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情泛滥 贩毒猖獗——美国因特网呼唤规范之三(论文文献综述)
李国庆[1](2021)在《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教育引导对策研究,是新形势下新媒体迅猛发展与大学生道德教育发展新阶段的需要。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道德素养的水平关系到全社会主流道德意识的发展方向。研究本问题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综合道德素质,同时在互联网+大背景下,维护网络安全、构建教育强国离不开大学生群体。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以及相应教育对策尤为迫切。本文通过阅读、研究大量的文献资料,系统掌握当前最新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调查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希望达到“了解大学生网络道德现状,分析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教育引导对策”之目的。论文通过厘清网络道德的相关概念,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思想借鉴,通过科学界定相关概念,对相关概念和关系进行确定和澄清,阐述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思想借鉴。并对当前中国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现状进行梳理,归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问题的网络言行道德失范、网络交往道德失范、网络学术道德失范等基本表现。通过问卷调查,准确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为提出富有建设性的教育引导对策奠定基础。然后,分析和阐释当前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道德问题的影响因素,并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影响因素进行数据分析,进而掌握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网络社会自身特性、学校教育不足、社会外部环境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教育缺失等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为提出科学的对策奠定基础。梳理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将培育理性网络行为,维护网络社会和谐稳定,作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提出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最后,对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教育和引导对策做出诠释,分别从网络社会、大学生自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监管角度提出具体的、实践性的对策建议。当今的中国社会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临西方国家网络意识形态的威胁,研究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是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切嘱托,将大学生培养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栋梁。
罗俊[2](2020)在《滋蔓的暗网及网络空间治理新挑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初出现的匿名通信技术为编织暗网提供了基础,比特币的出现又为隐秘交易提供了理想的工具。在短短十年时间里,暗网中已经滋生出形形色色的不道德、病态、违法、犯罪行为,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治理等形成越来越大的威胁。这些行为可分为信息型、信息—交易型、信息—交易—实物型三类。由于暗网中的信息传递、交易支付极难被定位、追踪、监控,因此在侦查、取证等方面的难度远大于传统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使网络空间治理面临新的严峻挑战。近几年来,暗网已悄无声息地把触角伸入了中国,国内涉暗网违法犯罪开始露出苗头,社会各界需要高度重视其可能带来的多方面的危害性。而暗网治理是全球公认的难题,单纯技术性治理存在局限性,因此需要将多种手段结合起来,采取有针对性的多环节治理、积极推进有效的国际合作、完善表层网络与深层网络的信息安全机制等综合性治理对策。中国式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共治的网络空间治理模式能够更好地适应综合性治理的要求,因此我国应立足于自身国情,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探索暗网治理的中国方案。
焦园博[3](2020)在《网络犯罪国际法治理研究》文中指出
欧叶荣[4](2020)在《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当前,国内外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思想观念、社会思潮之间的碰撞愈烈、交锋正酣,多元文化场域的复杂交织态势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生态的典型特征,正不断威胁和消解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较政治文化附着于政治系统的强大稳定性,及党内政治文化以维护政党合法性为宗旨的特征,行政文化在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中更易发生变动,也更能凸显人的主体性精神和体现人的价值追求,因而具有整合、引领的天然优势。而且,多元文化场域中民主与法治、自由与平等、权力与权利、自我与他者、吃苦与享乐、个体与公共等价值间的张力,也构成了行政文化系统内部的多层次矛盾。这给行政文化整合带来了重大历史挑战,因而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成为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推动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具有战略意义。从理论层面来看,多元文化场域可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内容维度、价值维度、性质维度、形式维度等多个层面立体展开;行政文化系统也是历史继承性与实践创新性、纵向融合性与横向融合性、精英性与大众性、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精神流传性与物质依附性等多元属性并存的有机统一体;由此可辩证把握多元文化场域与行政文化系统的互构逻辑、以及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客观依据。从现实层面来看,主流文化、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网络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青年亚文化等各个文化场域给行政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究其实质,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主要面临着传承与转换的整合、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整合、现实与理想的整合、人与机器的整合、人的主体性的整合、精神厚重与表达轻浮的整合等实质困境。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构建具有对行政文化系统自身及行政文化生态系统两个层面的目标导向,需同时把握机制构建的一般原则和文化整合的特殊原则。