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上皮性肿瘤淋巴管和血管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意义的研究

胃肠道上皮性肿瘤淋巴管和血管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意义的研究

论文摘要

【研究目的】通过联合应用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和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D2-40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在胃肠道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胃肠道粘膜内上皮性肿瘤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特点;探索区分血管浸润(Blood vessel invasion,BVI)和淋巴管浸润(Lymphatic vesselinvasion,LVI)的方法并且初步探讨BVI和LVI在胃肠道上皮性肿瘤中的意义;初步探讨VEGF和VEGF-C在不同阶段胃肠道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研究背景】胃肠道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胃和结直肠都是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富含淋巴管和血管。淋巴管和血管是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所需微环境中重要的两个影响因子。目前的研究证实血管在肿瘤的生长和播散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常规HE组织切片中,淋巴管和血管往往难以区分。因此在出现淋巴管的特异性标志物之前,关于恶性肿瘤新生淋巴管分布特点和肿瘤组织淋巴管浸润的研究较少。最近发现的淋巴管标志物D2-40可以特异性的标记新生淋巴管。联合使用CD34和D2-40单克隆抗体可以区别淋巴管和血管,有助于分别研究血管和淋巴管在肿瘤中的作用。目前,关于新生血管和淋巴管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特点和临床意义的研究,集中于进展期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主要研究新生血管、淋巴管与淋巴结和远处转移的相关性。早期的胃肠道上皮性肿瘤,特别是局限在粘膜内的胃肠道上皮性肿瘤中新生血管和淋巴管的分布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较少。脉管浸润在胃肠道肿瘤中多见,但脉管浸润在胃肠道肿瘤中的判定方法和临床意义尚无一致性结论。目前国内外资料中未见关于比较局限于粘膜和浸润超过粘膜的胃肠道肿瘤脉管浸润的研究,并且尚未发现对血管和淋巴管浸润的对照研究。VEGF在肿瘤组织的血管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VEGF-C具有促进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它们都与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关于胃肠道不同阶段上皮性肿瘤中VEGF、VEGF-C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罕见。【研究方法】选择95例山东省肿瘤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间手术的胃肠道肿瘤病例。其中37例为局限于粘膜内的胃癌,28例为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9例为浸润到粘膜层以下的胃癌,11例为浸润到粘膜层以下的结直肠癌。粘膜内病例均于肿瘤的中央区和肿瘤周边区域处取材,同时对远离肿瘤3cm以上的区域取材;进展期病例均于肿瘤组织内随机取材,所有取材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D2-40和CD34单克隆抗体染色。CD34阳性并且D2-40阴性的管腔样组织结构认定为血管,而CD34和D2-40均阳性的管腔样组织结构认定为淋巴管。参考Weidner等的标准计数新生血管和新生淋巴管密度;参照Van den Eynden等描述的方法,根据CD34和D2-40状态判定血管和淋巴管浸润。参照Siironen等描述的方法进行VEGF和VEGF-C的判定。【结果】①D2-40免疫组化染色定位于淋巴管内皮细胞的胞浆中,显色呈棕黄色。CD34免疫组化染色定位于小血管内皮细胞的胞膜/胞浆,呈棕黄色颗粒。②正常胃肠道组织和胃肠道粘膜内上皮性肿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Bloodmicrovessel density,BMVD)无显著性差异(74.25 vs.63.33,P=0.166)。在胃粘膜内癌和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亚组分析中同样显示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BMVD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87.08 vs.68.61,P=0.166;47.25 vs.51.44,P=0.101)。胃和结直肠粘膜内上皮性肿瘤组织的BMVD无显著性差异(71.19vs.60.96,P=0.400)。胃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显著高于结直肠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87.09 vs.47.25)。肿瘤内的淋巴管少见。肿瘤组织的微淋巴管密度(Lymph microvessel density,LM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LMVD(20.87 vs.14.56,P=0.003)。亚组分析表明不论是在胃粘膜内癌(20.06 vs.14.47,P=0.044)还是在结直肠高级别上皮内瘤变(22.69 vs.14.75,P=0.018)均存在这种差异。胃和结直肠肿瘤的LMVD无显著性差异(20.49 vs.20.36,P=0.970)。胃和结直肠正常粘膜组织的LMVD无显著性差异(14.47 vs.14.75,P=0.868)。淋巴结阳性患者的BMVD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的BMVD(107.60 vs.63.38,P=0.047)。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LMVD无显著的差异(26.80 vs.19.90,P=0.277)。③BVI与LVI显著相关(P<0.001)。免疫组化法发现的脉管浸润显著高于HE法发现的脉管浸润(P<0.001)。肿瘤浸润深度与BVI(1.5%vs.33.3%,P<0.001)和LVI(7.7%vs.40.0%,P<0.001)显著相关。淋巴结转移状态与BVI(6.9%vs.26.1%,P=0.022)和LVI(6.9%vs.52.2%,P<0.001)显著相关。④VEGF和VEGF-C的表达水平在淋巴结转移患者和浸润到粘膜下层的胃肠道肿瘤患者中显著增高。【结论及意义】①在早期病变组中,胃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显著高于结直肠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肿瘤内的淋巴管少见。肿瘤的LMVD明显高于正常粘膜组织的LMVD。而肿瘤的BMVD与正常粘膜组织的BMVD无显著性差异。淋巴结阳性患者的BMVD高于淋巴结阴性患者的BMVD。而淋巴结阳性和淋巴结阴性患者的LMVD无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提示血管和淋巴管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部位发挥不同的作用。根据这一规律,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不同部位的肿瘤采用不同的方法阻断肿瘤发展不同阶段的相关环节,提高治疗肿瘤的疗效。②对于BVI和LVI的检测,免疫组化法比常规HE法有更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BVI和LVI可能是胃癌和结直肠癌重要的预测预后因子。③VEGF和VEGF-C与胃肠道上皮性肿瘤的淋巴结转移状态和浸润深度显著相关。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附图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著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胃肠道上皮性肿瘤淋巴管和血管组织病理学特点及其意义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