.2.5 实验法
        3.2.6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流程图
4 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4.1 研究结果
        4.1.1 德尔菲两轮函询结果
        4.1.2 青少年1-6 级散打技能等级评价标准指标权重设置
        4.1.3 实验法对研制《标准》的效度检验
    4.2 分析与讨论
        4.2.1 青少年散打1-6 级运动技能等级标准指标评价体系构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4.2.2 标准的评价指标内容分析
        4.2.3 关于评价体系的实战性
        4.2.4 评价体系晋升标准和整体规划
5 结论与建议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致谢

(4)体操跨武术选材的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跨项选材对我国体操项目选材的影响
        1.1.2 跨项选材的实施有利于缓解我国体操项目的客观窘境
        1.1.3 体操跨武术选材的关键因素
        1.1.4 创新和丰富我国体操跨项选材的培养理论体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理论基础
        1.3.1 项群训练理论
        1.3.2 LTAD理论(LongTermAthleteDevelopmentModel)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运动选材相关综述
        2.1.1 关于我国的运动选材研究
        2.1.2 关于跨项选材相关研究
        2.1.3 关于项群训练相关研究
        2.1.4 关于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目相关研究
        2.1.5 关于运动技能迁移相关研究
        2.1.6 关于LTAD理论相关研究
    2.2 跨项选材的案例分析
        2.2.1 国内外跨界跨项选材的案例
        2.2.2 武术跨项实例
    2.3 文献综述述评
第三章 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案例分析法
        3.2.3 对比分析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3 研究设计
        3.3.1 研究路线
        3.3.2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研究结果
        4.1.1 运动员跨项选材的学理分析
        4.1.2 武术与体操两个项目分析
    4.2 武术向体操转项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最佳转项年龄
        4.2.2 转项正迁移
        4.2.3 转项负迁移的避免和解决
    4.3 体操跨项选材的关键问题分析
        4.3.1 跨项运动员竞技能力结构特征
        4.3.2 体操跨武术进行选材指标的构建
        4.3.3 体操跨项武术选材的组织实施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1)研究不足
        (2)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四川省体考类学生武术专项考试现状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对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的相关研究
    2.2 对四川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统考的研究
    2.3 对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武术专项考试的研究
    2.4 对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武术专项应对的研究
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1 研究思路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地调查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分析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四川省与其它省市的武术专项考试项目设置的比较分析
        4.1.1 直辖市与四川省武术专项考试项目设置的比较
        4.1.2 东部地区与四川省武术专项考试项目设置的比较
        4.1.3 中部地区与四川省武术专项考试项目设置的比较
        4.1.4 西部地区与四川省武术专项考试项目设置的比较
        4.1.5 东北地区与四川省武术专项考试项目设置的比较
    4.2 四川省体育类专业招生考试各专项比较分析
        4.2.1 武术专项与其他专项测试人数的比较
        4.2.2 武术专项与健美操专项的比较
        4.2.3 武术专项与体操专项的比较
        4.2.4 武术专项与艺术体操专项的比较
    4.3 四川省体育类考试武术专项考生的状况分析
        4.3.1 武术专项考生的报考意愿
        4.3.2 武术专项训练的年限情况
        4.3.3 武术专项考生的师从选择
        4.3.4 武术专项考生的训练频次
        4.3.5 武术专项考生的规则认知
    4.4 四川省体育类考试武术专项的得分分析
        4.4.1 武术专项考试中“正踢腿”的得分
        4.4.2 武术专项考试中“仆步抡拍”的得分
        4.4.3 武术专项考试中“腾空飞脚”的得分
        4.4.4 武术专项考试中“旋子/旋风腿”的得分
        4.4.5 武术专项考试中“专项技术”的得分
    4.5 四川省体育类专业招生考试武术专项的应对思考
        4.5.1 武术专项中专项技术的套路选择
        4.5.2 武术专项训练中场地环境的优化
        4.5.3 武术专项考试成绩影响因素的控制
        4.5.4 武术专项训练中考试认知水平的提升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参考文献
7 附件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柔韧素质在武术运动中的意义探微(论文提纲范文)

1、柔韧素质的概述
2、柔韧素质在武术运动中的意义
    2.1、提高武术学习效率
    2.2、提高武术动作质量
    2.3、提高武术表现力
    2.4、预防武术运动损伤
3、武术运动中柔韧素质的训练方法
    3.1、静态拉伸法
    3.2、动态拉伸法
    3.3、PNF拉伸法
4、结束语