其具体方案设计为探索期:“思想点”的准备——认知转变机制;碰撞期:“障碍点”的排除——矫治优化机制;磨合期:“中立点”的寻求——沟通对话机制;拓创期:“基因点”的交合——功能协调机制、结构重建机制、价值重塑机制;以及全过程:“风险点”的规避——风险规避机制五个阶段。其中,行政文化系统的结构重建和价值重塑是核心,也是本文主要创新点所在。不同文化场域之间的博弈,促使行政精神文化、行政制度文化、行政行为文化等各层面的要素调整和内涵赋新:精神层面包括培养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相统一的行政动机、工作态度与生活态度相统一的行政态度、不忘初心与牢记使命相统一的行政情感等开放兼容的行政心理;塑造工作生活与日常生活相统一的行政实践观、行政主体与公民身份相统一的行政角色观、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相统一的行政价值观等先进健康的行政观念;确立中国梦与共产主义相统一的行政理想、马克思主义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统一的行政信仰、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相统一的行政道德等与时俱进的行政思想;及发展系统性和交叉性的学科体系、主体性和原创性的学术体系、大众化和国际化的话语体系等本土化的行政理论。制度层面包括以精英联大众,塑造全员参与的民主体系;以科学融人文,塑造技术规则的责任体系;以西方鉴中国,塑造融礼于法的法治体系;以传统喻现代,塑造自律家训的廉洁体系;以线上促线下,塑造人民满意的服务体系;以国内推国际,塑造和平发展的友好体系。行为层面包括“刮骨疗毒”之克服网络文化浮夸风气,反对形式主义;摒弃传统文化官本位意识,反对官僚主义;割除西方文化功利毒瘤,反对享乐主义;警惕大众文化消费特性,反对奢靡之风和“淬火赋能”之传承红色革命基因,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吸收西方竞争特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紧跟大众现实需求,为民服务真抓实干;借助网络技术优势,勇于担当奋发有为。进一步指出,红色文化与传统文化共同体现了人民是共和国的真正缔造者,马克思主义与民族文化共同揭示了人民是共和国的伟大建设者,大众文化与网络文化共同彰显了人民是共和国的最终评判者,所以人民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根本价值指向,并要求“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体系的建构,涵盖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取向、整体推进人民各项权利平衡发展的行政价值规范、个人人权与集体人权有机统一的行政价值准则、增强人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行政价值标准、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行政价值追求、及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政价值目标。为促进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具体实现,需遵循紧跟行政体制改革的时代步伐、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密切关注与调适技术伦理的新问题,及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心理支撑等实践策略;实施强化主流行政文化的导向作用、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构渐进平衡发展的运行方式、贯彻行政公共理性的根本目标、营造文化传播自律的优质环境等现实路径。
崔有波[5](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吴予轩[6](2019)在《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伴随着洋葱路由的发展,具有匿名性特征的暗网作为犯罪的载体发展迅速,人口买卖、毒品交易、恐怖组织、色情活动等犯罪行为在其中愈演愈烈,“丝绸之路”、“阿尔法湾”等犯罪交易平台的覆灭显露出暗网犯罪的冰山一角,可以说暗网犯罪对国际秩序与安全等已经造成威胁。暗网作为互联网的一部分,对其进行治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对其漠视。作为一个新兴的领域,网络犯罪的国际治理体系并不完善,而暗网犯罪所引发的冲突与合作又将成为国际主体面临的新的挑战。为有效应对暗网犯罪威胁,在总结现有国际网络犯罪治理规定的基础上,本文旨在探讨暗网犯罪的国际治理对策。本文从暗网犯罪及其国际危害性出发,对现有的暗网犯罪国际法律制度进行分析,探讨目前暗网犯罪国际法制的内容及不足;在技术与法制耦合、预防与制裁、国际合作原则的基础上,从实体法、程序法两个层面提出制定国际统一的暗网犯罪法制文件。实体上统一定罪;明确国际主体监督管理的责任,加强快递行业的管控;利用互联网企业进行犯罪预防与侦查;全球统一对数字货币的监管等。程序上主张暗网犯罪管辖权交由国际刑警组织和国际刑事法院;简化电子数据跨境取证的程序等。本文最终落脚在我国应对暗网犯罪的法制对策上,从完善现有国内法律、拓展国际合作内容、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三个层面对暗网犯罪进行治理。
杜刚[7](2018)在《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社会并没有进入人们所奢望的太平世界。在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传统安全问题不仅没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又犹如捅破了马蜂窝一样接踵而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两者又相互叠加、相互转化。大国之间关系既有合作也摩擦不断。亚洲地区正在成为世界的中心,地区热点问题难以解决,国际社会并不太平。这是中国崛起进程所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际安全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安全问题。当前中国正在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走在和平崛起的道路上,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实现和平崛起构成了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保障这些战略目标顺利地实现、如何保障国家安全、如何保障在实现战略目标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实现国家安全这都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本文首先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国家崛起可以维护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反过来有利于促进国家崛起。提出国家要实现崛起必须具有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假设,创新提出了“国家安全保障力”概念。着重分析了中国在和平崛起进程中所面临的内外几个主要安全问题,重点探讨了和平崛起进程中安全的挑战及其根源。提出“人”是实现国家安全之根本的思想,为此设计了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在章节设置上,第一章是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从理论视角分析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第二章提出问题,分析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国家安全所面临什么样的问题。第三章分析了和平崛起进程中由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第四章解决问题,中国和平崛起进程中保障国家安全的路径选择,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的具体措施。通过论证分析,总结论就是国家发展并不必然带来国家安全,国家崛起既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途径,也是国家实现安全的最终目的。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国际社会上只要有阶级差别得存在、地区发展差别存在、意识形态差别存在,共同安全价值观(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如果没有形成,国际社会就会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维护和实现国家安全不是某一个国家的责任,需要全世界共同努力。中国在实现崛起进程中既需要团结广大热爱和平的国家,实现合作安全;也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建设维度来考虑维护国家安全。
