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盈余质量 ——来自B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盈余质量 ——来自B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论文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改革,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逐步缩小,中国会计准则的质量逐步提高。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最终目标是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便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及时和正确的经济决策。但是,采用高质量的会计准则并不一定能够带来高质量的会计信息,因为会计信息质量(盈余质量)除受到会计准则的影响外,还受到法律制度以及公司管理层面临的机会与激励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会计信息使用者、会计准则制定者、会计信息监管者以及会计研究者都十分关心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否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盈余质量)。本文以1996—2007年的B股公司为样本,采用应计质量模型和现金流量预测模型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下盈余质量的差异以及中国会计准则下盈余质量的变化趋势两个方面考察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对盈余质量的影响,检验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是否能够提高盈余质量。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1.从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下盈余质量的差异来看,B股公司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与中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并不显著高于中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2.从中国会计准则下盈余质量的变化趋势来看,随着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B股公司中国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在总体上具有显著上升的趋势。本文的研究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本文从全体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考察和评价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对盈余质量的影响;2.控制了境内外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意见差异对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下盈余质量差异的影响;3.分别采用应计质量模型和现金流量预测模型来计量盈余质量,以尽可能减少单一模型的计量偏差对研究结果的影响;4.在采用现金流量预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时,采用了样本自举(Bootstrap)的方法来估计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下的盈余质量。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框架
  • 1.5 研究贡献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理论的基本内容
  • 2.1.2 会计信息质量经验研究与会计准则国际协调效果的评价
  • 2.1.3 盈余质量的含义与计量方法
  • 2.2 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相关文献的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评价
  • 3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历程与状况
  • 3.1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历程
  • 3.2 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状况
  • 4 研究设计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B股公司的基本情况
  • 4.1.2 理论分析和本文的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和研究步骤
  • 4.2.1 基于应计质量模型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4.2.2 基于现金流量预测模型实证分析的方法和步骤
  • 4.3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5 基于应计质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 5.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5.1.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5.1.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5.2 假设1的实证分析
  • 5.2.1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和回归结果
  • 5.2.2 盈余质量的描述性统计和检验结果
  • 5.2.3 稳健性检验
  • 5.3 假设2的实证分析
  • 5.3.1 模型形式设定检验和回归结果
  • 5.3.2 盈余质量的描述性统计和检验结果
  • 5.3.3 稳健性检验
  • 5.4 本章的研究结论
  • 6 基于现金流量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
  • 6.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6.1.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6.1.2 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6.2 假设1的实证分析
  • 6.2.1 模型选择和回归结果
  • 6.2.2 盈余质量的描述性统计和检验结果
  • 6.2.3 稳健性检验
  • 6.3 假设2的实证分析
  • 6.3.1 模型选择和回归结果
  • 6.3.2 盈余质量的描述性统计和检验结果
  • 6.3.3 稳健性检验
  • 6.4 本章的研究结论
  • 7 实证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 7.1 假设1实证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 7.2 假设2实证结果的解释与分析
  • 8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及研究局限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趋同性分析[J]. 山西农经 2019(12)
    • [2].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会计信息质量的关系研究[J]. 财会学习 2017(01)
    • [3].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文献综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4].中国会计准则发展研究[J]. 纳税 2017(27)
    • [5].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J]. 今日财富 2019(16)
    • [6].浅析当前中国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商业故事 2016(33)
    • [7].《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效果研究》[J]. 全国新书目 2013(10)
    • [8].“一带一路”建设中提升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影响力的探讨[J].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20(01)
    • [9].中国会计准则和澳洲会计准则的比较[J]. 现代商业 2018(05)
    • [10].中国会计准则趋同研究[J]. 经贸实践 2015(07)
    • [11].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水平研究[J].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3(11)
    • [12].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协调的影响与对策[J]. 商 2014(14)
    • [13].中国会计准则变迁路径[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5)
    • [14].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等效问题研究[J]. 商 2013(08)
    • [15].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综述和评价[J]. 新会计 2012(01)
    • [16].浅析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势[J]. 科技信息 2012(30)
    • [17].对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认识与思考[J]. 金融会计 2011(01)
    • [18].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发展历程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22)
    • [19].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研究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7)
    • [20].中国会计准则走向国际制高点[J]. 瞭望 2008(50)
    • [21].中国会计准则获欧盟认可[J]. 商业会计 2008(11)
    • [22].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进展研究——以工商银行利润表为例[J]. 发展研究 2017(03)
    • [23].中国是否需要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思考[J]. 智富时代 2015(03)
    • [24].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信息不对称——来自A股公司交易量的经验证据[J]. 经济管理 2012(04)
    • [25].采用中国会计准则是中资企业的风险根源吗?[J]. 中国总会计师 2011(07)
    • [26].立足国情,走向世界——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之路[J]. 管理观察 2009(11)
    • [27].中国会计准则的起步与发展[J]. 财务与会计 2008(21)
    • [28].对我国会计准则的思考[J]. 商 2015(13)
    • [29].论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与等效问题[J]. 科技视界 2013(04)
    • [30].法国会计模式对中国会计准则框架构建的启示[J]. 国际商务财会 2009(02)

    标签:;  ;  ;  

    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盈余质量 ——来自B股公司的经验证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