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危机论文-李金艳

道德危机论文-李金艳

导读:本文包含了道德危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神危机,魏玛共和国,战争

道德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李金艳[1](2019)在《一个道德家的精神危机——浅析凯斯特纳小说《法比安——一个道德家的故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埃里希·卡斯特纳的小说《法比安——一个道德家的故事》通过主角法比安的视角,描绘了德国魏玛共和国时期大城市柏林的社会图景。当"道德家"法比安观察着柏林城层出不穷的道德败坏的场景时,他本人也经历着一场精神危机,以至于最后自杀身亡。本文尝试结合时代社会文化背景,具体分析这场精神危机及其原因。(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6期)

彭定光,钟立华[2](2019)在《政府履行防控经济危机道德责任应遵循的主要理念》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危机是可以防控的。政府是参与防控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主体,应该且必须履行相应的道德责任。为履行好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政府应该确立和遵循尊重市场理念、责任共担理念、正义公平理念和最小代价理念。(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任妮[3](2019)在《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危机与策略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抓住了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的原创性表述。立德树人,根本要依靠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直接决定教师职业素养,并直接影响学校培养人才的质量效果。本文在探究新时代"立德树人"教育意涵的基础上,揭示现阶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危机,并提出以立德树人引领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策略,从而为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一定的遵循。(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9年62期)

季剑青[4](2019)在《国家与道德:民初共和危机与新文化人伦理关切的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民国初年,知识阶层出于对政治动荡和社会失范的忧虑,普遍陷入到某种道德焦虑之中。道德成为共和国家建设的核心关切,在这种认知背后,是某种国家有机体的观念,由此梁启超等进步党背景的知识分子发展出一种"国性"论述,试图以儒家传统为资源,努力为共和国家建立道德基础;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孔教会,则寻求通过宪法,将孔教确立为国家制度层面上的国教。然而,共和国体能否与中国的道德传统有机地结合,共和国家建设是否需要以及需要何种层面上的道德支撑,在张东荪、章士钊等知识分子中间引起了广泛的争议,作为理论前提的国家有机体观念也受到了挑战。而在陈独秀、高一涵等新文化人那里,儒家道德传统成了与共和国体完全不相容且必须被抛弃和否定的对象,与此同时,建立在国民权利基础上的国家观念也取代了国家有机体理论,成为新文化人的主流认识。正是在这一论辩过程中,新文化人的"伦理觉悟"才得以自觉地发生,并发展为对包括儒家道德在内的中国传统的整体否定。从这个意义上说,新文化运动可以理解为对民国初年共和危机中围绕"国家与道德"所展开的一系列论述的创造性的回应。(本文来源于《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武海宝[5](2019)在《金融危机救助中的国家“道德”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为了避免发生系统性危机,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对陷入困境的私人金融机构进行救助,虽然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是私人金融机构的投机性积累,但救助成本却要由全体社会公众来承担。这种用纳税人的"公款"拯救私人金融机构的行为使资本主义国家陷入了一种"道德"悖论。这种"道德"悖论困境的形成根源于金融资本的社会化。金融资本作为资本演化的高级形态,获得了强大的支配和控制国家的权力,从而使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共权力属性单纯地表现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并使国家陷入"公共权力"危机。资本主义国家的这种"公共权力"危机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这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金融全球化时代的集中表现。(本文来源于《天津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李晓敏[6](2019)在《基于西方哲学传统对信仰危机与道德困境的反思——科拉科夫斯基现代性批判理论之维》一文中研究指出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所面临的道德困境一直是科拉科夫斯基现代性批判理论关注的重点。在科拉科夫斯基的理论体系中,传统权威的恢复与道德绝对性的确立是同一过程,为此他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尼采,认为尼采的"上帝已死"的宣言和取消善恶划分的绝对标准的主张均瓦解了道德的神圣性。同时为了使批驳尼采更富成效,他更是借助于理性主义者康德的先验道德和"抽象的人"的学说。需要指出的是,科拉科夫斯基的以信仰的权威来重建道德绝对性的理论构想并非主观臆断,一方面,这一理论是以传统基督教在整个西方文明中的地位、作用及影响力为大前提的,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之一,基督教文化一直担当着传统道德捍卫者的角色;另一方面,科拉科夫斯基以道德为关节点在基督教与现代性之间建立联系,进而将宗教批判引入现代性和文化批判中的做法本身,也开创了现代性批判理论的新视角。当然其以信仰的恢复来挽救道德的倾颓进而解决现代性难题的理论构想最终必然无法实现,究其根本原因,乃在于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形式,道德由特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绝对的普遍意义的道德在存在着阶级对抗的社会并不存在。(本文来源于《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彭定光,钟立华[7](2019)在《论经济危机防控中政府道德责任的目标定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政府是对经济危机进行防控的主要主体。它要更好地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首要前提在于合理定位此政府道德责任的目标。这一目标是与政府所应该扮演的两种角色(即相对于公民而言的角色和相对于国家而言的角色)和经济本身的两重向度(秩序向度和发展向度)内在相关的,主要包括与经济的秩序向度相关的实现公民经济权利和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与经济的发展向度相关的促进经济发展,前者追求的是共存,后者追求的是共享。(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解友广[8](2019)在《道德危机与政治危机——重读哈罗德·品特的《回家》与英国20世纪60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品特的早期作品历来被定义为"非政治"甚至"非道德"的荒诞派戏剧。本文提出,"战后"英国社会对家庭伦理与道德问题的大讨论是理解这些现实主义剧作的重要线索。通过对同性恋、卖淫等社会敏感问题进行艺术编码,《回家》(1965)戏剧性地呈现集体男性气质危机,以此隐喻"战后"英国社会的道德危机,以及变革乏力、软弱无能的保守政府所遭遇的政治危机。与"愤怒的青年"不同,青年品特从未走向政治幻灭抑或政治反动,而是努力借戏剧艺术介入现实,传达积极的社会和政治批评,表现出显着的新左派文艺思想。50年代末涌现的新左派文人明确反对反动的、远离政治的"愤怒写作",强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严肃"介入"。《回家》中隐晦的现实主义戏剧政治是品特80年代高调露骨的政治戏剧的先声。(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3期)