宋文龙[8](2017)在《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互联网技术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网络虚拟空间也已经扩展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和安全等各个领域,成为各国关注的“第五域”。与此同时,网络空间本身存在的技术和安全漏洞造成了网络攻击威胁,而传统的安全隐患与之相结合形成的网络犯罪、网络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也呈现出愈加复杂的趋势,成为全球性的治理难题。欧盟因其独特的地理文化环境、电信产业发展历程以及欧洲一体化背景,形成了其网络安全治理碎片化和一体化并存、传统威胁与新型隐患交织的复杂局势。通过从源头上追溯互联网在欧洲扎根、应用并快速普及的历史,描述欧盟电信业的和网络发展的概况,可以总结出欧盟面临的不断更新的治理难题,以此为对象形成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目标和原则。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短期目标是遏制网络攻击对基础设施造成的危害、减少网络犯罪引发的损失、预防网络恐怖主义事件的发生,长期目标则是增强网络防御能力、在欧盟内建设一体化的网络防御体系、促进欧美认同的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理念和机制。在此目标指导下,欧盟建立了网络安全法律框架与组织体系相结合的治理机制,在“欧盟-成员国-民间”三个层面上调动各利益攸关方参与到治理进程中。欧盟网络安全治理实践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末的网络数据安全治理阶段、2001年“9.11事件”后的网络非传统安全综合治理阶段和2013年“棱镜门事件”后顶层设计和全面治理阶段。随着欧盟网络安全治理进程的推进,欧盟各机构和各国间协调更加有力,治理措施日益丰富并取得了显着的成效,体现出鲜明的共同体特色。除了网络安全内部实践,欧盟也重视与全球其他行为体的合作。在欧盟对外行动署和各国外事部门的协调下,欧盟积极参加联合国、国际电联、ICANN(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等多边机构的合作,参与并组织召开全球网络安全治理会议,力促国际网络安全公约的形成。欧盟与美国以其相似的治理理念和共同利益,双方保持着密切的双边合作,积极维护欧美理念下的国际网络空间秩序。但随着欧盟内外局势的恶化,欧盟也日益重视与广大欠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的互动,在治理“数字鸿沟”、联合打击地中海周边网络恐怖主义、治理网络走私诈骗犯罪、共同应对网络霸权主义等问题上与亚非拉国家和金砖国家开展合作,以保障其域内网络安全局势并增强国际网络治理话语权。经过二十余年的治理,欧盟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在遏制网络犯罪和网络恐怖主义方面成果显着,欧盟的网络价值理念也受到了一定的国际认同。然而,欧盟的治理体制和措施仍存在诸多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迭代发展,新的更棘手的问题层出不穷,对欧盟的网络安全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研究欧盟的网络安全治理,对我国的网络治理和与欧盟开展相关合作也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意义。
金强[9](2016)在《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基于新闻学、传播学等多学科理论,对事件以来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合作组织个成员国的新闻报道做了整体性梳理,具体运用新闻框架、议程设置、发展传播学等理论给予专业性多角度解析,在梳理总结有益经验的同时,指出了报道中存在的不足与深层次问题。中国媒体在报道主体和前端控制中,既要有内外报道政策的考量,又要有伊斯兰文化禁忌的观照,除了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的固有专业要求之外,中国媒体还要准确反映中国和伊斯兰国家的核心利益和共同关切,并在宏观上做好信源控制和热点控制,微观上做好表达控制和有害信息管控。涉外报道的经验可以反哺给对外报道,两者也可实现更好联动。与涉外报道标准不同,官媒对伊斯兰国家报道更看重冲突性和反常性,而穆斯林民间媒体更看重重要性和接近性。加强国际国内报道文本表达的协调性,应进一步规避西式表达,慎重对待翻译稿件,重视使用直接引语,并坚持独立采制。报道中应避免跨宗教词汇混用,标题拟制和改写应忠于事实,避免误导受众。商业网站在使用伤亡照片时应加技术处理,并应加强人文关怀,避免伤害受众。较之西方媒体,中国媒体表达了更多中立立场,但在部分热点问题上自觉不自觉地也与西媒保持了某种事实上的呼应关系。对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弱势媒体面对西方强势媒体应验了“羊群效应”,从众报道行为导致多次“塌方式”报道偏差。相关报道通过对冲式、二传手式、转圈式、隐蔽式和多信源式等五种转载方式对接外媒,总体上仍存在外媒依赖症;而语言问题、签证问题、人员配备数量问题、记者换班问题以及官媒驻外记者站的分散性问题等共同影响了采制能力的提升。普通民众、大学生、穆斯林知识分子、非穆斯林知识分子、一般媒体工作人员以及伊斯兰国家在华留学生等六类人群普遍认为宗教因素对采制和理解相关报道至关重要,并希望进行更多的独立自主报道。与报道相关的信息流动,存在“不闭环”和“不对流”情况;“沉默的螺旋”现象也普遍存在,但新媒体的使用带来了新情况。由于存在效果测定难度,难以有效减轻话语疲劳症、文化隔膜症、翻译误读症和宣传恐惧症等。民间舆论场和官方舆论场存在自说自话情况。提升国家的整体话语权,应加强舆论场协调并有效整合现有评论力量。舆论领袖越来越多使用社交媒体来发表观点,应更加重视联合平台建设,保障舆论领袖及时准确顺畅地进行更加国际化的舆论表达。“一带一路”战略为改善相关报道提供了良好契机,《中国政府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为媒体进一步指点了方向。伊斯兰国家是中国提升对外国家话语权的重要阵地,应加强对现有报道的优劣势分析,创新报道思维、加大报道力度,提升报道效果。
邹涛[10](2012)在《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研究 ——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的网格化模型构建》文中认为在当前严峻的毒品问题形势下,进行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研究,既是填补禁毒理论宏观层面空白的迫切需要,又是贯彻落实禁毒工作新战略的重要课题。本文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依据矢量论及其两个推论,勾画出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理想形态,并对“禁毒战略五项计划预防体系”、“综合性多学科预防体系”和“毒品犯罪综合治理预防体系”进行评析。在此基础上,从国际禁毒公约的视野出发,结合我国禁毒工作的实际情况,将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预防层次和减少供应与减少需求两条主线有机结合,构建“分层递进三级预防和减少供求两条主线纵横交错”为特征的毒品犯罪网格化预防体系。本文共分5章。第1章:绪论。介绍毒品犯罪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和选题的研究背景、思路等。第2章:毒品犯罪预防体系概论。界定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相关概念,提出矢量论及其两个推论和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理想形态,评价现有的三个毒品犯罪预防体系,构建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网格化模型。第3章:事前预防。从禁毒教育变革、禁毒法律体系完善等方面,探索毒品犯罪事前预防的举措。第4章:事中预防。通过构建毒品犯罪监测预警机制、制定青少年毒品滥用预防教育方案等举措,消除毒品犯罪的高危人群、高危场所和高危产地。第5章:事后预防。一方面,完善现有戒毒模式和构筑毒品复吸防火墙等措施,确保毒品滥用人群远离毒品;另一方面,加大对毒品犯罪的刑事制裁力度,有效防止其再次实施毒品犯罪。
