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的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吉栩,李锦,潘亭亭,陈宁,沈鸣,田亚平[1](2021)在《多重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对高苯丙氨酸血症基因变异实验室检测效率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对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 HPA)干血片DNA样本进行多重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检测,研究该方法对HPA潜在病因的实验室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既往70例生化筛查为HPA的患儿干血片,提取DNA后使用覆盖126种遗传病130个基因的扩增子建库试剂盒建库,进行高通量测序和数据分析,获得样本基因变异信息。经一代测序验证位点准确性后,分析对样本具有诊断价值的变异位点信息进行疑似病因判定,评价高通量测序的检测和诊断效能。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和既往部分样品的一代测序结果完全吻合。70例样本中,5例为PAH和PTPS纯合突变,53例检测出PAH或PTPS单个基因2~3个杂合突变位点,还有2例检出HPA信号通路相关的SPR基因或GCH1基因各1个突变。检测结果中c.158G>A、c.728G>A、c.1068C>A、c.1238G>C、c.611A>G位点为PAH基因频率最高的5个突变。结论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可准确检测基因突变,提供病因解释,为后续召回和临床诊断提供重要参考。
杨茹莱,杨艳玲,王挺,徐玮泽,俞刚,杨建滨,孙巧玲,顾茂胜,李海波,赵德华,裴菊英,蒋涛,贺骏,邹卉,毛新梅,耿国兴,强荣,田国力,王艳,韦洪伟,张晓刚,王华,田亚平,邹琳,孔元原,周玉侠,欧明才,药泽蓉,周裕林,朱文斌,黄永兰,王玉红,黄慈丹,镡颖,李龙,尚清,郑宏,吕少磊,王文君,姚艳,乐静,舒强[2](2021)在《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文中提出目的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并验证其用于辅助新生儿串联筛查结果的判断。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0年2月至2019年5月来自全国31家医院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串联质谱法)5 907 547例数据和34家医院临床确诊的3 028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建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以2018年1至9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360 814例新生儿筛查数据进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预测模型的单盲试验验证,通过比较临床确诊病例的检出率、串联初筛阳性率和阳性预测值在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预测模型中的结果,验证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有效性。结果经数据筛选,共有3 665 697例新生儿串联初筛数据符合数据库建模的标准,选取所有临床确诊患儿数据3 019例共构建了16种人工智能预测模型可涵盖32种遗传代谢病;在单盲试验验证入组的360 814例新生儿中,临床确诊病例共45例,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预测模型结果一致,所有临床确诊病例均为阳性或高风险。串联初筛阳性人工判读为2 684例,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判读为串联初筛高风险1 694例,串联初筛阳性率分别为0.74%(2 684/360 814)、0.46%(1 694/360 814);与人工判读相比,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判读阳性人数总体减少了36.89%(990/2 684);人工判读和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1.68%(45/2 684)、2.66%(45/1 694)。结论所建立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准确、快速、假阳性率低的优点,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赵冉冉[3](2021)在《高剂量维生素C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研究高剂量维生素C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于2019年12月1日至2020年1月20日和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20日入住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sepsis-3.0定义的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高剂量维生素C(A)10例、低剂量维生素C组(B)10例和安慰剂组(C)9例。A组使用维生素C 150mg/(kg·d),B组使用维生素C 50mg/(kg·d),C组使用与A组和B组等量的生理盐水,每天平均分四次持续静脉泵入,每次30min输注完毕,连用4天。主要终点: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次要终点:血浆维生素C浓度;血流动力学参数: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Lac)、补液量、尿量;参与NE合成的相关指标:酪氨酸羟化酶(TH)、多巴胺羟化酶(DβH)、四氢生物喋呤(BH4)和多巴胺(DA);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 L)、肌酐(Cre);病情严重程度:APACHE、SOFA、MOD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安全性评价:告知床旁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输注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结果1.研究共纳入感染性休克患者29例,女性患者共8例(27.59%),男性患者共21例(72.41%)。