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法民族性研究

中国经济法民族性研究

论文摘要

以实践理性为指引,对中国经济法的民族性进行发现和阐释,可以拓展和提升中国经济法的生命力,并开辟出经济法学研究的新领域。研究经济法的民族性,需要考察经济法与特定民族生活的关系。经济法扎根于生活场景之中,是一种地方性知识,承载着强烈的民族信念和民族使命。经济法的民族性主要是指经济法的民族特质,在横向展开上表现为经济法独有的民族性格和民族个性,在纵向发展上表现为经济法具有巩固民族文化、解决民族问题的功能。中国经济法的民族性由民族文化、特定阶段的民族任务、具体的民族资源等因素决定,集中体现为中国经济法的四大基本立场: 其一,中国经济法的文化立场。中国经济法能够解释与传承中国文化。经济法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中国文化和中国经济法可以相互解释,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与中国经济法内在契合。 其二,中国经济法的国家立场。中国经济法必须设定积极国家的行动空间并对国家经济权力进行约束。国家经济权力的活动领域为:经济信息领域、经济动力领域、产权保护领域、公共产品供应领域、经济暴力领域、破除行政垄断领域、宏观调控领域、社会保障领域。中国经济法追求强政府与大市场、大社会并存的和谐状态。 其三,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立场。中国经济法内含发展自由理念、发展公平理念、发展安全理念、发展速度理念,谋求多方利益的共贏,具有强大的制度竞争力。 其四,中国经济法的社会整合立场。作为一种优良的社会整合机制,中国经济法能够增进转型进程中的社会和谐。通过利益整合、力量整合、秩序整合,在分化中的社会主体间进行资源、机会、利益的调整和分配,达成社会合作。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语境中的经济法:民族性的学理探究
  • 1.1 为什么经济法具有民族性
  • 1.1.1 法的属性: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的经济法
  • 1.1.2 现时逻辑:寄托民族主张与民族使命的经济法
  • 1.1.3 外在比较:德国与日本经济法的民族性
  • 1.2 经济法民族性的透视
  • 1.2.1 国内学者对民族性问题的相关评述
  • 1.2.2 范畴与概念:对经济法民族性的解释
  • 1.3 中国经济法对生活场景的回应
  • 1.3.1 文化传承:学说与制度怎样承接本土的传统文化
  • 1.3.2 国家权威:如何发挥国家的积极作用
  • 1.3.3 现实焦虑:如何选择成本较低的发展路径
  • 1.3.4 社会和谐:怎样整合社会分化
  • 第2章 中国经济法的文化立场
  • 2.1 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经济法
  • 2.1.1 文化及其特征
  • 2.1.2 文化与经济法的相互解释
  • 2.1.3 文化对经济法的影响
  • 2.1.4 中国经济法的文化态度
  • 2.2 中国经济法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契合
  • 2.2.1 大一统思想:中国经济法整合观的核心理念
  • 2.2.2 入世哲学:中国经济法干预观的基本精神
  • 2.2.3 忠信思想:中国经济法合作观的价值指向
  • 2.2.4 正义谋利思想:中国经济法正当利益观的行动指针
  • 2.2.5 和合学:中国经济法和谐观的内在支柱
  • 2.3 文化基因的流弊及其突破
  • 2.3.1 对经济宿命观的突破
  • 2.3.2 对传统经济激励观的突破
  • 2.3.3 对传统经济文化观的突破
  • 2.3.4 对传统财富观的突破
  • 第3章 中国经济法的国家立场
  • 3.1 积极国家:市场与经济法的双重需要
  • 3.1.1 从消极国家到积极国家的转变
  • 3.1.2 积极国家的文化与现实之结
  • 3.1.3 中华文化圈的奇葩:东亚和东南亚诸国的成功
  • 3.2 国家在中国经济法中的行动空间
  • 3.2.1 经济信息的整合
  • 3.2.2 经济动力的引擎
  • 3.2.3 产权的保护
  • 3.2.4 公共产品的提供
  • 3.2.5 经济暴力的行使
  • 3.2.6 行政垄断的规制
  • 3.2.7 宏观调控的实施
  • 3.2.8 社会保障体系的建构
  • 3.3 经济法约束下的国家经济权力
  • 3.3.1 国家经济权力“病变”的可能性分析
  • 3.3.2 中国经济法的国家经济权力安排
  • 第4章 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立场
  • 4.1 发展模式与制度竞争力
  • 4.1.1 发展模式的确定:文化演进的结果
  • 4.1.2 中国经济法的比较优势
  • 4.2 中国经济法的发展理念
  • 4.2.1 发展自由观
  • 4.2.2 发展公平观
  • 4.2.3 发展安全观
  • 4.2.4 发展速度观
  • 第5章 中国经济法的社会整合立场
  • 5.1 转型进程中的社会分化及其危害
  • 5.1.1 社会变迁与社会转型
  • 5.1.2 社会分化
  • 5.2 中国经济法的社会整合之道
  • 5.2.1 社会和谐:中国经济法的整合目标
  • 5.2.2 利益整合
  • 5.2.3 力量整合
  • 5.2.4 秩序整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相关论文文献

