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人类学批判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者: 罗秋立
导师: 吴晓明
关键词: 历史唯物主义,人类学,社会达尔文主义,实践,社会批判理论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社会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它的发展与更替可以借助库恩的科学范式理论得到阐释。社会人类学同自然科学一样有一个统一的范式理论来统摄该学科领域内不同的观点与主张,社会人类学的发展过程就是该范式理论的形成与变更过程,它也同自然科学范式理论一样经历了前科学、科学、反常、危机和变革等不同的时期。社会达尔文主义以其共同由来、逐渐进化、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等基本原则和核心内容在现代社会生活和文化学科中具有持久而强烈的影响力,于是它不但把社会人类学推上了“科学史”的舞台,而且成为该学科的范式理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以上升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时代风潮作为支撑点的,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转型,人们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虔诚信仰开始产生动摇与狐疑;而随着西方个人主义思潮的兴起与新历史主义的产生,社会达尔文主义不断受到社会人类学界内外猛烈的批评与攻击,这种抨击的声势为断壮大,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范式理论地位开始产生危机。当马克思唯物史观对它展开批判之后,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变革的脚步也稍稍来临。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与社会人类学对话的理论平台,这是因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关于政治观念、法权观念尤其是古代社会结构、国家和文明的起源的分析与批判与社会人类学的研究课题有相通之处。社会批判理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构成部分,它与政治经济学批判一起构成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两大视域,社会批判理论贯穿于马克思的整个理论生涯,虽然一度被政治经济学批判所遮蔽,但又通过马克思的“晚年笔记”得到澄明。借用阿尔都塞的文本解释学——“症侯阅读法”,揭示马克思“晚年笔记”的理论主旨和核心论题,这是打开我们理解马克思运用社会批判理论展开对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社会达尔文主义批判的一把重要钥匙。社会人类学通过社会批判理论丰富和充实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但它通过唯物史观的批判促进了自己学科的发展。 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是以它的生物学原则作为理论指导的,它用生物学的概念范式来分析社会,把社会关系或社会机体及其发展看成是一种生物学图式的展现。这在理论上是根本错误的,在方法论上也是行不通的,其实质是机械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观念的显露,是与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原则相对立的。“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表明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原则是他实践唯物主义原则在社会生活领域的展现,实践原则是他对社会人类学批判的理论根基。在马克思看来,一切社会关系都是实践活动关系的产物,一切文化意识观念都植根于实践活动;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实践基础上的统一。由于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上,马克思就既能把社会人类学理论的精华吸收到自己的理论中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言
第一章 文化范式与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文化范式理论
一、库恩的范式理论
二、麦金太尔的文化范式理论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前科学时期的思想
一、社会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一——维柯
二、社会人类学的奠基者之二——卢梭
第三节 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社会达尔文主义
一、达尔文主义的形成
二、达尔文主义与现代文化范式的变革
三、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的建构
第四节 西方学者对社会人类学范式理论的反思
一、人类学界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批判
二、哲学社会科学界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反思
第二章 马克思与社会人类学对话的理论平台——社会批判理论
第一节 马克思晚年笔记与人类学的关系
一、关于马克思晚年笔记理论主旨的争论
二、马克思晚年笔记与人本主义人类学的理论界限
三、马克思晚年笔记是社会批判理论意义上的“人类学”
第二节 社会批判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视野
一、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社会批判理论的转变
二、社会批判理论解开了东方社会历史进程的司芬克斯之谜
三、社会批判理论对“猴体”的逆向解剖法是唯物史观的重要方法论
第三节 马克思晚年笔记是对社会批判理论的澄明
一、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思想来源
二、青年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
三、马克思晚年笔记对社会批判理论的澄明
第三章 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理论根基——实践原则
第一节 青年马克思对法哲学生物学原则的批判
第二节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一、实践概念在西方哲学思想中的逻辑推演
二、实践概念的新世界观表达
三、劳动在实践概念中的核心地位
第三节 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社会关系是实践活动关系的展现
二、一切文化意识观念都植根于实践活动
三、原始社会和原始文化的理解必须运用实践的观点
第四节 自然史和人类史是实践基础上的统一
第四章 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理论凸现
第一节 达尔文进化论批判
一、达尔文学说为马克思历史观点提供了自然科学的根据
二、达尔文进化论把人类史直接等同于自然史
第二节 社会人类学民族中心主义批判
一、社会人类学的民族中心主义表现
二、马克思对种族主义的谴责与他的文明多元论
第三节 社会人类学历史发展单线论批判
一、社会人类学对社会历史一般发展道路的理论陈述
二、原始公社演进模式的多样化与历史发展“单线论”批判
三、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发展多元论的理解
四、马克思历史发展多元论的哲学基础
第四节 社会人类学方法论批判
一、马克思的“猴体解剖法”与文化比较研究法的本质差别
二、文化比较研究法的要害与修正
三、马克思的总体观与社会人类学方法论批判
第五章 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人类学批判之比较
第一节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继承了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路向
一、《起源》从形式和内容上是对马克思晚年笔记的发挥
二、《起源》从立场上忠实于马克思社会人类学批判的基本路线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社会人类学批判的差异
一、社会发展的单线论和多线论
二、专偶制家庭起源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三、私有制和国家起源问题上的不同看法
四、种姓制度、军事民主制度的不同看法
第三节 正确理解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人类学批判思想的异同
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上的“绝对一致论”和“对立论”
二、运用逻辑和历史的眼光看待马克思恩格斯社会人类学批判思想的异同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论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D]. 王海锋.吉林大学2010
- [2].自然与技术: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D]. 孙大鹏.复旦大学2003
- [3].评哈贝马斯的“重建历史唯物主义”[D]. 吴苑华.苏州大学2004
- [4].《资本论》与唯物史观[D]. 钱立火.复旦大学2004
- [5].卢卡奇本体论思想的研究[D]. 刘明文.复旦大学2005
- [6].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中国的现代社会转型[D]. 赖恩明.复旦大学2005
- [7].论马克思的宗教批判[D]. 王志军.黑龙江大学2005
- [8].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创建[D]. 蒋红.复旦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