平均年龄(67.69±15.14)岁,其中,年龄<45岁共3例(10.34%),45~65岁之间共8例(27.59%),≥65岁共18例(62.07%)。主要致病原因是肺部感染18例(62.07%),其次是胆系感染4例(13.79%)、血流感染4例(13.79%)、腹腔感染2例(6.90%)、皮肤软组织感染1例(3.45%)。A、B、C三组间基线特征:年龄、性别、体重、感染部位、基础疾病、生命体征、病情严重程度、各种生化检查结果、血浆维生素C浓度、血浆NE浓度及参与其合成的相关指标等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29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平均血浆维生素C浓度为(19.67±7.01)μmol/L,明显维生素C缺乏;入ICU第24、48、72、96h时A组平均血浆维生素C浓度明显高于B组和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0例静脉输注维生素C患者96h内均没有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A、B、C三组患者在入ICU时使用外源性NE的剂量分别为(0.19±0.11)μg/(kg·min)、(0.16±0.08)μg/(kg·min)、(0.19±0.08)μg/(kg·min),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患者入ICU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分别为(220.50±39.12)ng/L、(232.60±46.31)ng/L、(243.92±41.65)ng/L,三组间比较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在入ICU第24h时后血浆NE浓度呈逐渐升高趋势,外源性NE使用剂量呈降低趋势。A组第24h时血浆NE浓度明显高于C组[(239.13±47.64)ng/L vs(197.92±30.95)ng/L,PA-C=0.034];A组第96h时血浆NE浓度明显高于B、C两组[(318.72±40.95)ng/L vs(267.22±59.19)ng/L vs(227.06±43.17)ng/L,PA-B=0.026,PA-C=0.000];A组血浆NE浓度的96h变化率也明显高于B、C两组[(0.49±0.35)vs(0.16±0.23)vs(0.03±0.31),PA-B=0.020,PA-C=0.001]。此外,A组第96h时的外源性NE使用剂量低于C组{[(0.11±0.09)μg/(kg·min)]vs[(0.26±0.11)μg/(kg·min)],PA-C=0.015}。4.入ICU第72h时A组的BH4浓度、TH活性均高于B组{BH4:[(79.40±12.25)ng/L]vs[(64.42±14.66)ng/L],PA-B=0.018;TH:[(158.47±32.49)U/L]vs[(124.31±20.92)U/L],PA-B=0.007}。入ICU第96h时A、B两组的BH4明显高于C组{[(97.83±7.84)ng/L]vs[(76.55±14.24)ng/L]vs[(63.16±14.77)ng/L],PA-B=0.001,PA-C=0.000,PB-C=0.029};入ICU第96h时A组的TH明显高于B、C两组{[(163.33±22.16)U/L]vs[(141.83±14.51)U/L]vs[(127.28±15.43)U/L],PA-B=0.012,PA-C=0.000};此外,A组BH4、TH的96h变化率明显大于C组[BH4:(0.47±0.30)vs(0.03±0.28),PA-C=0.005;TH:(0.19±0.33)vs(-0.07±0.23),PA-C=0.018]。比较三组患者血浆DβH活性的变化,发现入ICU第48、72、96h时A组的DβH活性均显着高于C组{48h:[(41.18±8.28)U/L]vs[(30.30±7.07)U/L],PA-C=0.004;72h:[(47.62±6.58)U/L vs[(39.51±7.09)U/L],PA-C=0.008;96h:[(51.54±9.63)U/L]vs[(39.38±7.76)U/L],PA-C=0.007};第48h时B组DβH活性也高于C组[(41.22±7.16)U/L]vs[(30.30±7.07)U/L],PB-C=0.044;比较A、B、C三组间DβH的96h变化率,发现A组的变化率大于C组[(0.31.±0.31)vs(-0.08±0.29),PA-C=0.012]。三组间入ICU第24、48、72、96h时DA浓度及其96h变化率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5.A组MAP的96h变化率均大于C组[(0.27±0.06)vs(0.20±0.05),PA-C=0.014]。通过比较A、B、C三组间的尿量变化,发现第72h时A、B两组的尿量明显多于C组{[(2387.00±438.41)ml]vs[(2356.50±232.76)ml]vs[(1938.33±454.71)ml],PA-C=0.018,PB-C=0.026};第96h时A组尿量也明显多于C组[(2454.00±396.66)ml vs(2058.22±311.38)ml,PA-C=0.017]。三组间各时间点的血Lac水平、补液量及其96h变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6.入ICU第96h时A、B两组的Cre明显低于C组{[(66.00±21.55)μmol/L]vs[(69.80±38.33)μmol/L]vs[(120.22±76.99)μmol/L],PA-C=0.026,PB-C=0.037},表明高剂量维生素C可有效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肾功能。但将三组间ALT、TBi L及其96h变化率进行比较,发现差异均没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均>0.05)。7.三组间患者APACHE、SOFA及MODS评分的96h变化率均没有统计学意义[APACHE:(-0.29±0.21)vs(-0.34±0.21)vs(-0.26±0.13),P=0.616;SOFA:(-0.27±0.24)vs(-0.46±0.34)vs(-0.27±0.22),P=0.205;MODS:(-0.37±0.15)vs(-0.38±0.25)vs(-0.29±0.14),P=0.551]。8.A、B、C三组间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28d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机械通气时间:[A组(7.20±5.35)d]vs[B组(10.40±10.83)d]vs[C组(8.00±9.04)d],P=0.698;住ICU时间:[A组(17.30±14.30)d]vs[B组(17.50±7.84)d]vs[C组(11.89±6.85)d],P=0.136;总住院时间:[A组(20.80±6.91)d]vs[B组(20.30±10.86)d]vs[C组(17.00±5.55)d],P=0.559;28d病死率:(0.00%vs 10.00%vs33.33%),P=0.094}。结论1.感染性休克患者存在维生素C缺乏,未发现静脉输注高剂量维生素C的不良反应。2.静脉输注高剂量维生素C可将BH2还原成BH4,增强TH活性;此外,维生素C还可增强DβH活性,促进NE合成,改善循环。3.静脉输注高剂量维生素C可显着改善肾功能,但未能有效改善肝功能。4.静脉输注高剂量维生素C不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5.静脉输注高剂量维生素C未能改善早期病情严重程度及降低28d病死率。
