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1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识别机制

PB1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识别机制

论文摘要

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介导信号通路中不同蛋白成员的识别过程。其中PB1结构域是一类参与同型相互作用的结构域,最早从两种蛋白p67phox和Bem1p中鉴定出并因此得名,通常由80100个氨基酸残基所组成。PB1结构域在空间上呈现类泛素β-抓握折叠结构,根据所含有的相互作用元件分为三种类型。PB1结构域存在于许多信号转导蛋白中,依靠序列中的特征性氨基酸残基,以“前后对接”的识别模式形成不同的异源二聚体或同源高聚体。蛋白激酶aPKC亚型(ζ和ι)在众多细胞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定组织发育或细胞类型内需要PKCζ和支架蛋白p62通过各自氨基端PB1结构域的结合,以及p62依赖于PB1结构域的自身寡聚行为来激活NF-κB信号通路。然而,这些同型复合物组装和调控的相关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文通过对PKCζ-PB1和p62-PB1复合物的结构生物学研究,阐明了PB1结构域介导aPKC和p62相互作用的识别机制。晶体结构显示,PKCζ-PB1中保守OPCA基序和p62-PB1的碱性表面之间建立了广泛的静电相互作用网络,并连同PKCζ-p62中独有的氢键作用位点一起保证了复合物形成时的稳定性和特异性。表面电势分析和生化实验表明,由于关键位点的缺失,以往一直被归类为I/II型PB1结构域的aPKC-PB1实际上仅为I型,同时PKCζ-PB1可以使高分子量的p62聚集体解离为不同程度的低聚体。另外,我们发现一类临床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相关疾病的药物金硫苹果酸可以修饰PKCζ-PB1中的所有四个半胱氨酸残基,其中对相互作用界面上Cys68的修饰直接导致PKCζ-p62结合能力的丧失。综上所述,我们的工作揭示了p62和PKCζ同源及异源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并为设计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剂提供了相关理论基础。此外,本文还针对p62-PB1和其它含PB1结构域蛋白的相互作用关系开展相关研究,发现一些与已有报道不吻合的现象。通过解析MEK5-PB1和p62-PB1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进一步补充了当前人们对于PB1结构域识别机制的认识。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蛋白质相互作用结构域
  • 1.2 PB1 结构域
  • 1.2.1 PB1 结构域的发现和分类
  • 1.2.2 PB1 结构域的结构
  • 1.2.3 PB1 结构域的相互识别
  • 1.3 含有 PB1 结构域的蛋白和所参与的信号通路
  • 1.3.1 aPKC、Par-6 和细胞极性调控
  • 1.3.2 p62 和 NF-κB 信号通路
  • 1.3.3 MEK5、MEKK2/3 和 ERK5 信号通路
  • 1.3.4 NBR1 和细胞自噬
  • 1.4 PB1 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调控
  • 1.4.1 小分子修饰对相互作用的影响
  • 1.4.2 相互作用对 aPKC 的活力调控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2.1 本章引论
  • 2.2 原核表达质粒构建
  • 2.2.1 cDNA、菌种和相关试剂
  • 2.2.2 插入片段和载体制备
  • 2.2.3 阳性克隆筛选
  • 2.2.4 突变体构建
  • 2.3 蛋白表达
  • 2.3.1 蛋白性质分析
  • 2.3.2 蛋白产量和可溶性分析
  • 2.3.3 大量表达
  • 2.4 蛋白纯化
  • 2.4.1 相关试剂和柱材
  • 2.4.2 亲和层析
  • 2.4.3 离子交换层析
  • 2.4.4 分子筛层析
  • 2.5 分子筛层析检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 2.5.1 蛋白浓度测定
  • 2.5.2 操作流程
