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位评价及应用研究

城市生态位评价及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

城市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城市和区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与区域相比,发达国家更加关注城市发展政策研究。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使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的区域界限被打破,城市不再局限于紧密联系的腹地,而是与更广大的地区发生联系,城市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城市化是中国实现转型的必由之路,中国正经历着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率已经从1978年的17.9%上升到2006年的43.9%。城市发展在取得令人瞩目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共性问题亟待改进,如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城市发展缺乏特色、城市规模和产业结构与自身资源条件不相符合等。无论城市内部,还是城市之间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都要求有新的理念来指导。城市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存在着形成、发展、兴哀、演替的过程,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我们可以将城市在区域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和扮演的角色比拟为城市的生态位,从而打开城市研究的新视角。主流经济学注重时间过程,把区域作为一个均质地域,强调各要素在时间轴上的协调、反馈作用。而生态位理论同空间经济学一样,注重空间特性,强调区域的空间分异。城市生态位是基于城市与环境互动的客观存在,它描述了城市与环境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共存均衡状态。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社会生产由需求决定,供给通常不会对需求形成有效的约束。这是一种短期的分析,如果考虑一个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增长将主要受制于资源供给的约束。Hutchinson用抽象的几何学将生态位理解为由N维环境空间中点的集合构成的超体积,即支持有机体生存的独特资源空间,近年来,许多生态学家则将生态位与资源利用谱等同。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发展的一个内在要求是必须找到一组资源作为支撑,城市间之所以存在竞争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城市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资源的汲取和利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资源的内涵不断拓展,现代资源观认为资源包括所有能够为人类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以及社会生活中由人类创造出的财富和资产的总和。城市发展资源的异质性决定了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多维特征,面对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城市必须对自身发展进行准确评价,清楚自身的位置和环境、优势和不足,选取符合自身资源条件的发展策略。把生态位的概念引入人类社会的城市,可以对城市自身资源条件及面临的发展环境进行准确分析和评价,从中发现城市新的生存状态和发展规律,通过对这些状态和规律的认识,可以发现城市新的发展空间,从而得出同类城市发展的思路,为城市长远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本研究主要对城市的生态规律进行探讨,对城市生态位进行评价,对城市发展策略进行分析,从而使城市能够有效调整城市生态位及其结构和要素的关系,使城市达到最优发展。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对生态位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根据生态位理论主要思想和方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现状和特点,建立城市生态位研究框架。提出城市生态位研究的基本假设,分析城市发展的资源观,概括城市生态位的内涵和主要特点,并对城市生态位的理论要点进行阐述。其次,在城市生态位研究框架下,借鉴联合国、世界银行以及经典文献关于城市发展评价和生态位评价等指标体系构建了城市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东北地区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生态位进行整体评价,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城市进行类型划分,运用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等对城市生态位与各构成要素的关系及不同城市的资源差异情况进行分析,运用引力模型对城市之间资源竞争强度进行测量。最后,提出了城市生态位提升策略,城市发展要以协同进化为目标、生态位分离为途径、生态位拓展为保证。基于生态位的城市发展战略主要包括系统平衡战略和竞争发展战略。并对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现状和城市生态安全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东北地区的区域发展对策和城市个体发展对策。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思路
  • 1.2.3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创新点
  • 2 生态位研究综述
  • 2.1 生物生态位
  • 2.1.1 生态位概念的演变
  • 2.1.2 生态位测度
  • 2.1.3 生态位基本理论
  • 2.2 组织生态位
  • 2.2.1 组织生态学的演进
  • 2.2.2 组织生态位含义
  • 2.2.3 组织生态位宽度
  • 2.2.4 组织种群成长模型
  • 2.3 城市生态位相关研究
  • 2.3.1 资源位
  • 2.3.2 发展位
  • 2.3.3 城市生态位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生态位研究框架
  • 3.1 基本假设
  • 3.2 城市发展的资源观
  • 3.2.1 要素禀赋理论
  • 3.2.2 输出基础理论
  • 3.2.3 资源基础理论
  • 3.3 概念框架
  • 3.3.1 城市生态位的含义
  • 3.3.2 城市生态位测量
  • 3.3.3 城市生态位的特点