莫若,杨艳玲,张尧[4](2020)在《常以癫痫形式发病的遗传代谢病》文中研究说明遗传代谢病是一组以生化代谢异常为特征的单基因遗传病。癫痫发作是遗传代谢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已知至少5%的癫痫患者是由于遗传代谢病导致。各种各样的小分子代谢病(氨基酸、有机酸、糖、脂肪酸、金属、维生素、神经递质相关代谢障碍)和细胞器代谢病(线粒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均可表现为癫痫发作或癫痫综合征。遗传代谢病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生化检测和基因分析是诊断的主要工具。一些代谢性癫痫经过治疗可能减轻症状和改善预后。本文概述了代谢性癫痫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和治疗。
石梦秋[5](2019)在《生物蝶呤在九龙江流域河口体系的时空分布及其生物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物蝶呤(Biopterin)是两个氮环组成的蝶啶衍生物,是三磷酸鸟苷代谢的产物。从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中,生物蝶呤均有分布,是叶酸、维生素B2、硝酸盐还原酶、一氧化氮合成酶、亚硫酸氧化酶等许多大分子物质的前体底物。自蝶呤类化合物发现以来,其研究主要集中于医学上,侧重于特殊疾病(癌症、病毒感染、肾病等)的诊断与治疗。关于生物蝶呤的检测方法,在人体尿液、血浆等介质中己较为成熟,但对于自然水体中微生物胞内的生物蝶呤,可能由于其含量极低,相关研究尚未见前人报道。因此,本论文重点研究了生物蝶呤在自然水体微生物细胞内的测定方法,并通过对九龙江流域及河口与厦门湾的调查,初步探索了自然水体中生物蝶呤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来源,结合室内培养实验,试图探索微生物-金属元素-生物蝶呤的相互关系,以期待深入了解自然水体中小分子物质合成代谢与金属元素等环境因素的联系。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建立自然水体微生物细胞内低浓度生物蝶呤测定方法,并应用到自然水体生物蝶吟的测定上;二、以九龙江河口、厦门湾及九龙江流域(西溪、北溪)为主要研究区域,研究水体中微生物胞内生物蝶呤的存在及时空分布,并进一步探讨其成因;三、进行聚球藻室内培养实验,通过添加不同有机物质(葡萄糖、维生素C、生物蝶呤)、及不同浓度外源生物蝶呤和改变氮浓度等,来观测聚球藻的生长情况和胞内生物蝶呤及金属元素的响应,研究生物蝶呤产生机制与影响因素。野外调查结果显示:生物蝶呤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中,在九龙江流域、河口及厦门湾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在时间上,呈现夏季>春、秋季>冬季,在夏季高值可达到61.77ng/L(ng/L表示单位水体中,含有的颗粒态生物蝶呤质量),而冬季的高值为7.76 ng/L;在空间上,流域河水中生物蝶呤的含量要高于河口区,一年四季中,除冬季整个区域相差较小外,春、夏、秋三个季节均呈现河口上游河水中生物蝶呤的浓度远高于河口下游及厦门湾区域。初步研究发现,生物蝶呤的来源贡献者主要是水体中的微生物,不同种群的微生物体内生长所需的生物蝶呤也是大为不同的。通过对比叶绿素、AOU、盐度、温度等理化性质推测,自然水体中的生物蝶呤的含量可能受蓝藻类等微生物丰度影响。金属元素V、Cu、Mn、Fe在自然水体中的分布规律类似,在上游河海水混合区域浓度略有增加,随后降低,在厦门湾附近有轻微释放。金属元素在九龙江流域河口区的分布主要受到了颗粒物吸附解吸等过程的影响,不同金属的吸附解吸系数随水体环境的变化程度不尽相同,再加之停留时间的差异等各方面,导致水体中金属元素的浓度存在差异。室内聚球藻培养实验显示:随着聚球藻的生长,胞内生物蝶呤呈现出动态的变化过程。培养初期,尽管聚球藻数量增加缓慢,但其胞内生物蝶呤明显增加,在聚球藻指数增长期,蝶呤含量达到高值,随后生物蝶呤在聚球藻的生长平台期出现了平稳下降;在聚球藻生长后期,生物蝶呤出现再次缓慢增长的过程,但此时,聚球藻数量却没有增加。由实验结果推测为:在培养初期出现的蝶呤高值可能与细胞自身快速生长有关,随后大分子物质的合成过程消耗了生物蝶呤,造成生物蝶呤的降低。而在培养平台后期出现的再次蝶呤升高现象,可能与细胞内活性的还原态生物蝶呤被转化为氧化态的结果。不同有机物质添加实验结果为,胞内生物蝶呤含量为:生物蝶呤添加组>葡萄糖添加组>维生素C添加组>对照组,推测可能原因是,细胞主动吸收了外源添加物,导致了生物蝶呤的增加。在外源生物蝶呤与氮浓度梯度培养实验中发现,聚球藻的生长均出现促进现象。在培养实验中,金属元素Mg、V、Mo呈现在培养初期,胞内含量为最大值,随着培养实验的进行,胞内金属元素含量不断下降,在平台期时,胞内金属元素趋于稳定。但外源生物蝶呤的添加会促进细胞对金属的吸收。综上所述,本论文建立了水体中生物蝶呤的测定方法,并首次应用于自然水体。通过对九龙江流域、河口及厦门湾的调查,发现了生物蝶呤的存在,且生物蝶呤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结合环境参数,生物蝶呤主要来源可能为人为污染物质输入增加、微生物生长增加所致。通过室内培养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外源有机物或无机物的添加明显促进微生物胞内蝶呤的积累。本论文对自然水体微生物胞内生物蝶呤的测定与研究,可能为深入研究海洋生态过程与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提供新思路。
王淑楠[6](2019)在《6-18岁苯丙酮尿症患儿生长发育及中医体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为高苯丙氨酸血症(hyperphenylalaninemia,HPA)的一种主要的类型。高苯丙氨酸血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phenylalanine,PAH)或其辅酶四氢生物喋呤(tetrahydrobiopterin,BH4)缺乏,导致血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Phe)水平升高的一组较为常见的氨基酸代谢病。国内外学者对HPA患儿生长发育状况的意见不统一。本课题拟通过对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的身高、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性腺发育情况等进行调查,得出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体格及性发育情况,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对高苯丙氨酸血症患儿进行中医体质评估,为从中医角度认识高苯丙氨酸血症提供前期研究基础。