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文以“仕隐”关系为观照视角、以“文人心态”为论述途径,而落实于对经典作家的重新审视和评价。首先从思想史角度梳理影响唐宋文人仕隐心态之思想渊源,认为《易经》以及儒、道两家有关隐逸思想的阐释,为唐宋文人之仕隐思想定下了基调,而魏晋玄学及陶渊明的思想观念及其处世哲学也深刻地影响了唐宋时期文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在思想史角度作出整体梳理的基础上,本文选取多位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王维、孟浩然、韦应物、白居易、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为典型个案,通过对这些经典作家的个案研究,把握唐宋文人在仕隐观念、仕隐心态等方面的基本类型和格局,清理出他们在仕隐观念上各自的思想内涵和个性特征。如王维的“无可无不可”思想的内涵及其对他处世行为的影响;白居易的“中隐”思想、苏东坡的“不必仕不必不仕”、王安石的“禄隐”思想等。同时,本文在“仕隐”观念的梳理和文人心态把握的基础上,对唐宋时期经典作家作品作出或局部、或整体的重新评价。如孟浩然,学界大都认为他是“真正的隐士”,但其实,积极求仕,贯穿了他的一生。而我们从“隐士”“隐逸诗人”出发,将其框定在“田园山水诗人”这样的领域加以研究,显然不是准确解读孟浩然及其作品的真正途径。再如对韦应物诗歌风格之评价,过去都从其人品之“高洁”出发,而将其风格定为“高雅闲淡”,但事实上韦应物一生多次的“闲居”并非“隐逸”,在仕途上也曾积极干求。他的诗歌有少量作品有意学陶,也有不少作品追踪谢灵运以及其他六朝诗人,其诗风有“流丽”一格;还有部分作品激昂慷慨,更非“闲淡”一格所可概括。本文正是以这些经典作家的个案研究为主体,以“仕隐”观念为视角,以文人心态为途径,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个体研究来反映唐宋时期文人的独特面貌,试图通过这样的思路对经典作家之研究有所推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酒酣白日暮,走马入红尘——孟浩然“酒诗”略论[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9(06)
- [2].从“5W”理论探析孟浩然的交往诗[J]. 今古文创 2020(09)
- [3].孟浩然故居[J]. 红岩春秋 2018(12)
- [4].摇摆的人生:孟浩然的仕隐矛盾及其诗歌创作[J].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9(01)
- [5].孟浩然归鹿门歌[J]. 艺术品 2019(02)
- [6].论孟浩然诗中的“浩然之气”[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7].论孟浩然的交游活动及其意义[J].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 [8].孟浩然皖南诗歌系年考[J].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9].论孟浩然病中诗的情感表现[J]. 名作欣赏 2019(26)
- [10].诗人的丰富性与文学史的丰富性——论文学接受史如何简约孟浩然[J]. 学术研究 2019(10)
- [11].论闻一多闻孟同体的孟浩然说[J]. 济宁学院学报 2017(06)
- [12].论孟浩然诗歌的“逸”[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3].向孟浩然学安心之道[J]. 生命世界 2018(02)
- [14].论孟浩然诗歌心理体验的细腻性[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01)
- [15].我对孟浩然的早期结论存在问题[J]. 博览群书 2018(02)
- [16].出版名家——朴孟浩[J]. 现代出版 2018(02)
- [17].2007—2017年孟浩然研究述略[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8(07)
- [18].孟浩然名字及得年小议[J]. 古典文学知识 2018(05)
- [19].行草书孟浩然过故人庄诗直幅[J]. 中国书法 2008(05)
- [20].孟浩然的“隐”与“仕”[J]. 文学教育(上) 2017(07)
- [21].孟浩然《春晓》中的两重世界[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5(12)
- [22].孟浩然诗意[J]. 艺术品 2016(01)
- [23].孟浩:“委员明星”转型[J]. 南风窗 2015(05)
- [24].孟浩然的诗及其隐逸情怀[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02)
- [25].论孟浩然诗词作品中的词语诠释[J]. 语文建设 2016(17)
- [26].浅谈孟浩然山水诗中的生态和谐[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6(06)
- [27].一种诗话的环境美学——以孟浩然山水诗为例[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4)
- [28].孟浩然诗词的词语特点解诂[J]. 语文建设 2016(29)
- [29].浅析孟浩然清新淡雅诗风的表现手法[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09)
- [30].从孟浩然交游赠答诗观其隐逸情怀与仕进精神[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