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CT和HRCT三种技术在诊断支气管腔内病变的作用分析

X线、CT和HRCT三种技术在诊断支气管腔内病变的作用分析

王军

(金坛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213200)

【摘要】目的对支气管腔内病变的X线平片、CT和HRCT表现做一对比分析。方法取临床确诊支气管腔内病变12例,分别摄有胸正侧位片,常规CT扫描和HRCT扫描。HRCT选薄层,大矩阵和高分辨率算法。结果显示X光平片漏诊率高,特异性低。CT较平片显示效果好,但显示率及诊断准确率均低于HRCT。结论HRCT扫描对于诊断支气管腔内病变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常规CT较平片显示率高。

【关键词】支气管腔内病变X线摄影体层摄影HRCT

【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0-0243-02

70年代以前肺部疾患的检查是以传统X检查为主,因为肺组织有非常好的天然对比度,这为X线检查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但是由于传统X射片图象层次差、分辨度低、重叠多,对早期病变,特别是对早期肺癌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极容易造成误诊和漏诊。随着CT的研制成功,肺部疾病通过CT检查,可增加较平片更多的诊断信息,特别是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近年发展起来的HRCT扫描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支气管腔内病变的存在、程度、分布范围及并发症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35~75岁,平均58岁,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为主。

1.2检查方法所以患者均摄前后位及侧位胸片及CT扫描。CT扫描使用Philips16排螺旋CT扫描仪,层厚5mm,层距5mm。在常规CT扫描的基础上,选择感兴趣区域,行HRCT扫描,层厚1mm,层距2~10mm。

2结果

12例患者中,X线平片显示正常或仅能显示间接征象,即阻塞性肺炎及阻塞性肺不张等。而CT检查10例可显示直接征象(即支气管腔内病变)及间接征象,2例患者支气管腔内似见小突起,行HRCT扫描后,明确显示支气管腔内小结节及轻度阻塞性肺气肿表现。

3讨论

3.1X线检查;支气管腔内病变在普通X线摄影片上可无任何异常表现。当位于支气管腔内病灶导致活瓣性通气障碍时,可出现阻塞性肺气肿表现,表现为局限性肺含气增多及肺纹理稀疏,但此征象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发现。[1]当支气管出现一定程度的狭窄时,才出现阻塞性炎症及阻塞性不张等表现。因此,局限于支气管腔内的病变,一般X线平片检查时是无法发现的,只能够看到一些支气管阻塞引起的间接性肺部表现,如阻塞性炎症及阻塞性不张等,但阻塞性炎症与一般炎症很难鉴别,阻塞性不张更需要与多种情况相鉴别。所以,X线平片对于早期局限性支气管腔内的病变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极易误诊和漏诊。对于怀疑支气管腔内病变的,传统检查方法通常还会选用支气管造影检查,但此为创伤性的检查方法,操作复杂,病人痛苦,可致病人呼吸困难,且技术方法控制不当,会造成肺泡吸入造影剂,导致医源性纤维化,当病人排痰不通畅时可造成造影剂涂布不均,尤其支气管有粘液嵌塞时,造影表现甚至与肿瘤性阻塞不易区别[2]。

3.2CT和HRCT检查;CT和HRCT检查,可不受病人条件的限制,且诊断特异性较高,尤其是HRCT。支气管腔内病变形态多样,可呈息肉样、结节状或扁丘状,良性病变多边缘光滑,恶性病变边缘多不光滑。自从CT问世以来,明显提高了支气管腔内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对于支气管腔内病变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的显示率均有明显提高,但由于层间距、层厚和呼吸伪影等因素影响,会遗漏小内径支气管腔内病变的检测,故影响了诊断的敏感性及准确性。HRCT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即使是轻微的支气管改变,如支气管壁的轻度增厚,支气管腔内的微小结节,薄层CT扫描均可显示。并且对于轻度阻塞性肺气肿,HRCT的显示率明显高于传统CT检查。

终上所述,对于支气管腔内病变,传统X线胸片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极易造成误诊和漏诊。CT扫描明显优于普通X线胸片检查,但对于直径≤0.5cm的病变可漏诊,并且,CT扫描还有8%的假阴性或假阳性[3],这在我们临床工作中应注意。HRCT诊断的敏感性较高,对于早期病变的发现具有重要作用,这将有助于临床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恩惠主编,医学影像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01:160

[2]GrenierP,MauriceF,mussefD,etal.Bronchiectasisas-sessmentbythinsectionCT[J].Radiology,1986,161:95

[3]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9-351.

标签:;  ;  ;  

X线、CT和HRCT三种技术在诊断支气管腔内病变的作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