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距今已有几千年的药用历史,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以后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为我国常用中药材。产于湖北荆门地区的荆半夏为道地药材,药材质量优良,野生植物资源较丰富。本论文系统的比较了夏秋两季采收的荆半夏化学成分的差异,建立了荆半夏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并对其炮制品清半夏的炮制工艺进行了研究,旨在为道地药材荆半夏的质量评价和清半夏传统炮制工艺的改革奠定一定基础。本论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电位返滴定法系统地比较了夏秋两季采收荆半夏的多糖、总生物碱、次黄嘌呤核苷与鸟嘌呤核苷、草酸钙及总有机酸的含量。综合各测定结果表明:夏季采收的荆半夏质量优于秋季采收的荆半夏。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了精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及亮氨酸,结果表明夏秋两季的荆半夏药材供试品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本论文采用HPCE法为荆半夏药材建立了指纹图谱,标定了17个共有峰,色谱峰分离度好,相似度高,方法可靠性强。并对仙桃正场、天门托市镇、京山杨浲镇、天门市汪场镇、天门市岳口镇出产的荆半夏进行了指纹图谱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的荆半夏药材之间的差异比较明显。本论文采用蒸制法代替了传统的清半夏炮制方法。以总有机酸及水溶性浸出物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法优化选择了清半夏的蒸制条件。结果表明采用蒸制法代替传统的清半夏炮制方法,不仅大大缩短了炮制时间,减省了炮制步骤,还显著提高了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了刺激性成分的含量,并改变了其炮制终点不可控的现状,为清半夏的炮制工艺的改革提供了新途径。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荆半夏多倍体新种质诱导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10)
- [2].荆半夏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8(02)
- [3].荆半夏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J]. 绿色科技 2019(22)
- [4].荆半夏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06)
- [5].荆半夏叶柄外植体快繁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08(06)
- [6].湖北道地药材荆半夏的高效毛细管电泳指纹图谱分析[J]. 中外医疗 2008(31)
- [7].荆半夏不同分化品系对微量元素的吸收与富集[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0(11)
- [8].荆半夏不同品系总生物碱和鸟苷含量的比较研究[J]. 湖北中医杂志 2010(06)
- [9].道地药材荆半夏的指纹图谱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09)
- [10].湖北道地药材荆半夏的质量标准研究[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8(10)
- [11].半夏不同栽培品的成分比较[J]. 中国现代中药 2011(06)
- [12].荆半夏类原球茎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J]. 北方园艺 2018(01)
- [13].荆半夏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03)
- [14].荆半夏叶柄一步成苗组培快繁体系的优化[J]. 江苏农业科学 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