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面小康 江苏的路还有多长(论文文献综述)
万芳[1](2018)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道德意蕴及其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做为人精神领域最为重要的一部分:道德品质的培养,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语文课程必须发挥其培养道德品质的独特价值,肩负起道德教育的重任。而做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瑰宝,“思无邪”的古诗词一直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的文本内容、所蕴含的诗人经历和品格、它的表现艺术及其教学实现过程都蕴含着道德意蕴,可以成为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渗透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因此,为践行语文新课标重视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理念,更为了学生全面、和谐、健康的成长,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有道德敏感性,全面挖掘古诗词及其教学中的道德意蕴,通过采用变式、创设情境、引发共情、开展活动等方式,同时注重自身教学行为的道德导向作用,努力实现古诗词教学的道德教育意蕴。本文研究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意蕴及其实现,其定位在道德教育,而不是语文学科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探究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蕴藏着的丰富道德意蕴,为初中学生的道德教育寻求一条具体而可行的路径。全文主要由三个部分来展开阐述,第一部分探寻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蕴涵的多层次的道德教育价值,主要包括:古诗词抒发的道德情怀具有道德感染作用;诗人的经历和品格具有道德示范用;古诗词的表现艺术具有道德感化作用;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道德导向作用。第二部分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渗透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认识不当,对古诗词中的道德意蕴挖掘不当,古诗词教学中道德教育的过程低效,在古诗词中进行道德意蕴渗透缺失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缺少依托古诗词开展的课后道德教育活动。第三部分则主要立足于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具有的道德意蕴以及当前道德意蕴渗透存在的问题,提出改善措施。首先,正确认识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其次,全面挖掘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意蕴;再次,着力提高古诗词教学中道德教育的实效;再者,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师生进行平等的道德交流;最后,开展以古诗词为依托的道德教育活动。通过这三部分,对在古诗词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渗透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实践性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紫金[2](2014)在《泣血长城》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6月30日深夜,我终于完成这部报告文学的写作。采访387人,完成20万字的初稿,后又重写两次,历时四年。其间,由开始的怀疑、焦虑,到最后的坚定、冷静,我清晰地走过了从文字匠到作家的旅程,也清晰地体会到成长中的每一缕创伤、每一次心痛。我把这段心灵史也写进这部作品,不是为了宣泄,更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一种最真诚的表达。是普鲁斯特教给我这种方式,他对文学的贡献并不只是开创
张花梅[3](2012)在《江西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和赣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开乡村,来到城市打工。这一群体因其特殊性而备受关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群体的生存状况,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措施,各地方政府也相继采取实际措施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当前,江西省农民工培训现状不容乐观。农民工自身因高额的培训费用支付不起;企业无力组织培训;培训机构费用高,效果不尽如人意,有些甚至是骗人钱财的;政府组织的培训走过场,流于形式。笔者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来分析其原因。从微观层次看,主要是农民工自身受教育程度低、支付能力低和信息闭塞;企业资金紧张及供过于求的市场劳动力;政府组织的培训缺乏监管,经费被挤占、挪用,资金、政策执行不力;培训市场管理混乱,培训实效不强。宏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是: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公共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在农村基础薄弱。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努力。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一是做好农民工培训的宣传工作;二是完善相关政策与法规;三是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办学主体;四是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五是建立多元化的监督机制,保障培训质量。
