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淡漠现象研究

大学生政治淡漠现象研究

论文摘要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参与程度对我国的政治民主化有直接的影响,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加强和引导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培养其政治参与能力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大学生作为青年中最富有政治热情的社会群体,始终扮演着重要而独特的政治角色,总体上来看,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呈现出健康、稳定、理性等特点,但也在相当程度上表现出政治情感淡漠,政治参与不积极的问题。大学生作为有知识、有创新意识的青年,是未来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承担着建设、变革和创新的重任,也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实践者,其思想观念特别是政治参与的意识尤其重要。如果大学生长期处于政治淡漠或者只对密切关系到自身利益的政治现实感兴趣,将会导致大学生越来越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影响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因而要消除和预防大学生政治失范,就应该重视引导大学生正确进行政治实践,健全和完善大学生政治实践参与机制,促进我国大学生政治实践参与走向成熟和完善,并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本课题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现状、成因及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首先,课题就政治行为、政治参与、政治淡漠、大学生政治参与和大学生政治淡漠等概念做出了恰当的定义,为课题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作者通过充分调查研究,概括出当前大学生政治淡漠的种种表现,当代大学生政治淡漠现象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激情政治参与较多,理性政治参与淡漠。第二,大学生对政治参与存在心理上的腻烦。第三,大学生漠视互联网所提供的政治参与的新平台。第四,大学生政治价值判断上表现为两重性。第五,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功利性。第六,大学生被动、消极的政治参与较为普遍。然后,本课题针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淡漠现象,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认为主要集中在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因素等四个方面。在这几方面的原因分析中,社会环境和自身思想认识变化是造成大学生政治淡漠的根本因素。最后,本课题就如何解决当代大学生政治淡漠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第一,加快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大学生政治参与奠定坚实基础。第二,为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创造良好的参政环境。第三,发挥高校在推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重要作用。第四,加强大学生自身的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政治实践中加强价值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消除政治淡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0. 导论
  • 0.1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
  • 0.1.1 本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
  • 0.1.2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0.2 相关文献综述
  • 0.3 研究的理论工具和方法
  • 0.4 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0.5 创新与不足
  • 1. 大学生政治参与和政治淡漠概述
  • 1.1 政治行为
  • 1.2 政治参与
  • 1.3 政治淡漠
  • 1.4 大学生政治参与和大学生政治淡漠
  • 2. 大学生政治淡漠现象及其原因
  • 2.1 大学生政治淡漠现象的现实表现
  • 2.1.1 激情政治参与较多,理性政治参与淡漠
  • 2.1.2 大学生对政治参与存在心理上的腻烦
  • 2.1.3 大学生漠视互联网所提供的参与政治的新平台
  • 2.1.4 大学生政治价值判断上表现为两重性
  • 2.1.5 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功利性
  • 2.1.6 被动、消极的政治参与较为普遍
  • 2.2 大学生政治淡漠现象的成因分析
  • 2.2.1 经济因素
  • 2.2.2 政治因素
  • 2.2.3 社会因素
  • 2.2.4 大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 3. 解决大学生政治淡漠问题的对策建议
  • 3.1 加快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大学生政治参与奠定坚实基础
  • 3.1.1 完善相关的政治参与法律
  • 3.1.2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和规范政治运作模式
  • 3.1.3 加大反腐败力度,营造清正廉明的政治参与环境
  • 3.2 为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创造良好的参政环境
  • 3.2.1 扩大基层民主,营造宽松的民主政治氛围
  • 3.2.2 培育新型的政治文化,积极引导大学生投入政治生活
  • 3.2.3 加强政治文明建设,探索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新途径
  • 3.3 发挥高校在推动大学生政治参与中的重要作用
  • 3.3.1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热情
  • 3.3.2 强化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政治参与的社会责任感
  • 3.3.3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提高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理论修养
  • 3.3.4 加强政治参与的实践教育环节,培养大学生政治参与的能力
  • 3.3.5 高校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 3.3.6 扎实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培养政治参与核心力量
  • 3.4 加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 3.4.1 大学生要加强价值观的改造
  • 3.4.2 大学生应该积极投身实践,勇敢承担使命
  • 3.4.3 大学生要充分利用高校团学组织政治参与平台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学生党员政治参与热情的激发[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5(05)
    • [2].聚焦公民有序政治参与[J]. 人民政坛 2008(06)
    • [3].浅析教育与民主的关系[J]. 党史博采(理论) 2010(03)
    • [4].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J]. 改革与开放 2013(12)
    • [5].新时期高校留学归国人员的现状、特点与管理[J]. 教育与职业 2016(10)
    • [6].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热情的培育与提高[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4(08)
    • [7].农村选举中农民政治冷漠问题研究[J].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01)
    • [8].中国社会的危机不是世俗化而是畸变的世俗化[J]. 民主与科学 2012(02)
    • [9].发挥网络民主优势 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制度建设[J]. 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01)
    • [10].转型期公民政治参与和引导[J]. 理论探索 2010(06)
    • [11].关于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几点思考[J].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2].论自由职业者的内涵、要件与特征[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12(11)
    • [13].中国城市流动人口政治参与问题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9)
    • [14].“两种民主形式”的精神实质和内在联系[J]. 乡音 2012(01)
    • [15].从三方面引导青工创新创效[J]. 企业文明 2015(10)
    • [16].浅析网络民主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J]. 现代交际 2010(02)
    • [17].建立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组织的路径选择及其当代价值[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 [18].欧盟教育政策对建立合法性作用的探讨[J]. 考试周刊 2009(50)
    • [19].民主党派社会基础的演变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14(01)
    • [20].新加坡民选总统的启示[J]. 理论建设 2012(01)
    • [21].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社会基础[J]. 理论界 2008(12)
    • [22].关于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J]. 南方论刊 2012(07)
    • [23].论当前网络政治参与的有限性[J]. 唯实 2011(05)
    • [24].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政治冷漠现象调查与优化路径研究[J]. 高校共青团研究 2019(03)
    • [25].高职学生社会心态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14(10)
    • [26].改革开放30年中国青年政治参与的历程与思考[J]. 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 2009(01)
    • [27].民主党派在我国公民政治参与中的地位和作用[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5)
    • [28].人肉搜索与网络反腐“联姻”的原因分析[J]. 法制与社会 2016(34)
    • [29].以“零懈怠”要求搞好换届选举[J]. 领导之友 2016(14)
    • [30].网络与公民政治参与分析[J].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4(06)

    标签:;  ;  ;  ;  

    大学生政治淡漠现象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