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82例颌面外伤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郑海英[1](2021)在《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颌骨定位精度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深入研究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的设计和制作流程,提高数字化咬合导板的颌骨定位精度。方法:选择3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行临床检查,同时完善头颅正、侧位片、全景片、上下颌牙列模型和颅面CT扫描等检查,CT数据以DICOM文件形式存储和传输,并分别通过扫描口内天然牙列与体外石膏模型两种方法获取两组数字化牙模型,将数字化牙模型及颅面CT数据的导入Mimics Medical 20.0软件,两组数字化牙模型分别与CT数据三维重建的颅颌面数字化模型进行拟合,在颅面三维数字化模型上分别对上、下颌骨进行虚拟切割、移动骨块手术设计。用上下牙口扫数字化模型配准替代颅面三维数字化模型上的牙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作口扫咬合导板(中间咬合导板和终末咬合导板);用上下牙模扫数字化模型配准替代颅面三维数字化模型的牙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制作模扫咬合导板(中间咬合导板和终末咬合导板)。将咬合导板的数字化模型输入3D打印机,制作打印出两组咬合导板,术中通过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进行上颌骨虚拟设计位置的确认及验证。术中导航记录两组咬合导板定位颌骨的标记点坐标,计算7个颌骨测量点与设计方案数据间的距离偏差(DE),上下颌骨测量点为:A(上牙槽座点)、FPR(右侧前部打孔点)、FPL(左侧前方打孔点)、RPR(右侧后方打孔点)、RPL(左侧后方打孔点)、FR(右侧颏孔)、FL(左侧颏孔)。应用咬合导板的适应性、偏差分析(RMS)、体积、术中导航数据,综合评价两组咬合导板的精度。结果:石膏模型扫描咬合导板组的就位密合度明显低于口扫咬合导板组。两组咬合导板口内适应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308,P<0.01)。以CT咬合导板为参考,模扫咬合导板组RMS=224.57±52.31μm,口扫咬合导板组RMS=189.20±35.91μm,两组咬合导板RMS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6,P<0.05);两组咬合导板体积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颌标记点导航坐标值配对分析:在X轴上,1个研究标记点(A)中MDE与OD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E中位数的绝对值大于ODE中位数的绝对值,口扫咬合导板组颌骨再定位精确性优于模扫咬合导板组;在Y轴上,5个标记点(A、FPR、FPL、RPR、RPL)中MDE与ODE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DE中位数的绝对值大于ODE中位数的绝对值,口扫咬合导板组颌骨再定位优于模扫咬合导板组。在Z轴上,7个标记点(A、FPR、FPL、RPR、RPL、FR、FL)中MDE与ODE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内天然牙列扫描组的咬合导板与天然牙列的密合程度及术中颌骨定位的准确度均高于石膏模型扫描组。口扫咬合导板的精度及正颌手术颌骨定位精度优于模扫咬合导板。
时荣新,张艳萍,刘恒林,杨锋[2](2021)在《颏下岛状瓣与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颌面部外伤软组织缺损对比分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颏下岛状皮瓣(Submental island flap,SIF)与前臂游离皮瓣(Radialis forearm free flaps,RFFF)修复颌面部外伤软组织缺损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9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4例颌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RFFF组和SIF组,比较两组修复成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生活质量和修复满意度,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SIF组的修复成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均高于RFFF组(P<0.05);SIF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RFFF组(P<0.05);SIF组的吞咽、咀嚼、语言表达、味觉、进食、情绪和娱乐等评分均优于RFFF组(P<0.05);SIF组的修复满意度为93.18%,高于RFFF组的77.50%(P<0.05);SIF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4%,低于RFFF组的20.00%(P<0.05)。结论:SIF修复法在颌面部外伤性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修复成功率、切口一期愈合率高,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短,术后生活质量较好,患者满意度高,安全性好,对颌面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张诗蕾[3](2021)在《口内扫描制取颌骨缺损患者印模的可行性分析及修复病例报告》文中提出第一部分口内扫描制取上颌骨缺损患者印模的可行性分析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数字化口腔扫描对上颌骨缺损患者口内印模的可行性,为后续数字化赝复体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及数据支持。方法:本课题选择10名上颌骨缺损受试者的数字化模型及石膏模型共20个模型作为研究对象。