高顺伟[4](2011)在《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 ——基于对象山县四位“惠民好书记”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力是党最基层的领导力,也是最根本的领导力。从党力布局来看,我国60.4万村党支部书记统御着60.4万个村庄,近8亿人口。然而,根据作者的调查,不敢说有50%,保守估计,至少有30%的村书记在“混日子”,他们不是在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在忙,而是在为个人的“小金库”在忙;有10%-20%的村主任和村书记“比大小”,此情况在东部沿海先富地区及村主任“海选”竞争比较充分的地区尤其突出;村主任中不乏黑恶势力。一言以蔽之,村党支部书记及党员队伍的先锋模范作用严重弱化,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核心”地位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提升村书记领导力重要而迫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之基,必须着力提升村书记领导力。首先,科学认识“村书记”是前提。本文在理论反思与实践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村书记在日常工作中所扮演的10种角色、9种风格类型;从村书记的职业生命周期、心理发展、社会化、“关注”点、自我更新以及施加于村书记的综合影响六个视角出发,分析并建构了各个视角下的村书记职业发展框架,力图清晰、全面呈现“村书记”的形象。村书记领导力提升的根本在于执政惠民,富民才是王道。但关键在于民何以富?本文首先对西方经济与财富增进的理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国外农业农村发展路径进行了梳理,试图分析出增进财富、克服贫困恶性循环的规律与发展路径;其次本文重点描述了象山县农民(渔民)、村书记在发展集体经济与特色个私经济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供借鉴;最后,在领导科学视角下,审视村书记在村庄经济发展中的应然自我定位。村书记领导力提升的关键并非仅仅在于个人魅力有多高,更重要的是村书记要有凝心聚力的胸怀,要有打造“团队集体战斗力”的才能。论及村书记如何增强团队凝聚力与战斗力,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团队细分的理论进行了回顾,分析了当前村书记领导的团队类型特点;其次,基于实践的调查研究,梳理并分析了当前村书记在村级团队建设中面临的困境及创新性的应对措施;最后,基于领导学的理论基础,对村书记如何提升村级团队的集体领导力给出了对策建议。最后,本文对村书记的角色与领导力生成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村书记领导力三角”理论,并针对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如何提升村书记领导力的问题,依据村书记的生命发展框架,给出了针对性的对策。
王小润,李慧,李金桀[5](2010)在《中国高铁“冲击波”》文中指出“483、484、485、486……”随着动车司机响亮地报出一串数字,驾驶室内一片欢呼。 2010年12月3日,国产“和谐号”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先导段综合试验中,创造了世界运营铁路最高时速——486.1公里。这再次刷新了9月28日“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在沪杭高铁试
洪非[6](2010)在《中国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不仅要考虑资源型老工业基地发展接续产业的问题,同时也要考虑粮食主产区农业经济发展方向问题。二元经济结构特点决定了东北地区要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积极互动,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就必须从寻求符合东北地区实际的农村工业化模式入手,把农村工业化建设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从而真正实现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本文首先回顾了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历史,评述了农村工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建设的特殊性。继而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两种方式,对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各种障碍展开探讨,提出破除各种障碍的对策性建议。最后,结合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现实,论证了区域内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具体选择问题。
朱宁嘉[7](2009)在《创意产业,2008年回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意产业的提出与发展对于国家和城市而言,正如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对一个家庭而言一样,两者都将经历最初的欢喜、紧张和激动,之后将逐步进入一个相对平静的成长时期。无论是自然集聚还是政府倡导,创意产业经历最初的轰轰烈烈,终将步入平常的生长日子。也正是在日常的沉
