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协同动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研发团队,组织学习,知识协同绩效,动机
协同动机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莹,高书丽,陈建斌[1](2019)在《研发团队知识协同动机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从知识贡献者和知识寻求者两方面,探讨影响研发团队成员主动参与知识协同的动机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表明,个人声誉、共享意愿及群体认同对知识贡献者参与组织学习的动机具有不同影响;社会地位、渠道多样化及社会存在感对知识寻求者的主动性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应用性学习与探索性学习均对协同创新绩效有显着影响,且前者的影响大于后者;团队激励对组织学习和知识协同创新绩效间的关系具有干预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陈玮奕,刘新梅,张晓洁[2](2018)在《团队成员观点采择离散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动机与能力协同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及分类加工理论,本文探讨了观点采择离散、团队积极情感基调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团队绩效避免目标导向、团队创造性效能对这一过程的单独及共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观点采择离散负向影响团队创造力,这一关系受到团队积极情感基调的部分中介;低团队创造性效能正向调节观点采择离散与团队积极情感基调之间的关系,团队绩效避免目标导向对观点采择离散与团队积极情感基调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当团队绩效避免目标导向高与团队创造性效能低时,两者与观点采择离散的交互负向影响团队积极情感基调及团队创造力.(本文来源于《研究与发展管理》期刊2018年05期)
吴玲,贾卫平[3](2018)在《绿色发展理念下中国消费者协同消费的动机与推进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的未充分利用与过度消费性使用,使得中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协同消费,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模式,能有效地减少资源消耗,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对绿色发展理念下中国发展协同消费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研究中国消费者参与协同消费的内外部动机,针对性的提出协同消费的各项推进机制,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叁者间的平衡。(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18年04期)
王文广,叶秀芬,刘文智,李海波,王顺礼[4](2018)在《波浪涌动机~?通讯中继在海上应急协同组网监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突破海气界面的通讯壁垒,将地球上层大气的卫星遥感观测/光电通讯与地球底层水体中的海底节点观测/水声通讯连接起来,成为在垂向上认识海洋,实现海洋数据观测和实时传输的关键。而波浪涌动机~?由于机动灵活、能够长时间进行海上无人值守,即可作为海洋观测的通信中继,又可作为海上无人移动监测平台进行多台组网协同作业,特别是在构建小卫星应急组网监测的空天一体化建设中,为我国领海内的权益岛礁和海上溢油预警监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监测手段。本文将对基于北斗数据链的波浪涌动机~?在我国未来海上应急组网观测建设中的优势特点和应用场景进行详细阐述,供相关学者参考。(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孙子臣[5](2017)在《韩国协同教学模式下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泰国、韩国、越南等多个国家掀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在这种背景下,更多的对外汉语教师走出国门,前往世界多个国家开展汉语教学工作。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发现学习动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起学习者开展学习活动并维持学习活动。那么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掌握有关学习动机的理论与知识,可以更加具体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与心理活动,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由此可以看出,在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理论是十分关键的。所以笔者以学习动机作为核心,展开论文的相关研究。另外又因为韩国汉语教学采用的教学模式比较特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两人合作的协同式教学模式。在这种背景之下,笔者通过论文中的五个章节对学习动机理论展开了具体的研究与分析。论文的第一章是引言。在这部分当中笔者首先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之后结合小范围的样本调查,从学习动机的重要性与论文选题的价值性这两个方面介绍了有关论文的研究意义。