对每个参与者,使用医用组织胶水(医用组织胶水,台湾柏朗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在口内健康上腭粘膜粘贴3块定制氧化锆瓷块(6mm*6mm*3mm),将残留牙列前牙端瓷块记为A瓷块,后牙端瓷块记为C瓷块,近缺损区或皮瓣区瓷块记为B瓷块,而后分别使用口腔扫描系统(Trios color,3Shape,丹麦)制取数字化模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制取传统石膏模型。使用模型扫描仪(E2 Lab Scanner,3Shape公司,丹麦)获取传统印模(Conventional impression,CI)石膏模型的标准镶嵌语言(Standard tessellation language,STL)数据,与对应患者的口内扫描(Intraoral scan,IOS)模型的STL数据共同导入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Wrap,Raindrop Geomagic公司,美国)匹配后进行真实性评估。以CI的STL数据作为参考数据,对每一组模型都执行两种不同的测量:瓷块与牙之间的线性距离测量、针对牙齿区域的最佳拟合算法测量。使用统计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v26,IBM公司,美国)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共分析了符合要求的10名受试者的20个模型,分析数据包括30对测量距离数据(30组IOS数据及30组CI数据)及10对牙列最佳拟合数据。结果:在距离测量方面,所有30对组距离分析结果提示IOS与CI的真实性存在显着区别(P=0.034),A、C瓷块组距离分析结果认为IOS与CI印模真实性无明显差异(PA=0.628,PC=0.517),B瓷块组距离分析结果提示IOS与CI的真实性存在显着区别(PB=0.0.015),瓷块位置对印模真实性存在显着影响。组内ANOVA结果提示瓷块位置对印模真实性存在影响(P=0.049),LSD结果提示BC组间IOS与CI印模真实性存在区别(PBC=0.017),尚不认为AB组间与AC组间IOS与CI印模真实性存在区别(PAB=0.102,PAC=0.397)。牙列最佳拟合对齐的Kolmogorov–Smirnoff检验结果提示,数字化印模与常规印模在剩余牙列真实性上未存在显着区别(P=0.184)。结论:结果表明,IOS在制取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模型的真实性方面具有令人较为满意的结果,但仍需要配合采取功能性印模才能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需求。第二部分口腔修复病例报告目的:收集口内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修复病例,并结合文献综合分析修复方法及修复效果。方法:从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患者中,选择5例进行资料收集及病例分析。根据患者诊断及特点,分别借助口内光学扫描、数字化微笑设计、牙龈塑形等修复技术完成贴面、单冠、种植及赝复体等修复治疗,并在术后结合关联文献、临床经验及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对牙体缺损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两种类型共五例病例进行修复。在牙体缺损的贴面修复中,应用数字化微笑设计(Digital Smile Design,DSD)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CAM)技术,采用玻璃陶瓷进行贴面及全冠制作。可见术后修复效果与患者要求一致,美学效果及患者满意度高;在前牙外伤后冠根折的种植修复中,采用即刻种植的方式,通过临时修复体对种植区域牙龈软组织逐步进行塑形,选择钛基底的氧化锆基台,提升了个性化美学效果;在下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的修复中,选择采用种植体支持式固定义齿(implant-supported fixed partial denture,IFPD)的修复方式,并采用Bio-HPP材料作为支架,减轻了义齿的重量,过程中采用数字化方式获取植体位置信息,并进行修复体的设计、制作,在精确度、美观性等方面都达到了满意的结果。在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的修复中,采用数字化扫描的方式进行了初印模的制取,虽然后续仍需进行一次口内功能性印模,但已减轻了患者就诊不适感,简化了就诊流程。患者称赝复体的外观及性能都令人满意。结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为口腔修复创造了更多可能性。具有提升美学效果、缩短修复疗程、便于医患沟通等一系列优势。
刘彩霞[4](2021)在《3217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内蒙古地区颌面部创伤的流行病学特征以及COVID-19流行期间隔离政策对该地区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的影响,帮助建立该地区的颌面部创伤数据库,为社会预防此类创伤、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本研究分三部分,第一部分:3217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病例分析,第二部分:颌面部骨折的危险因素,第三部分:COVID-19对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影响。