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产业集群是随着经济发展而产生的经济现象,这种大量企业和相关机构在一定区域的集聚,一方面使产业群平均成本下降,另一方面又使集群中单个企业的平均成本下降,形成产业群的无形资产。随着区域产业的集聚,特定区域通过无形资产存量的变化,影响着区域的经济增长。本文首先回顾和梳理了有关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增长及两者关系的相关文献,在此基础上,界定了本文中产业集群的概念,分别论述了产业集群的特征和分类及形成的条件和机理,分析了产业集群对区域资本(无形资本)存量的变化及产业集群企业商誉的产生过程,同时,在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将导出基于产业集群的Solow-Swan扩展的经济增长模型,并结合模型对稳态的人均资本进行刻画。接着,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将对我国产业集群的集聚现状和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现状进行实证考察和分析,并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对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定量刻画,还以山东省为例,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对山东省化学纤维制造业集群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数量刻画。最后,得出了本文的结论并提出相应的一些政策建议。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制造业在空间的分布上产生了明显的集聚现象,绝大多数的制造业集中在东部沿海的少数几个省份。2.在制造业的空间分布越来越集中的同时,我国的区域经济增长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制造业集中的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中西部地区。3.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制造业的集聚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制造业向东部沿海的集中促进了该区域经济的快速增长,而较少形成产业集聚的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则相对较慢。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揭示了制造业的空间非均衡分布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之间的内在关联性;2.提出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刻画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实证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刻画了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3.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我国的区域产业集群集聚程度及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有建设意义的结论,为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可操作的参考依据和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导论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二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一、研究思路二、研究方法第三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一、可能的创新点二、不足之处第二章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理论分析第一节 产业集群理论一、产业集群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二、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及形成机理三、产业集群文献综述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一、经济增长理论综述二、Solow-Swan新古典增长模型三、新经济增长理论第三节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影响机制一、关于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二、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三、产业集群与无形资产的形成四、基于产业集群的Solow-Swan经济增长模型扩展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集群的现状第一节 行业的确定及衡量的指标一、行业的确定二、区域单元的确定三、产业集群衡量指标第二节 制造业在各省级区域上的分布状况及其衡量与评估一、制造业在省级区域上空间分布的现状二、制造业在省级区域上空间分布的历年变动情况第三节 制造业在东、中、西部三大地带上分布状况的粗略考察第四章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第一节 中国各省级区域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水平的考察一、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动比较二、各地经济增长水平的变动比较第二节 中国省级区域经济差距的产业构成分析第五章 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第一节 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第二节 制造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分析一、制造业集群通过改善劳动力要素供给状况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二、制造业集群通过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三、制造业集群通过产业结构变动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第三节 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一个简单计量模型分析一、计量经济模型的构建二、数据来源和数据范围三、模型估计的结果第四节 制造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的案例分析:以山东省为例一、山东省的制造业集群与经济增长的概况二、山东省化学纤维制造业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作用的实证分析第六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第二节 政策建议一、就全国层面来说的一些政策建议二、对东部地区的政策思考三、关于产业集聚与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思考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产业集群论文; 制造业论文; 集聚效应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