方法:本课题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入选47人,病例组为PKU患儿22人,正常对照组为正常儿童25人,PKU患儿均为2018.9-2019.3至北京某综合医院高苯丙氨酸血症专病门诊随访复诊的6-18岁PKU患儿,对照组儿童为同期招募的年龄性别匹配的6-18岁正常儿童。所有入组儿童采集一般信息、实际体重、身高、头围、遗传靶身高、中医体质评估,女孩行子宫卵巢超声,男孩行睾丸超声,HPA患儿完善血常规、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前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铁蛋白、25-羟维生素D、血清总钙、无机磷等实验室检查。比较HPA组与正常组的年龄身高、骨龄身高、遗传靶身高、预测终身高、体重、BMI、骨龄、中医体质分布情况,男性比较睾丸容积和阴茎长度,女性比较乳房发育情况和子宫容积、卵巢容积、卵泡数目等指标。HPA组内除上述指标外,控制良好组与控制不良组比较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前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铁蛋白、25-羟维生素D、血清总钙、无机磷,以及确诊方式、是否规律治疗、籍贯等因素。本课题所有结果均录入EpiDATA3.1软件中进行汇总,导入Excel表格中进行整理。统计均由Stata/SE软件完成,统计检验为双侧检验,检验水平为0.05,以P值<0.05视为具有统计学意义。连续变量服从正态分布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不符合正态分布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本课题研究结果显示,HPA患儿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实际身高SDS、遗传靶身高SDS、头围均略小于正常儿童,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龄身高SDS略大于正常儿童,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体重、BMI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PA患儿与正常儿童中医体质无明显统计学差异,HPA患儿控制良好者与控制不良者中医体质分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1.苯丙酮尿症患儿的身高、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性腺发育指标与正常儿童无明显差异。苯丙酮尿症患儿控制不佳者实际身高SDS小于控制良好者,但体重、头围等体格发育指标及性腺发育指标与控制良好者无明显差异。2.苯丙酮尿症患儿中医体质分布状况与正常儿童无显着差异。苯丙酮尿症患儿控制不佳者与控制良好者中医体质证型分布无明显差异。3.苯丙酮尿症患儿Phe浓度控制情况与确诊方式、是否规律治疗、地域分布等因素有关,与患儿平素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睡眠时间等均无明显相关性。
姜桂华[7](2019)在《家蚕lem突变体作为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是基础和临床研究的纽带。通过构建疾病动物模型研究基因的功能进而揭示疾病发生的机制,有助于药物筛选和药效评价的开展以及疾病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发展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在医学研究领域里发挥着重大作用。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是SPR基因突变导致的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在新生儿遗传病筛查中不易被发现且易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从而错失最佳治疗时间。此外,临床上对该疾病的治疗手段过于单一,无法完全满足病患个体多样性的治疗需求,为该疾病的临床发现和治疗带来了极大困难。因此对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仍需进行深入研究,以期发现便于确诊的新指标和开发出更广谱、高效的药物。家蚕具有遗传背景清晰、体型适中、易于饲养、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等优点,其与人类基因组同源率达58%,且有许多人类疾病相关的同源基因,因此家蚕具有作为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潜力。本研究以家蚕lem突变体为研究对象,探究其能否作为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的动物模型。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1.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致病基因SPR的系统发生分析为了解SPR基因在人类和常见模式动物间的保守性,我们对SPR基因进行系统发生分析。在NCBI上下载了人类、猕猴、小鼠、热带爪蟾、斑马鱼、果蝇、蜜蜂、埃及伊蚊、棉铃虫、赤拟谷盗和家蚕等物种SPR基因的蛋白序列,利用MEGA5.0软件构建系统发生树,通过分析发现,SPR基因在不同的进化阶层中相对保守,家蚕与冬尺蛾SPR基因的保守性最高。2.家蚕lem突变体BmSPR基因的克隆和相关基因表达分析调查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是由于SPR基因突变导致。我们通过分子克隆实验发现家蚕lem突变体的BmSPR基因发生点突变,T碱基突变成A碱基,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编码的碳端缺失5个氨基酸。这与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的致病基因一致。为了解BmSPR基因的表达特征,我们调查了家蚕lem突变体中该基因的时期表达谱,结果显示BmSPR基因在家蚕lem突变体和野生型大造幼虫各个时期(从蚁蚕到5龄1天)均有表达。其中,在2龄1天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它时期,且在突变体中显着高于大造中的表达水平,这说明BmSPR基因在家蚕幼虫早期可能具有更为重要的作用,与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多在婴儿期发病一致。