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的崛起 ——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社会背景分析

公民社会的崛起 ——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社会背景分析

论文摘要

由于在制度匮乏的背景下发展行政法治,所以一直以来中国的行政法治建设基本上围绕“立法”展开。随着部门法的相继出台,依法行政“无法可依”的状况逐步得以改善,但是在制度建设呈现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行政法治运行状况没有获得我们期待般的改观,行政法学界一直在为解决这一问题上下求索,不断反思。这种反思主要是采取了内部反思的角度,致力于行政法学概念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完善,从而为完善立法提供智识支持。但“社会资源”是社会科学得以发展的力量本源所在,本文力图采取外部观察的视角,从行政法治发展的社会背景中去寻找其良性发展的动力所在。本文首先通过对国外和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社会背景的考察和反思,认为公民社会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而言都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中国的现实,寻求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角色定位,最终回到行政法的制度框架内寻求促进公民社会崛起的路径所在,期望能够对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提供有所助益的建议。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问题意识的起源和研究方法。在对一系列新近发生社会事件的解读中,一些学者都将“公民社会”视为中国行政法治发展所不容忽视的社会背景条件,但在“中国是否存在公民社会”这一问题上却存在分歧,此争论引发笔者思考:“公民社会”对于中国的行政法治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如果这个作用确实是根本性,重要的,那么中国是否存在公民社会?解决这些疑问就构成了本文写作的初衷所在,同时也决定了文章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外部观察的方法,希望能够从“社会”这一角度为行政法治发展解困寻求出路。第一部分,该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行政法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笔者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所选择的路径。在对“行政法治”的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该部分对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目前中国行政法治建设面临的问题在于:依法行政的状况并没有伴随制度的繁荣获得根本性的改观,立法与执法上的缺陷,导致面对强大的行政权,公民权益无法获得充分的保护。文章选择了“社会背景”作为反思这一问题的角度,同时指出,在反思的过程中,笔者会在确保“中国问题主体性”的前提下借鉴很多西方的学术成果,并对西方经验予以必要的关注。第二部分,该部分主要致力于对“公民社会”这一文章论述的核心概念做一个清楚的界定。通过对国家社会二元界分、国家与社会关系、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二者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公民社会概念发展的历史渊源的考察,逐步理清公民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三部分,该部分主要总结了公民社会与行政法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美国行政法治建设历程的回顾和二战前德国行政法治建设失败经历的总结和反思,得出结论,美国与二战前德国法治发展历程中一个明显的区别在于是否存在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推进行政法治的发展,在这种对比中明晰了公民社会与行政法治之间的关系,即行政法治建设的成功离不开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作为其发展的社会背景。第四部分,分析中国的公民社会与中国行政法治建设之间的关系。该部分以《行政诉讼法》的颁布为界线,通过对不同阶段中国行政法治发展历程的回顾和总结,认为长期仅仅依靠国家力量发展行政法治是不可取的,公民社会力量的缺位是中国行政法治发展遭遇瓶颈的问题所在,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需要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第五部分,该部分通过探索公民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定位,从而在中国行政法的制度范围内寻求帮助公民社会成长的路径所在。通过对于中国社会现实的考察,以业主委员会、新闻舆论等个案分析为进路,认为中国已经存在公民社会,只不过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所以其不具备在行政法治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可能。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个体权利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中国的公民社会自治性、独立性增强,向成熟的公民社会迈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所以不论是从顺应历史发展潮流,还是从促进行政法治实现的角度,政府都应该帮助公民社会成长,为公民社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在这个前提下,笔者回到行政法的制度框架内,寻求促进公民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所在。第六部分对前文的论述和观点做了一个简要的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繁荣背后的窘迫——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现状
  • (一) 行政法治的理论基础:一个前提性问题的澄清
  • (二) 中国行政法治的现状:制度繁荣背后的窘况
  • (三) 理想与现实之间:反思路径的交代
  • 1、反思角度的选择
  • 2、反思路径的交代
  • 二、公民社会概念的理清
  • (一) 国家社会二元体系的界分
  • (二) 一个古老的话题:国家与社会的关系
  • (三) 市民社会与公民社会
  • (四) 公民社会概念的进一步澄清
  • 三、公民社会与行政法治
  • (一) 西方行政法治建设历程的回顾与反思:以美国和德国为背景
  • 1、美国行政法治发展的历程与公民社会
  • 2、二战前德国行政法治发展历程的反思
  • 3、一个初步的结论:公民社会的存在是行政法治建设的关键前提
  • (二) 公民社会对于行政法治的意义
  • 四、我国行政法治的发展历程的回顾和解读
  • (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之前的行政法治建设
  • (二) 1989年《行政诉讼法》颁布至今的行政法治建设
  • (三) 对于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状况的总结和反思:呼唤公民社会的崛起
  • 五、中国公民社会的崛起:在行政法的制度框架内讨论
  • (一) 一个必须回答的前提性问题:中国有公民社会吗?
  • (二) 中国公民社会的现状:孱弱的政府主导型的公民社会
  • (三) 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政府角色的定位
  • 1、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趋势:从个案谈起
  • 2、公民社会崛起中的政府角色
  • (四) 促进中国成熟公民社会的崛起:在行政法的制度框架内寻求出路
  • 六、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发表论文目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中国行政法治三十年[J]. 甘肃理论学刊 2009(01)
    • [2].中国行政法治30年[J].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01)
    • [3].三十年来中国行政法治发展之思考[J].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3)
    • [4].改革开放30年中国行政法治发展历程回顾[J]. 中国行政管理 2009(02)
    • [5].公民社会的崛起——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社会背景分析[J]. 研究生法学 2009(06)
    • [6].行政自制与中国行政法治发展[J]. 法学研究 2010(01)
    • [7].让制度充分用起来而不仅仅只是建起来[J]. 信息系统工程 2009(06)
    • [8].新中国行政法治建设的创立、发展和追求[J]. 清江论坛 2011(03)
    • [9].行政宪制中制规权研究——兼论中国行政法治的困境与突破[J]. 中国宪法年刊 2018(00)
    • [10].浅议民营化对中国行政法治理念的挑战[J]. 行政与法 2010(09)
    • [11].努力实现法治政府的目标——中国行政法治30年的回顾与展望[J]. 紫光阁 2008(09)
    • [12].从行政问责制走向民主问责制[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 2008(02)
    • [13].中国行政法治发展历程30年回顾[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9(08)
    • [14].中国行政法治50年历程[J]. 法治与社会 2010(05)
    • [15].超越形式法治论:中国行政法治路径新探[J]. 中国图书评论 2010(12)
    • [16].浅谈政府信息公开的问题与对策[J]. 兰台世界 2012(S2)
    • [17].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改若干问题的探讨[J]. 理论界 2009(06)
    • [18].政府法制监督:行政系统的自律机制[J]. 长白学刊 2009(06)
    • [19].当代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0].中国行政法治的观念与制度走向——基于物权法实施所作的分析[J]. 行政法学研究 2011(01)
    • [21].美国联邦保密制度简介[J]. 行政法论丛 2008(00)
    • [22].改革开放30年中国行政法治建设透视[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3].论行政法合宪性认识的新进路[J]. 社会科学战线 2010(07)
    • [24].两大法系行政法的比较及其启示[J].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1)
    • [25].信访制度的变革思考[J]. 社科纵横(新理论版) 2008(03)
    • [26].平等与合作:行政主体与相对方新型关系的构建[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5)

    标签:;  ;  ;  ;  

    公民社会的崛起 ——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社会背景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