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中文摘要论文以三塘湖盆地牛圈湖地区侏罗系地层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的技术原理和方法流程,重点研究储层地质预测方法和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并针对牛圈湖地区侏罗系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应用地震、地质、测井、钻井、试油等多种信息开展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和油气检测等方面的研究,以寻找有利储层及油气聚集区带。目的是探索出一套适于研究区特殊地质条件且行之有效的储层综合预测技术系列,以提高储层预测和油气检测精度,并为该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本文以沉积学理论为依据,结合地震、测井、岩心等多项资料对研究区侏罗系地层单元界面进行识别,并采用由单井地层分析到连井地层剖面的对比,由点到面,井震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全区的地层对比与划分。本次研究将侏罗系划分为6个层序和3个含油层段,建立了牛圈湖地区侏罗系的层序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岩心观察及地震、测井、录井等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研究区侏罗系沉积相标志特征、沉积相类型及其时空展布规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有利储层发育的层位和空间位置。研究结果认为该区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河流4种沉积相类型,纵向沉积呈两次大的水进水退沉积演变特征。且侏罗系三个油气藏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最为有利的储层为三角洲前缘相带上发育的水下河道砂体和远砂坝。在储层地质研究的前提下,以沉积相及储层特征分析结果为指导,采用高分辨率地震波阻抗反演、地震属性分析,地震谱分解和烃类检测等多种地震技术进行多学科的储层综合预测和研究。综合预测研究表明:储层砂体以多层式、多边式叠置形态出现,分布稳定,具备形成岩性圈闭的基础。并确定出有利储层发育区带和油气异常分布区,其中预测齐古组气藏异常区5个,累计面积28.2 Km~2;预测头屯河气藏异常区1个,面积8.6Km~2;预测西山窑为一个整体连片的油藏,面积76.8 Km~2。最后,通过有利目标综合评价分析,优选提出2口井位目标。采用本文储层地震地质综合预测技术,获得较高的预测精度:纵向上能够识别10米以上的储层;横向上预测的西山窑油层分布范围和齐古组与头屯河组气藏异常区已经实钻得到证实。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选题目的与研究内容1.1.1 选题背景1.1.2 研究区勘探状况1.1.3 研究区面临的主要问题1.1.4 研究目的与内容1.2 储层预测技术发展现状1.2.1 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1.2.2 地震反演技术的发展1.2.3 油气检测(烃类检测)技术1.2.4 储层预测技术存在的问题1.3 研究思路与主要技术方法1.3.1 研究思路1.3.2 技术方法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1.5 论文主要创新点2 研究区地质概况2.1 盆地地质概况2.2 研究区地质特征2.2.1 工区位置2.2.2 构造特征2.2.3 地层沉积特征2.2.4 石油地质特征3 地层对比与沉积相分析3.1 侏罗系地层对比3.1.1 储层地层划分方法3.1.2 侏罗系储层对比划分方案3.2 沉积相分析3.2.1 沉积相类型3.2.2 单井沉积相分析3.2.3 连井沉积相分析3.3 地震相分析3.3.1 剖面地震相分析3.3.2 平面地震相展布3.4 沉积物源分析3.5 沉积相的平面展布3.6 沉积相演化规律4 储层特征综合分析4.1 岩石特征4.1.1 岩石类型4.1.2 岩石学特征4.2 储集物性特征4.2.1 储集空间类型4.2.2 储层物性特征4.3 储层电性特征4.4 地震特征5 储层地震综合预测技术5.1 储层地震预测可行性分析5.1.1 储层地震可识别性分析5.1.2 研究区储层正演模拟分析5.2 地震反演技术5.2.1 地震反演方法5.2.2 反演技术流程与实现5.2.3 提高反演效果的策略5.3 地震谱分解技术5.3.1 谱分解解释技术方法5.3.2 谱分解主要算法5.3.3 谱分解算法对比5.3.4 谱分解算法选取准则5.3.5 谱分解方法不确定性分析5.3.6 谱分解技术应用5.4 地震资料油气检测技术5.4.1 地震资料检测油气的理论基础5.4.2 叠后地震油气检测技术6 储层有利区带综合预测6.1 储层综合预测方法6.1.1 储层岩性预测6.1.2 储层物性预测6.1.3 储层油气检测6.2 储层综合预测6.2.1 齐古组含气储层预测6.2.2 头屯河油气储层预测6.2.3 西山窑组含油储层预测6.3 有利钻探目标6.3.1 岩性油气成藏模式6.3.2 钻探目标建议7 结论与认识致谢参考文献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三塘湖盆地论文; 储层预测论文; 油气检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