我们还调查了家蚕lem突变体在幼虫早期时BH4通路相关基因(BmGTPCH I、BmPTPS、BmDHFR、BmPAH和BmTH)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当BmSPR基因突变时,这5个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符合BmSPR基因突变时的表达趋势,也验证了BH4通路在家蚕和人类中的保守性。3.家蚕lem突变体作为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表型调查构建疾病动物模型时需考虑选用的动物模型是否有易于观察的表型。家蚕lem突变体幼虫呈黄体色。我们对遗传背景不同的另外8个具有lem表型的家蚕品系的BmSPR基因克隆,发现所调查的9个家蚕品系的BmSPR基因都发生了相同的点突变,因此我们可初步认为家蚕lem突变体的黄体色和BmSPR基因有对应关系。这种表型特征可能有助于家蚕lem突变体作为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运用。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的临床表征有发育迟缓、运动障碍、肌张力障碍等。因此我们调查家蚕lem突变体和野生型大造的体重和体长,发现家蚕lem突变体比大造重,也比大造长,初步说明BmSPR基因突变对家蚕lem突变体的体重和体长没有负影响。我们还发现家蚕lem突变体的血糖水平和大造中的无显着差异。因此可初步判定BmSPR基因在家蚕中对发育的调控作用不明显。通过桑叶诱导实验和翻转实验探究BmSPR基因对家蚕lem突变体行动能力的影响,发现家蚕lem突变体组爬到桑叶处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大造组,而且两组蚕所需的翻转时间无显着差异,这说明BmSPR基因突变对家蚕lem突变体的行动能力没有负影响。4.家蚕lem突变体作为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生化特征测评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的显着特点之一就是不具有高苯丙氨酸血症。通过检测家蚕lem突变体和野生型大造血液中苯丙氨酸含量,发现家蚕lem突变体的血苯丙氨酸含量和大造中的无显着差异,这与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的表现一致。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患者的脑脊液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显着降低,这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检测指标之一。利用UPLC技术检测这两种神经递质在家蚕lem突变体和大造头中的含量,发现与大造相比,家蚕lem突变体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含量显着降低,这与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的生化表现一致。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患者的新喋呤水平升高。通过UPLC技术检测家蚕lem突变体和野生型大造头中新喋呤含量,发现家蚕lem突变体中新喋呤的含量显着高于大造,这与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的生化表现一致。5.添食多巴后家蚕lem突变体中多巴胺水平变化与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治疗效果一致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联合用药是临床上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确诊后的主要疗法,因此通过给家蚕lem突变体添食左旋多巴和卡比多巴来模拟该疾病的治疗。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头中多巴胺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这与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治疗过程中的生化水平变化一致。但目前尚未发现明显的表型变化。综上所述,依据目前已有实验结果,我们初步判定家蚕lem突变体在分子和生化水平的特征符合作为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要求。家蚕lem突变体可以作为研究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及其新药开发的实验动物候选。
周忠蜀,李鹏[8](2014)在《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文中认为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KU)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因肝脏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或者四氢生物蝶呤合成酶、二氢生物喋呤还原酶缺陷而导致苯丙氨酸代谢障碍。PKU患儿出生后若不能得到及时诊治,会出现高苯丙酸血症。高苯丙氨酸血症及中间代谢产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可致严重的智能发育障碍。我国已将PKU列为新生儿筛查疾病之一。
王峤,杨艳玲[9](2012)在《脑叶酸缺乏症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
董薇[10](2011)在《水稻籽粒叶酸含量QTL分析及生物强化》文中研究表明叶酸(维生素B9族)含量是稻米重要营养品质性状之一。本文从控制叶酸含量的数量性状位点分析和外源基因表达开展稻米叶酸强化研究。针对水稻种质资源进行高叶酸种质筛选,并考察了储藏时间和蒸煮对稻米叶酸含量的影响;通过利用Lemont/特青RIL群体和Koshihikari×Kasalath BIL群体进行了稻米叶酸含量QTL分析;利用拟南芥来源的7个叶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进行水稻叶酸生物合成代谢改造,同时对水稻内源叶酸生物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与调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优化的三酶法和微生物法对78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叶酸含量测定。不同品种的糙米和精米叶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为13.3111.4μg/100g和10.377.7μg/100g。朝阳早18,特青,大白谷13及青丰矮为高叶酸含量品种,其糙米叶酸含量均大于100μg/100g。储藏和蒸煮过程使稻米叶酸含量分别损失了23%和48.3%。地方品种老鼠牙在蒸煮后叶酸含量最高(26.3μg/100g),如果以每日人均食用400 g的米饭进行计算,它可以为人们提供每日推荐食用量的25%叶酸(国际推荐成人服用叶酸用量为400μg/100g)。