何静[8](2009)在《电视传播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现有的13亿人口中,有9亿是农民。随着科学和经济的发展,农民对知识、对信息的渴望和需求也越来越大。在众多传播媒介中,电视以其声画并茂、通俗易懂、价格低廉、收视方便等优势,成为广大农民获取外界信息的最主要来源。电视在丰富农民日常生活的同时,也促使他们的生活悄然发生变化。电视源源不断的带来了外界知识,同时又输出着新的文化方式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农村社会生活结构的改变,客观上推动了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一方面,电视媒介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其本身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革新,它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递的方式和结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它对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农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发挥着启迪性的作用。而农民意识的现代化,又从主观上带动了农村社会交往方式的现代化,同时为推动农村经济、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创造了可能。另一方面,电视传播也给农村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一是电视文化与农村落后文化之间的碰撞,刺激着农民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在发生改变;二是当前电视对农村的关注度与我国三农政策的重视程度还不相协调,真正贴近农村、关注农业、服务农民的三农专业频道或专题节目少之又少,且信号的覆盖很不稳定。这其中既有电视媒介的市场化运作的原因,又与我国国情以及电视技术的地域发展不平衡有关。文章辩证地看待了电视传播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同时对电视媒介如何加强内容建设、创新节目形式,与农村受众形成良好互动,更好地利用电视传播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参考建议。我国农村现代化是一个渐进的、漫长的历史过程,这期间,我们还应进一步探索电视传播的功效,这既是对电视媒介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也是促进社会继续向前发展的客观需要。
邓红英[9](2009)在《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地方化策略研究 ——基于对福建省四类普通高校成人高教的调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力发展成人高等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迈向学习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然而,我国成人高教发展正面临重重危机,地方特色缺失是造成其严峻现状的深层原因。本论文主要围绕着成人高教的地方化发展这一主题,着重以福建四所不同类型高校的成教办学为例,通过实证调查,了解其教学实施中地方特色的实现状况,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本论文重点通过对福建省四所不同类型的普通高校进行实证研究,从实践层面揭示成人高教的实然状态。通过调查其成教办学现状,客观地了解并分析其办学实施中地方特色落实的实际情况;进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挖掘问题形成的原因,此为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针对问题及其成因,结合国内外成功经验,从国家和学校办学层面提出实现成人高教地方特色的策略与建议。本研究的调查分析主要围绕三个方面:一是各校成人高教发展的基本状况;二是各校成人高教实施现状;三是各校成教办学过程中的优势和主要制约因素。其中,成人学生求学需求的满足度和教学中地方特色的落实情况是调查重点。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一、成人学生的职业需求强烈,迫切希望选择当地急需或学校的特色、优势专业进行学习,通过接受教育,获得相应文凭和优势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满足职业发展需要。二、成人高教“普教化”和“全国一面”现象严重,依旧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以“学科理论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不能满足成人学生的教育需求。成人高教在实施过程中在立足于地方,切实与地方经济、科技发展紧密结合方面存在较大不足,地方特色和高校特色严重缺失。三、各类型高校在成人高等教育地方化方面均存在不足,但程度上存在差异,鉴于此,各校应立足本校实际进行合理定位,充分发挥办学特长,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杨桦[10](2008)在《转型期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所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以陕西教育学院为主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对我国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职后培训、学历达标、骨干培养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对各地区、县、市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进行以岗位培训为主要内容的继续教育,为我国基础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成人教育学院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以及经济建设做出了不同的贡献。