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用地分类与开发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广饶县为例

我国旅游用地分类与开发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广饶县为例

论文摘要

旅游用地是一种复合型土地利用形式,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土地用途的基础上,拓展土地资源的旅游利用价值,因此旅游用地大多具有多用途,既可用于旅游也可用作其他用途。旅游用地可以看作整个旅游系统在土地利用上的空间表达。本文将旅游用地的范围界定为旅游客体用地、旅游媒介要素用地以及旅游辅助要素用地。旅游客体用地主要包括旅游景观等用地;旅游媒介要素用地主要包括旅游住宿、旅游运输、旅行社、旅游服务等用地;旅游辅助要素用地主要包括商贸服务、文化娱乐、康乐、零售和公共交通通讯等用地。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从国内外土地利用、旅游用地研究述评入手,分析目前旅游旅游用研究领域的特点与不足,展望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工作总结如下:①在对旅游用地概念范围等理论解析的基础上,总结旅游用地在我国各土地利用类型中演化进展,分析了旅游经济、旅游业态、旅游市场、政府政策、当地社区等影响旅游用地分类的影响因素。②根据科学合理性、可持续发展、实施可行性、整体体统性、相似性划分以及区域差异性原则,建立了一套采用三级分类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共分为专项旅游用地、复合旅游用地2个一级类;专项旅游用地、旅游媒介要素用地、复合旅游客体用地、旅游辅助要素用地4个二级类;以及自然景观用地、历史遗迹用地、人文风情用地、现代娱乐用地、旅游接待设施用地、旅行社用地、农业旅游用地、工业旅游用地、公园与绿地、交通通讯用地、商贸娱乐用地以及管理机构用地12个三级类。③根据旅游用地的分类体系的特点以及资源类型,结合土地分类中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三种一类用地的划分方式,本章将旅游用地的开发模式总结为建设用地为主、农用地为主以及保护区型三种开发模式。以建设用地为主型,是旅游用地开发的主要模式,其类型大致有主题公园、度假区、历史街区、民族文化旅游区、工业旅游区等五种;农业用地为主的开发模式主要以农业生态观光园、采摘观光园、植物园等三种为代表;保护区型开发模式主要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为典型代表。④以山东省广饶县为研究对象进行实证研究,根据广饶县的实际情况进行旅游用地分类影响因素分析;将土地利用规划中使用的GIS等技术方法应用于旅游用的研究中,建立广饶县孙子旅游区旅游用地数据库,得到其旅游用地类型空间布局;并分析了广饶县旅游用地开发模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旅游用地分类相关理论解析
  • 2.1 土地与土地类型
  • 2.1.1 土地涵义
  • 2.1.2 土地利用分类依据及影响因素
  • 2.1.3 土地类型与土地利用类型
  • 2.2 旅游业与旅游用地
  • 2.2.1 旅游业与旅游用地关系
  • 2.2.2 旅游用地的涵义及范围
  • 2.2.3 旅游用地的特点分析
  • 2.3 相关区域开发理论
  • 2.3.1 区位论
  • 2.3.2 主体功能区划
  • 2.3.3 类型区划理论
  • 3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与旅游用地演化
  • 3.1 我国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 3.1.1 全国土地利用分类
  • 3.1.2 其他相关部门分类体系研究
  • 3.2 我国旅游用地类型演化进程
  • 3.2.1 旅游用地类型缺位阶段
  • 3.2.2 旅游用地类型萌芽阶段
  • 3.2.3 旅游用地类型发展阶段
  • 3.2.4 旅游用地类型完善阶段
  • 4 旅游用地分类研究
  • 4.1 旅游用地分类影响因素分析
  • 4.1.1 旅游经济因素
  • 4.1.2 旅游业态因素
  • 4.1.3 旅游市场因素
  • 4.1.4 政府政策因素
  • 4.1.5 当地社区因素
  • 4.2 旅游用地分类的原则
  • 4.3 旅游用地分类体系构建
  • 4.3.1 旅游用地分类体系
  • 4.3.2 旅游用地分类体系解析
  • 4.4 旅游用地分类的意义
  • 4.4.1 便于旅游相关部门实施管理
  • 4.4.2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 4.4.3 促进旅游业有序发展
  • 4.4.4 有利于旅游用地的科学评价
  • 4.4.5 保证自然保护与经济发展、社会效益相协调
  • 4.5 旅游用地分类开发层次划分
  • 4.5.1 重点开发
  • 4.5.2 适度开发
  • 4.5.3 禁止开发
  • 5 主要旅游用地类型及开发模式分析
  • 5.1 建设用地为主的开发模式
  • 5.1.1 主题公园
  • 5.1.2 旅游度假区
  • 5.1.3 历史街区
  • 5.1.4 民族文化旅游区
  • 5.1.5 工业旅游区
  • 5.2 农用地为主的开发模式
  • 5.2.1 农业生态观光园
  • 5.2.2 农业采摘园
