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娟吉林省松原市滨江中学138000
激励教育,是根据人文主义哲学思想,秉持“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的信念,相信每个人都想进步、想发展。教师的一次鼓励、一句表扬,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不断上进的信心和动力,因此,在教学中要恰当运用激励因素,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激活语文教学。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语文教学中激励性因素的认识。
一、真诚合理的肯定
天下没有不犯错误的学生,学生总是在试探性的行为中获得经验、明辨是非。学生不仅有犯错误的冲动,也有纠错的愿望,但需要给其纠错的机会与时间。一些家长和教师对于学生的一些错误总是处罚得过于严厉,甚至不近人情。这不仅不会使学生心悦诚服,而且会极大地挫伤他们的自尊,所以在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时要讲究手段,尽量给予肯定。例如我讲授《爱莲说》时,让A同学介绍周敦颐,他答得很好,没想到我刚表扬他坐下后,另一个调皮的学生B马上大声说:“哎呀,你说的真对呀,就差一个北字!”(周敦颐为北宋哲学家,而A同学回答是宋代哲学家。)在B的肆无忌惮中分明没有我这个老师的存在,是在向我挑衅吗?当时我真想批评他,可是转念一想不行,弄不好会弄巧成拙,而且可能会使他继续扰乱课堂。我灵机一动,真诚地对他说:“你很聪明,真善于发现问题,学习就应该像你这样不能有半点马虎,确实是北宋哲学家。”说到这里,我发现他的脸上洋溢出了得意的神情,我又接着说:“但是以后再发现问题请举手说好吗?”这时他红着脸点了点头,接下来我发现他听课更认真了,直到第二天我再上课,他都很乖。这就是肯定的艺术。人无完人,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是课堂上还是课下,我们都要想办法把它变废为宝,在肯定学生的同时,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进步,这就需要教师做一个有心人。
二、不失时机的表扬
俗话说得好:“好话一句三春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一句真诚的表扬会给人力量,给人信心,催人奋进。学生敏感而脆弱,需要表扬,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称赞,也会给他们带来莫大的影响,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我认为“表扬”在育人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激励作用。
班里有这样一个学生C,我自认为他学习语文还是比较有潜力的,可是他学习不努力,作业经常不完成,成绩由开学初的80多分滑落到60多分。为此我批评过、鼓励过,可是都无济于事。我和他的家长联系过几次,可是家长的态度不是很分明,对孩子的学习似乎不太关心。我想就只能靠自己了,我要尽到一个老师的职责。C的改变是因为一次语文作业,记得有一次C的作业完成得特别好,我是绝对不能放弃这次机会的。我在全班同学的面前郑重地展览了他的作业,要求所有同学都向他学习,并且看着他的眼睛说:“我相信你以后能做得更好了,能做到吗?”他用力地点了点头。后来他的表现逐渐变好,课堂上学习也更积极了,最近复习阶段还主动找我背题,我期待着他的好成绩。
作为教师,也许有时我们自己觉察不到一句赞美有什么特殊意义,可它对于一个孩子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激励孩子向更高的目标奋进,它能唤醒孩子一颗沉睡的心灵,它能让孩子情难自禁,它也许还是孩子人生的一个转折。“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句不知是谁说出来的话成了名言,仔细琢磨确实有道理。所以,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将会使更多的孩子心花怒放、积极努力。
三、恰当有效的“诱惑”
诱惑,在字典里的解释是“使用手段,使人意识模糊而做坏事”,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在这里要贬义褒用。在教学中只要我们恰当利用,就会变诱惑为宝,让它激励起学生的斗志,培养自主学习及竞争意识。
前一段时间学校给每个班级分发了一些《华章阅读》,我想如果就这样给学生们发下去,每两人一本,也许不会得到学生的重视,不会好好阅读,我要让这些书发挥更大的效用。于是我在班里大肆宣扬了《华章阅读》的难得与珍贵,并允诺会酌情奖励在课堂上表现最好的学生,人人有机会。那时正值我们在学习《小石潭记》,这篇文言文实词很多也很难记忆,没想到第二天我在检测实词的时候,绝大多数学生都做得很好,尤其是一些学习稍差的学生的掌握情况也能让我满意。这都是因为书的诱惑,当然我当场就奖励了两名写得最好的学生。
这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们班有一个曾经令我非常头疼的学生,他学习成绩不好,上课经常说话,扰乱课堂,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对此我软硬兼施,可收效甚微。这种局面也是在学习《小石潭记》时出现转机的,我检查全文背诵,其实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背得很好了。我叫起了他,他背得并不是特别流利,但在我的提醒下,他也完整地背诵下来了。于是我抓住机会表扬了他,并奖给他一本《华章阅读》,此刻我看到他的笑容如花般绽放。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发现奖励确实产生了魔力般的作用,课堂上他居然不再接话了,而且回答问题也积极了,作业也比以前写得工整了,我心头暗自窃喜。
其实,物质“诱惑”只是一时的,最重要的还是精神上的“诱惑”。在学习中可以给学生确立PK对象,互相比拼学习,用成功去诱惑他们;也可以以作业为“诱惑”,对某些同学某一方面知识掌握得好的,就可以给他们减去这部分作业……总之,教学中恰当运用“诱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学生的头脑是亟待被点燃的“火把”,激励就是火把的“助燃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激励性因素,让教师的每一次激励都转化为学生的催化剂,变成激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及时雨,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放飞个性、展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