可是近年来,随着我国普通高校大规模扩大招生、国家对于普通高等师范院校的重视、教育部对于成人教育学院发展指向不够明确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成人教育学院的历史任务即将完成,其发展不能满足经济体制转变对于人才培养的高要求等自身原因导致了成人教育生源的大幅度萎缩,也使得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处于尴尬的境地,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论文通过对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在转型期面临的挑战及转型中的现状描述,分析这类成人教育学院发展中的困难及前景,关注它的出路与发展,探讨成人教育学院改革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从理论上论证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转型发展中需要的政策支持与操作上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思考。文章以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在转型期的发展为研究的对象,回顾了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的历史发展,分析了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发展普遍面临的挑战及对策。抽取了已经成功实现从传统办学机制转型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安徽教育学院和湖北教育学院为样本,描述了这两所院校转型前期的状况与转型的具体步骤安排,简要分析了他们成功转制的原因;抽取了全国正在积极争取转制的四所独立设置的省级教育学院为样本,探讨他们在转型过程中的工作思路与改制进程:文章以正在积极进行转制努力的陕西教育学院为研究的主要案例,简要介绍了陕西教育学院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其原因,分析了陕西教育学院转制的背景,描述了陕西教育学院的转制实践,从国家宏观政策、地方经济发展需求、学院自身条件出发,探讨了陕西教育学院转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论述了陕西教育学院选择转型为以开展基础教育教师教育和中等职业技术教师教育为特色的普通高等本科师范院校这一路径的原因和实现转制目标所面临的困难。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与描述,得出此类院校在转型期应注意的问题,为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发展提供参考样本。
二、全面小康 江苏的路还有多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全面小康 江苏的路还有多长(论文提纲范文)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道德意蕴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关于语文教学中的道德教育研究 |
二、关于古诗词中的道德教育的研究 |
三、关于古诗词教学现状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文献资料法 |
二、案例分析法 |
第二章 情动而辞发: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意蕴 |
第一节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古诗词选编情况 |
第二节 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教育意蕴 |
一、诗言志:古诗词抒发的道德情怀具有道德感化作用 |
二、志缘德:诗人的经历和品格具有道德示范作用 |
三、融于艺:古诗词的表现艺术具有道德陶冶作用 |
四、显于师: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道德导向作用 |
第三章 功在而不达: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对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认识不当 |
一、着重道德认知,回避情感激发 |
二、倚重外在规范,忽视自觉自修 |
三、习惯传统道德,忽略道德新义 |
第二节 对古诗词中的道德意蕴挖掘不当 |
一、依赖预设,进行固定僵化的道德意蕴挖掘 |
二、限于文本,疏于全面多层的道德意蕴追求 |
第三节 古诗词教学过程中道德教育低效 |
一、诗人简介缺乏针对性,道德导向作用不足 |
二、诗句语言的咀嚼不够,道德引领空间过窄 |
三、学生的想象激发不足,“切己”道德体验缺乏 |
四、道德情境的创设不够,道德情感激发不力 |
五、教师的教学行为平淡,道德感染力不强 |
第四节 古诗词教学中缺乏师生平等的道德交流 |
一、偏于教师单向的道德价值传输 |
二、缺少师生间平等的对话与共情 |
第五节 依托古诗词开展的课后道德教育活动不足 |
一、课后古诗词活动数量过少 |
二、课后古诗词活动形式偏旧 |
第四章 批文以入情:初中语文古诗词道德意蕴的教学实现 |
第一节 更上一层楼:正确认识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教育 |
一、诗意言说,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和谐发展 |
二、发明本心,引导学生道德理想的自我建构 |
第二节 此中有真意:全面挖掘古诗词教学中的道德意蕴 |
一、浸入道德情境,进行开放性的道德意蕴挖掘 |
二、变换方式方法,发挥多层次的道德意蕴价值 |
第三节 树树皆秋色:着力提高古诗词教学中道德教育实效 |
一、诗、人互鉴,拓展体现诗人道德品格的事迹和诗作 |
二、推敲咀嚼,挖掘留白隐藏的道德意含 |
三、引吭吟诵,体悟诗词中的道德情感 |
四、激发想象,跨时空对话增强“切己”道德体验 |
五、创设情境,在道德情感场中动情养性 |
六、共情共景,增强教师教学行为的道德感染力 |
七、融合艺术,感人心化人德 |
第四节 对饮成三人:古诗词教学中师生进行平等的道德交流 |
一、师生共浸其中,共建其德 |
二、师生叙事分享,心心相印 |
第五节 适与野情惬:开展以古诗词为依托的道德教育活动 |
一、寓教于乐,举行诗意化艺术创造活动 |
二、索物言志,开展相关的古诗词专题活动 |
三、歌以咏志,开设唱诗班举行唱诗活动 |
结语: 张而有度:把握古诗词教学中道德意蕴追求的阈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江西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和赣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调查设计 |