选取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和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5所内蒙古地区有代表性的三甲医院于2010-07~2020-06期间收治的3217例颌面部创伤住院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对颌面部创伤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创伤的好发时间、创伤原因、创伤部位和类型进行回顾性研究,描述并分析该地区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特点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第一部分3217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病例分析:(1)3217例颌面部创伤患者中,男女比例为4.05:1,平均年龄40.98±13.3岁,主要好发年龄段为21-50岁;(2)主要好发职业是农民(17.4%);颌面部创伤患者的学历分布中,占比最多为初中学历(34.2%);(3)11-50岁颌面部创伤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是交通事故;10岁以下及60岁以上患者的主要致伤原因是跌倒;(4)在使用交通工具的颌面部创伤患者中,骑自行车者受伤最多;(5)交通事故所致颌面部创伤的儿童(0-14岁)患者中,因骑自行车而受伤的高达一半(50.5%)(P<0.05);(6)与其他交通事故参与者相比,骑自行车和电动车者的交通事故较少有机动车辆参与(P<0.05);(7)上唇(11.5%)是软组织损伤中最常见的部位,软组织损伤类型中挫裂伤(51.7%)最多,骨组织损伤中下颌骨骨折(34.5%)最多;(8)7、8、9月和周一是颌面部创伤的好发时间;第二部分颌面部骨折的危险因素:(1)下颌骨骨折的危险因素是:高空坠落(OR=11.37)、跌倒(OR=7.10,95%)、交通事故(OR=4.97)、工伤(OR=2.68)、年龄(OR=1.01)(P<0.05);(2)上颌骨骨折危险因素是:交通事故(OR=2.78)、年龄(OR=1.02)(P<0.05);(3)眼眶骨折的危险因素是:暴力打击伤(OR=2.55)、交通事故(OR=1.62)、年龄(OR=1.02)(P<0.05);(4)颧骨骨折的危险因素是:交通事故(OR=1.81)、年龄(OR=1.03)(P<0.05);(5)颧弓骨折的危险因素是:交通事故(OR=2.98)、工伤(OR=2.68)、暴力打击伤(OR=2.05)、年龄(OR=1.03)(P<0.05);第三部分COVID-19对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影响:(1)封锁期(2020年,n=109)颌面部创伤患者数量低于对照期(2018:n=218;2019:n=243);(2)与对照期相比,封锁期间因机动车事故、工伤、休闲运动所致的颌面部创伤比例下降(P<0.05);(3)封锁期间下颌骨骨折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封锁期为38.5%,两个对照期均值为33.6%);眶骨复合体骨折比例低于对照组(封锁期14.3%,两个对照均值为18.5%);(4)2020年封锁期平均AIS评分(2.6±1.2)低于两对照组(2018:2.9±1.1;2019:2.8±1.1)(P<0.05)。结论建立和完善交通法律法规,提高对颌面部创伤的安全防范意识,特别是根据不同交通事故参与者类型、不同创伤类型的相关危险因素、不同创伤好发的群体,有针对性的制定具体的预防措施是有意义的;根据COVID-19动态控制情况采取长期灵活的应对措施,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和分配医疗资源,应对紧急情况和颌面部创伤。
孙小娟,郑蓝天,曹昆,周忠伟,刘思浩[5](2021)在《颌面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析本地区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发生率。方法选择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区住院手术治疗的42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影像学检查结果分成DVT组40例及非DVT组382例,统计年龄、手术次数、颌面部创伤严重度评分(maxillofacial injury severity score,MFISS)、创伤原因等相关指标与DVT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422例颌面部骨折患者术后DVT发生率为9.5%,肺栓塞(PE)为6例(1.3%);单因素分析:年龄、MFISS、手术次数、创伤原因DVT组和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性别、吸烟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MFISS、手术次数是血栓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手术次数及MFISS是颌面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的独立的影响因素。
钟澄,徐海婷[6](2021)在《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对颌面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究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对颌面部外伤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美容效果的影响。方法:笔者医院2018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80例颌面部外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美容效果满意度、口腔功能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SAS和SDS评分均显着降低,且观察组均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度、口腔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7.50%、95.00%高于对照组的80.00%、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在颌面部外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着,有助于减轻患者负面心理,恢复其口腔功能,提高患者美容满意度,值得推广。