因此,今后可望通过进一步筛选高叶酸种质用于水稻营养品质常规育种。2.利用Lemont/特青重组自交系群体在20092010年2个环境中检测到2个叶酸含量相关QTL(qFC-3a和qFC-3b),其中qFC-3b位点在两年中稳定表达,贡献率平均为13.4%。利用Koshihikari/Kasalath//Koshihikari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在2010年检测到1个叶酸含量相关QTL qFC-3c,其贡献率为24.8%,该群体中不同位点间存在上位性互作。3.在T2代转基因阳性植株中,系统分析了拟南芥来源的7个叶酸合成途径相关基因对水稻叶酸生物强化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1)过表达AtGCHI,AtDHFS和AtFPGS基因能够提高种子叶酸含量,相对于野生型分别提高了265.8%505.4 %,8.0%17.0 %和1.2%21.2 %,然而其叶片平均叶酸含量分别降低32.3%,20.2%和0.8%;(2)过表达AtDHNA和AtADCL基因使种子平均叶酸含量比野生型分别降低10.5%和12.9%,AtADCL转基因株系的叶片平均叶酸含量相对野生型降低21.8%;(3)AtHPPK和AtDHFR转基因株系的种子平均叶酸含量均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但是AtHPPK基因的一个转基因株系A263-10,其种子平均叶酸含量相对野生型提高9.4%,过表达AtHPPK和AtDHFR基因使叶片平均叶酸含量分别比野生型降低了25.5%和27.0%。可见,异源表达拟南芥基因AtGCHI,AtDHFS和AtFPGS对种子叶酸含量的提高具有正向效果,过表达其它基因不利于种子叶酸含量的积累或起负向作用。4.水稻幼根、幼茎、幼叶,成熟根、茎、叶、25DPA的胚与胚乳均具有从头合成叶酸的能力。这些组织中的内源叶酸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幼叶>成熟叶片>胚>幼根>幼茎>成熟根>成熟茎>25天胚乳。水稻种子发育1030DPA过程中总叶酸含量依次降低。而种子叶酸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与其叶酸含量变化趋势不同。单拷贝基因OsGCHI,OsDHFS和种子优势表达基因之一OsDHNAⅢ在种子发育1030DPA过程中表达逐渐升高而后下降。其它种子优势表达基因OsADCL I和OsFPGS I与单拷贝基因OsADCS和OsHPPK的表达趋势一致,即随着种子的发育表达量逐渐增加,并在种子发育30DPA时达到最高。OsDHFR I基因在种子发育不同时期(1030 DPA)呈现组成型表达的特点,OsDHFRⅡ随着种子发育表达量迅速下降。OsDHNA I,OsDHNAⅡ和OsFPGSⅡ基因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无显着变化。因此单拷贝基因OsGCHI,OsDHFS,OsADCS和OsHPPK,种子优势表达基因OsDHNAⅢ,OsADCL I和OsFPGS I及持续高表达的OsDHFR I基因可能在种子叶酸从头合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5.水稻叶酸合成途径内源基因受叶酸变化水平的调控。转化AtGCHI基因(拟南芥来源的GTP环化脱羧酶基因)的水稻转基因株系中,种子叶酸含量比野生型提高了3.76.1倍,其内源基因OsDHNAⅡ,ADCS和FPGS I,Ⅱ的表达量较野生型显着降低。叶片叶酸含量比野生型平均降低32.3%,而其内源基因OsGCHI,OsADCS,OsADCL c,OsHPPK,OsFPGS I和OsFPGSⅡ均有显着提高。因此,水稻叶酸合成途径的调控可能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受叶酸含量影响而产生表达量变化的基因可能是潜在的调节点。
二、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的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多重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对高苯丙氨酸血症基因变异实验室检测效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DNA提取和建库测序 |
3 数据分析和注释 |
4 HPA相关突变位点统计和突变频率分析 |
5 与诊断相关的位点筛选和疑似病因诊断 |
结 果 |
1 样本情况和测序基本情况 |
2 高通量测序和一代测序结果比较 |
3 HPA突变位点信息和高频位点频率 |
4 根据突变位点的实验室疑似病因诊断 |
讨 论 |
(3)高剂量维生素C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和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维生素 C 对脓毒症微循环影响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常以癫痫形式发病的遗传代谢病(论文提纲范文)
1 根据起病年龄分类的代谢性癫痫 |
2 癫痫综合征相关的遗传代谢病 |
3 辅助检测技术在代谢性癫痫诊断中的应用 |
4 代谢性癫痫的治疗 |
(5)生物蝶呤在九龙江流域河口体系的时空分布及其生物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生物蝶呤的基本性质 |
1.2 生物蝶呤的研究意义 |
1.3 生物蝶呤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 生物蝶呤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1 高效液相色谱法 |
1.4.2 荧光分析法 |
1.4.3 免疫分析法 |
1.5 细胞内金属元素及其它有机分子的研究意义 |
1.6 生物蝶呤的研究目标及科学问题的提出 |
1.7 研究技术路线 |
1.8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细胞内生物蝶呤及金属元素测定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2.1 实验材料 |
2.1.1 测定参数及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2 采样前期准备 |
2.1.3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
2.1.3.1 野外样品的采集 |
2.1.3.2 室内培养实验样品的采集 |
2.2 实验方法 |
2.2.1 样品前处理 |
2.2.2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
2.2.3 质量控制 |
2.3 方法的应用 |
第三章 自然水体中生物蝶呤的时空分布与来源初探 |
3.1 九龙江河口与厦门湾研究区域分析 |
3.1.1 九龙江河口与厦门湾环境概况 |
3.1.2 九龙江河口与厦门湾航次介绍 |
3.1.3 生物蝶呤在九龙江河口与厦门湾的时空分布特征 |