第2章 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 |
2.1 农民工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职业培训 |
2.2 被调查农民工基本情况 |
2.3 江西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 |
2.3.1 农民工参与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和提高技能 |
2.3.2 农民工参与愿望强烈,但自身支付能力低 |
2.3.3 政府在农民工培训中的角色缺位 |
2.3.4 企业对农民工职业培训缺乏热情 |
2.3.5 培训内容理论化,培训方式课堂化 |
第3章 农民工职业培训问题的原因分析 |
3.1 微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
3.1.1 农民工自身:支付能力低和信息闭塞 |
3.1.2 政府培训:培训缺位和培训经费被挤占 |
3.1.3 社会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深奥、培训方式单一和培训管理混乱 |
3.1.4 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愿提供培训 |
3.2 宏观层面的原因分析 |
3.2.1 政府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完善 |
3.2.2 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制度 |
3.2.3 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在农村基础薄弱 |
第4章 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相关对策 |
4.1 创新观念,做好农民工职业的宣传工作 |
4.1.1 利用大学生村官计划,宣传农民工职业培训 |
4.1.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宣传农民工职业培训 |
4.2 加强政府指导,完善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
4.2.1 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引导农民工职业培训 |
4.2.2 鼓励和引导企业开展导农民工职业培训 |
4.2.3 加强部门协调合作,强化公益服务与规范市场相结合 |
4.3 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办学主体 |
4.3.1 把社会捐助纳入农民工职业培训,建立农民工职业培训专项基金 |
4.3.2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开展职业培训的优势 |
4.4 完善农民工培训体系 |
4.4.1 完善培训内容 |
4.4.2 积极探索开发适合农民工培训的教材 |
4.5 建立多元化的监督体系,保障培训质量 |
4.5.1 强化政府监督 |
4.5.2 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 |
第5章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农民工调查问卷 |
附录B 农民工职业培训访谈提纲 |
附录C 企业管理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D 农民工培训教材(参考)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 ——基于对象山县四位“惠民好书记”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定位 |
三、样本选择 |
四、技术路线 |
五、研究价值 |
六、几个基本概念界定:村、村书记与村书记领导力 |
七、各章简述 |
第一章 学术回顾:村书记领导力 |
一、关于村书记领导情境的研究:村庄 |
(一) 村庄类型细分 |
(二)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径探究 |
二、农村书记领导下的干部团队构成 |
(一) 农村政治结构 |
(二) 关于农村干部团队研究的热点 |
三、领导力与农村书记领导力 |
(一) 领导力研究概览 |
(二) 农村书记领导力 |
四、研究方法 |
本章结语 |
第二章 1998年-2011年乡村治理当中的制度创新 |
一、自下而上的村级治理探索与创新 |
(一) 选举创新 |
(二) 决策创新 |
(三) 管理创新 |
(四) 监督创新 |
二、自上而下村级治理探索与创新 |
(一) 智力支持:大学生村官 |
(二) 加大财政反哺与物力支持力度 |
本章结语 |
第三章 村书记的角色、工作特点、职务类型与发展阶段 |
一、村书记在工作中所担任的角色 |
(一) 多元角色论:党支部书记所担任的10种一般角色 |
(二) 村书记在领导情境中的的差异性比较角色 |
(三) 应然状态下的理想角色 |
二、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特点 |
(一) 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共性特点 |
(二) 农村党支部书记工作的个体差异性特点 |
三、村党支部书记的领导生活与职务类型 |
(一) 村书记的领导生活 |
(二) 村书记职务的九种类型 |
四、多视角下的村书记职业发展阶段探究 |
(一) 村书记职业/生命周期视角及框架 |
(二) 村书记心理发展视角及框架 |
(三) 村书记社会化视角及框架 |
(四) 村书记"关注"视角及框架 |
(五) 综合视角及框架 |
(六) 村书记"自我更新"视角及框架 |
本章结语 |
第四章 农村经济的新发展与村书记的自我定位 |
一、关于“经济与财富”的理论回顾 |
二、象山农民个体的创业实践与评析 |
(一) 村庄先进制造业的困境与突破 |
(二) 农民特色种植业品牌化的路径探索 |
三、象山县村级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
(一) 讨钱:争取项目扶持资金 |
(二) 搞活:村级财政收入增进的新发展 |
四、村书记的经济自我经营 |
(一) 叶显进的创业之路 |
(二) 陈杏成的创业之路 |
五、领导科学与村书记在村庄经济发展中的自我定位 |
(一) 村党支部书记的魅力构成 |
(二) 村书记的魅力生成:角色表演目标分类 |
本章结语 |
第五章 村书记团队建设实践中的困境与出路 |