另外对学习动机理论进行了相关的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的介绍;论文的第二章是学习动机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这部分当中,首先对国外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介绍。之后又结合不同学者的理论内容对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分类方式进行了说明与界定,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与本文相关的学习动机类型;论文的第叁章是结合具体的调查数据,理论结合实践,对韩国京畿国际通商高中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展开了相关研究分析。在这部分当中首先从调查研究设计出发,说明了笔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及访谈调查的目的与调查设计,并运用专业的数据统计软件进行数据上的分析处理。由此展开对学生学习动机类型的总体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又列举了有关影响学习动机的不同因素。最后从教师和教学两方面探讨了协同式教学模式对于学习动机所产生的影响;论文的第四章是韩国京畿国际通商高中学生的汉语成绩与学习动机之间的相关研究。在这部分当中,通过对韩国京畿国际通商高中这所学校,有关学习者汉语学习成绩的总体介绍,进而分析出不同的动机类型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学习者的学习成绩产生相应影响;第五章是韩国京畿国际通商高中的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强度会减弱、学习者对于教材内容感到不满意、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时间分配不均以及学生在汉语课堂上的开口率较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找到了有效地学习动机激发策略。通过笔者的教学实践以及对调查数据的处理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在韩国京畿国际通商高中的学生当中,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是不同的,大体可以分为融入性动机、工具性动机、近景性动机、远景性动机、被动性动机、交往性动机以及成就性动机这七种动机类型。因为韩国京畿国际通商高中这所学校属于一所商业性质的学校,所以其学校性质也间接影响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类型,其中学生的工具性动机、被动性动机与成就性动机所占比重较大。另外我们也可以发现,韩国协同式教学模式的确会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产生相应影响。在具体教学工作中,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比较喜欢,很多学生正是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自身的汉语学习兴趣。因此这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仅仅掌握课堂教学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多方位、多角度的去考虑,了解学习者不同的心理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根据汉语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针对性的找到有效策略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所以说笔者以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动机作为研究方向,是具有价值性的。(本文来源于《广西师范大学》期刊2017-04-01)
张博,赵一铭,乔欢[6](2016)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用户参与协同知识生产的动机因素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媒体开创了新的传播模式,知识生产模式逐步向协同生产变革。本研究提出"协同知识生产社区"的概念与具体分类,在自我决定的理论基础和用户调查的数据基础上,总结出影响用户参与协同知识生产的动机因素,并结合内部动机、外部动机、基本心理需要等方面构建用户参与动机模型,以及为相关社区的运营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希望能够为协同知识生产社区的用户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本文来源于《现代情报》期刊2016年09期)
疏礼兵,胡赤弟[7](2016)在《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与产业有效互动的动机调适与模式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知识生产范式下的知识创新具有系统性和互动性特点,大学与产业两大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融合和相互协同为知识创新提供了良好土壤。虽然大学与产业在互动合作中有着不同动机和诉求,但从经济、人才、知识和责任4个层面均可以找到大学与产业互动的有效结合点。传统意义上大学与产业的互动合作存在教育、科研和服务3种模式,而学科-专业-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是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与产业有效互动的新模式,能够在有效互动过程中实现知识传播、创造和应用能效倍增,促进创新要素在不同创新主体间双向融合与协同。(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6年10期)
