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合塔尔•艾买提
(新疆疏附县二中,新疆疏附844100)
中图分类号:G633.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7-027-01
摘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我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地理教师一方面必须学习、研究、领悟新课标,另一方面还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方法,用最新、最有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师;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展开。地理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在学校基础教育中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新地理课程标准也就应运而生。《新课标》无论是从目标还是结构、体例上都是全新的,蕴含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这次改革不仅给地理教师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地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地理教师一方面必须学习、研究、领悟新课标,另一方面还要转变思想,更新教育方法,用最新、最有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素质,以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
地理课与其它课不同。地理课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许多相关学科的知识也包括在内了,且难理解、抽象的概念较多,学生能独立解决的内容较少;地理课的实用性较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遇到,内容丰富有趣,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作用显著。地理课的这些特点,在新课程改革中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从教材来看,教材中设计的许多内容都是通过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培养思维能力来进行教学的。因此,教师必须采用最新、最有创造力的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一、教师要有幽默感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必须要像喜剧演员一样用各种形象、方法讲课,让学生在快乐中获取那些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
二、教师应该有一定的绘画能力
地理课中有许多地图、图片、示意图等,教师教课时,必须来用这些教具,有时教师在上课时有必要形象地画一些参考图,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内容。
三、地理教师应该有激发学生畅所欲言的能力
教师应以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的论证过程和论证结果的机会,使辩论者畅所欲言,尽情发表自己的论点、论据和论证,以达到“不辩不明,愈辩愈明”的效果,共同提高的合作境界。如在地理教学中提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是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少,为使人口的分布趋于均匀,能否有计划的将东部人口向西部迁移?”类似这样的问题,极易引起认识上的分歧和激烈的争论。在争论中,坚持“能”这一观点的同学,在西北大开发的宏伟蓝图中进行畅想,提出了许多可行性和建议与措施,诸如改善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发国土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经济,改革用人机制,吸引东部地区的人才向西部地区迁移。而回答“不能”的同学,立足于目前西北地区的自然生态和经济文化现状,提出了“不能”的种种理由。这时教师不要轻易评判谁是谁非,而是要肯定双方见解中的客观和合理的成分,保护学生积极参与辩论的热情,赞扬学生的求知、创新精神,并且自己也要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地理课内容很有趣,所以学生会有许多问题要问,或许有些问题来不及在课堂上回答,对此,教师要找时间为学生解答,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此课感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师应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
教师应具备很强的组织能力,既能组织教学,又能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有些地理知识很枯燥,学生学起来没有兴趣,因此教师要设法采用各种形式的知识竞赛来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此外,老师还要组织许多课外活动来巩固所学的内容,使学生慢慢养成互相学习的好习惯。
五、地理教师要会使用现代化的媒体教学设备
地理新课程标准中有大量现代社会的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和新技术成果的展示,如要求学生知道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与生活中的用途;使用计算机软件模拟演示“大陆漂移”;从互联网上下载有关资料制作计算机演示文稿等大量新内容等。另外,地理中的许多内容是比较抽象的,较难理解的,需要教师使用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解释一些内容,使这些内容生动、形象,以便可以使学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这些内容。所有这些,都需要地理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使用技巧,以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从根本上变革了地理教学的方式和内容,这对我们地理教师来说不仅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因此,我们要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体验和发展,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把原本鲜活的地理课程资源演绎得更加有声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