3.1.4 生物蝶呤在九龙江河口与厦门湾的时空分布成因分析 |
3.1.4.1 生物蝶呤与微生物的潜在联系 |
3.1.4.2 生物蝶呤与金属元素的潜在联系 |
3.2 九龙江流域研究区域分析 |
3.2.1 九龙江流域环境概况 |
3.2.2 九龙江流域航次介绍 |
3.2.3 生物蝶呤在九龙江流域的时空分布特征 |
3.2.4 生物蝶呤在九龙江流域的时空分布成因分析 |
3.2.4.1 生物蝶呤在九龙江北溪的时空分布成因分析 |
3.2.4.2 生物蝶呤在九龙江西溪的时空分布成因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室内培养实验中生物蝶呤的动态变化及其合成调控 |
4.1 聚球藻细胞内生物蝶呤合成及金属元素对不同添加物的响应 |
4.1.1 聚球藻细胞的生长情况 |
4.1.2 生物蝶呤对不同添加物的动态响应 |
4.1.3 金属元素对不同添加物的动态响应 |
4.2 聚球藻细胞内生物蝶呤合成及金属元素对外源生物蝶呤的响应 |
4.2.1 聚球藻细胞的生长情况 |
4.2.2 胞内生物蝶呤对外源生物蝶昤的动态响应 |
4.2.3 胞内金属元素对外源生物蝶昤的动态响应 |
4.3 聚球藻细胞内生物蝶昤合成及金属元素对氮浓度的响应 |
4.3.1 聚球藻细胞的生长情况 |
4.3.2 不同氮浓度下生物蝶呤的动态响应 |
4.3.3 不同氮浓度下金属元素的动态响应 |
4.3.4 微生物生长过程中营养盐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细胞内生物蝶呤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5.2 生物蝶呤在自然水体中的时空分布与来源初探 |
5.3 培养实验中生物蝶呤的动态变化与合成调控 |
5.4 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6-18岁苯丙酮尿症患儿生长发育及中医体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高苯丙氨酸血症研究进展 |
1.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分类 |
2.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诊断 |
3. 高苯丙氨酸血症的治疗 |
4. HPA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儿童中医体质研究进展 |
一、中医体质及中医体质学的概念 |
二、历代医家对中医体质的论述 |
三、儿童中医体质学说的发展及分类方法 |
四、影响体质的因素 |
五、体质与疾病易感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统计分析 |
结果 |
1. 一般资料 |
2. PKU患儿与正常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及中医体质分布状况的比较 |
3. PKU控制良好组与控制不良组的比较 |
讨论 |
1. PKU患儿的生长发育状况 |
2. 血Phe控制水平的影响 |
3. PKU患儿中医体质分布状况 |
4. 本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家蚕lem突变体作为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1.1.1 疾病动物模型简介 |
1.1.2 疾病动物模型分类 |
1.1.3 经典疾病动物模型 |
1.2 单胺神经递质类疾病 |
1.2.1 单胺合成异常的神经递质类疾病 |
1.2.2 单胺转运异常的神经递质类疾病 |
1.3 家蚕作为疾病动物模型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引言 |
2.1 研究背景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1.家蚕lem突变体中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致病基因SPR的克隆和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2.家蚕lem突变体作为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动物模型的表型调查 |
3.家蚕lem突变体作为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动物模型的生化特征测评 |
2.3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家蚕lem突变体中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致病基因SPR的克隆和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3.1.3 主要仪器 |
3.1.4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PR基因系统发生分析 |
3.2.2 家蚕lem突变体的Bm SPR基因克隆和序列比对分析 |
3.2.3 家蚕lem突变体的Bm SPR基因时期表达特征调查 |
3.2.4 家蚕lem突变体的BH4通路相关基因表达变化检测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家蚕lem突变体作为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表型调查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主要试剂及溶液配制 |
4.1.3 主要仪器 |
4.1.4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
4.1.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家蚕lem突变体体色表型观察 |
4.2.2 不同黄体色家蚕品系和BmSPR基因的关系分析 |
4.2.3 家蚕lem突变体体型调查 |
4.2.4 家蚕lem突变体血糖含量检测 |
4.2.5 家蚕lem突变体行动能力调查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家蚕lem突变体作为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生化特征测评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主要试剂和溶液配制 |
5.1.3 主要仪器 |
5.1.4 主要实验方法及步骤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家蚕lem突变体血苯丙氨酸含量测定 |
5.2.2 家蚕lem突变体多巴胺和5-羟色胺含量检测 |
5.2.3 家蚕lem突变体新喋呤含量检测 |
5.2.4 添食多巴后家蚕lem突变体中多巴胺含量测定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综合与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致谢 |