严典俊[8](2016)在《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的动机及协同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银行业都卷入到了经济并购的浪潮中。欧美发达国家在商业银行并购重组方面获得的巨大的收益,使得很多发展中国家也跃跃欲试纷纷卷入到商业银行的并购重组。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我国的银行业正不断的被外资渗透,并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并购重组的内在愿望也不断呈现。与欧美的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有着特殊的处境,并购活动中,市场竞争较弱、政府干预较多,并购重组大多是为防范区域金融风险,而源于商业银行自身要求与动机的并购案例则较少。本文以平安集团收购深圳发展银行(以下简称深发展)为例,分析了并购双方的背景、并购的动因、并购的具体流程,并着重分析了并购后的协同效应等。通过对平安收购深发展后的协同效应进行分析,我们发现两家公司在各项都有明显的协同效应,平安集团在并购重组后从经营、财务、企业文化和管理层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文章最后根据平安集团收购深发展案例的启示对我国的商业银行并购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我国银行业的未来并购趋势;未来并购的策略选择;政府在并购重组方面相关政策的制定、监管层要协调和控制作用的发挥、商业银行要加强自身建设等等。(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期刊2016-04-01)
南星恒,柴济坤,王馨稚[9](2016)在《微软的经营协同与战略调整动机——微软收购诺基亚引发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微软收购诺基亚的事件着手,分析了微软的市场地位、经营发展情况,梳理了微软从1975年成立到现在将近四十年的战略实施、调整情况以及战略实施后的结果,通过SWOT分析得到微软现今应该采取的战略措施。从微软的战略调整路径来看,微软收购诺基亚是为了实现经营协同效应和进行战略调整,应对市场竞争。(本文来源于《财会通讯》期刊2016年07期)
杨涛[10](2016)在《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和内外动机协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创新驱动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和适应新常态的主基调。而智力资本驱动创新将凝聚新的发展动力,帮助中国企业在新一轮全球商业智能革命中抢占先机。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管理者正面临着如何吸引有创造力的员工以及建构适宜员工创造的组织支持体系的双重挑战。诉诸能够综合体现员工价值的绩效薪酬体系是企业惯常采用的激励手段。甚至微软和谷歌等全球领先企业也在运用该手段。然而与“火热”的企业实践相比,理论研究却异常“冷清”。造成这种“实践向左,理论向右”局面的背后,是近半个世纪的观点冲突、理论论战和学派对峙。发轫于认知心理学派代表人物Deci教授的“德西实验”提出,金钱激励会对内在动机产生侵蚀效应,从而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理论“范式危机”,动摇了新古典经济学赖以存在的理论根基:“刺激→反应”范式,让学者开始关注激励与结果之间的心理过程。但是,以Eisenberger教授为代表的行为心理学派质疑认知心理学派的立论前提和实验操控手段,认为绩效薪酬为工作提供了正面反馈和强化机制,让个体愿意将更多的努力投入任务相关技能的学习中,并把掌握的新技能运用到新的任务中,从而增强员工内在动机,促进创造力。而上述观点也遭到了认知心理学派的激烈反驳,他们认为创造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激励价值,反对将行为视作激励强化的结果。观点的尖锐对立与理论发展的停滞导致企业管理者无所适从——尽管他们也知道绩效激励存在诸多负面影响,但仿佛“饮鸩止渴”,在实践中依然偏好使用绩效薪酬体系作为主要激励手段。由此,整合理论分野,弥合理论与实践脱节已经提到理论发展的重要议程。概括起来,关于绩效薪酬影响创造力的作用机制有如下议题悬而未决。其一,对立双方都忽视了个体的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创造是一个不断“试错”的高风险活动,个体势必在努力投入与风险贴水之间进行心理权衡。而根据前景理论的观点,随着绩效薪酬激励强度的增加,影响个体行为决策的参照点势必动态调整。因此,个体的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必须纳入研究视野。其二,孤立地研究绩效薪酬等硬性激励手段而忽视软性激励手段(如创造力支持感)没有实际研究价值。但是硬性激励与软性激励如何“手牵手”,现有研究尚未提供具有说服力的证据。其叁,对立双方聚焦于绩效薪酬的控制属性与信息属性,但都忽视了绩效薪酬潜在的价值补偿属性,即在内在动机充足的情况下,绩效薪酬是否会化作“逐利的外在动机”并与内在动机协同影响员工创造力。基于以上分析,本文以中国本土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在探索我国员工工作动力机制和组织错位激励现象的基础上,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与内外动机协同双重视角,构建了一个非线性跨层次模型,运用多源时滞调查法获取60个团队层面、274个员工层面有效研究样本,系统研究绩效薪酬影响员工创造力的内在作用机理。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在回顾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有关绩效薪酬激励效果的理论争议,在此基础上,通过前景理论和双加工理论指出需要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和内外动机协同视角,系统考察绩效薪酬影响创造力的边界条件。