史玮[7](2021)在《带蒂颊脂垫修复颊黏膜缺损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指出目的:研究带蒂颊脂垫修复兔颊黏膜缺损愈合过程的大体及组织学变化。方法:在新西兰白兔双侧颊黏膜造出等大等深(1cm*1cm)缺损,一侧用颊脂垫来修复,另一侧不做特殊处理。分别在术后第1、2、4周进行拍照观察愈合情况,使用Image J软件对伤口面积进行计算,SPSS 23进行统计学处理。标本经过固定、包埋后制成石蜡切片,并行苏木素-伊红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HE)、Masson染色、免疫组化(immunohistochemistry)染色后在镜下观察染色结果。结果:使用颊脂垫修复创面愈合时间更短,黏膜上皮化明显,HE染色结果显示术后第1、2、4周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创面区域上皮化较慢,炎性细胞浸润多。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周实验组与对照组上皮化程度有差异,两组在4周均完全上皮化。Masson染色结果显示,随时间延长,胶原纤维沉积增加,并在1周、2周具有显着差异。结论:带蒂颊脂垫修复颊黏膜缺损愈合时间短,上皮化明显,炎症反应更轻,更利于创面愈合。
吕春华,张国琴,高振然,盛磊,马松波,刘建[8](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急诊739例临床分析与对策》文中认为目的 :通过整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防控期间口腔科急诊病例的年龄、性别、病例分类、就诊时间,整体分析综合性医院口腔科在COVID-19防控期间的急诊规律及防治原则。方法:收集泰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01月29日—2020年02月28日间,口腔科急诊病例739例,按年龄分为青少年(≤18岁)、青壮年(18~60岁)、老年(≥60岁)3组,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各组的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与女性比例为1.24∶1;青少年组为1.66∶1;青壮年组为1.23∶1;老年组为0.86∶1。白天急诊655例,夜间急诊84例。急诊病例类型分别为冠周炎(15.83%)、根尖周炎(14.21%)、牙髓炎(13.40%)、牙周炎(12.31%)、口腔黏膜病(12.18%)和口腔颌面部外伤(10.55%),其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占8.39%,儿童牙病占5.41%,口腔颌面肿瘤占2.84%,颞下颌关节脱位、紊乱占1.76%,其他3.11%。口腔颌面部外伤中,软组织外伤占82.06%、骨组织外伤占2.56%、牙外伤占15.38%。结论: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口腔科作为高风险科室之一,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防控要求。增强口腔科医师的临床应急技能及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疫情期间提高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重视基础疾病的诊疗,对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期间口腔科医疗质量及COVID-19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闫柳润[9](2019)在《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谱分析》文中认为背景及目的:疾病谱通常指将疾病按患病率的高低的排序,能反映某一特定时间段、特定地区人群的各种疾病的发病情况、疾病构成情况。而目前尚无针对芜湖市口腔颌面外科病人的疾病谱分析报道。通过对芜湖市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2014.01.01至2018.12.31期间住院患者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分析各病种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及治疗方法,以期为各病种的预防及诊疗提供帮助。方法:收集2014.01.01至2018.12.31期间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8128例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按照第七版《口腔颌面外科学》的疾病分类方法进行分类统计,针对各病种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及其构成特点、变化趋势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1、住院患者总数为8128例,男女比例为1.3:1,32%的患者年龄集中在40、50组。2、住院患者主要疾病类型为口腔颌面部感染537例(6.6%)、口腔颌面部损伤1315例(16.1%)、唾液腺疾病例1619例(19.7%)、颌面部肿瘤例2180例(26.8%)、牙齿疾病例761例(9.4%)。3、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是交通事故、工伤、斗殴、生活外伤。结论:1、口腔颌面外科收住院治疗的主要疾病是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唾液腺疾病、颌面部肿瘤、牙齿疾病五大类。2、按单病种排名前十名的疾病分别是:口腔颌面部损伤、颌骨囊肿、多形性腺瘤、阻生智齿、舌下腺囊肿、脉管瘤、颌面部间隙感染、沃辛瘤、腮腺炎、涎石症。3、颌面部损伤患者构成比呈不断下降趋势,且交通事故一直是主要致病原因。4、颌面部肿瘤及唾液腺疾病构成比呈下降趋势。5、芜湖市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谱有自身特点,应根据本地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疾病预防、诊治工作,为提高芜湖市民的口腔健康做出努力。