    • [1].案例导向教学在《经济法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 农家参谋 2019(24)
    • [2].浅谈初级经济法的培训[J]. 纳税 2020(01)
    • [3].信息化下的高职《经济法基础》教学设计[J]. 纳税 2020(03)
    • [4].回望70年:经济法制度的沉浮变迁[J]. 社会科学文摘 2019(12)
    • [5].我国《经济法通则》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财经法学 2020(01)
    • [6].大数据背景下高职《经济法基础》课改探究[J]. 法制博览 2020(06)
    • [7].民法典时代的经济法体系构造——兼论《经济法通则》的结构[J]. 财经法学 2020(02)
    • [8].对经济法权利的霍菲尔德式分析——一个分析法学的视角[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9].试论国际经济法的内涵及其与国内经济法的相关性[J]. 法制与社会 2020(14)
    • [10].让经济法课堂生动起来——浅谈案例讨论在中职《经济法基础》课程中的运用[J]. 中国新通信 2020(09)
    • [11].大数据时代的经济法理念变革与规制创新策略[J]. 法制与社会 2020(19)
    • [12].网络经济时代的经济法问题探讨[J]. 法制博览 2020(25)
    • [13].高职院校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困境与对策[J].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3)
    • [14].解析经济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地位[J]. 中外企业家 2018(34)
    • [15].从信息视角看经济法基本功能[J]. 现代经济信息 2019(03)
    • [16].经济体制转变中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07)
    • [17].经济法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探讨[J]. 法制与经济 2019(03)
    • [18].浅谈经济法与经济法学的转变[J]. 纳税 2019(11)
    • [19].民族经济法中非制度性渊源剖析[J]. 贵州民族研究 2019(03)
    • [20].经济法的立法统合:需要与可能[J]. 法制博览 2019(14)
    • [21].从信息视角看经济法基本功能[J]. 财会学习 2019(25)
    • [22].经济法视野下企业社会责任分析[J]. 法制博览 2019(31)
    • [23].经济法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分析[J]. 管理观察 2019(26)
    • [24].我国商业贿赂经济法治理研究[J]. 北方经贸 2019(09)
    • [2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根本价值探究[J]. 现代营销(信息版) 2019(12)
    • [26].基于过程管理模式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析——以财经专业主干课《经济法实务》为例[J]. 金融教育研究 2019(06)
    • [27].经济法在经济转型中的作用[J].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7(11)
    • [28].经济法视野下的政府调控[J]. 新长征 2017(12)
    • [29].经济法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J]. 法制博览 2017(36)
    • [30].简析高中生了解经济法的重要性[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4)

    标签:;  ;  ;  

    中国经济法民族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