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单作区不同密度对苦荞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高海拔单作区不同密度对苦荞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论文摘要

荞麦是一种适于冷凉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蓼科荞麦属双子叶作物,主要有甜荞(又称普通荞麦)和苦荞(又称鞑靼荞麦)两个栽培种。其产量和品质较大程度上受种植密度影响。目前,有关种植密度对苦荞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报道较少,尤其在高海拔条件下的相关研究更少。本研究在高海拔单作区基本相同的栽培生态条件下,以苦荞六苦2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采用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六苦2号产量、产量构成因素以及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对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六苦2号籽粒产量影响显著,每667m2密度在5-8万株时,随着密度的增加籽粒产量逐渐增加,超过8万株,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2.对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结果显示:苦荞六苦2号株粒数、株粒重、有效分枝、千粒重均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呈线性下降;千粒重、单株粒重与种植密度间分别达到极显著差异,有效分枝、株粒数与种植密度间差异显著;在本研究条件下,苦荞六苦2号最大株粒数为189.13粒;株粒重3.84g;有效分枝4.33个;千粒重20.57g。3.对籽粒黄酮、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籽粒黄酮、蛋白质、脂肪含量影响显著。每667m2播种密度在5-7万株时,籽粒黄酮含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超过7万株,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籽粒蛋白质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籽粒脂肪含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4.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六苦2号产量与千粒重、株粒数、分枝数间相关性不显著;产量构成因素之间除株粒数与分枝数相关性不显著外,其余性状间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苦荞的生物学特性
  • 1.3 苦荞麦的化学成份
  • 1.4 荞麦的营养特性
  • 1.5 苦荞麦的生理作用
  • 1.6 苦荞的利用与开发
  • 1.7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试验时间、地点和条件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栽培管理
  • 2.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2.4.1 生育期记载
  • 2.2.4.2 考种和测产
  • 2.2.5 品质测定
  • 2.2.5.1 黄酮含量测定
  • 2.2.5.2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2.5.3 粗脂肪含量测定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种植密度对荞麦生育期的影响
  • 3.2 种植密度对苦荞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1 种植密度对苦荞产量的影响
  • 3.2.2 种植密度对苦荞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 3.2.2.1 种植密度对苦荞单株粒数的影响
  • 3.2.2.2 种植密度对苦荞单株粒重的影响
  • 3.2.2.3 种植密度对苦荞有效分枝数的影响
  • 3.2.2.4 种植密度对苦荞千粒重的影响
  • 3.3 不同种植密度对苦荞品质的影响
  • 3.3.1 种植密度对苦荞黄酮含量的影响
  • 3.3.2 种植密度对苦荞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3.3.3 种植密度对苦荞籽粒脂肪含量的影响
  • 3.4 苦荞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
  • 4.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高海拔单作区不同密度对苦荞产量与品质影响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