一、团队类型细分 |
(一) 国外学者关于团队的分类 |
(二) 国内学者关于团队的分类 |
(三) 村书记领导下的村级组织中的团队划分 |
二、农村党支部书记团队建设的困境 |
(一) 村庄选举中的各方博弈 |
(二) 村主任与村书记比大小 |
(三) 村书记"混日子" |
(四)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 |
三、村级团队建设中的村书记实践创新 |
(一) 集体凝聚力 |
(二) 集体战斗力 |
四、领导学视角下村书记对村级团队的提升路径探究 |
(一) 村书记的气质 |
(二) 村书记的领导风格 |
(三) 村书记领导权变 |
(四) 村书记领导交易 |
(五) 村书记领导变革 |
(六) 村书记要正确看待魅力:魅力有时是毒药 |
本章结语 |
第六章 结论 |
一、村书记领导力特质 |
二、学术调研的创新 |
三、象山实地调研发现 |
四、大学生村干部领导力薄弱 |
五、村书记领导力发展的三角模式 |
六、本文的几点建言 |
参考资料 |
后记 |
(6)中国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0 导论 |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0.1.1 选题背景 |
0.1.2 研究的意义 |
0.2 研究动态 |
0.3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0.3.1 研究的思路 |
0.3.2 研究的方法 |
0.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 农村工业化问题的理论基础 |
1.1 农村工业化基础理论 |
1.1.1 关于农村工业化概念的理解 |
1.1.2 农村工业化的积极作用 |
1.2 马克思关于农村工业化的论述 |
1.2.1 工业化的历史 |
1.2.2 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方式变革 |
1.2.3 工业化与经济结构变化 |
1.2.4 后发国家的跨越式发展 |
1.2.5 工业化的消极效应 |
1.3 西方经济学关于农村工业化的理论 |
1.3.1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
1.3.2 门德尔斯原始工业化理论 |
1.3.3 钱纳里的经济结构演进理论 |
1.3.4 比较优势理论 |
2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概述 |
2.1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历史 |
2.1.1 农村工业的发端时期 |
2.1.2 农村工业的发展时期 |
2.1.3 农村工业的调整创新时期 |
2.2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建设的现状 |
2.2.1 东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总体评价 |
2.2.2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现状 |
2.3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特殊性 |
2.3.1 区位优势的特殊性 |
2.3.2 农业生产方式的特殊性 |
2.3.3 寒地黑土文化的特殊性 |
2.3.4 东北地区政策环境的特殊性 |
3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障碍分析 |
3.1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调整方向 |
3.1.1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比较优势 |
3.1.2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过程中企业组织载体的类型选择 |
3.1.3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结构的调整方向 |
3.1.4 农产品贸易拓展——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发展的引力 |
3.2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融资途径 |
3.2.1 现阶段东北地区农村工业的融资环境 |
3.2.2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的融资障碍 |
3.2.3 拓展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融资途径的措施 |
3.3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建设 |
3.3.1 人口压力——农村工业化的初始动力 |
3.3.2 东北地区的人口压力 |
3.3.3 小城镇建设——东北地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途径 |
3.3.4 推动农村工业化与小城镇建设协调发展 |
3.4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小农生产 |
3.4.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贡献 |
3.4.2 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农生产对农村工业化的制约 |
3.4.3 东北地区克服小农生产弊端推动农村工业化的措施 |
3.5 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产权创新 |
3.5.1 集体所有权及其本质属性 |
3.5.2 土地集体所有制给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设置的障碍 |
3.5.3 解决土地集体所有制产生问题的措施 |
4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问题的实证分析 |
4.1 东北地区农业经济地位的变化分析 |
4.2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进程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
4.2.1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