  • 5.2.3 植物园
  • 5.3 保护区型开发模式
  • 5.3.1 自然保护区
  • 5.3.2 森林公园
  • 5.3.3 地质公园
  • 5.3.4 世界遗产
  • 6 实证分析——以山东省广饶县为例
  • 6.1 研究区域概况
  • 6.2 山东省广饶县旅游用地分类影响因素分析
  • 6.3 山东省广饶县孙子旅游区旅游用地布局
  • 6.3.1 山东省广饶县孙子旅游区旅游用地分类
  • 6.3.2 建立mapgis数据库
  • 6.3.3 山东省广饶县孙子旅游区旅游用地空间布局
  • 6.4 山东省广饶县旅游用地类型分析
  • 6.4.1 旅游度假区
  • 6.4.2 民族文化旅游区
  • 6.4.3 农业生态观光园
  • 6.4.4 工业旅游区
  • 6.4.5 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区
  • 7 结语
  • 7.1 基本结论
  • 7.2 主要贡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需求侧的旅游用地分类标准探究[J]. 现代城市研究 2020(07)
    • [2].旅游用地社会-生态系统适应性发展的策略探究[J]. 西部旅游 2020(07)
    • [3].加强乡村旅游用地法律规制建设[J]. 中国房地产 2019(18)
    • [4].旅游用地八问[J]. 旅游学刊 2017(07)
    • [5].旅游用地改革的路径和方向[J]. 旅游学刊 2017(08)
    • [6].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乡村旅游用地研究综述[J]. 旅游论坛 2015(02)
    • [7].乡村旅游转型发展对土地的诉求和制度环境分析[J]. 中国旅游评论 2014(02)
    • [8].浅谈乡村旅游用地发展中的困境和对策[J]. 浙江国土资源 2018(08)
    • [9].旅游用地分类管理浅析[J]. 中国土地 2015(02)
    • [10].城市旅游用地的提出、分类设想及落实探讨[J]. 规划师 2013(02)
    • [11].广西乡村旅游用地问题及对策研究[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1)
    • [12].生态性旅游用地价值评估方法探析[J]. 才智 2013(19)
    • [13].生态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研究[J]. 中国土地科学 2013(09)
    • [14].长三角地区旅游用地利用分析[J]. 中国房地产 2009(07)
    • [15].旅游用地可持续开发利用之策略初探[J]. 理论导报 2008(12)
    • [16].农业用地转化为旅游用地的价值补偿研究[J].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2008(04)
    • [17].全域旅游发展背景下旅游用地概念及分类——社会生态系统视角[J]. 生态学报 2019(07)
    • [18].“大众旅游时代”下休闲农业旅游用地利用问题探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7(30)
    • [19].北京市郊区旅游用地管理模式研究[J]. 城市发展研究 2009(11)
    • [20].全域旅游背景下旅游用地差别化管理政策体系构建:以韶关市为例[J]. 贵州农业科学 2018(10)
    • [21].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旅游用地法律问题探究[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2].国土空间视角下杭州市旅游用地规划探索[J]. 中华建设 2020(04)
    • [23].乡村旅游用地规划思考[J]. 中国土地 2019(04)
    • [24].国内外旅游用地研究综述[J].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09(03)
    • [25].基于层次分析法评价围填海区旅游用地的适宜性[J]. 环球人文地理 2014(14)
    • [26].旅游用地改革史上的一项重要政策 《关于支持旅游业发展用地政策的意见》解读[J]. 中华建设 2016(09)
    • [27].乡村旅游用地获取途径研究——基于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视角[J]. 安徽农业科学 2012(02)
    • [28].城市旅游用地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影响与管控技术研究[J]. 规划师 2018(09)
    • [29].城乡规划视角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研究[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20)
    • [30].高铁对海南旅游用地生态安全格局的影响研究[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标签:;  ;  ;  ;  

    我国旅游用地分类与开发模式研究 ——以山东省广饶县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