史晓煜[10](2019)在《5762例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回顾分析》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5762例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了解其流行病学特点,为预防和治疗颌面部外伤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5762例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对其性别、年龄、损伤原因、损伤部位及损伤时间进行回顾。运用统计学软件IBM SPSS Statistics 19.0建立数据库,分类变量用频数表示,对男性、女性两组间相应数据进行卡方检验,P<0.05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男性分布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7:1。男性和女性的年龄、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构成比不同(P<0.05)。发病年龄高峰为学龄前儿童(36岁,28.5%),其次为婴幼儿(02岁,20.5%)和少年组(717岁,19.7%)。未成年患者(017岁)占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的68.7%。摔伤(72.9%)为最主要的损伤原因,其次分别为交通伤(9.3%)和暴力伤(7.5%)。第三季度(30.1%)及9月(12.9%)为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的发病高峰,2月患者人数最少(4.1%)。软组织伤中,额部(37.2%)为最常见的损伤部位,其次为颊部(19.0%)及唇部(18.7%)。结论: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中男性多见,男性和女性的年龄、损伤原因及损伤部位构成比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中学龄前儿童(36岁)为发病高峰,未成年人多见。摔伤是最常见的损伤原因。第三季度及9月患者人数最多,2月患者人数最少。额部是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最常见的损伤部位。
二、382例颌面外伤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82例颌面外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颌骨定位精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仪器与材料 |
1.3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见图14) |
1.3.1 基本信息与临床检查 |
1.3.2 口外扫描法 |
1.3.3 口内扫描法 |
1.3.4 影像资料获取 |
1.3.5 数字化咬合导板制作 |
1.3.6 主观评价、客观评价及术中导航验证 |
1.4 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 数字化咬合导板的主观检测 |
2.2 数字化咬合导板的客观分析 |
2.3 导航数据采集 |
3.讨论 |
3.1 数字化咬合导板的研究背景及进展 |
3.2 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的体积分析 |
3.3 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的RMS值分析 |
3.4 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的颌骨定位精度分析 |
3.5 存在的问题 |
3.6 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数字化导板在正颌手术中的应用和发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20例临床病例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颏下岛状瓣与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颌面部外伤软组织缺损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手术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3.1 生活质量量表[7]: |
1.3.2 患者满意度: |
1.4 随访: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及切口一期愈合率比较: |
2.2 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
2.3 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比较: |
2.4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
2.5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3 讨论 |
(3)口内扫描制取颌骨缺损患者印模的可行性分析及修复病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略缩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口内扫描制取颌骨缺损患者印模的可行性分析 |
前言 |
一、对象与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四、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口腔修复病例报告 |
前言 |
一、上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的数字化修复病例报告 |
病例一 数字化赝复体修复单侧上颌骨缺损 |
病例二 外科重建结合数字化赝复体修复上颌骨缺损 |
讨论 |
二、下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的数字化修复病例报告 |
病例三 腓骨移植联合牙种植术修复下颌骨缺损伴牙列缺损 |
讨论 |
三、前牙美学修复病例报告 |
病例四 牙体缺损的前牙美学修复 |
讨论 |
病例五 牙外伤后的即刻种植美学修复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上颌骨缺损的赝复体修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3217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3217例颌面部创伤病例分析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颌面部骨折的危险因素 |
1 材料 |