(8)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苯丙酮尿症的发展史 |
二、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 |
三、苯丙酮尿症的发病机制 |
四、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和分型 |
五、苯丙酮尿症的实验室检查 |
六、苯丙酮尿症的其他检查 |
七、苯丙酮尿症的治疗 |
(10)水稻籽粒叶酸含量QTL分析及生物强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叶酸的化学结构与生理作用 |
1.2 叶酸缺乏与人类疾病 |
1.2.1 神经管缺陷(NTDs) |
1.2.2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
1.2.3 癌症(Cancer) |
1.2.4 其他疾病 |
1.3 植物天然叶酸及其分布 |
1.3.1 植物叶酸含量 |
1.3.2 叶酸的亚细胞分布 |
1.3.3 叶酸含量随植物发育过程的变化 |
1.3.4 多聚谷氨酰叶酸分布 |
1.4 作物叶酸含量的检测 |
1.4.1 作物叶酸含量的提取 |
1.4.2 叶酸含量的测定 |
1.5 植物叶酸的生物合成和转运 |
1.5.1 植物叶酸生物合成途径基因 |
1.5.2 植物叶酸转运蛋白相关基因的克隆 |
1.6 人类健康相关的植物代谢基因工程 |
1.7 叶酸强化研究进展 |
1.7.1 化学合成叶酸的添加及副作用 |
1.7.2 叶酸生物强化和可行性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水稻种质资源叶酸含量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及仪器 |
2.1.3 种子叶酸含量分析 |
2.1.4 统计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三酶法的酶量优化 |
2.2.2 78 份水稻种质的糙米和精米总叶酸含量 |
2.2.3 叶酸在储藏和蒸煮过程中的损失 |
2.3 讨论 |
2.3.1 三酶法的优化及稻米叶酸含量的比较 |
2.3.2 储藏时间及蒸煮等因素导致叶酸的损失 |
2.3.3 高叶酸水稻种质可望作为常规育种基础材料 |
第三章 稻米叶酸含量的QTL 定位及稳定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田间试验 |
3.1.3 种子叶酸含量分析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Lemont/特青 RILs 群体的叶酸含量相关QTL 定位 |
3.2.2 Koshihikari×Kasalath BILs 群体的叶酸含量QTL 定位 |
3.3 讨论 |
3.3.1 第3 染色体上存在叶酸含量相关QTLs |
3.3.2 不同群体QTL 定位结果比较 |
3.3.3 叶酸相关基因的查询及预测 |
第四章 水稻叶酸生物强化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剂、菌株和质粒 |
4.1.3 基因克隆 |
4.1.4 载体构建 |
4.1.5 基因的遗传转化及转基因植株种植 |
4.1.6 转基因植株的PCR 检测 |
4.1.7 Real time PCR 分析 |
4.1.8 叶酸含量分析 |
4.1.9 制备大肠杆菌和农杆菌感受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拟南芥和水稻叶酸合成途径基因的同源性分析 |
4.2.2 拟南芥叶酸合成途径基因的克隆、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 |
4.2.3 外源基因在水稻转基因植株叶片和种子中的表达分析及叶酸含量测定 |
4.2.4 转基因株系的农艺性状调查 |
4.2.5 双过表达转基因株系的产生 |
4.3 讨论 |
4.3.1 AtGCHI,AtDHFS,AtFPGS 基因的异源表达提高了水稻种子叶酸含量 |
4.3.2 水稻叶酸生物强化的其它代谢工程策略 |
第五章 水稻内源叶酸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及调控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样品采集 |
5.1.2 RNA 提取及Realtime PCR 分析 |
5.1.3 叶酸含量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稻叶酸合成途径基因及叶酸含量的组织表达模式 |
5.2.2 水稻叶酸合成途径基因及叶酸含量在种子发育过程的表达模式分析 |
5.2.3 AtGCHI 转基因株系中的叶酸合成基因表达变化 |
5.3 讨论 |
5.3.1 叶酸合成途径表达模式分析 |
5.3.2 水稻叶酸合成途径调控属于反馈调节机制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四氢生物喋呤缺乏症的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多重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对高苯丙氨酸血症基因变异实验室检测效率的研究[J]. 吉栩,李锦,潘亭亭,陈宁,沈鸣,田亚平.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2021(10)
- [2]新生儿遗传代谢病人工智能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及验证[J]. 杨茹莱,杨艳玲,王挺,徐玮泽,俞刚,杨建滨,孙巧玲,顾茂胜,李海波,赵德华,裴菊英,蒋涛,贺骏,邹卉,毛新梅,耿国兴,强荣,田国力,王艳,韦洪伟,张晓刚,王华,田亚平,邹琳,孔元原,周玉侠,欧明才,药泽蓉,周裕林,朱文斌,黄永兰,王玉红,黄慈丹,镡颖,李龙,尚清,郑宏,吕少磊,王文君,姚艳,乐静,舒强. 中华儿科杂志, 2021(04)
- [3]高剂量维生素C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影响[D]. 赵冉冉.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4]常以癫痫形式发病的遗传代谢病[J]. 莫若,杨艳玲,张尧.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20(07)
- [5]生物蝶呤在九龙江流域河口体系的时空分布及其生物利用研究[D]. 石梦秋. 厦门大学, 2019(09)
- [6]6-18岁苯丙酮尿症患儿生长发育及中医体质研究[D]. 王淑楠.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7]家蚕lem突变体作为人类墨蝶呤还原酶缺乏症模型的探究[D]. 姜桂华. 西南大学, 2019(01)
- [8]苯丙酮尿症的诊断和治疗进展[J]. 周忠蜀,李鹏. 北京医学, 2014(04)
- [9]脑叶酸缺乏症诊断和治疗的研究进展[J]. 王峤,杨艳玲. 中华儿科杂志, 2012(11)
- [10]水稻籽粒叶酸含量QTL分析及生物强化[D]. 董薇.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