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乳膏的工艺制备及质量标准和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痤疮乳膏的工艺制备及质量标准和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论文摘要

痤疮乳膏剂的方药是西苑医院皮肤科姚主任在长期临床治疗痤疮过程中的经验方。多年临床使用证明,此处方制成的痤疮液外用对于痤疮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这为本处方乳膏剂的深入研究奠定了扎实的临床基础。痤疮乳膏的处方组成为生大黄、白花蛇舌草、大青叶、茵陈、苍术、丹参、生地榆、生甘草、冰片,共九味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除湿的功效。主治由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肺胃湿热,复感风热毒邪,上攻于面引起的痤疮。本课题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的制药技术和外用剂型,对其方药进行剂型改革以及工艺筛选,质量标准及透皮实验研究。根据处方的功效主治及药物所含成分的理化性质,采用水煎煮的提取方法,选择加水量(A),煎煮时间(B),煎煮次数(C)三个因素,每个因素选择3个水平,按L9(34)正交表安排试验。每份取大黄、白花蛇舌草等除冰片外的八味中药共70g,进行煎煮。由于大黄中的大黄素、大黄酚为主要有效成分,故以测定的干浸膏粉得率和样品中大黄酚、大黄素的含量为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将浸出干粉得率和样品中大黄酚、大黄素的含量的权重系数分别定为0.5和0.5,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综合指标的提取因素依次为C>A>B,筛选出最佳提取工艺为:取处方除冰片外的八味中药加12倍水煎煮,煎煮3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煮的药液,过滤,浓缩,加95%的乙醇使含醇量达65%。静置24小时,取上清液,滤过,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80℃减压干燥,得到干浸膏粉,备用。考虑临床用药需要,以及方中各味中药的性质,结合提取方法,故将处方制成的痤疮液改革为软膏剂中的乳膏剂,并选择水包油型(O/W)基质。对油相、水相组成配比进行筛选,制备了四种处方基质,以外观性状,酸碱度,离心试验,耐寒耐热试验,低温与热恒温试验为评价指标。综合以上考察结果得出4号处方为最佳基质组成配比,即:1000g乳膏基质中油相:硬脂酸10g、凡士林100g、羊毛脂80g、十六醇80g、单硬脂酸甘油酯40g;水相:十二烷基硫酸钠20g、甘油130g、月桂氮卓酮25g、水513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2g。痤疮乳膏的制备工艺为:称取硬质酸,凡士林,羊毛脂,硬脂酸甘油脂,十六醇,加入冰片,加热至85℃,搅匀,作为油相,备用;另取甘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十二烷基硫酸钠,月桂氮卓酮,加入干浸膏粉适量,用水调节使油、水两相共1000g,作为水相,加热至90℃,待全部溶解后,恒温至85℃,搅匀;将油相缓缓加入水相,置匀浆机中搅拌(1000rpm,15min),冷却,凝固,分装,即得。笔者对该制剂进行了质量标准研究,应用HPLC法测定痤疮乳膏中的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使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混合溶液(85:15),检测波长440nm。标准曲线为大黄素:Y=9.11×102X+0.466,r=0.9996;线性范围0.024~0.3μg;大黄酚:Y=1.05×103X-0.164,r=0.9996;线性范围0.02~0.25μg。还进行了方法学考察,结果显示样品平均回收率为:大黄素99.5%,RSD=2.98%:人黄酚97.4%,RSD=2.33%。并对三批痤疮乳膏进行含量测定,大黄素和大黄酚总量的平均值为72.51μg/g,故暂定痤疮乳膏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总量不得少于58μg/g。本方法准确而且重复性好,可用于痤疮乳膏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同时对方中大黄,大青叶,白花蛇舌草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在质量标准可控的基础上对该制剂进行了透皮吸收的研究,本试验以方中君药大黄中主要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为测定指标,采用改良的Franz双室渗透装置,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进行体外渗透试验。试验条件为:有效透过面积3.80cm2,内径为2.2cm,载药量大于0.5g,磁力搅拌器速度为100r·min-1,恒温(37±1)℃。接收液乙醇:生理盐水=5:5(Ⅴ:Ⅴ)。在2,4,6,8,12,16,24h全部倒出接受液,同时迅速补充等体积接受液进行下一步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大黄素和大黄酚在24小时内,药物含量为20%的痤疮乳膏平均累积透过量为每克痤疮乳膏98.291μg。试验表明,痤疮乳膏经皮肤透过大黄酚和大黄素的量基本稳定,且重现性较好。随时间基本成相同的渗透速率透过。通过对其最佳透皮实验条件和促渗剂的选择,为研究痤疮乳膏透皮给药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对中药软膏剂透皮实验的标准化进行了初步探讨。考虑到临床使用的安全性,进行了皮肤刺激性试验,分别采用单次涂药的给药方法观察72小时,多次涂药的给药方法观察一周。以有无红斑和水肿为评价标准,结果表明SD大鼠经单次涂药和多次涂药后,均未产生刺激反应。表明痤疮乳膏在药物浓度达20%的情况下,临床用药是安全的。以上试验结果表明:痤疮乳膏制备工艺合理可行,质量标准可控,剂型改革后乳膏剂有效成分可通过皮肤透过,并对皮肤没有刺激性。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痤疮及其治疗的概况
  • 1.1 中医古籍对痤疮的描述
  • 1.2 中医的病因病机
  • 1.3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
  • 1.4 痤疮的西药治疗
  • 1.5 讨论
  • 2 中药软膏剂研究综述
  • 2.1 中药软膏中药物的处理
  • 2.2 制备方法与基质配比
  • 2.3 中药软膏剂的质量控制
  • 2.4 刺激性研究
  • 2.5 含量测定
  • 2.6 讨论
  • 3 中药透皮吸收研究综述
  • 3.1 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方法
  • 3.2 渗透促进剂的概述
  • 3.3 讨论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1 处方来源组成及分析
  • 1.1 处方来源
  • 1.2 处方组成
  • 1.3 基质处方组成
  • 1.4 功效与主治
  • 1.5 组方理论依据