(7)我国柔韧素质训练研究发展趋势及可视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柔韧素质的概念界定
        1.1.2 柔韧素质的分类
    1.2 研究方法
2 我国柔韧素质训练文献的研究总体状况分析
    2.1 对柔韧素质训练文献的总体趋势分析
    2.2 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
    2.3 研究机构与研究学者分布
    2.4 研究关键词分析
3 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研究的最经典文献分析
4 关于柔韧素质训练研究的最新文献分析

(8)上海市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运动素质的比较研究 ——以上体竞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项目特征
        2.2.1 比赛规则与时间
        2.2.2 供能特征
        2.2.3 技战术特征
        2.2.4 运动素质特征
        2.2.5 身体形态特征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测试法
        3.2.3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4.2 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柔韧素质特征分析
    4.3 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速度素质特征分析
    4.4 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灵敏素质特征分析
    4.5 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力量素质特征分析
    4.6 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耐力素质特征分析
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PNF拉伸法在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柔韧素质训练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竞技健美操
        1.1.2 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考试
        1.1.3 柔韧素质
        1.1.4 PNF拉伸法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高中竞技健美操学生进行柔韧素质训练应用PNF拉伸法的原则
        3.1.1 循序渐进原则
        3.1.2 因材施教原则
        3.1.3 与力量素质练习相结合原则
    3.2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训练心理的影响
        3.2.1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训练兴趣的影响
        3.2.2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训练态度的影响
        3.2.3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训练动机的影响
    3.3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柔韧素质的影响
        3.3.1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肩关节柔韧素质的影响
        3.3.2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腰背部柔韧素质的影响
        3.3.3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髋关节柔韧素质的影响
    3.4 PNF拉伸法对高中竞技健美操学生难度动作完成的影响
        3.4.1 对照组实验前后学生难度动作完成分析
        3.4.2 实验组实验前后学生难度动作完成分析
        3.4.3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难度动作完成分析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PNF拉伸训练法对提高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柔韧素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概述
    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拉丁舞领域的研究
    2.3 柔韧素质领域的研究
    2.4 PNF拉伸法领域的研究
    2.5 拉丁舞领域 PNF 拉伸法的研究概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教学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同质性检验对比结果
        4.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双臂前、后转肩数据对比结果
        4.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躯干左、右侧屈数据对比结果
        4.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直角坐上体前屈数据对比结果
        4.1.4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直腿前屈、后伸、外展数据对比结果
        4.1.5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踝关节跖屈对比结果
    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效果对比分析
        4.2.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双臂前、后转肩训练效果对比分析
        4.2.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躯干左、右侧屈训练效果对比分析
        4.2.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直角坐上体前屈训练效果对比分析
        4.2.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直腿前屈、后伸、外展训练效果对比分析
        4.2.5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踝关节跖屈训练效果对比分析
    4.3 实验后少儿主观感觉变化对比分析
    4.4 各部位柔韧素质的提高对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影响分析
        4.4.1 肩关节
        4.4.2 躯干腰背
        4.4.3 髋关节
        4.4.4 踝关节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6 致谢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个人简介

四、试论武术运动员的柔韧素质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竞技太极拳优秀运动员核心制胜因素研究[D]. 朱宏燕.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2]PNF拉伸法对武术训练小学生下肢柔韧影响的实验研究[D]. 杜文娟.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1)
  • [3]青少年武术散打1-6级运动技能等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王家彬. 上海体育学院, 2021(12)
  • [4]体操跨武术选材的可行性研究[D]. 何慧. 延安大学, 2021(11)
  • [5]四川省体考类学生武术专项考试现状调查与分析[D]. 徐树. 成都体育学院, 2021(09)
  • [6]柔韧素质在武术运动中的意义探微[J]. 黄卫兵,虞福美.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24)
  • [7]我国柔韧素质训练研究发展趋势及可视化分析[J]. 彭志强,敬龙军.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7)
  • [8]上海市青少年男子竞技跆拳道与武术散打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运动素质的比较研究 ——以上体竞校为例[D]. 何渊.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9]PNF拉伸法在高中竞技健美操专项学生柔韧素质训练中的实验研究[D]. 王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PNF拉伸训练法对提高9-10岁少儿拉丁舞女选手柔韧素质的实验研究[D]. 吴艳.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标签:;  ;  ;  ;  ;  

论武术运动员的柔韧性和素质训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