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稻麦胚乳游离核细胞化的研究

关于稻麦胚乳游离核细胞化的研究

论文摘要

胚乳游离核的细胞化是胚乳发育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本实验以水稻、小麦、大麦为实验材料,采用树脂包埋切片法研究了胚乳游离核的细胞化过程中初始垂周壁、初始平周壁的来源以及细胞壁的充实过程,以期探明核型胚乳的细胞化过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胚乳游离核的分裂方式有两种: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以有丝分裂为主。(2)胚乳游离核的细胞化最先在胚囊外围的游离核之间发生,然后逐步向胚囊内部推进。(3)胚附近的胚乳游离核的细胞化早于合点端发生,随后细胞化逐步向合点端推进。(4)在胚乳游离核细胞化之前胚乳合胞体的细胞质有一个高度液泡化的过程:先在游离核周围的细胞质中出现许多小液泡,随后这些小液泡再融合形成较大的液泡,初始垂周壁就在两相邻游离核之间的细胞质中产生。(5)初始垂周壁是来源于成膜体与胚囊壁内突的融合;初始平周壁来源于开放性细胞的平周分裂产生的成膜体。(6)初始垂周壁的游离生长末端常发生膨大,在其膨大末端附近的细胞质中各种小囊泡在微管的牵引下,向垂周壁的生长末端移动,引导初始垂周壁的向心游离生长。(7)在水稻的细胞质中发现一种含有多囊泡的液泡,我们称之为“成壁泡”其在细胞质中产生并向新形成的细胞壁移动,当其与新形成的细胞壁质膜发生融合后,将其内的小囊泡释放到壁中,参与壁的充实。

论文目录

  • 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引言
  • 1. 胚乳发育类型概述
  • 2. 关于细胞化的研究现状
  • 3. 胚乳合胞体的形成
  • 4. 核型胚乳细胞化的机理
  • 4.1初始垂周壁的发生
  • 4.2 初始平周壁的发生
  • 4.3 胚乳细胞壁的组成物质
  • 4.4 壁物质的来源
  • 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试验材料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标花
  • 1.4 取样
  • 2. 实验方法
  • 2.1 材料的固定
  • 2.2 脱水
  • 2.3 置换
  • 2.4 浸透
  • 2.5 包埋与聚合
  • 2.6 切片与观察
  • 2.7 荧光观察
  • 结果与分析
  • 1. 胚乳游离核的发育及胚乳合胞体的形成
  • 2. 胚乳细胞化期
  • 2.1 初始垂周壁的形成
  • 2.2 初始垂周壁的向心游离生长
  • 2.3 初始平周壁的形成
  • 3. 胚乳细胞壁的充实
  • 讨论
  • 1. 胚乳初始垂周壁、平周壁的来源与充实途径
  • 1.1 初始垂周壁的来源
  • 1.2 初始平周壁的来源
  • 1.3 胚乳细胞壁充实的途径
  • 2. 稻麦胚乳游离核细胞化过程的比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  

    关于稻麦胚乳游离核细胞化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