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君1李彬彬1马淑青1吴立顺2
1.威海市立医院检验科;2.威海市立医院医疗设备科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威海地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特征、诊疗经验及其转归。方法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和收集病案资料,对威海地区25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与转归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5例病例感染初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性感染中毒症状、消化道症状,伴有血小板减少和/或白细胞下降,病程中发生低钾、低钙等电解质紊乱以及肝、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经对症支持治疗及抗炎抗病毒治疗,21例痊愈出院,4例死亡。结论威海地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多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复杂,呈多脏器损害,及时对症支持治疗,预后良好。
关键词:新型布尼亚病;发热;血小板减少;临床特征;预后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andsummarizetheclinicalcharacteristicsbynewbunyavirus,whichoccurredinWeihai.Method25caseswereanalyzedbyusingdescriptiveanalysismethod.Resultsinthecourseofthediseaseoccurredelectrolytedisordersandmultipleorgandamage.Supportbysymptomatictreatmentandanti-inflammatoryantiviraltreatment,21casesrecoveredand4casesdied.ConclusionIfsymptomatictreatmentisintime,prognosiswillbegood.
近年,我国多省份相继报道发现一种以发热伴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症状的新发自然疫源性疾病,其致病元凶——新型布尼亚病毒(布尼亚病毒科白蛉病毒属)被成功分离鉴定,该病起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且临床上很难与人粒细胞无形体病相鉴别。由于该病呈高度散发,病例有限,在治疗上仍然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12年以来我院确诊的25例病患的临床资料,以期为临床诊疗方案的实施、疗效的观察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5月至10月,威海市立医院收治的25例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
1.2方法收集25例确诊病患的病历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转归等。所有患者入院后采集急性期(发病7d内)静脉血,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检测血清中新型布尼亚病毒RNA的含量[1],同时进行人粒细胞无形体核酸的检测。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3],25例患者被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部分病患采集恢复期血清进行布尼亚病毒含量的复检。
2临床特征
2.1一般资料25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2岁,其中农民20例,工人及其他5例。25例患者于发病前两周内均有田间作业史或草丛作业史,其中3例有明确的蜱咬伤史。
2.2临床表现25例患者均急性起病,其中23例以发热为首发症状,体温高达40℃,大多于病程3~7d来诊,合并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和/或食欲不振、纳差、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出现手抖,全身颤抖,神智改变等神经精神症状;2例患者查体浅表淋巴结肿大、压痛。
2.3实验室检查
25例患者首诊血小板计数均已明显减低,在(19~76)×109/L之间,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白细胞减低;所有病例均合并不同程度的电解质紊乱、凝血功能障碍以及肝、心、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其中,血钙可低至1.34mmol/L,血钾可低至2.4mmol/L,血清白蛋白低至12.3g/L,纤维蛋白原低至0.98g/L,血清ALT、AST、CK及LDH等显著升高,15例患者尿蛋白阳性,9例患者尿潜血阳性,4例患者大便潜血阳性。
2.4病原学检查25例患者急性期血清中均检测到布尼亚病毒RNA,其含量在(1.9×102~3.32×106)TCID50/mL之间,且均未检测到人粒细胞无形体。11例患者于入院治疗7d后复查布尼亚病毒含量,结果均降至正常。
治疗与转归
3.1治疗所有患者均积极对症支持治疗,积极给予保肝降酶等药物保护脏器功能;合并感染者,给予广谱抗生素;必要时给予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IL-11以及血制品等。1例患者于发病早期在外院应用地塞米松治疗2天,转入我院后停用;1例合并席汉氏综合征患者,为预防重症感染诱发的垂体危象应用了强的松龙,其余23例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
3.2转归经积极治疗后21例好转出院,其中无合并感染者16例,平均病程15d,合并肺部感染者5例,平均病程21d。病情危重者4例,或合并较严重的基础疾病,或伴发肺部感染、或伴发神经精神症状,最终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
4讨论
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所致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人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所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尤其老年患者为高危人群,主要发生于林区、丘陵山地等蜱虫活动频繁的地区。本组病例均来自威海辖区的荣成、文登、乳山等乡镇地区,这与当地的山地丘陵地貌密切相关。目前,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病毒学检查均提示蜱源传播可能是该类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4],而家族聚集性病例的临床资料[5]提示患者的血液和血性分泌物亦具有传染性。因此,我们应大力宣传防护自救常识,出入疫区务必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避免被蜱虫叮咬,对患者的血液、血性分泌物以及可能被其污染的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临床发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高度怀疑并尽快完善相关实验室检查,包括急性期病毒核酸的检测,以明确诊断,合理应对,为疾病的早期治疗赢得时间。本组病例资料显示,有基础疾病、合并肺部感染、出现严重低钙和/或低白蛋白以及严重的脏器损害等均提示预后不良,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应对,并应高度重视预防和控制合并感染,以防病程迁延恶化。
参考文献:
[1]刘娟,宫连凤,等.血清学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在新型布尼亚病毒检测中的应用研究.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3,27(6):489-4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防治指南(2010版).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1,4(4):193-194.
[4]李德新.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布尼亚病毒概述.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11,25(2):81-84.
[5]唐晓燕,崔宁,等.一起聚集性新布尼亚病毒感染病例的诊断与治疗分析.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2):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