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以中国农药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运用中国农药制造业1998-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首先运用DEA方法从静态的角度分析1998-2006年中国各省份的农药制造业的效率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不同经济类型、不同规模农药制造企业的效率的情况;其次通过非参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方法动态分析1998-2006年间我国农药制造业生产率的变动状况。再其次将DEA-Tobit两步法引入农药制造业效率的评价与分析中,分析产业集聚、资本-劳动比率(K/L)、技术装备水平、产业规模、企业管理水平、燃料购进价格等因素对农药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最后在效率分析的基础上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药制造业效率的变化对农药价格影响.经过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农药制造业的效率水平省份之间分布不平衡.在区域分布上,从技术效率绝对值来看,东西部高于中部,但从发展的动态来看,三大区域都呈现上升趋势;从经济类型的不同来看,国有企业的技术效率水平最低,私营企业的效率水平相对较高;从企业规模来看,小型企业的技术效率高于中型企业,中型企业的技术效率又高于大型企业,但是在2004-2006年间,中型农药制造企业的技术效率大于小型企业的效率,说明在农药制造业,规模效益开始逐渐显现。对中国农药制造业生产率变动的测算表明,1998-2006年中国农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以9.6%的速度增长,技术效率以年均4.1%的速度下降,而技术进步则以年均14.2%的速度上升,由于技术进步的作用更明显,因此使得中国农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为正值.支撑中国三大地区农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主要是技术进步作用。在影响农药制造业效率因素研究中,农药制造业的区域集聚水平及企业管理水平对农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它因素如资本劳动比率、技术装备水平、产业规模、燃料购进价格对农药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为负.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农药价格的因素,得出粮食价格、燃料价格、农药产量、农作物播种面积对农药价格均产生正向的影响,农药制造业效率对农药价格产生负向的影响。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导言1.1 选题依据1.1.1 选题背景1.1.2 问题的提出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3.1 有关农药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1.3.2 有关效率分析在产业层面的应用的文献综述1.3.3 有关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动与农民收入关系的文献综述1.4 研究假说与研究内容1.4.1 研究假说1.4.2 研究内容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5.1 研究方法1.5.2 技术路线1.6 数据来源1.7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7.1 可能的创新1.7.2 可能的不足2. 我国农药制造业产业发展概述2.1 我国农药制造业的发展历程2.2 农药制造业的生产销售状况2.2.1 农药生产状况2.2.2 农药消费发展2.3 农药制造业的进出口状况2.3.1 近些年农药制造业进出口概述2.3.2 2006年我国农药制造业进出口情况2.4 农药制造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5 对我国农药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定性分析2.5.1 生产企业小而分散,缺乏规模经济2.5.2 农药品种老化,结构不合理2.5.3 工艺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与国外存在一定差距2.5.4 我国农药生产企业科研经费不足,技术创新能力不足3. 我国农药制造业效率分析3.1 DEA模型介绍3.1.1 数据包络分析(DEA)简介3.1.2 DEA的基本模型3.2 数据来源及说明3.3 实证分析3.3.1 农药制造业技术效率分析3.3.2 农药制造业生产率动态分析4. 我国农药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4.1 变量与数据4.2 方法选择4.3 回归结果及分析5. 农药制造业效率的变动对农药市场供给的影响分析5.1 农药价格波动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5.1.1 影响农民增收,降低了农民增收的政策效果5.1.2 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农民直接经济损失5.1.3 影响农药生产,导致农资市场难以实现供求平衡5.2 农药制造业效率对农药价格的影响分析5.2.1 影响农药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5.2.2 实证分析6.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6.1 本研究主要结论6.1.1 关于农药制造业效率的分析6.1.2 关于农药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指数的分析6.1.3 关于农药制造业影响因素的分析6.1.4 关于农药制造业效率对农药价格的影响分析6.2 政策含义及进一步研究展望6.2.1 政策含义6.2.2 进一步研究展望参考文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药制造业论文; 全要素生产率论文; 技术效率论文; 农药价格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