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梅燕(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七病区福建泉州362000)
【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9-0323-02
【摘要】通过探讨,发现健康教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中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健康教育
将我科2009年8月至11月收住行保守治疗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指导组(观察组)和非健康教育指导组(对照组),进行疗效、住院日比较,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经CT或磁共振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22~64岁,平均年龄45岁;对照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0~68岁,平均年龄43岁。观察组L4/5节段突出者25例,L5/S1节段突出者20例;对照组L4/5节段突出者19例,L5/S1节段突出者16例,两组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放射性疼痛。
2方法
2.1治疗方法中医手法推拿、电脑中频、理疗、骨盆牵引、硬膜外封闭,配合卧硬板床休息和地塞米松或舒筋活血药物治疗。观察组除完成上述治疗外还由责任护士在治疗过程中配合全程的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只进行骨科一般常规护理。
2.2健康教育指导方法
2.2.1日常生活起居指导
(1)环境:空气良好、温度不可太低。入院前3天尽量卧硬板床休息。大小便、生活都可自行料理。
(2)饮食调理指导:多吃新鲜蔬菜及粗纤维食物,忌辛辣香燥之品。年老患者需增加钙的摄入。
(3)掌握各种不同姿势的要领:①坐姿:背微微向前弯,使腰部能靠在椅背上。椅子要坚固,表面柔软,坐上不下沉。要经常站起来伸腰和来回走动。②站式:脚重心尽量往前,要轮流将身体重量从一只脚换到另一只脚上;也可一只脚在前,另一只脚在后。膝关节微弯,尽量少向前弯腰。站久要活动腰膝。③卧式:可仰卧或侧卧,侧卧应屈膝,最好右侧卧,使腰背和全身肌肉放松,脊柱不弯曲。④从地面拿东西,特别是搬举重物时,要胯膝弯曲,身体蹲下腰背挺直,让物体尽量贴近身体,然后依靠胯膝用力起身。⑤担、抬重物时,腰要直,起身要靠下身用力。起身后稳住脚再迈步。多人集体扛物时,要步调一致。⑥背重物时,胸腰微向前弯,胯膝稍屈。应注意换肩,以减轻一侧压力。
2.2.2功能锻炼指导
(1)急性期:①指导进行直腿抬举收腹。②五点式腰背肌锻炼。
(2)恢复期:可指导患者进行游泳、倒退步行、挺腰等运动,还可进行以下保健功能训练:①飞燕式(俯卧);②仰卧抱膝(仰卧);③双臂运动;④左右腰回旋;⑤仰卧拱桥。功能锻炼原则:先少量活动,以后逐渐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后身体无严重不适为度,持之以恒。
2.2.3康复期指导
(1)要注意保护。
(2)提醒病人注意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时腰部的姿势和体位,避免长时间坐立。
(3)要告诫病人避免弯腰负重。
(4)指导病人正确应用劳动保护用具,以防腰部力量减弱和腰肌萎缩,而产生腰背痛。同时注意坚持做腰部的各种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
(5)嘱咐患者避免风寒湿的侵袭,注意腰部的保暖,选择睡硬板床。
(6)患病期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及治疗,遵医嘱按时到医院复查。
(7)建立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8)生活规律,饮食以补肾、补钙壮筋骨为原则。
2.3统计方法健康教育组(观察组)与非健康教育组(对照组)疗效运用x2检验,住院日比较运用t值检验。
3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为症状及体征均消失,能恢复正常工作和劳动;好转为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减轻或消失,行走或站立1h以上可出现腰及下肢轻度疼痛或疼痛加剧,皮肤小范围麻木,椎旁压痛(±)等;无效为症状及体征稍好转,或无明显好转。
3.2检验结果经两组病人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显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日明显缩短,有统计学意义(P<0.01)。
4讨论
4.1腰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压迫坐骨神经而引起腰腿痛。合理正确地健康教育指导可使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正确的活动姿势,对于避免诱因,预防椎间盘突出发生及复发,巩固疗效等方面有着其他治疗措施不可替代的作用。
4.2进行功能锻炼对防止神经根粘连、增加疗效,防止复发起着重要作用。另外,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还可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使肌肉恢复平衡状态,改善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病理现象,有利于纠正不良姿势。
4.3两组病人治疗效果、住院日的比较结果说明健康教育指导及功能锻炼不但提高了疗效,而且明显缩短了住院日,从而减轻病人痛苦和经济负担,提高了医院病床周转率。
4.4进行健康教育及功能锻炼指导,宣传椎间盘的保健知识,不但对于预防椎间盘退变,预防椎间盘突出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于预防其他颈椎腰腿痛疾病也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辛桂桐,罗宝凤.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预防及护理.华夏医学,2001年,第05期,122.
[2]郭效东.骨科临床检查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