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小肠胃肠间质瘤外科治疗的远期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肿瘤微血管生成在小肠胃肠间质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1.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2001年12月至2009年12月期间手术切除并病理证实的71例小肠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Kaplan-Meier法和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价预后影响因素。2.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73例小肠胃肠间质瘤中MVD表达情况,用CD105标记MVD值,结合临床随访资料,分析微血管生成在小肠胃肠间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 71例经病理证实的小肠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资料:CD117为95.8%(68/71),CD34为85.9%(61/71),SMA为18.3%(13/71),S-100为16.9%(12/71)。单因素分析显示完整切除、核分裂像、浆膜浸润、格列卫治疗、肿瘤直径与小肠胃肠间质瘤患者的术后生存率明显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完整切除、核分裂像、浆膜浸润、格列卫治疗是影响小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P=0.033,P=0.002,P=0.002)。经分析格列卫治疗复发转移小肠胃肠间质瘤患者的3年生存率明显比未治疗者高,术后辅以格列卫治疗能明显延长小肠胃肠间质瘤患者的生存率。2. 73例小肠胃肠间质瘤组织MVD值(28.00±12.29)明显高于瘤旁正常组织表达(6.45±2.51)(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VD表达与小肠胃肠间质瘤的浆膜浸润、出血坏死、危险度分级、核分裂像、肿瘤直径、格列卫治疗明显相关(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MVD是影响小肠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0)。复发转移小肠胃肠间质瘤中MVD表达高于原发小肠胃肠间质瘤表达(χ2 =13.574,P=0.000),高表达者的复发转移率58.06%高于低表达者16.67%,高表达者的中位生存时间34.00月比低表达者41.00月短。结论:1.完整切除肿瘤,术后辅以格列卫治疗,能够降低小肠胃肠间质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率,改善病人预后。2. CD105可能参与了小肠胃肠间质瘤的血管生成过程,可以作为判断小肠胃肠间质瘤患者预后的有用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