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文以行政问责制度为视角,通过对于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度的文本解构和分析,描述、解释了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度对行政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着重讨论了作为构建责任政府重要制度保障的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模式和制度设计。社会发展、危机管理和法制化建设的需要直接促进了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和变革,使其从一定程度上将改变我国行政体系中传统的等级问责模式,并追求由行政性问责向程序性问责的本质转变。针对我国现行各地方行政问责制度相互关联的各个核心要素,深入剖析其各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法理的探讨,并对为这项制度的制度设计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工作思路。本文研究的重点有四个方面,一是通过对现行行政问责制度的解构,分析其中各个要素的基本属性;二是通过建构行政问责程序模型,将现行行政问责制度与行政问责程序模型加以比较,可以了解现行行政问责制度对于实践中行政问责程序的影响;三是基于行政问责程序模型,尝试提出建构行政问责制度体系的模式;四是分析现行行政问责制度进一步改革的方向和途径,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行政问责的制度化提供借鉴。本文的研究结果主要体现在:通过对我国现行行政问责制度的解构分析、现行行政问责制度对行政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分析,发现了现行行政问责制度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这直接导致了行政问责的效果存在局限性。行政问责制度应当建构由原则性制度和特殊性制度共同组成的制度体系,满足完整行政问责程序机制的制度化需要。
论文目录
致谢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研究问题的提出1.2 研究问题及意义1.3 研究的创新点1.4 研究方法2 文献综述2.1 责任、问责的相关概念及其分析2.1.1 责任的概念界定2.1.2 问责的概念界定2.1.3 两种责任概念的区别与联系2.2 政府责任与责任政府的相关概念分析2.2.1 针对“责任政府”的各视角分析2.2.2 “行政问责”作为“责任政府”实现途径的理论探讨2.3 以罗美泽克分类研究为代表的现代行政问责范式特点分析2.4 行政问责制的相关概念与分析2.4.1 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2.4.2 行政问责制的行政理念分析2.4.3 行政问责制的相关研究2.4.4 行政问责程序机制的相关研究2.4.5 行政问责制与类似概念的区别和联系3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制度解构与分析3.1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概念、内涵及其法律地位3.1.1 行政问责制度的概念和内涵3.1.2 行政问责制度的法律地位3.2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种类归纳3.3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分析3.4 现行地方行政问责制度的特点4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对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4.1 行政问责程序机制的构成要素4.2 行政问责程序机制模型及行政问责制度比较4.2.1 基于行政问责程序机制模型的行政问责制度比较4.2.2 基于行政问责程序机制模型的原则性行政问责制度比较4.2.3 基于行政问责程序机制模型的特殊性行政问责制度比较4.3 行政问责制度的缺陷对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4.3.1 问责发起程序的制度缺陷对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4.3.2 问责启动主体的制度缺陷对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4.3.3 责任标准方面的制度缺陷对问责程序机制的影响4.3.4 其他影响行政问责程序机制有效运行的制度内容5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发展探讨5.1 推动行政问责和行政问责制度发展的理论基础5.1.1 现代行政问责的理论基础:委托—代理机制5.1.2 委托—代理机制与我国的行政问责5.1.3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是一种等级问责制度5.2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的建构5.2.1 从法理的角度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5.2.2 从问责程序机制的角度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度5.3 我国行政问责制度若干要素的修正和补充6 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作者简介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行政问责论文; 制度分析论文; 行政问责制度论文; 问责程序机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