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民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这一时期妇女开始走出家门,从事社会职业,妇女就业状况的变化,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演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时期诞生的《妇女共鸣》,刊载了大量有关女性职业的文章,藉此可管窥民国女性职业问题之概貌。《妇女共鸣》1929年在上海创刊,先后迁往南京、重庆等地,1944年停刊,是民国时期行刊时间最长的女性刊物之一。该刊的宗旨,“一是指导妇运,二是实现男女平等”,它始终坚持站在妇女的立场,作为妇女的喉舌,说妇女同胞所要说的话,正是这个原因,得到了妇女们的热爱和拥护。《妇女共鸣》中有关女性职业问题的讨论,有两种不同的声音,一种是对妇女职业的积极倡导,另一种则是反对妇女从事社会职业。对妇女职业的倡导,多是从妇女自身解放、经济独立的角度出发。五四运动后,随着妇女解放、人格独立呼声的高涨,妇女纷纷走出家门,从事社会职业。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的分工格局逐渐被颠覆,男女社会角色定位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社会上也存在着不同的呼声,即所谓的“妇女无才论”、“母性天职说”等观点,认为妇女不宜于社会工作,女性的活动空间应该是家庭。就妇女从业的影响而言,一方面对妇女自身的独立,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职业妇女也面临着角色转换所带来的种种困扰,例如职业和家事、育儿的矛盾冲突。国家也采取适当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为女性职业的发展扫除障碍。通过对民国时期女性职业问题的研究,可呈现中国职业女性的时代风采。总体看来,不论是对女性职业的积极倡导还是竭力反对,反映了民国这一历史时期世人对女性职业问题的认识倾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城市化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3)
- [2].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保定市女性职业发展研究[J]. 大众标准化 2020(13)
- [3].高校女性职业发展与家庭职责担当的关系探究[J]. 劳动保障世界 2018(36)
- [4].论女性职业发展与管理[J]. 中外企业家 2018(29)
- [5].儒家文化推进女性职业教育发展的建构性路径研究[J]. 知识经济 2017(08)
- [6].高校知识女性职业发展问题研究——以山西省某高校为例[J]. 现代国企研究 2017(10)
- [7].学术女性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现代大学教育 2017(03)
- [8].新时代下女性职业比重亟待增大[J]. 现代交际 2017(16)
- [9].生育支持对女性职业稳定的影响机制研究[J]. 北京社会科学 2017(07)
- [10].“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影响[J]. 西藏科技 2017(09)
- [11].女性职业生涯发展与家庭平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 人力资源管理 2015(12)
- [12].社会性别与流动女性职业地位获得[J]. 学术研究 2015(10)
- [13].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生涯的影响研究[J]. 经济管理文摘 2019(16)
- [14].全面二孩背景下女性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山西青年 2017(09)
- [15].女性职业教育中的人文缺失及对策研究[J]. 长江丛刊 2017(04)
- [16].2017女性职业发展调查:最关心升职+加薪[J]. 新民周刊 2017(12)
- [17].全面二孩政策下公共部门女性职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 智富时代 2017(07)
- [18].母职惩罚理论及其对女性职业地位的解释——理论进展、路径后果及制度安排[J]. 国外社会科学 2020(05)
- [19].“全面二孩”政策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02)
- [20].热词[J]. 中国社会保障 2016(05)
- [21].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J]. 现代职业教育 2015(18)
- [22].我国女性职业发展障碍分析[J]. 中外企业家 2013(30)
- [23].浅谈《女性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4(10)
- [24].组织社会化策略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3(01)
- [25].近10年国内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综述[J]. 妇女研究论丛 2013(03)
- [26].女性职业生涯研究[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3(10)
- [27].女性职业发展的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 中国外资 2013(18)
- [28].城市化进程中福建女性职业教育发展及期望[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12(03)
- [29].女性职业生涯研究共识与现实矛盾梳理及未来研究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2(08)
- [30].组织社会化策略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