曹嘉芮[9](2019)在《现代道德危机下的德性重建与精英主义之悄然复归——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内在逻辑》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中叶,以安斯库姆为首的伦理学家针对近代社会严重的道德危机,掀起了美德伦理学的复兴潮流。麦金太尔作为这场潮流中的主要人物,主张批判地重构亚里士多德的德性论,其中关于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精英主义就是他批判的重点之一。然而我们却发现,这种为其所拒斥的倾向正在重构的过程中"悄然复归"。对此,应该首先着眼于德性论的基本框架及其内在逻辑,通过了解亚里士多德德性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探析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内涵。在明确其对亚氏德性论的具体批判后,展示德性论的重建以及精英主义的悄然复归。最后,针对精英主义"悄然复归"的现象,在德性论理论形态内部的基本要素中来寻找其深层原因,回到亚里士多德,证明精英主义与德性论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本文来源于《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亦凡[10](2019)在《1688年革命与英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共识危机”——休谟《道德和政治论集》的思想史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1688年革命后,英国开启了现代国家建设的进程,但辉格党和托利党在如何重建英国政治秩序的问题上爆发了意识形态争论,产生了现代国家建设的"共识危机"。休谟于18世纪40—60年代出版的《道德和政治论集》,可视作针对这一危机的学理考察和政治回应。休谟敏锐地将"原则党派"作为一个"现代"政治现象加以分析,并从1688年革命后的政体特点和汉诺威王朝统治权利两方面入手,澄清了"共识危机"的性质、原因和论战结构。休谟的政治和学理洞见,既有助于理解英国道路的"危机"与1688年革命遗产之间的关系,更有助于进一步探讨革命正当性、历史-政治共识、成功的现代国家建设这叁组问题在政治理论和现代政治史上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道德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济危机是可以防控的。政府是参与防控经济危机的一个主要主体,应该且必须履行相应的道德责任。为履行好自己应尽的道德责任,政府应该确立和遵循尊重市场理念、责任共担理念、正义公平理念和最小代价理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道德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1].李金艳.一个道德家的精神危机——浅析凯斯特纳小说《法比安——一个道德家的故事》[J].北方文学.2019

[2].彭定光,钟立华.政府履行防控经济危机道德责任应遵循的主要理念[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任妮.立德树人视角下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发展危机与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19

[4].季剑青.国家与道德:民初共和危机与新文化人伦理关切的发生[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5].武海宝.金融危机救助中的国家“道德”悖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9

[6].李晓敏.基于西方哲学传统对信仰危机与道德困境的反思——科拉科夫斯基现代性批判理论之维[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7].彭定光,钟立华.论经济危机防控中政府道德责任的目标定位[J].伦理学研究.2019

[8].解友广.道德危机与政治危机——重读哈罗德·品特的《回家》与英国20世纪60年代[J].当代外国文学.2019

[9].曹嘉芮.现代道德危机下的德性重建与精英主义之悄然复归——麦金太尔德性论的内在逻辑[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9

[10].刘亦凡.1688年革命与英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共识危机”——休谟《道德和政治论集》的思想史启示[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标签:;  ;  ;  

道德危机论文-李金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