4.2.2 计算与结果分析 |
4.2.3 结论与政策建议 |
4.3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区域差异分析 |
4.3.1 研究背景 |
4.3.2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演化 |
4.3.3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关系的省际差异 |
4.3.4 相关结论 |
5 农村工业化模式的经验借鉴 |
5.1 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1 美国农村工业化模式及其启示 |
5.1.2 日本农村工业化模式及其启示 |
5.1.3 印度农村工业化模式及其启示 |
5.2 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国内经验借鉴 |
5.2.1 珠江三角洲农村工业化模式及其启示 |
5.2.2 浙江农村工业化模式及其启示 |
5.2.3 苏南地区农村工业化模式及其启示 |
6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模式的选择 |
6.1 几种可供选择的农村工业化模式 |
6.1.1 外生型农村工业化模式 |
6.1.2 内生型农村工业化模式 |
6.1.3 综合型农村工业化模式 |
6.2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模式选取的原则 |
6.3 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模式的具体选择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
后记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电视传播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2.1 农村现代化 |
1.2.2 电视传播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 |
第2章 农村现代化中的电视传播 |
2.1 农村现代化的概念及构成 |
2.1.1 现代化概念 |
2.1.2 我国现代化进程及特征 |
2.1.3 我国农村现代化进程及构成要素 |
2.1.3.1 农村城市化与农村现代化的区分 |
2.1.3.2 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
2.1.3.3 我国农村现代化的构成要素 |
2.2 农村电视传播的几种主要节目类型 |
2.2.1 农村题材的电视剧 |
2.2.2 农业电视新闻 |
2.2.3 农业电视专题片 |
2.2.4 其他娱乐节目 |
第3章 电视传播推动农村社会现代化 |
3.1 电视传播推动农民的意识现代化 |
3.1.1 农民传统意识的表现 |
3.1.2 电视传播推动农民意识现代化的个案分析 |
3.1.2.1 村镇干部的农村观念现代化 |
3.1.2.2 农民的观念现代化 |
3.2 电视传播推动农村社会交往方式现代化 |
3.2.1 电视传播增进农村家庭成员的交往 |
3.2.1.1 电视传播增进农村老人家庭的交往 |
3.2.1.2 电视传播增进农村亲子关系 |
3.2.2 电视传播增进村庄成员间的交往 |
3.2.2.1 电视新闻增进村庄成员间的社会交往 |
3.2.2.2 电视剧对村庄成员间社会交往的影响 |
3.3 电视传播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 |
3.3.1 电视传播为农民提供致富经验 |
3.3.1.1 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信息 |
3.3.2 电视传播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环境 |
3.4 电视媒介推动农村文化建设的现代化 |
3.4.1 电视媒介推动农村文化产品的创作 |
3.4.2 电视媒介推动农村文化队伍的建设 |
第4章 电视传播与农村现代化的思考及建议 |
4.1 电视传播与农村现代化的思考 |
4.1.1 电视大众文化与农民意识现代化的矛盾 |
4.1.1.1 大众口味与理性诉求的矛盾 |
4.1.1.2 另类展现与自我实现的矛盾 |
4.1.1.3 消费型理念与生产型人格的矛盾 |
4.1.1.4 虚幻复制与压抑自胜的矛盾 |
4.1.2 电视传播在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不足 |
4.1.2.1 电视传播中涉农内容较少 |
4.1.2.2 电视在农村中接收不稳定 |
4.2 关于电视传播在农村中的发展建议 |
4.2.1 电视传播与农村受众的可持续发展 |
4.2.1.1 电视媒介要延续对农村受众的人文关怀 |
4.2.1.2 电视媒介要反映出农村受众的真情实感 |
4.2.2 做好农村电视传播的建议 |
4.2.2.1 在政策扶持上,把电视网建设纳入农村公共事业范畴 |
4.2.2.2 在市场运作中,对农村电视传播要作一定时期的市场保护 |
4.2.2.3 在传播内容上,要始终贴近农村、农业和农民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9)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地方化策略研究 ——基于对福建省四类普通高校成人高教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问题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五节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调查研究设计和操作过程 |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整体规划 |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调查内容 |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 |
第四节 设计调查问卷 |
第五节 调查实施过程 |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一节 各校办学概括 |
第二节 成人高教的实施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三节 现状调查基本结论 |