  • 2.6 免疫共沉淀检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 2.6.1 真核表达质粒构建
  • 2.6.2 细胞培养和传代
  • 2.6.3 免疫共沉淀
  • 2.6.4 蛋白质印迹
  • 2.7 GST 标签介导的 pull-down 检测蛋白-蛋白相互作用
  • 2.8 蛋白质结晶
  • 2.8.1 结晶样品制备
  • 2.8.2 结晶条件筛选
  • 2.8.3 晶体优化
  • 2.8.4 衍射初试
  • 2.9 数据收集和处理
  • 2.9.1 数据收集
  • 2.9.2 数据处理
  • 2.10 相位问题和结构解析
  • 2.10.1 解决相位问题的方法
  • 2.10.2 结构模型建立和修正
  • 2.10.3 质量检测
  • 2.11 半胱氨酸残基修饰
  • 2.12 ITC 测定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强弱
  • 2.12.1 基本原理
  • 2.12.2 操作流程
  • 第3章 aPKC-PB1 和 p62-PB1 的相互作用验证
  • 3.1 实验思路
  • 3.2 用于原核表达的质粒和蛋白性质分析
  • 3.3 aPKC-PB1 蛋白纯化
  • 3.4 p62-PB1 蛋白纯化
  • 3.5 aPKC-PB1 结合 p62-PB1AM 而非 p62-PB1BM
  • 3.6 PB1 结构域在 aPKC 和 p62 相互作用中的必要性
  • 3.7 小结
  • 第4章 aPKC-p62 PB1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4.1 实验思路
  • 4.2 aPKC-p62 PB1 复合物蛋白纯化
  • 4.3 aPKC-p62 PB1 野生型复合物晶体的优化
  • 4.4 aPKC-PB1 和 p62-PB1AM 复合物晶体的优化
  • 4.5 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
  • 4.6 结构分析和验证
  • 4.6.1 aPKC-p62AM PB1 复合物晶体结构高度相似
  • 4.6.2 PKCζ-p62AM PB1 复合物晶体结构描述
  • 4.6.3 相互作用界面分析
  • 4.6.4 静电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 4.6.5 与已有 PB1 复合物结构比较
  • 4.6.6 aPKC-PB1 属于 I 型 PB1
  • 4.7 小结
  • 第5章 PKCζ-p62 PB1 复合物的相关调控
  • 5.1 实验思路
  • 5.2 ATM 对 PKCζ-PB1 的修饰破坏 PKCζ-p62 PB1 复合物形成
  • 5.2.1 修饰后 PKCζ-PB1 失去和 p62-PB1 相互作用的能力
  • 5.2.2 ATM 修饰 PKCζ-PB1 中的所有半胱氨酸残基
  • 5.2.3 Cys68 在 ATM 对 PKCζ-p62 PB1 的破坏起决定作用
  • 5.3 PKCζ-PB1 通过相互作用解离 p62-PB1 高聚体
  • 5.3.1 p62-PB1 自身聚合能力
  • 5.3.2 共转发现 PKCζ-PB1 对 p62-PB1 的解聚
  • 5.3.3 PKCζ-PB1 从同源二聚体中竞争出 p62-PB1AM
  • 5.4 小结
  • 第6章 p62-PB1 介导与多种蛋白的相互作用
  • 6.1 实验思路
  • 6.2 p62-PB1 与其它蛋白 PB1 结构域的相互作用情况
  • 6.2.1 各 PB1 结构域蛋白纯化
  • 6.2.2 ITC 测定 p62-PB1 和不同 PB1 的结合能力
  • 6.3 MEK5-p62 PB1 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解析
  • 6.3.1 MEK5-p62 PB1 复合物蛋白纯化
  • 6.3.2 MEK5-PB1 和 p62-PB1AM 复合物晶体的优化
  • 6.3.3 数据收集和结构解析
  • 6.3.4 结构分析
  • 6.4 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本章引论
  • 7.2 总结
  • 7.3 讨论
  • 7.3.1 PB1 结构域结合模式的普遍规律和特异性
  • 7.3.2 ATM 的作用机制
  • 7.3.3 PKCζ在 NF-κB 信号通路中的功能
  • 7.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PB1结构域相互作用的识别机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