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思探究法在九年级科学复习中的应用

诱思探究法在九年级科学复习中的应用

关键词:素质教育;诱思探究;学习动机;新课标

作者简介:黄后昌,任教于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温故而知新,如何把复习课上好就显得特别重要。复习课的教学当然不是简单地把旧知识重现,更不是简单地罗列出来,而是将各学科(物理、化学、生物、宇宙空间)、各知识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加以创新综合。笔者在九年级科学复习中尝试了“诱思探究法”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与大家一起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诱思探究教学能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教学现状

目前,教学中虽讲学生是主体,但实际上是被动地在观看教师的讲课,且把“听课”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表面上以教师为主导,实际上教师的讲课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其实,目前的教学过程既没有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一种虚假的形式主义。

2.学生的内在需求

(1)学生目前现状分析

对于九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将面临的是一场选拔性考试。所以它们也迫切需要有效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技巧,若我们教师不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只是在课堂上简单地罗列各个知识点,从而忽略了各知识的内在联系,学生肯定感到厌烦,从而在课堂上开小差、分散注意力,造成“课堂上自己看书,课后钻题海”的局面,长此以往将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既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不能实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九年级近半个学期的复习工作中将起不到任何作用。

(2)学生的认知过程

认知的内在需要是一种掌握知识、技能和阐明解决学业问题的需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需要和求知的欲望。实践证明,这种内在需要主要是从好奇的倾向,如探究、操作、理解外界事物奥秘的欲求,以及为应付环境提出众多问题等。

学生对某门学科的认知需求或兴趣,决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次获得成功,体念到满足需要的乐趣,逐渐巩固了最初的求知欲,从而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固的学习动机。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成功经验,而成功的学习经验又会使他们期望在随后的学习中获得进一步的满足。因此,认知的内在需求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学习又转而增强了认知需求。研究表明,这种对获得知识本身的认知需求在课堂学习中是一种最重要和最稳定的内在需求,它对学习起很大推动作用。

由于这种需求指向学习任务本身(为了获得知识),满足这种需求的奖励(实际获取知识)是由学习本身提供的。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让学生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应该对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也就是诱思探究法教学的表现。

3.诱思探究法教学的实质

诱思探究法是科学探究的一个分支,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和课程为媒体的教学模式。客观世界是认识的客体,其中主体与客体的作用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即学生的学才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应是进行教学的出发点依据和归宿,是教学过程中实现创新教育的必要前提和保证,也就是我们在教学中“诱什么”和“怎么诱”的出发点。

教师应善于创设激励性的教学情况,并用正确的观点去诱导学生的主体意识,逐步把外部意识转化为内部意识,从根本上改变消极被动地位,使学生的能动性得充分发挥。教师应诱导学生独立观察、分析、思考、探索和研究,创设条件让学生独立地完成一切学习活动,尤为重要的是创设探索性情境,提供机会和条件进行创设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是创造条件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并加强情感诱导,及时反馈,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也就是说,诱思探究法的教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诱思探究法的教学模式

诱思探究法坚持了“有模式,不唯模式”的辩证思想。诱思探究教学过程中狠抓“四基”,即基本事实、基本方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把知识形成过程放在教学首位,把思维能力培养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攻方向,加强学科思维、学习情感、学习方法和心理健康教育。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因此,诱思探究法能很好地诱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它的一般教学模式为:诱导准备--思考探索--归纳研究--迁移深化。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从实际出发,灵活运用这种基本模式。

三、诱思探究法在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求知心理间制造一种“不协调”,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创设问题情境时,我们应当注意问题要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适当的难度,有启发性,善于将所要解决的课题寓于学生实际掌握的知识基础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悬念。

(2)丰富材料呈现方法

通过采用多媒体、图画、幻灯片、录像、报告会、实验演示、课外考察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浓厚兴趣。

(3)利用学生动机的迁移

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候,教师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学生已有的对其它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利用动机转移原理时,教师必须让学生感到充分理解原有活动必须要学好即将学习的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强烈动机。

2.创设情景,在复习教学中运用诱思探究法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章内容新授结束,画龙期待点睛。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所了解,教师要解放思想,发扬民主,放手发动学生,让他自己提出问题、讨论处理的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我们在综合复习科学时,有这样一道练习:

我国东部季风区某新建城市分布如右图所示,城市的四周都有广阔地带。现要在城市附近建一座比较大型的火力发电厂。

(1)请预测此工厂将有哪些方面对环境造成污染?