二、色情泛滥 贩毒猖獗——美国因特网呼唤规范之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色情泛滥 贩毒猖獗——美国因特网呼唤规范之三(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的相关概念 |
2.1.1 网络与网络社会 |
2.1.2 道德与网络道德 |
2.1.3 失范与道德失范 |
2.1.4 道德教育和道德引导 |
2.2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指导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道德教育理论 |
2.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道德教育思想 |
2.2.3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道德教育的思想 |
2.3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 |
2.3.1 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理论 |
2.3.2 舆论引导理论 |
2.3.3 道德建设理论 |
2.3.4 理性行为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和特征 |
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调查 |
3.1.1 问卷调查设计及调查目的 |
3.1.2 问卷调查思路及问卷内容 |
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现 |
3.2.1 大学生网络言行道德失范 |
3.2.2 大学生网络社交道德失范 |
3.2.3 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
3.2.4 大学生网络道德意识失范 |
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特征 |
3.3.1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相对普遍性 |
3.3.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隐蔽性 |
3.3.3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层次性 |
3.4 本章小结 |
4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影响因素 |
4.1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
4.1.1 身心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4.1.2 极端崇拜网络信息的心态 |
4.1.3 追逐经济利益的心态 |
4.1.4 人格特征与网络成瘾 |
4.1.5 网络法律道德意识淡薄 |
4.2 同伴关系因素 |
4.2.1 不良交往对象 |
4.2.2 不良交往内容 |
4.3 家庭因素 |
4.3.1 家庭教育的缺失 |
4.3.2 父母的负面样板效应 |
4.4 学校因素 |
4.4.1 学校重视力度不够 |
4.4.2 师资力量比较弱 |
4.4.3 教育管理缺位 |
4.5 社会环境因素 |
4.5.1 局部社会道德的失范 |
4.5.2 部分消极舆论的引导 |
4.5.3 网络信息行政部门监督管理不足 |
4.5.4 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
4.6 网络社会因素 |
4.6.1 网络社会的开放性 |
4.6.2 网络社会的多元性 |
4.6.3 网络社会的时效性 |
4.6.4 网络社会引导的规范性 |
4.6.5 网络道德规范的约束力 |
4.7 本章小结 |
5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目标和原则 |
5.1 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引导的目标 |
5.1.1 培育理性网络行为 |
5.1.2 维护网络社会的和谐稳定 |
5.2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的原则 |
5.2.1 疏导与治理并重原则 |
5.2.2 内化与外化并重原则 |
5.2.3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4 网上教育与现实教育相结合原则 |
5.2.5 科学灌输与隐性渗透相结合原则 |
5.3 本章小结 |
6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教育引导对策 |
6.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网络道德素质 |
6.1.1 增强自身的道德意志 |
6.1.2 规范自身的道德行为 |
6.1.3 养成自身良好的道德习惯 |
6.1.4 培养自身的网络文明素养 |
6.2 强化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 |
6.2.1 合理引导大学生同伴交往 |
6.2.2 强化家庭网络道德教育 |
6.2.3 发挥父母的示范作用 |
6.3 加强学校网络道德教育 |
6.3.1 加强诚实守信教育 |
6.3.2 完善德育微平台建设 |
6.3.3 开设网络道德课程 |
6.3.4 更新网络道德教育形式 |
6.4 优化网络道德的社会环境 |
6.4.1 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 |
6.4.2 积极引导社会舆论 |
6.4.3 树立正确价值观取向 |
6.4.4 改变网络社会不良风气 |
6.4.5 净化网络空间 |
6.5 政府管理层面的治理举措 |
6.5.1 政府行政部门加强监督管理 |
6.5.2 立法机构健全法律法规 |
6.5.3 司法机构从严执法 |
6.5.4 网络信息机关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构建网络安全体系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教育引导对策研究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2)滋蔓的暗网及网络空间治理新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一、暗网的关键技术:匿名通信系统与加密数字货币 |
(一)互联网的层次与匿名通信技术 |
(二)匿名通信的多层加密多次转发机制 |
(三)从匿名访问到隐藏服务 |
(四)加密数字货币与隐秘网络交易 |
二、暗网的隐秘世界:暗网行为类型及其社会危害 |
(一)信息型不良行为 |
1. 网络去抑制负面效应的放大器。 |
2. 病态亚文化社群的避风港。 |
3. 极端思想与扭曲价值观的聚集地。 |
(二)信息—交易型不法行为 |
1. 色情淫秽信息牟利的载体。 |
2. 非法数据交易的平台。 |
3. 计算机网络黑客工具的交易所。 |
(三)信息—交易—实物型不法行为 |
1. 隐秘黑市:暗网中的非法交易网站。 |
2. 恐怖主义分子的新工具。 |
三、暗网的跨界治理:技术性治理悖论与综合性施治 |
(一)技术型治理:暗网测绘与去匿名化 |
1. 通过测绘掌握暗网的总体状况。 |
2. 研发去匿名化技术。 |
(二)技术性治理悖论:匿名与去匿名技术的对抗赛 |
(三)综合性治理:多环节、跨国界与信息安全机制建设 |
1. 多环节治理。 |
2. 加强国际合作。 |
3. 完善表层网络与深层网络的信息安全机制。 |
四、代结语:暗网的全球治理与中国方案 |
(4)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是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必然选择 |
1.1.3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创新性发展的战略意义 |
1.2 核心概念界定 |
1.2.1 多元文化场域 |
1.2.2 行政文化 |
