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传印河南省濮阳市范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4575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方案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选取140例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并随机将其分成人均70例的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方案,而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治疗方案,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采取中医方案治疗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7.14%),该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7%);而采取西医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7%),其组内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14%)。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差值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方案进行治疗,无论是就临床治疗效果而言,还是就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而言,都较西医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加快了患者的恢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临床应多采取该方案进行治疗。

【关键词】:中医;高血压;临床疗效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发病时患者常表现为头晕、头痛、头胀,健忘、眼花、耳鸣、烦闷、乏力、心悸、失眠、四肢麻木。目前,该病已经成为造成多种疾病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对该病及时加以控制,将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且引起的并发症有较高的致残率[1-2]。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饮食的选择越来越广,饮食规律也越来越随意,患有高血压的几率也越来越高,人民的健康受着严重的威胁[3]。为探讨治疗高血压更有效的方法,本试验选取了140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我院随机选取在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40例,并将其分成人均为70例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经统计,试验组有38例男患者和32例女患者,该组患者的年龄均在50~72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0.67±1.27)岁;对照组有男患者37例、女患者33例,其年龄均在51~71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60.88±1.55)岁。选取的140例患者的病程均在3~4年。经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信息的对比,并未发现有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存在,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选取试验对象前,与所有患者以及家属做好全面的沟通,并将整个试验方案的流程、预期结果以及试验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前告知,以保证其知情权,在病患以及家属自愿参与的条件下,让其签署“知情同意书”。采取中医方案治疗的试验组的具体方案为:1、在中医理论中,高血压属于热证,而石膏性大寒。因此,可以让患者将睡觉时的枕头换成降压枕;2、患者采取石膏降压枕气功疗法,患者可以选取坐位治疗或是站位治疗,治疗时患者呈放松状态,每次30min左右,每日1~2次;3、在头部、足部选取诸多穴位进行推拿、按摩,每个穴位大约按揉2~3分钟,每日重复2~3次;4、选用何首乌、枸杞子、银杏叶黄酮等中药结合绿茶冲泡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5、以清淡少盐为主的,切忌肥甘味厚,多食如芹菜、海带、洋葱之类降压作用食物的饮食疗法。采取西医疗法的对照组方案具体内容为: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可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钙拮抗剂、血管扩张剂、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的降压药以及利尿降压药中的一种或几种药物并用。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研究。

1.3疗效评定标准[4-5]

显效:头晕、头痛、眼花、耳鸣、乏力、心悸、失眠、四肢麻木等症状消失,血压被有效控制在正常水平范围内;有效:头晕、头痛、眼花、耳鸣、乏力、心悸、失眠、四肢麻木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但偶尔还会出现,血压偶尔会超过正常范围;无效:患者头晕、头痛、眼花、耳鸣、乏力、心悸、失眠、四肢麻木等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症状出现频率甚至增加。总有效率=100%-无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出现并发症患者人数/每组患者总人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对比

试验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57%),数据相差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效果分别如下[n(%)]

组别名称例数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总有效率

试验组7059(84.29)9(12.86)2(2.86)68(97.14)

对照组7036(51.43)12(17.14)22(31.43)48(68.57)

2.2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14%),两组数据相差较大,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n(%)]

组别例数患并发症的人数并发症发生率

试验组7068.57%

对照组702637.14%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的持续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也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病。有些患者的病因以及发病机理不明,称该类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影响所致正常血压机制的失代偿;在高血压患者中占95%以上的比例,只有约5%的患者是继发性高血压,其病因涉及全身各个系统,其血压的升高均有明确的病因可循[6-8]。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的人数日趋增多,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生活负担。

为探究治疗该病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本试验就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进行了对比治疗,试验结果显示:采取中医方案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14%),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57%);而采取西医方案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57%),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7.14%)。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发现其差值较大,在统计学上有说服力(P<0.05)。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采取中医方案进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残障人群的数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减少了患者的痛苦,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建议临床多采取中医方案进行治疗[9-10]。

参考文献:

[1]宋安华,扬小霞,张宇芬.中医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0,8(20):64.

[2]YANGQiangling,SONGWei,TANGZhanying,etal.ClinicalObservationsforHypertensiveInpidualswithScrapingTherapyCreatedbySong[J].

JOURNALOFLIAONINGUNIVERSITYOFTCM,2015,17(4):118-119.

[3]冯振升.中医治疗高血压80例临床疗效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2,10(17):44.

[4]董雅兰.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4):618-619.

[5]雷丽君.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4,15(12):87.

[6]王振玉.中医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9):45-46.

[7]陈松梅.72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分析与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2(12):147.

[8]毛永康.中医治疗高血压12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0):1104.

[9]魏凌雁.中医辩证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9):86-87.

[10]刘正.中医治疗高血压50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420-421.

标签:;  ;  ;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人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