(2)探索中国员工的工作动力机制及错位激励对员工创造力的抑制。系统分析本土企业员工的工作动力机制、组织的错位激励现象以及现有组织激励体系是否与其工作价值需求匹配,结果表明:第一,总体而言,我国员工的工作动力表现为外在动机驱使为主,内在动机则远弱于美国员工,并且,内在动机随代际年龄增加呈下降趋势,新生代员工的内在动机强于老一辈员工;第二,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价值感知显着弱于奖励价值感知,表明我国企业普遍存在错位激励现象;第叁,员工奖励价值感知与工作价值感知匹配时能够显着提升创造力,背离则抑制创造力。研究揭示,错位激励导致的内在动机偏转在某种程度上应为我国创造力缺失买单,改革薪酬激励模式和塑造软性激励环境,必须提到企业的重要战略议程。(3)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研究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从启发式心理计量过程与分析式心理计量过程双路径,分析不同绩效薪酬激励强度下员工的动机作用以及对创造力的唤醒水平,结果表明:第一,伴随绩效薪酬激励强度的增大,个体对绩效薪酬的感知由“控制性→信息性→控制性”交替占据主导,绩效薪酬对内在动机的影响沿着“挤出效应→挤入效应→挤出效应”主线演化,亦即绩效薪酬对内在动机的影响呈“S型”特征;第二,内在动机非线性中介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的关系,伴随绩效薪酬激励强度的增大,内在动机的瞬时中介效应先增大后减小,并且当适中的绩效薪酬激励强度时,内在动机的瞬时中介效应最强,此时的非线性中介效应是完全中介效应,即适度的绩效薪酬能够完全挤入员工的内在动机,从而唤醒高水平的员工创造力。(4)基于内外动机协同视角研究创造力支持感对内在动机中介过程的调节作用。通过考察跨层次被调节的中介模型,分析绩效薪酬价值补偿性所引致的“逐利的外在动机”与创造力支持感挤入的内在动机协同对创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创造力支持感与绩效薪酬的跨层次交互作用负向影响员工的内在动机,创造力支持感越低,绩效薪酬对员工内在动机的挤入效应越强,表明存在绩效薪酬对内在动机的补偿问题;第二,创造力支持感跨层次调节内在动机对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关系的中介效应,并且创造力支持感越高,内在动机的中介效应越弱,表明在高创造力支持感下,存在绩效薪酬影响创造力的直接效应,这意味着内外动机协同唤醒高水平员工创造力。本文创新之处主要包括:在研究视角上,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与内外动机协同双重视角,重新审视和研究绩效薪酬对员工创造力的作用机理。在理论构建上,提出绩效薪酬具有区别于传统心理意义属性(信息性)的经济意义属性(价值补偿性),并认为,在软性激励不足情况下,绩效薪酬能通过个体的外在动机内化机制实现动机补偿作用;而在软性激励充足情况下,绩效薪酬引致的外在动机将与软性激励挤入的内在动机协同促进创造力。在研究方法上,改进了传统的瞬时中介效应和被调节中介效应的Bootstrap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上海大学》期刊2016-02-01)
协同动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情感事件理论及分类加工理论,本文探讨了观点采择离散、团队积极情感基调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团队绩效避免目标导向、团队创造性效能对这一过程的单独及共同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观点采择离散负向影响团队创造力,这一关系受到团队积极情感基调的部分中介;低团队创造性效能正向调节观点采择离散与团队积极情感基调之间的关系,团队绩效避免目标导向对观点采择离散与团队积极情感基调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当团队绩效避免目标导向高与团队创造性效能低时,两者与观点采择离散的交互负向影响团队积极情感基调及团队创造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协同动机论文参考文献
[1].周莹莹,高书丽,陈建斌.研发团队知识协同动机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9
[2].陈玮奕,刘新梅,张晓洁.团队成员观点采择离散对团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研究——基于动机与能力协同的视角[J].研究与发展管理.2018
[3].吴玲,贾卫平.绿色发展理念下中国消费者协同消费的动机与推进机制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18
[4].王文广,叶秀芬,刘文智,李海波,王顺礼.波浪涌动机~?通讯中继在海上应急协同组网监测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2018
[5].孙子臣.韩国协同教学模式下汉语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6].张博,赵一铭,乔欢.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用户参与协同知识生产的动机因素探究[J].现代情报.2016
[7].疏礼兵,胡赤弟.协同创新背景下大学与产业有效互动的动机调适与模式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6
[8].严典俊.平安集团并购深发展银行的动机及协同效应分析[D].苏州大学.2016
[9].南星恒,柴济坤,王馨稚.微软的经营协同与战略调整动机——微软收购诺基亚引发的思考[J].财会通讯.2016
[10].杨涛.绩效薪酬与员工创造力:基于动态心理计量过程和内外动机协同的研究[D].上海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