1.2.3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整合相关研究 |
1.3.2 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3 多元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4 行政文化整合相关研究 |
1.3.5 总体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理论逻辑 |
2.1 多元文化场域的多维立体呈现 |
2.1.1 时间维度: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交汇 |
2.1.2 空间维度: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 |
2.1.3 内容维度:主流文化与精英文化、大众文化交织 |
2.1.4 价值维度: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 |
2.1.5 性质维度: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并存 |
2.1.6 形式维度:线上文化与线下文化碰撞 |
2.2 行政文化系统的多元属性并存 |
2.2.1 历史继承性与实践创新性相统一 |
2.2.2 纵向融合性与横向融合性相统一 |
2.2.3 精英性与大众性相统一 |
2.2.4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 |
2.2.5 物质依附性与精神流传性相统一 |
2.3 多元文化场域与行政文化系统的互构逻辑 |
2.3.1 多元文化场域是行政文化多元属性生成的客观环境 |
2.3.2 行政文化系统是多元文化特质要素的融合样态 |
2.3.3 行政文化各成分的交锋是多元文化场域竞争的具体反映 |
2.3.4 多元文化场域变换与行政文化发展是同一过程 |
2.4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客观依据 |
2.4.1 舆论形势:多元社会思潮泛滥挑战和威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 |
2.4.2 政治导向:多元文化场域的政治化趋势是行政文化整合的催化剂 |
2.4.3 历史渊源:行政文化整合是应对多元文化冲突的主动选择 |
2.4.4 理论支撑:行政文化自身具有对他文化的渗透、融合、同化功能 |
2.4.5 现实要求:多元文化场域的激烈交锋构成了行政文化系统的多层次矛盾 |
第3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现实逻辑 |
3.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 |
3.1.1 主流文化确保行政文化前进方向 |
3.1.2 优秀传统文化筑牢行政文化思想根基 |
3.1.3 西方文化拓宽行政文化国际视野 |
3.1.4 网络文化丰富行政文化表达方式 |
3.1.5 精英文化提升行政文化发展层次 |
3.1.6 大众文化增添行政文化现实意蕴 |
3.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 |
3.2.1 西方文化霸权企图消解主流行政文化的主导地位 |
3.2.2 落后传统文化根深蒂固阻碍行政文化转型与升级 |
3.2.3 网络文化低俗致瘾削弱行政文化传播力与被认同 |
3.2.4 精英文化品质下滑降低行政文化的思想深度 |
3.2.5 大众文化混乱异化加深行政文化的世俗观念 |
3.2.6 青年亚文化流行狂欢侵蚀行政文化的人格素养 |
3.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实质困境 |
3.3.1 传承与转换的整合困境 |
3.3.2 民族化与国际化的整合困境 |
3.3.3 现实与理想的整合困境 |
3.3.4 人与机器的整合困境 |
3.3.5 人的主体性的整合困境 |
3.3.6 精神厚重与表达轻浮的整合困境 |
第4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目标模式、指导原则与方案设计 |
4.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目标模式 |
4.1.1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系统自身的目标预期 |
4.1.2 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对行政文化生态系统的目标预期 |
4.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指导原则 |
4.2.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一般原则 |
4.2.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特殊原则 |
4.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方案设计 |
4.3.1 探索期:“思想点”的准备 |
4.3.2 碰撞期:“障碍点”的排除 |
4.3.3 磨合期:“中立点”的寻求 |
4.3.4 拓创期:“基因点”的交合 |
4.3.5 全过程:“风险点”的规避 |
第5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构建的基本框架 |
5.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认知转变机制 |
5.1.1 各美其美:文化认同 |
5.1.2 美人之美:文化尊重 |
5.1.3 美美与共:文化宽容 |
5.1.4 天下大同:文明进步 |
5.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矫治优化机制 |
5.2.1 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与合理转换 |
5.2.2 西方文化的积极引进与智慧识别 |
5.2.3 精英文化的凤凰涅磐与自我新生 |
5.2.4 大众文化的价值引领与返璞归真 |
5.2.5 网络文化的引导匡正与健康回归 |
5.2.6 青年亚文化的有效疏导与科学治理 |
5.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沟通对话机制 |
5.3.1 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序对接 |
5.3.2 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正义交流 |
5.3.3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雅俗共进 |
5.3.4 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互融互鉴 |
5.3.5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价值融合 |
5.3.6 主流文化与大众文化的良性互动 |
5.4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功能协调机制 |
5.4.1 马克思主义根本指引与传统文化固本培元相结合 |
5.4.2 中国文化自信自强与西方文化开放创新相结合 |
5.4.3 精英文化批判教化与大众文化活跃写实相结合 |
5.4.4 主流文化凝聚引导与网络文化认同补阙相结合 |
5.4.5 科学文化技术理性与人文文化人本关怀相结合 |
5.4.6 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与青年亚文化批判个性相结合 |
5.5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结构重建机制 |
5.5.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精神文化的整合 |
5.5.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制度文化的整合 |
5.5.3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行为文化的整合 |
5.6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价值重塑机制 |
5.6.1 人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核心和主体要素 |
5.6.2 人民是多元文化场域的根本价值指向 |
5.6.3 多元文化场域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行政价值体系构建 |
5.7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风险规避机制 |