  • 1.6 方中各味药与痤疮软膏功能主治有关的化学成份,药理毒理作用及剂型研究等文献资料
  • 2 提取工艺的研究
  • 2.1 前言
  • 2.2 仪器与试药
  • 2.3 工艺路线的初步确定
  • 2.4 提取工艺的优化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3 乳膏的制备
  • 3.1 前言
  • 3.2 仪器与试药
  • 3.3 处方设计
  • 3.4 基质处方筛选
  • 3.5 处方评价标准:
  • 3.6 乳化温度的筛选
  • 3.7 乳化剂加入方法:
  • 3.8 结果与讨论
  • 4 痤疮乳膏质量标准研究
  • 4.1 前言
  • 4.2 仪器与试药
  • 4.3 药品的原料质量标准
  • 4.4 定性鉴别
  • 4.5 大黄中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 4.6 结果与讨论
  • 5 透皮实验研究
  • 5.1 前言
  • 5.2 仪器、试药和动物
  • 5.3 痤疮软膏剂中促渗剂的选择
  • 5.4 透皮吸收试验方法
  • 5.5 结果与讨论
  • 6 皮肤刺激性试验
  • 6.1 前言
  • 6.2 试药和动物
  • 6.3 试验方法
  • 6.4 皮肤刺激性试验评价标准
  • 6.5 试验结果-单次给药
  • 6.6 试验结果-多次给药
  • 6.7 结果与讨论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1 结果
  • 2 讨论
  • 2.1 提取工艺的讨论
  • 2.2 冰片加入方法的探讨
  • 2.3 关于痤疮乳膏的剂型选择
  • 2.4 建立痤疮乳膏质量标准的探讨
  • 2.5 中药透皮吸收的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图
  •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维酮碘乳膏的配方优化及稳定性研究[J]. 化工设计通讯 2019(12)
    • [2].金黄膏联合美得喜乳膏治疗外周静脉炎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02)
    • [3].疣洗方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疣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 2017(02)
    • [4].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氟曲马唑乳膏中氟曲马唑的含量[J]. 福建分析测试 2016(06)
    • [5].丁硼乳膏治疗口腔修复致牙龈炎48例临床研究[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5(35)
    • [6].匹多莫德联合维A酸乳膏外用治疗多发性跖疣30例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5(07)
    • [7].维A酸乳膏联合胶原贴敷料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5(03)
    • [8].白当巴乳膏治疗手足皲裂的疗效观察[J]. 药学实践杂志 2015(03)
    • [9].贞芪扶正颗粒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 2019(06)
    • [10].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9)
    • [11].金黄消肿痛乳膏的制备工艺研究[J]. 科学技术创新 2018(04)
    • [12].1%卢立康唑乳膏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多中心疗效观察[J].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6(06)
    • [13].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58例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01)
    • [14].珠卡赛辛乳膏制备工艺[J]. 医药导报 2017(07)
    • [15].卡介菌多糖核酸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69)
    • [16].尿囊素乳膏中尿囊素的含量测定[J]. 今日药学 2016(05)
    • [17].夫西地酸乳膏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湿疹的疗效评价[J]. 皮肤病与性病 2015(02)
    • [18].复方白及乳膏治疗Ⅱ度手部皲裂疗效观察[J]. 中国药师 2015(05)
    • [19].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钠肌醇烟酸酯乳膏中肌醇烟酸酯的含量[J]. 中国药师 2015(09)
    • [20].复方消炎乳膏的制备和抗炎疗效观察[J]. 中国处方药 2015(11)
    • [21].复方白及乳膏治疗手足皲裂的疗效观察[J].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3(06)
    • [22].瑰及乳膏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4(01)
    • [23].夫西地酸乳膏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 吉林医学 2014(03)
    • [24].维A酸乳膏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扁平疣48例[J]. 中国药业 2014(09)
    • [25].丁硼乳膏联合氯已定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疗效观察[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14(04)
    • [26].溶菌酶肠溶片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 2012(16)
    • [27].祛疣糖浆联合维A酸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9)
    • [28].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环丙沙星乳膏的含量[J].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5)
    • [29].乙氧苯柳胺软膏与0.05%维A酸乳膏联合应用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J]. 实用预防医学 2010(03)
    • [30].咪喹莫特乳膏治疗扁平疣的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 2010(01)

    标签:;  ;  ;  ;  ;  

    痤疮乳膏的工艺制备及质量标准和体外透皮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