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多环芳烃(poly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指分子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苯环的烃类,在环境中持久存在,具有广泛的毒性、致突变性、致癌性。探索PAHs在环境中的归宿问题,已发展成为当今环境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生物,尤其细菌是去除环境中PAHs的主力军。而深海环境中与PAHs等有机污染物降解有关的细菌还很大程度上不为人知。寻找高效的PAHs降解细菌,研究其降解基因,探索其代谢途径,能更加有效的将降解菌应用于生物修复。本论文主要对印度洋西南洋中脊深海环境中PAHs降解菌的多样性和重要的PAHs降解菌进行了研究。采集了西南印度洋中脊热液区附近1个水柱(DY105 17AIR-CTD5)的9个深海水层海水样品用混合PAHs(菲、芘、荧蒽、蒽)和单一PAH为碳源进行富集筛选,得到了9个混合PAHs降解菌群和9个菲降解菌群。采用DGGE和单菌分离培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菌群多样性及菌群富集过程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同时对2株重要的PAHs降解新菌进行了分类鉴定、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方面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其降解特性,分析了相关功能基因,推测出了可能的代谢途径。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用混合PAHs和单一菲作为碳源,富集印度洋深海海水样品,获得了高效的PAHs降解菌群和菲降解菌群。采用平板分离法,在9个混合PAHs降解菌群中分离到29个不同的属的168株可培养细菌。可培养细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它们分别属于6个大类,其中主要是变形菌纲α亚群(62%)和γ亚群(23%)细菌,其它4类分别为变形菌纲β亚群(3%)、高G+C革兰氏阳性菌类群(3%)、CFB类群(6%)和低G+C革兰氏阳性菌类群(3%)。其中α亚群包含29个属中的18个属,种属多样性十分的丰富。单菌降解实验表明,分离获得的大多数菌株都能利用PAHs进行生长。其中Alterierythrobacter、Bacillus、Citricella、Idiomarina、Lutibacterium、Maricaulis、Thalassospira、Martelella、Pseudidiomarina、Roseovarius、Salipiger等菌属未有过PAHs降解的相关报道。2.采用PCR-DGGE法对PAHs降解菌群和菲降解菌群跟踪分析了PAHs降解菌群和菲降解菌群中优势菌的形成过程和菌群的结构动态变化。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水层和不同时期的菌群有所不同。但与新鞘氨醇杆菌、食烷菌、节杆菌、巴尔通氏体菌、Azospirillum和Rhodovulum等菌属近缘的菌株是菌群中最常见的优势菌或较优势的菌。其中巴尔通氏体菌、Azospirillum和Rhodovulum等菌属还没有降解PAHs的相关报道,可能是潜在的海洋PAHs降解菌。动态分析发现,第8d是混合PAHs降解菌群富集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此时菌群结构变化较明显。此时菌群中对PAHs的代谢可能已经由菲转到对其他PAHs的降解。相比之下,菲的降解菌群在4d时趋近稳定,此后菌群结构没有非常明显的变化。3.从DY105 17A IR-CTD5站位的深海水样中分离了一株高效的PAHs降解菌H25,其16S rRNA基因与新鞘氨醇杆菌属的Novosphingobium pentaromativoransUS6-1T有最高同源性为96.0%。通过生理生化特性、脂肪酸成分的分析,G+Cmol%的测定和DNA-DNA杂交结果表明菌株H25为新鞘氨醇杆菌属的一个新种,命名为(Novosphingobium indicum)。芳环羟基化双加氧酶(ring-hydroxylating dioxygenase,RHDs)是PAHs降解过程中控制苯环的起始加氧,是微生物降解反应的限速步骤。我们通过引物设计,从该菌株中扩增出了两条含有PAHs降解起始双加氧酶大小亚基及其上下游序列的基因片段。比对发现,H25菌株含有至少两套与芳烃降解有关的双加氧酶系统,能较好的利用多种PAHs。这说明在研究不多的未受污染的深海区域蕴藏着许多具有清除有机污染潜力的菌种,是值得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新领域。4.对本实验室从西南印度洋中脊沉积物样品(DY105 17A IR-TVG4站点)分离到的Pseudoruegeria属新菌株PTG4-1进行了鉴定。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生理生化特性的比较,脂肪酸成分的分析及G+Cmol%的测定,确定该菌株为Pseudoruegeria属的一个新种(Pseudoruegeria indicum)。对该菌株的PAHs降解范围和降解率进行了测定发现,该菌株是一株广谱、高效的PAHs降解菌,在环境生物修复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为了解菌株PTG4-1的代谢机理,就其对菲、二苯并噻吩、荧蒽的代谢中间产物进行了检测和分析,并初步推测出了其主要的代谢途径。从检测结果来看,菌株PTG4-1的代谢途径与以往发现的其他菌属菌株对菲、二苯并噻吩和荧蒽的代谢途径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其具体的代谢相关酶系还在进一步实验中。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肺部菌群与呼吸道疾病的相互关系[J]. 生物技术通报 2020(02)
- [2].萘普生降解菌群的驯化及其降解效能[J]. 微生物学通报 2020(08)
- [3].关于多菌群处理城市污水的初步试验[J]. 中外企业家 2014(30)
- [4].人体菌群也分“男女”[J]. 家庭科技 2020(03)
- [5].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胃内菌群的影响[J]. 浙江医学 2020(14)
- [6].幽门螺杆菌感染对正常胃部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20(10)
- [7].不同菌群移植方案治疗腹泻模型的疗效对比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42)
- [8].野生树鼩实验动物化过程中粪便菌群的多样性及组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9].肺部菌群和肠道菌群在两种常见肺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9(06)
- [10].活动期与缓解期炎症性肠病患者粪便主要菌群差异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04)
- [11].粪便菌群移植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03)
- [12].螺旋藻对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小鼠大便中菌群的影响[J]. 南方农业 2016(09)
- [13].木质纤维素沼气体系中共培养菌群形成及适应性变化研究进展[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16(05)
- [14].苎麻生物脱胶复合菌群的构建[J]. 中国麻业科学 2012(03)
- [15].脱色菌群的富集及其对活性艳红X-3B的脱色效果[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7(05)
- [16].菌群移植体系建设的理念[J]. 转化医学杂志 2018(01)
- [17].菲反硝化降解菌群的富集及其群落结构解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7(11)
- [18].粪便菌群检测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应用分析[J]. 宜春学院学报 2014(06)
- [19].幼龄反刍动物瘤胃菌群研究进展[J]. 草业科学 2020(02)
- [20].菌群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 天津医药 2019(12)
- [21].人体菌群与肺癌的治疗相关性[J]. 中国肺癌杂志 2019(07)
- [22].微生物复合菌群联合降解中药药渣的研究进展[J].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5(04)
- [23].高效氯氰菊酯降解菌群的结构分析及其降解特性研究[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15(06)
- [24].溶脲脲原体生物菌群检测在非淋菌性尿道炎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07)
- [25].蠡河底泥中氨氧化细菌复合菌群的富集和过程中群落结构的变化[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11)
- [26].菌群优化算法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3(23)
- [27].菌群优化算法研究综述[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4)
- [28].纤维素降解菌群筛选与降解活性分析[J]. 饲料博览 2010(03)
- [29].从粪菌移植到菌群移植[J]. 科学通报 2019(03)
- [30].蠡河底泥中反硝化复合菌群富集及菌群结构研究[J]. 环境科学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