5.7.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潜在风险 |
5.7.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的风险规避 |
第6章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路径 |
6.1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策略 |
6.1.1 紧跟行政体制改革的时代步伐 |
6.1.2 与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 |
6.1.3 密切关注与调适技术伦理的新问题 |
6.1.4 以增强文化自信为心理支撑 |
6.2 多元文化场域中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的实践措施 |
6.2.1 强化主流行政文化的导向作用 |
6.2.2 推动文化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2.3 建构渐进平衡发展的运行方式 |
6.2.4 贯彻行政公共理性的根本目标 |
6.2.5 营造文化传播自律的优质环境 |
第7章 研究结论和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博连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互联网 |
(二)学习型社会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社会转型理论 |
(二)网络社会理论 |
(三)教育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
一、增加闲暇时间 |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二、目前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暗网犯罪及国际法制治理的必要性 |
第一节 暗网与暗网犯罪 |
一、暗网及其运行原理 |
二、暗网犯罪的界定 |
三、暗网犯罪的特征 |
第二节 国际法制治理的必要性 |
一、暗网犯罪波及全球,规模巨大 |
二、暗网成为犯罪掩体,威胁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 |
三、犯罪特殊性,治理难度大 |
第二章 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现状及其评价 |
第一节 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现状 |
一、全球性国际组织下的公约与决议 |
二、区域性国际组织下的多边条约 |
三、国家、地区间的双边条约 |
第二节 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现状的评价 |
一、现有的国际法制罪名覆盖面不足 |
二、现有的国际法制规定冲突明显 |
三、国际法制规定存在空白 |
第三章 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对策 |
第一节 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原则 |
一、技术与法制耦合原则 |
二、预防与制裁原则 |
三、国际合作原则 |
第二节 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模式 |
一、暗网犯罪治理适用现有的国际法制规定 |
二、将暗网犯罪治理纳入到现有的国际法制中 |
三、制定专门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公约 |
第三节 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内容建设 |
一、暗网犯罪治理的实体法规定 |
二、暗网犯罪治理的程序法规定 |
第四章 中国对暗网犯罪国际治理的立场与法制对策 |
第一节 中国对暗网犯罪国际治理的立场 |
一、坚持网络空间主权原则,反对网络霸权 |
二、以联合国为平台,缔结暗网犯罪国际公约 |
三、深化国际合作,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第二节 中国对暗网犯罪治理的法制现状 |
一、中国现有的国内法制规定 |
二、中国缔结的国际条约现状 |
三、对中国现有法制的评析 |
第三节 中国对暗网犯罪治理的法制对策 |
一、完善国内立法 |
二、拓展国际合作内容 |
三、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视角 |
五、研究方法 |
六、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崛起与国家安全 |
一、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与国家安全 |
二、国家“落后就要挨打”的生产力视角分析 |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
第二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 |
一、国家崛起需要安全保障 |
二、国家安全保障力 |
三、国家崛起与国家安全保障力 |
第三节 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 |
一、国家衰落或崛起与安全之间矛盾的两个案例 |
二、国家崛起与保持安全在矛盾中发展 |
三、和平崛起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及影响 |
第二章 和平崛起进程中的国家安全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 |
一、世界变得越来越不安全 |
二、非传统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
三、中国崛起引发的安全困境 |
四、国家崛起进程中外部威胁的演变 |
第二节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复杂多变 |
一、传统安全问题依然威胁国家安全 |
二、历史问题给国家间安全造成威胁 |
三、陆地争端加剧国家之间的矛盾 |
四、东北亚现实军事威胁依然存在 |
第三节 国家内部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
一、意识形态安全受到威胁 |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三、文化安全受到威胁 |
四、生态与环境安全受到威胁 |
五、网络与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
第三章 崛起进程中安全问题引起的挑战及其根源 |
第一节 中国崛起打破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平衡 |
一、全球化发展对国家安全的冲击 |
二、中国崛起改变了世界力量结构 |
三、国家实力的变化对国民心理造成的影响 |
第二节 崛起引发的内部主要矛盾 |
一、政治安全受到威胁 |
二、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
三、敏感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
四、环境污染威胁国民生存安全 |
五、内部威胁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三节 内外威胁对国家之间安全影响 |
一、内外两种威胁之间的关系 |
二、两种威胁对国家崛起的影响 |
三、两种威胁对国家间关系的影响 |
第四节 崛起进程中内外挑战塑造了安全困境 |
一、崛起进程中各类挑战构成安全困境的根源 |
二、传统安全困境与非传统安全困境的叠加 |
三、崛起进程中安全困境的破除 |
第四章 国家崛起进程中安全实现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集聚国家安全保障的强大物质力量 |
一、始终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
二、实现自主创新提升国家科技实力 |
三、加强军事变革提升维护国家安全的军事能力 |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保障国家信息安全 |
第二节 培育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力量 |
一、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工程 |
