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由全球性尺度不断转向针对性区域尺度背景下,典型区域村庄尺度上的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已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为此国家实施了“退耕还林(草)”工程。选择合适尺度的典型区域来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定量评价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环境效应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等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此,本文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首期退耕补贴到期等背景下,以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赵庄村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试图从景观格局和生态服务功能两个方面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整体生态效应。主要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 6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与方向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以耕地减少和撂荒地等未利用土地增加为主;土地利用结构的多样化程度较高,土地利用多样性指数差异性不显著,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土地利用类型以灌草地、林地为主,集中程度有分散化的趋势。三个时段(2000-2003年;2003-2006年;2000-2006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年变化率有较大差异。未利用土地、居住及建设用地、林地、灌草地以不同程度增加,动态度大小依次为43.92%、15.35%、0.33%、0.17%;而耕地、果园、水域以不同程度减小,动态度大小分别为7.45%、3.79%、0.20%。耕地、果园、水域呈“落势”状态;未利用土地、居住及建设用地、林地、灌草地呈“涨势”状态。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有:耕地、果园等面积的减少,未利用土地、居住及建设用地等面积的增加。土地利用变化类型主要涉及8种形式,总体表现为:耕地、果园的转出;未利用土地、居住及建设用地的转入。农民追求比较经济效益是赵庄村耕地不断减少的主要驱动力之一。2.研究期间,景观斑块数与景观斑块密度增加,而平均斑块面积减少。水域斑块数不变,果园、林地、灌草地、居住及建设用地、未利用土地的斑块数增加,耕地的斑块数减少。耕地、果园、水域的斑块结构减少,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居住及建设用地与未利用土地的斑块密度减小,其余的都呈增加的趋势,平均斑块面积指数表现出与斑块密度指数相反的趋势。研究区2个时期的景观异质性差异显著,景观指数变化表现为:优势度指数与偏离度指数减小,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增大。6年来,随着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有了较大的变化,生态环境整体状况趋于改善,农民收入有所增加,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其中,工副业比例增大与种植业、养殖业、果菜比例减小是研究期间农民收入构成的主要变化特点,农民收入主要以工副业、果菜为主。3.随着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区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减少趋势。未利用土地、居住及建设用地、林地、灌草地的生态服务价值增加;耕地、果园、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减少。八种生态服务功能类型呈减少趋势,只有娱乐文化增加。敏感性指数均小于1,所采用的生态服务价值系数缺乏弹性,估算价值可靠,系数适合当地情况。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特点,应进行针对性的土地利用结构调整。4.研究时段内,赵庄村土地利用变化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应,土地利用整体生态效益持续增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袋控缓释肥提高桃产量[J]. 中国果业信息 2017(06)
- [2].黄土丘陵沟壑区柠条平茬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2)
- [3].基于修正简易模型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5)
- [4].山西省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 2020(03)
- [5].浅析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文地质特征[J]. 岩土工程技术 2019(05)
- [6].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01)
- [7].黄土丘陵沟壑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行性及推广应用[J]. 河北农机 2017(04)
- [8].试论黄土丘陵沟壑区(庄浪)发展现代农业[J]. 甘肃农业科技 2015(12)
- [9].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0(02)
- [10].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草地土壤水蚀预测模型[J]. 干旱区地理 2020(02)
- [11].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类型及综合治理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7(21)
- [12].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立地分类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 2016(02)
- [13].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膜马铃薯高产经验及发展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3)
- [14].陇中丘陵沟壑区欧李品种选优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 2020(01)
- [15].黄土丘陵沟壑区公路弃渣场设置工程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7)
- [16].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模式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 2016(02)
- [17].基于遥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密度分布模拟——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9(06)
- [18].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J]. 花卉 2015(17)
- [19].基于社会网络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镇村体系认识——以延安市延长县安沟乡为例[J]. 人文地理 2014(01)
- [20].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梯田减沙作用研究[J]. 水利学报 2014(07)
- [21].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反坡梯田整地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1)
- [22].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探讨[J]. 河南林业科技 2010(01)
- [23].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农村植被建设探索[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6)
- [24].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16)
- [25].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度对居民区的影响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20(04)
- [26].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思路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 2018(05)
- [27].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的主要工程措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5)
- [28].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植物选择[J]. 陕西林业科技 2016(02)
- [29].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聚落分布及形成机制研究——以延安市安塞县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5)
- [30].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
标签: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论文; 驱动力分析论文; 生态效应论文; 景观格局论文;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论文; 生态服务敏感性指数论文; 黄土丘陵沟壑区论文; 延安赵庄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