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锐军(广西梧州市农业机械学校广西梧州543000)
摘要:本文对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方法
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技术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计算机人才的竞争是日趋激烈。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培养与社会相适应的、牢固掌握所需专业知识和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技术人才。它为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们的教学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一、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现状
1、生源情况分析。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数在上初中时是被教师所冷落的对象,因而普遍学习基础差,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自信心,学习自觉性较差,自控能力较差,有相当多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们上学的目标不明确,有相当多的学生选择上职校是为了混文凭、找一份工作,因此学习缺乏动力。
2、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笔者在职业教育教学多年的实践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网络知识、电脑操作、技能学习方面兴趣极高,对参加课外活动、专业技能课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他们渴望在计算机课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能用电脑及时灵活地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许多学生喜欢上网,但是并没有合理地利用网上的资源进行学习与提高自己个人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具体表现在:学生们喜欢上网,喜欢在网上聊天、玩游戏、看电影。
3、教材内容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职业教育计算机的教学需要一套实用性强、内容新颖、层次配套、版本升级换代很快的教材。但许多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大纲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所开设的课程内容是五花八门,有的教材本身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与职业学校教育课程体系是不适应的,实用性明显不足;有的教材内容陈旧过时。这样教材的利用率不高,学生学习完课程后表现为应用能力不强,常常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前景感觉很迷茫。
4、师资力量薄弱。随着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新技术的发展,许多教师的知识呈现滞后状态,一小部分既懂理论又懂实践操作的计算机教师往往又因为职业学校待遇较低而跳糟或兼职于其他计算机行业,不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导致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师业务素质与水平能力普遍不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措施
1、教材改革。职业学校应本着“必需、够用”的原则,根据计算机知识的时间性和阶段性特点,选择优秀的理论教材或自主编写实践课教材,避免理论知识过于教条化、过多、过繁,让理论知识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
2、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职业学校根据生源的低起点情况,可制定兴趣导入、任务驱动、细讲多练、作品展评等教学设计模式。教师在授课时以兴趣导入,设计一些起点较低的学习任务。在学习基本操作教学中,突出知识、技能点的示范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所学软件中各技能点的操作方法。比如在讲授Photoshop的图层、选区、路径等教学内容时,在分阶段讲解的同时,还要结合相关典型案例进行操作讲授。
3、双师型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职业学校的计算机专业需要大量的双师型教师,对于双师型的要求不但是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还应具有扎实的实际操作水平、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技巧,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者。职业学校可把计算机专业课教师送到企业、公司等进行实践学习,使他们成为具有实际工作经验、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双师型教师;还可以从企业、公司等引进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计算机专业课教学工作,培养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4、改革考试考核方法。职业教育直接担负着向社会培养、输送大量合格技术人才的职责,学生应具有实际的应用能力、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在职业学校的计算机考试中,应突出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比如,对于网页制作、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等一些以实践为主的课程,应当以实践技能考试为主,理论考试可只占20%—30%的比例,强化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解决学生高分低能这一现状,使他们具有娴熟的操作技能。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高效率的储存、处理、传输信息的工具,已成为信息社会中交流的一种重要工具。电脑技术日新月异,只有科学地提高职业学校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查有梁课堂模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孙名符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程俊静项目教学法在“网络”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5(5)。
[4]郑俊乾技能训练方法简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5)。
[5]张立杰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学研究,2001(4)。
[6]杨开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原则.中国电化教育,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