二、重塑民族精神在民族精神中注入国家安全的基因 |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认同 |
四、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安全文化 |
第三节 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地区环境 |
一、“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国和平崛起的意义 |
二、“一带一路”沿线安全隐患及对区域安全影响 |
三、落实“一带一路”倡议营造良好周边和地区环境 |
第四节 国家安全保障的全球安全治理 |
一、积极参与国际安全治理保障国际安全 |
二、积极合作共建新型大国关系 |
三、国际安全治理几个关键领域的安全保障 |
四、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后记 |
(8)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与研究局限 |
第一章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作为一项研究议题 |
第一节 欧盟网络发展背景和概况 |
一、网络基础设施概况 |
二、欧盟电信业概况 |
三、欧盟的网络用户概况 |
第二节 欧盟网络安全面临的问题 |
一、网络系统的安全风险 |
二、网络用户的安全风险 |
三、管理体系不健全引发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目标和理念 |
第一节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目标 |
一、增强网络防御能力 |
二、增强对网络犯罪的打击能力 |
三、宣传欧盟网络价值观 |
第二节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理念 |
一、全球网络安全治理理念演进 |
二、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理念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体系建设 |
第一节 欧盟层面的组织机构和法律制度 |
一、组织机构 |
二、欧盟层面的互联网法规 |
第二节 成员国级别的治理框架 |
一、欧盟各国网络治理机构 |
二、欧盟成员国网络安全治理法规和制度 |
第三节 参与网络安全治理的民间机构 |
一、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制度框架 |
二、网络安全治理的民间机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进程 |
第一节 以信息数据安全为主的治理阶段(1992-2001) |
一、建设和保护电信网络基础设施 |
二、维护通讯信息数据安全 |
三、保护电子商务安全 |
第二节 以网络非传统安全为重点的治理阶段(2001-2013) |
一、打击网络犯罪 |
二、应对网络恐怖主义威胁 |
三、提高网络安全防御能力 |
第三节 后斯诺登时期的欧盟网络治理(2013-至今) |
一、应对网络窃密和监控 |
二、网络安全顶层设计 |
三、推广网络安全新模式和新技术 |
四、网络安全宣传教育与人才培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外部合作 |
第一节 欧盟参与国际组织网络安全治理合作 |
一、联合国下属网络安全治理机构 |
二、国际网络治理国际会议 |
三、网络安全治理国际公约 |
四、欧盟与其他国际组织的网络安全治理合作 |
第二节 欧盟与美国、北约的网络安全合作 |
一、美欧网络安全的合作基础 |
二、欧盟与美国网络安全双边合作 |
三、欧盟参与北约网络安全多边合作 |
第三节 欧盟与网络发展中国家的互动 |
一、欧盟与网络发展中国家“数字鸿沟”治理 |
二、欧盟与地中海国家的网络反恐合作 |
三、欧盟与中国的网络安全合作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效果、特点及前景 |
第一节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效果评估 |
一、网络安全评估标准和框架 |
二、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绩效 |
第二节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特点 |
一、面临的治理难题:复杂多变 |
二、治理目标和理念:强调防御能力 |
三、治理体系建设:多层次多方参与 |
四、治理进程:注重立法 |
第三节 欧盟网络安全治理问题和前景 |
一、欧盟网络安全治理问题 |
二、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的前景展望 |
三、对中国与欧盟开展网络安全合作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图表目录 |
附录2 缩略语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9)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1章 与本研究相关的概念厘定与关系梳理 |
1.1 “伊斯兰国家”的基本概念与组织特征 |
1.2 911 事件后美国对伊斯兰国家的话语特征与“伊斯兰恐怖论” |
1.2.1 西方话语构建下的伊斯兰世界与“恐怖主义”界定的逻辑对立 |
1.2.2 美国媒体对伊斯兰国家的形象建构与“伊斯兰恐怖论” |
1.3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外交关系梳理 |
1.3.1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建交情况与外交关系特征 |
1.3.2 “一带一路”战略与对伊斯兰国家合作的新局面 |
1.4 中国与伊斯兰国家的媒体交往与合作 |
1.4.1 伊斯兰国家的媒体发展概况与对华交往情况 |
1.4.2 中国和伊斯兰国家媒体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
1.5 911事件后的报道分期及本研究的媒体考量 |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传播者与传播控制分析 |
2.1 传播主体分析 |
2.1.1 传播组织与传播机构分析 |
2.1.2 传播工作者分析 |
2.2 传播法律法规与宗教禁忌分析 |
2.2.1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分析 |
2.2.2 与伊斯兰国家报道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分析 |
2.2.3 伊斯兰教的基本禁忌与报道注意事项 |
2.3 微观控制分析 |
2.3.1 表达控制分析 |
2.3.2 屏蔽控制分析 |
2.4 宏观控制分析 |
2.4.1 报道的信源控制分析 |
2.4.2 热点与热度控制分析 |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内容与文本话语分析 |
3.1 报道的主要内容特征分析 |
3.1.1 常规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2 宗教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1.3 战争及冲突报道领域内容分析 |
3.2 报道规范与报道伦理分析 |
3.2.1 报道中的价值判断与信息选择分析 |
3.2.2 报道中的“羊群效应”与“破窗”现象分析 |
3.2.3 报道中的新闻失实与新闻想象问题分析 |
3.2.4 报道中的题材偏好与报道失衡问题分析 |
3.3 报道的文本话语分析 |
3.3.1 报道文本的表达方式分析 |
3.3.2 报道文字文本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3.3 报道的立场和倾向性分析 |
3.4 图片报道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3.4.1 使用“恐怖”和“惊悚”的图片而不加修饰 |
3.4.2 涉及伤亡图片未经技术处理而直接呈现 |
3.4.3 报道缺乏原创图片或配图牵强 |
3.4.4 选用图片缺乏宗教人文关怀 |
3.4.5 商业网站过多转载猎奇和揭丑类负面图片 |
3.5 视频报道中的问题分析 |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媒介渠道与报道能力分析 |
4.1 报道的信源与渠道类型分析 |
4.1.1 外媒渠道分析 |
4.1.2 大陆官方媒体渠道及其报道量分析 |
4.1.3 伊斯兰国家事主国媒体渠道分析 |
4.1.4 中国穆斯林民间媒体渠道分析 |
4.2 报道与评论能力分析 |