第四节 地方化特色缺失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实现成人高教地方化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实现成人高教地方化特色的策略 |
第二节 成人高教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思路 |
第三节 小结及余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转型期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所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以陕西教育学院为主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趋势 |
1.2.1 回顾成人教育发展的历史与作用 |
1.2.2 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 |
1.2.3 关于国外成人高等教育的研究 |
1.2.4 成人高校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
1.3 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1.4 概念的界定 |
1.4.1 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 |
1.4.2 转型期 |
第2章 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
2.1 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的历史发展 |
2.1.1 产生 |
2.1.2 形成的特色 |
2.1.3 实践上的作用 |
2.2 转型期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面临的挑战 |
2.2.1 成人高等教育的质量有待提高 |
2.2.2 管理体制不健全 |
2.2.3 普通高等教育与民办高校对成人教育学院的影响 |
2.2.4 自身原因 |
2.3 国内案例研究的对策借鉴 |
2.3.1 安徽、湖北两省教育学院的成功转制 |
2.3.2 正在积极争取转制的四所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 |
第3章 陕西教育学院的转制实践和面临的挑战及原因分析 |
3.1 陕西教育学院的转制背景 |
3.1.1 现状描述 |
3.1.2 全国省级教育学院近期发展情况 |
3.1.3 陕西教育学院的情况简介 |
3.2 陕西教育学院转制面临的挑战 |
3.2.1 省级教育学院管理体制的缺陷 |
3.2.2 自身发展水平的局限 |
3.3 陕西教育学院的转制实践 |
3.3.1 经费来源和机构设置 |
3.3.2 转制以来的变化 |
3.3.3 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 |
3.3.4 强化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 |
3.3.5 注重学生工作和新校区建设 |
3.3.6 课程设置与教学科研进展 |
3.3.7 积极探寻新改革出路 |
第4章 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转型的思路与对策 |
4.1 省级教育学院转型的路径选择与思考 |
4.1.1 升格为普通师范类高校 |
4.1.2 转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
4.1.3 被普通高校兼并或裁撤 |
4.1.4 转为综合性普通高校 |
4.1.5 加强中小学教师的基础教育研究 |
4.2 陕西教育学院转型的路径选择 |
4.3 陕西教育学院转型的必要性 |
4.3.1 适应国家加快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 |
4.3.2 符合陕西地方经济发展要求 |
4.3.3 符合优化陕西高等教育布局的趋势 |
4.3.4 学院生存 |
4.4 陕西教育学院转型的可能性 |
4.4.1 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培养特色突出 |
4.4.2 办学实力逐步增强 |
4.4.3 基本具备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教师教育的条件 |
4.4.4 办学条件与水平显着提高 |
4.4.5 国家宏观政策 |
4.4.6 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4.5 转型中存在的困难及应注意的问题 |
4.5.1 资金问题 |
4.5.2 学院条件还达不到国家普通本科院校的设置标准 |
4.5.3 转型时应注意的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全面小康 江苏的路还有多长(论文参考文献)
- [1]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道德意蕴及其实现[D]. 万芳.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2]泣血长城[J]. 紫金. 中国作家, 2014(20)
- [3]江西省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和赣州市为例[D]. 张花梅.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2012(06)
- [4]论村书记及其领导力生成 ——基于对象山县四位“惠民好书记”的调查研究[D]. 高顺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5]中国高铁“冲击波”[N]. 王小润,李慧,李金桀. 光明日报, 2010
- [6]中国东北地区农村工业化问题研究[D]. 洪非. 吉林大学, 2010(08)
- [7]创意产业,2008年回望[J]. 朱宁嘉. 中国文化产业评论, 2009(02)
- [8]电视传播对农村现代化的影响研究[D]. 何静. 湘潭大学, 2009(S2)
- [9]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地方化策略研究 ——基于对福建省四类普通高校成人高教的调查分析[D]. 邓红英. 厦门大学, 2009(11)
- [10]转型期独立设置的成人教育学院所面临的挑战及出路 ——以陕西教育学院为主例[D]. 杨桦. 陕西师范大学, 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