(2)请在图中A、B、C、D、E、F处选择最佳建厂处,说明理由?

(3)请你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环境、宇宙空间等方面的知识设计一个保护环境控制污染的方案。

由于是建造火力发电厂,它排放的废气对环境污染是首当其冲的,这点内容,一般学生都能考虑到其风向的影响。城市位于东部季风区,综合考虑夏季的东南季风和冬天的西北季风的影响,所以可排除A与C处,但还是无法选定厂址,在学生感到迷茫的时候,我们可这样提示到:城市居民的供水水源应当没有受到污染,顿时学生立刻明白B处是不恰当处,这时学生由于获得了学习的成功,积极性一下子提高了许多,但还是在D、E、F处较难定夺,这时学生的所有精力就会放在思考问题上,我们又可适时提示到:火力发电厂的燃料应为煤,它的需求量较大,我们是不是应当考虑到交通便利问题呢?这时极大部分学生都能找出最佳建厂处为D处。

经过笔者在课堂上的多次提示,学生在通过自己努力而获得成功后,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气氛较活跃,笔者就抓住时机,因势利导地说:“煤燃烧有许多废渣,若找不出合理的方法,那也将是一个较大的环境污染问题(废渣)。”学生的思维顿时激活了,全体学生积极探索,寻找出了许多较好的解决方案(如建造砖瓦厂)。

又例如:如图所示:小试管中盛有2ml浓硫酸,右边玻璃管中有一段红墨水(玻璃管足够长),(1)

怎样检查装置气密性?(2)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胆矾,将看到胆矾晶体由色变色,这表明浓硫酸有性,还看到红墨水向移动。

诱导1:一般学生都能写出第1小题答案,但却不知为什么这与检查一般装置气密性有何共同点?(气体已密封)

诱导2:第2小题,似乎学生存在一定的困难,可以从以下诱导:胆矾有没有带结晶水?(有)浓硫酸有什么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腐蚀性)浓硫酸有吸水性,可以使胆矾中的结晶水怎样?(失水变白色)浓硫酸吸水后会怎样?(从热量角度考虑)密封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热会怎样?(膨胀)红墨水要移动必须要受到一个外力作用,它由谁来提供呢?(气体膨胀)

诱导3(发散):

若试管中是:(1)氧化钙放入水中,又如何?(2)硝酸铵放入水中,又如何?

学生由于通过上述引导获得了成功,有了学习的兴趣,也有了学习的技巧(放热还是吸热),从而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为下一阶段学习提供了动力。

通过上述层层诱导,从而使一道物理、化学结合的综合题,难点一个个分解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思考获得了成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了动力。

3.实施“诱思探究法”的效果分析

笔者在2009学年两个平行班分别进行了“诱思探究法”教学和传统教学,现将调查结果展示如下:

从上表看出,采用诱思探究法教学在双基和基本能力方面差距不大,但诱思探究法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中级能力,特别是高级能力方面,大大超过了传统教学模式,即在复习课的教学中,长期并充分运用诱思探究法的教学模式,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除狠抓了“双基”外,还培养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思想已经愈来愈多地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的挖掘。而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开发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它必将会成为今后科学复习阶段的一种主流教学模式,更是科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王佐书.中学化学论[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3]刘知新.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浙江华维外国语学校

邮政编码:312000

标签:;  ;  ;  

诱思探究法在九年级科学复习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