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小试试验分两步确认了以乙丙共聚物(OCP)接上分散抗氧基团时的几个重要因素,即接枝温度、胺化温度、抗氧化合物反应温度、马来酸酐、多烯多胺、抗氧化合物加入量及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第一步,以马来酸酐、多烯多胺加入量及接枝反应温度和胺化反应温度为考察因素设计试验方案,经过试验反应,应得到分散型乙丙共聚物(DOCP)。该系列试验样品采用氮含量和红外谱图来评价其试验效果,并结合采用斑点分散、薄层吸氧氧化、曲轴箱模拟实验、超声波剪切、增调能力、低温粘度、等试验方法来评价其综合性能。研究发现当马来酸酐加入量为m+0.15,多烯多胺加入量为M+0.4,接枝反应温度为T+80±2℃,胺化反应温度为T+50±2℃时,反应产物有较高氮含量并在在1770cm-1和1710cm-1处有较强的酰亚胺红外吸收峰,反应产物的其他综合性能也较好,因此确定了DOCP的反应条件。第二步,以苯胺类抗氧化物质的加入量及温度作为考察因素设计试验方案,主要采用红外谱图进行评价其结构,结合采用氮含量、斑点分散、薄层吸氧氧化、曲轴箱模拟实验、超声波剪切、增调能力、低温粘度、等试验方法来评价其综合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苯胺类抗氧化物质的加入量为M+0.5,反应温度为T+60±2℃时,反应产物不仅在1770cm-1和1710cm-1处有较强的酰亚胺红外吸收峰,在1600cm-1处出现苯胺类吸收峰,其它评价结果也较好,因此确定了分散抗氧型乙烯丙烯共聚物(DAOCP)的反应条件。小试产品经中科院化学所的结构表征,表明共聚物分子中已经接上分散、抗氧基团,实验成功。用小试确定的实验条件进行中放,中放产品基本达到了试验室样品的质量水平,试油通过了用于评定内燃机油氧化性能的MS-ⅢD和用于评定内燃机油油泥、漆膜等沉积物生成倾向和抗磨损性能的MS-ⅤD台架试验,这说明研制的DAOCP产品具有很好的分散和抗氧作用。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引言1 文献综述1.1 粘度指数改进剂1.1.1 发展概况1.1.2 粘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1.1.3 粘指剂的作用机理1.1.4 粘指剂的种类1.1.5 国内产品现状1.1.6 粘指剂在高档多级内燃机油中应用1.1.7 OCP的结构1.1.8 OCP的性能1.2 分散型粘指剂1.2.1 分散剂概况1.2.2 分散作用1.2.3 增溶作用1.2.4 分散型粘度指数改进剂的应用意义1.3 分散抗氧型粘度指数改进剂1.3.1 胺型抗氧剂的作用机理1.3.2 分散抗氧型乙丙共聚物粘度指数改进剂(DAOCP)的研制路线1.3.3 国外参比产品1.3.4 国外DAOCP在发动机台架试验中的评价数据2 实验部分2.1 实验原料2.2 实验仪器设备2.2.1 试验设备2.3 小试实验内容2.3.1 马来酸酐的接枝反应2.3.2 胺化反应2.3.3 接抗氧基团反应2.3.4 DAOCP合成工艺路线2.4 中放2.4.1 OCP胶液接枝2.4.2 胺化反应2.4.3 抗氧化物反应2.5 测试方法2.5.1 结构分析设备2.5.2 流变性能分析设备2.5.3 热氧化性能分析设备2.5.4 其它使用性能分析设备3 结果与讨论3.1 产品指标的确定3.1.1 OCP胶液的理化性能3.1.2 氮含量指标3.1.3 浊度指标3.1.4 薄层氧化诱导期指标3.1.5 红外光谱分析3.1.6 外观指标3.1.7 颜色指标3.1.8 产品指标的确定3.2 OCP接枝和胺化反应条件的确定3.2.1 反应方程式3.2.2 接枝胺化实验条件的确定3.2.3 接枝胺化实验条件的优化3.3 DOCP接枝抗氧基团的反应条件的确定3.3.1 反应方程式3.3.2 与抗氧化合物反应条件的确定3.4 小试样品的理化性能及实验室评价3.4.1 FKO-72与国外产品TLA7700的理化性能3.4.2 样品的红外谱图3.4.3 样品的实验室评价3.5 DAOCP产品的结构表征3.6 小试产品的中放3.6.1 中放产品的理化性能3.6.2 中放产品全配方油的试验室评价结果3.6.3 中放产品MS-ⅢⅤD和MS-ⅢD台架评定结果3.6.4 问题及分析结论参考文献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分散论文; 抗氧论文; 乙丙共聚物论文; 粘度指数改进剂论文; 中放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