2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COVID-19对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影响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颌面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现况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科研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5)颌面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分组 |
1.3 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
2.2 术后发生和未发生血栓者临床特征分析 |
2.3 DVT形成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
3 讨论 |
(6)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对颌面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4.1 心理状态评价: |
1.4.2 美容效果满意度评价: |
1.4.3 口腔功能恢复评价: |
1.4.4 生活质量评价: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前后SAS和SD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美容效果满意度比较: |
2.3 两组患者口腔功能恢复情况比较: |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7)带蒂颊脂垫修复颊黏膜缺损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材料、仪器及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步骤 |
2.1 颊粘膜缺损动物模型建立 |
2.2 动物模型标本的制取、固定、脱水、包埋 |
2.3 HE染色(hematoxylin and eosin) |
2.4 免疫组化染色 |
2.5 Masson染色 |
3 质量控制 |
4 统计方法 |
5 技术线路图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颊脂垫在组织缺损修复的应用及效果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急诊739例临床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口腔急诊患者年龄与性别 |
2.2 口腔急诊患者年龄与就诊时间 |
2.3 口腔急诊患者年龄与病种 |
2.4 口腔科急诊老年组患者合并基础疾病情况 |
2.5 泰州市COVID-19防疫进展与口腔科急诊人数 |
3 讨论 |
3.1 关于防护 |
3.2 关于性别 |
3.3 关于就诊时间 |
3.4 关于口腔病种 |
3.5 口腔疾病合并全身疾病 |
3.6 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口腔急诊的处理 |
(9)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材料(资料、内容)与方法 |
1.临床资料 |
2.疾病分类方法 |
3.时间和年龄分段 |
4.主要研究内容 |
5.数据分析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10)5762例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回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病例与方法 |
2.1 病例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3.1 性别分布 |
3.2 年龄分布 |
3.3 损伤原因分布 |
3.3.1 损伤原因整体分布 |
3.3.2 损伤原因与性别的关系 |
3.3.3 损伤原因与年龄的关系 |
3.4 损伤时间分布 |
3.5 损伤部位及损伤类型分布 |
4 讨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382例颌面外伤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两种数字化咬合导板颌骨定位精度比较研究[D]. 郑海英. 青岛大学, 2021(02)
- [2]颏下岛状瓣与前臂游离皮瓣修复颌面部外伤软组织缺损对比分析研究[J]. 时荣新,张艳萍,刘恒林,杨锋.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6)
- [3]口内扫描制取颌骨缺损患者印模的可行性分析及修复病例报告[D]. 张诗蕾.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4]3217例颌面部创伤患者的回顾性研究[D]. 刘彩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1
- [5]颌面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J]. 孙小娟,郑蓝天,曹昆,周忠伟,刘思浩.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1(03)
- [6]精细化护理模式辅助美容整形清创缝合术对颌面部外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 钟澄,徐海婷. 中国美容医学, 2021(03)
- [7]带蒂颊脂垫修复颊黏膜缺损效果的动物实验研究[D]. 史玮. 新疆医科大学, 2021(09)
- [8]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期间综合性医院口腔科急诊739例临床分析与对策[J]. 吕春华,张国琴,高振然,盛磊,马松波,刘建. 上海口腔医学, 2021(01)
- [9]弋矶山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疾病谱分析[D]. 闫柳润. 皖南医学院, 2019(10)
- [10]5762例非住院颌面部外伤患者回顾分析[D]. 史晓煜.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骨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