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汉语不仅是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同时也是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语言。随着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崛起,国际汉语教学的需求也随之迅速增长。但长期以来,汉语理论语言学界的语法学体系却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原因在于,自《马氏文通》以来,我国的语法体系大都是建立在词本位语法体系之上的,其根本是源自以拉丁语法为代表的印欧语语法体系,其理论基础是十七世纪以来欧洲的普遍唯理语法。一个普遍现象是,我国的语言学界在描写和分析汉语语言现象时,找不到一种可以一以贯之的理论依据,总是在解决一个问题的同时又牵涉出相关的难以解决的其它问题,例如,仅仅在词类的划分标准问题上就存在各种各样的分歧。如果按照西方标准来划分,由于汉语缺少形态变化,其语法具有隐性特征,是一种意合型的语言,汉语语素和词将广泛交叠而出现大量的兼词。另外汉语的词法与句法的组合规则几乎相同,如何区分词与短语又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而离合词的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难讲又难学,这些问题都给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另外,汉字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但又是教学的重点,忽视汉字教学,将会使学习者在进一步的学习中遇到极大的困难。理论语法研究的第一步是要解决基本结构单位问题——本位问题,这是语言研究的基础。在汉语语法研究中,本位的界定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同时也是现代汉语语法学从产生至今一直在争论却还没有完全解决的一个问题。在语言教学中本位论体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是对语言基本机构单位的确认,二是教学方法的应用,而教学法势必以确认基本结构单位为前提。由此看来,不论教材编写者是否明确标示采用了何种本位论,实际上都是已经对语言的基本结构单位做出了选择。目前理论语言学界主要存在三种本位论,即词本位论、字本位论、语块本位论。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本位界定问题直接影响到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外汉辞典的编订、课堂教学实践的具体操作等重大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总结汉语理论语言学界关于本位问题的研究成果,分析它们的优势和不足,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实际,做出自己的界定和评价。以往的文章都是以某一种理论为指导来阐述其理论依据以及与对外汉语教学的关系。本文则是在总结汉语理论语言学界关于汉语基本结构单位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全面借鉴与吸收三种本位论的精华,以对外汉语教学的科学性、应用性为目标,对汉字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思考与建议以及能够指导教学实践的可行的方式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