4.2.1 官方媒体向伊斯兰国家派驻记者站能力分析 |
4.2.2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资料配置能力分析——以新华网为例 |
4.2.3 新闻采制难度与报道风险分析 |
4.2.4 原创评论能力分析 |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受众和效果分析 |
5.1 报道的受众调查与分析 |
5.1.1 受众的基本特点与舆情生成分析 |
5.1.2 受众调查与结果分析 |
5.2 报道的传播效果测定 |
5.2.1 传播效果测定的基本情况 |
5.2.2 “沉默的螺旋”在传播效果中的体现 |
5.2.3 传播效果测定难度与测定行为缺失 |
5.2.4 传播中的“不闭环”与“不对流”现象分析 |
5.3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议程设置分析 |
5.3.1 议程设置的差异性分析 |
5.3.2 从搜索引擎结果看议程设置 |
5.3.3 从新闻评奖与评选看议程设置 |
5.4 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的意见领袖分析 |
5.4.1 舆情的差异性与舆论制衡分析 |
5.4.2 意见领袖的构成及作用机理分析 |
5.4.3 意见领袖的平台建构与串场作用分析 |
5.5 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提升对伊斯兰国家的报道效果 |
5.6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0)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研究 ——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的网格化模型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毒品犯罪及其理论研究的重要性 |
1.1.1 毒品犯罪的概念界定 |
1.1.2 毒品犯罪的危害 |
1.1.3 国家兴衰与毒品犯罪之间的历史规律 |
1.1.4 毒品犯罪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 |
1.2 选题研究的意义、背景、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的意义与现状 |
1.2.2 研究的背景:国内外严峻的毒品形势 |
1.2.3 研究的思路: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 |
1.2.4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毒品犯罪预防体系概论 |
2.1 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相关概念 |
2.1.1 犯罪预防的概念 |
2.1.2 犯罪预防体系的概念及种类 |
2.1.3 毒品犯罪预防及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概念 |
2.2 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理想形态 |
2.2.1 矢量论:源于实践的体系构建评定标准 |
2.2.2 矢量论语境下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的理想形态 |
2.3 以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理想形态为依据对现有预防体系的评价 |
2.3.1 国际禁毒公约中的综合性多学科预防体系述评 |
2.3.2 我国实践中的毒品犯罪综合治理预防体系述评 |
2.3.3 郑云生教授的禁毒战略五项计划预防体系述评 |
2.4 以国际禁毒公约和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理想形态为依据的模型构建 |
2.4.1 应划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预防层次 |
2.4.2 应划分为减少供应与减少需求两条主线 |
2.4.3 应区别对待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 |
2.4.4 毒品犯罪网格化预防体系的模型框架 |
第3章 第一层次的预防:事前预防 |
3.1 国内外禁毒教育现状与我国禁毒教育理念的变革 |
3.1.1 国际社会禁毒教育的举措 |
3.1.2 主要国家和地区禁毒教育的举措 |
3.1.3 我国禁毒教育的举措及不足 |
3.1.4 我国禁毒教育理念的变革 |
3.2 国内外禁毒立法现状与我国禁毒法律体系的完善 |
3.2.1 国际禁毒公约简介 |
3.2.2 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禁毒立法 |
3.2.3 我国禁毒立法的现状与不足 |
3.2.4 我国禁毒法律体系的宏观完善 |
3.2.5 “毒驾入刑”的初步设想 |
3.3 事前预防的其他举措 |
3.3.1 国际禁毒公约对工作场所毒品滥用的关注及其预防举措 |
3.3.2 国际禁毒公约对新闻媒介的重视及我国禁毒宣传的几项原则 |
3.3.3 国际禁毒公约对开展业余活动的肯定及具体实施的几点建议 |
第4章 第二层次的预防:事中预防 |
4.1 毒品犯罪监测预警机制的构建 |
4.1.1 国际禁毒公约中的毒品滥用监测预警机制 |
4.1.2 我国毒品犯罪监测预警机制的现状与特点 |
4.1.3 我国毒品犯罪监测预警工作的参与主体 |
4.1.4 构建“三位一体”的毒品犯罪监测预警机制 |
4.2 毒品滥用高危人群的预防教育方案 |
4.2.1 联合国预防青少年毒品滥用的校园预防教育方案 |
4.2.2 联合国预防高危职业人群毒品滥用的同侪对同侪教育方案 |
4.3 毒品滥用高危场所的网格化管理 |
4.3.1 毒品滥用的高危场所 |
4.3.2 我国毒品滥用高危场所的管理现状 |
4.3.3 实行毒品滥用高危场所的网格化管理 |
4.3.4 网格化管理与交巡警平台建设的有机结合 |
4.4 毒品生产高危产地的清理铲除 |
4.4.1 针对传统毒品产地的“劝、惩、助、替”管控方针 |
4.4.2 针对新型毒品生产场所的人民战争 |
第5章 第三层次的预防:事后预防 |
5.1 国内外滥用毒品犯罪立法现状与我国滥用毒品罪的立法构想 |
5.1.1 国际禁毒公约关于滥用毒品行为的法律定性 |
5.1.2 主要国家和地区关于滥用毒品行为的法律规定及特点 |
5.1.3 我国关于滥用毒品行为的法律规定和理论观点 |
5.1.4 设立滥用毒品罪的理由分析 |
5.1.5 我国滥用毒品罪的具体设想 |
5.2 国内外主要戒毒模式与我国戒毒模式的完善 |
5.2.1 国际禁毒公约关于毒品滥用治疗和康复的建议 |
5.2.2 国际社会流行的TC戒毒模式简介 |
5.2.3 我国戒毒模式简介 |
5.2.4 完善我国戒毒模式的基本思路 |
5.3 构筑预防毒品复吸的防火墙 |
5.3.1 避免戒毒成功者与原有毒友被动接触的必要性 |
5.3.2 涉及家庭暴力人身保护令制度简介 |
5.3.3 构建隔离毒友诱惑的人身保护令制度 |
5.4 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强化对毒品犯罪的刑事制裁 |
5.4.1 完善毒品犯罪从重处罚情节 |
5.4.2 严格控制毒品犯罪的假释或减刑 |
5.4.3 增设毒品犯罪财产及收益没收制度 |
5.4.4 完善控制下交付等特殊侦查手段 |
5.4.5 建立毒品分级及品项定期调整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色情泛滥 贩毒猖獗——美国因特网呼唤规范之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及其教育引导研究[D]. 李国庆.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滋蔓的暗网及网络空间治理新挑战[J]. 罗俊. 学术论坛, 2020(05)
- [3]网络犯罪国际法治理研究[D]. 焦园博. 湘潭大学, 2020
- [4]多元文化场域中的行政文化整合机制研究[D]. 欧叶荣. 湘潭大学, 2020(12)
- [5]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暗网犯罪治理的国际法制研究[D]. 吴予轩. 广东财经大学, 2019(07)
- [7]和平崛起进程中的中国国家安全研究[D]. 杜刚. 苏州大学, 2018(02)
- [8]欧盟网络安全治理研究[D]. 宋文龙. 外交学院, 2017(09)
- [9]中国大陆媒体对伊斯兰国家报道研究(2001—2015)[D]. 金强. 河北大学, 2016(02)
- [10]毒品犯罪预防体系研究 ——以国际禁毒公约为借鉴的网格化模型构建[D]. 邹涛. 大连海事大学, 20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