  • 3.4 城市生态位理论要点
  • 3.4.1 城市生态位态势
  • 3.4.2 城市生态位重叠与分离
  • 3.4.3 城市生态位扩充与压缩
  • 3.5 城市之间的生态关系
  • 3.5.1 中性作用
  • 3.5.2 正相互作用
  • 3.5.3 负相互作用
  • 3.6 本章小结
  • 4 城市生态位评价体系
  • 4.1 城市发展评价相关研究
  • 4.1.1 城市综合实力评价
  • 4.1.2 可持续发展评价
  • 4.1.3 城市竞争力评价
  • 4.2 城市发展的资源空间
  • 4.2.1 资源的内涵
  • 4.2.2 发展因子
  • 4.2.3 限制因子
  • 4.2.4 资源与城市发展
  • 4.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3.1 指标构建原则
  • 4.3.2 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
  • 4.4 评价方法
  • 4.4.1 主成分分析方法
  • 4.4.2 聚类分析方法
  • 4.5 本章小结
  • 5 东北地区城市生态位评价
  • 5.1 东北概况
  • 5.2 数据来源
  • 5.3 总体评价
  • 5.3.1 评价结果
  • 5.3.2 结果分析
  • 5.4 城市资源差异分析
  • 5.4.1 城市资源评价指标
  • 5.4.2 东北地区城市资源差异分析
  • 5.4.3 结论
  • 5.5 城市资源竞争强度测量
  • 5.5.1 引力模型回顾
  • 5.5.2 本研究测量模型
  • 5.5.3 东北城市资源竞争强度测量
  • 5.6 本章小结
  • 6 基于生态位的城市发展策略
  • 6.1 城市生态位提升策略
  • 6.1.1 协同进化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 6.1.2 生态位分离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有效途径
  • 6.1.3 生态位拓展是城市持续发展的保证
  • 6.2 基于生态位的城市战略定位
  • 6.2.1 城市战略定位存在的问题
  • 6.2.2 城市生态位的基本特征
  • 6.2.3 城市发展战略与城市生态位之间的关系
  • 6.2.4 基于生态位的城市发展战略框架
  • 6.3 东北地区城市发展现状
  • 6.3.1 城市发展水平较高,增速相对缓慢
  • 6.3.2 资源优势明显,资源型城市转型困难
  • 6.3.3 城市群初具框架,分工机制尚未形成
  • 6.3.4 环境建设进展显著,矿区治理初见成效
  • 6.4 东北地区城市生态安全评价
  • 6.4.1 PSR模型
  • 6.4.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6.4.3 数据获得及处理
  • 6.4.4 东北城市生态安全状况评价
  • 6.5 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协调度评价
  • 6.5.1 评价指标及方法
  • 6.5.2 评价结果
  • 6.5.3 小结
  • 6.6 东北地区城市发展对策建议
  • 6.6.1 区域发展对策
  • 6.6.2 城市发展对策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体育赛事与举办城市发展耦合机制研究[J]. 内蒙古体育科技 2016(03)
    • [2].国际化城市发展经验为深圳建设国际化城市提供借鉴[J]. 南方论丛 2015(06)
    • [3].提升深圳的城市发展质量[J]. 南方论丛 2012(01)
    • [4].中国经济发展战略与城市发展方式的历史演变[J]. 城市建筑 2019(27)
    • [5].德国绿色智慧城市发展的启示[J]. 中国经贸导刊 2019(23)
    • [6].浅析雾霾经济对安徽省城市发展影响及相关策略[J]. 商讯 2020(03)
    • [7].习近平关于城市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实践探析——以成都建设公园城市为例[J]. 邓小平研究 2019(06)
    • [8].下一个十年 智慧城市发展的八大趋势[J]. 通信世界 2020(03)
    • [9].关于培育新型城镇化城市发展新动能的对策研究[J]. 中国商论 2020(05)
    • [10].《新型智慧城市发展报告2018—2019》发布[J]. 现代建筑电气 2020(01)
    • [11].浅谈城市活力更新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 居舍 2020(07)
    • [12].城市发展与媒介演变[J]. 青年记者 2020(04)
    • [13].通过产业升级推动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以资源丰富型城市鹤壁为例[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20(01)
    • [14].“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与治理应实现四个突破[J]. 国家治理 2020(Z4)
    • [15].大数据推动城市发展智慧转型——中国最大的棚户区改造项目探索“智慧”之道[J]. 大数据时代 2016(01)
    • [16].体育产业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研究——以马拉松赛事为例[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17].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作用[J]. 天津科技 2020(07)
    • [18].基于明代广州城水系演变浅析古城水系与城市发展的关系[J]. 中华建设 2020(06)
    • [19].广州创新型城市发展报告(2020)发布[J]. 国际人才交流 2020(08)
    • [20].新基建:智慧城市发展新动力[J]. 互联网经济 2020(06)
    • [21].疫情不会改变城市发展路径[J]. 上海国资 2020(01)
    • [22].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报告[J]. 世界科学 2020(09)
    • [23].后疫情时代城市发展路径的“变”与“不变”[J]. 中国发展观察 2020(Z7)
    • [24].文化助力城市发展的途径[J]. 中国国情国力 2018(12)
    • [25].智能化城市发展中智能建筑的建设与应用[J]. 中国新通信 2019(04)
    • [26].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与问题分析[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16)
    • [27].深圳气象融入城市发展[J]. 气象科技进展 2019(03)
    • [28].城市发展集团资本运作思路探讨[J]. 中国市场 2019(30)
    • [29].2019(第十四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郑州召开[J]. 城市规划通讯 2019(18)
    • [30].文化、艺术与城市发展[J]. 艺术教育 2019(10)

    标签:;  ;  ;  ;  

    城市生态位评价及应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