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四川德阳市旌阳区城南小学校德阳618000)

【摘要】:“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过程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新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新办法、新思路。因此,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关键词】:创新性;问题意识;解决过程

一、创新问题情景,激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问题情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利用语言、设备、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创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启发、善于将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内在的需要还要不断设疑、激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创设问题的情境多种多样,关键是让学生从情境中激发求知欲,从情境中产生问题。我经常采用的方法有:依旧引新,沟通引趣;提示矛盾,设疑生趣;故事开场,引发兴趣;制造悬念,激发兴趣等。在教学中,尝试利用对媒体的动画效果创设问题情境。教师只有努力创设情境,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做到教学民主,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教与学氛围,才能打开学生的“问题阀门”,进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二、教给发现问题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

在教学中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关于如何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并在课前、课中、课后的学习中分别提出要求。使学生产生不同水平、不同种类的问题意识,并加以引导训练,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敢于怀疑,善于发现,教给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著名科学教李政道教授说过:“学习,就是学习问题,学习怎样问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教师精心指导。在教学中,可要求学生从仔细观察入手,引导他们观察事物可以有步骤、多侧面、分层次进行,在此基础上,再对观察对象进行联想、思考,并反复质疑,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

三、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传统的数学教学一直停留在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的教学模式上,过于强调对数学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灌输与记忆上。反映到教学思想上,就是重结论、轻过程,重解题、轻思路,重知识、轻思维。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已有不少教师认识到数学教学的本质应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通过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具体到教学中,要求教师:通过展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诱导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课堂教学有三因素组成,即学生、教师、教材,与此相适应,在教学活动中,也存在三中思维活动,即学生的思维活动、教师的思维活动、科学家的思维活动(体现在教材中)。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通过钻研教材,将教材中蕴含的科学家的思维活动内化为自己的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分析、研究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受到科学思维的熏陶,进而激发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通过实验操作和科学探究,训练创新思维。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新;让学生在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学习过程中,通过随意的拼、剪、贴、补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的实践活动,由于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让生活走进数学”的理念。教学中巧用“异议结合”,深化创新思维。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认知冲突,巧设“议点”,通过学生的小“议”和群“议”,合理“议”出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得出“异”解思路,将“议”、“异”结合。这是运用创新思考的策略,让学生有应用想象能力的机会,以培养学生流畅、变通、独特的思考能力。“异议结合”使教学在学习求知中得到自我展示,在创新中得以发展,完善了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四、探寻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丰富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一个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人,往往不受传统观念、思想束缚,能从事物的反面、联想、发展变化中去揭示事物的本质,探求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在指导学生解决具体问题时,也必须从这些方面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具体有以下几种:

一是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也叫反向思维,它是从相反的角度,立场去思考问题,执果索因,使思维顺序倒逆;分析这一结果或者结论的原因或条件。它是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该种思维方式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解题拓展思路,活化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又有利于防止思维僵化。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逆向思维训练。

二是纵横联系法。纵横联系法就是指将要解决的问题与其它事物、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受到启示,找到规律的思维方法。在数学教学中,这种思维方法是指一种学习对另外一种学习的影响、启发或提示。这种思维方法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十分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机构,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更突出的一点是,它能拓宽学生的思维领域,让学生在探求共性的思维活动中,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三是多维发散法。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发散性是创新的核心。它是指在研究问题时,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全部信息,对单一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沿着不同方向,进行各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多触角、全方位寻求与探索和发展新的多样性的方法和结论的开放式思维。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维发散训练,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追溯问题的解决过程,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具有重要作用。

标签:;  ;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意识培养途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