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除浊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除浊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论文摘要

针对目前传统澄清池运行中所遇到的混凝效率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差等瓶颈问题,本试验通过对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的启动、除浊效果、产水能力、抗冲击负荷能力进行平行对比试验,研究涡流澄清池实际运行效果,确定以的涡流澄清池的最佳运行工况及相关设计参数,并为微涡流澄清技术在澄清池改造、农村集中供水以及其他工程应用提供设计参数支持和推广应用依据。本试验首先通过静态试验研究孔目湖湖水和模拟浊水两种工况下,不同混凝剂及投加量对浊度去除效果的影响,优选混凝剂,并确定其最佳投药量范围;然后通过动态试验中的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的启动试验、混凝剂投加对处理效果影响试验、絮凝时间对处理效果影响试验、抗冲击负荷能力试验,对两池不同工况下的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对比二者的实际运行效果,确定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的最佳运行工况及相关设计参数。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如下:(1)静态试验中,在孔目湖湖水条件下,研究了PAC、Al2(SO4)3、FeCl3的絮凝效果,优选的混凝剂为PAC,最佳投药量范围20~25mg/L。在浊度为200NTU的模拟浊水条件下,研究了PAC、Al2(SO4)3、FeCl3的絮凝效果,优选的混凝剂为PAC,最佳投药量范围25~30mg/L。(2)当原水为孔目湖湖水,流量10m3/h,絮凝时间6.8min,PAC投加量分别为15mg/L、25mg/L和35mg/L时,涡流澄清池从空池通水到出水稳定所需时间均比网格澄清池短,涡流澄清池的启动快于网格澄清池。(3)当原水为孔目湖湖水,流量10m3/h,絮凝时间6.8min,PAC投药量从10mg/L逐渐增加到40mg/L时,涡流澄清池的出水浊度均低于网格澄清池。涡流澄清池出水最低浊度为0.73NTU,对应的最佳投药量为25mg/L;网格澄清池出水最低浊度为0.89NTU,对应的最佳投药量为30mg/L。涡流澄清池和网格澄清池絮体粒径随投药量增加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相同投药量时,涡流澄清池的絮体粒径均大于网格澄清池,两池的絮体粒径均在各自最佳投药量时达到最大。两池出水zeta电位值随投药量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但在相同投药量时,两池出水zeta电位值并无明显差异。(4)当原水为孔目湖湖水,PAC投加量为25mg/L,流量从7m3/h逐渐增大到13m3/h,絮凝时间从9.7min逐渐缩短到5.2min时,两池的出水浊度都先减小后升高。在相同流量时,涡流澄清池的出水浊度都低于网格澄清池。涡流澄清池在流量为10m3/h时运行效果最佳,对应的絮凝时间6.8min,沉淀区表面负荷5.1m3/(m2·h)。网格澄清池在流量为9m3/h时运行效果最佳,对应的絮凝时间7.6min,沉淀区表面负荷4.6m3/(m2·h)。若控制出水1NTU以下,则涡流澄清池的产水量为12m3/h,网格澄清池的产水量为9m3/h涡流澄清池产水量比网格澄清池大30%以上。(5)当进水流量由7m3/h突增至10m3/h和由10m3/h突增至13m3/h时,两池的出水浊度均出现升高现象,并且流量由10m3/h突增至13m3/h时的浊度变化幅度大于由7m3/h突增至10m3/h时。涡流澄清池出水浊度的变化幅度以及出水从变化到稳定所需时间均低于网格澄清池。涡流澄清池抗水量冲击负荷能力优于网格澄清池。当进水浊度从18NTU左右突增并保持在200NTU左右并时,两池的出水浊度均出现先升高后稳定的现象,且出水浊度的变化较进水浊度的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性。涡流澄清池出水浊度的变化幅度以及出水从变化到稳定所需时间均低于网格澄清池,涡流澄清池抗水质冲击负荷能力优于网格澄清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我国水资源现状
  • 1.1.2 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发展状况
  • 1.1.3 浊度与水质的联系
  • 1.1.4 饮用水处理技术概述
  • 1.2 课题的提出
  • 1.3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1.3.1 课题的来源
  • 1.3.2 课题的目的
  • 1.3.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4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混凝、澄清池及微涡流澄清技术研究与发展综述
  • 2.1 混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2.1.1 混凝机理
  • 2.1.2 混凝的影响因素
  • 2.1.3 絮凝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 2.2 澄清池研究及进展
  • 2.2.1 澄清池简介
  • 2.2.2 澄清池的分类
  • 2.2.3 澄清池的研究现状
  • 2.2.4 水力循环澄清池存在的问题及改造技术
  • 2.2.5 澄清池改造的工程应用
  • 2.3 微涡流混凝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1 涡流澄清池与涡流反应器简介
  • 2.3.2 微涡流混凝机理
  • 2.3.3 微涡流混凝工艺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4 微涡流混凝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 2.3.5 微涡流混凝工艺展望
  • 第三章 混凝剂的选择
  • 3.1 试验目的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主要指标分析方法
  • 3.2.2 主要仪器及设备
  • 3.2.3 试验条件
  • 3.3 试验过程
  • 3.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孔目湖湖水混凝剂优选及投加量范围确定
  • 3.4.2 模拟浊水混凝剂优选及投加量范围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涡流澄清池和网格澄清池的对比试验
  • 4.1 试验目的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4.2.1 工艺流程
  • 4.2.2 试验方案
  • 4.3 试验装置
  • 4.3.1 涡流澄清池
  • 4.3.2 网格澄清池
  • 4.3.3 取水装置
  • 4.3.4 配水箱
  • 4.3.5 澄清池的进水泵
  • 4.3.6 高岭土投加装置
  • 4.3.7 混凝剂投加装置
  • 4.3.8 FCD 絮凝控制仪
  • 4.4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4.1 涡流澄清池和网格澄清池启动试验
  • 4.4.2 混凝剂投加量对涡流澄清池和网格澄清池处理效果影响的试验
  • 4.4.3 絮凝时间对涡流澄清池和网格澄清池处理效果影响的试验
  • 4.4.4 涡流澄清池和网格澄清池抗冲击负荷能力的试验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型涡流管的制冷特性研究[J]. 低温与超导 2020(03)
    • [2].涡流管的入口压力对其性能影响的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20(01)
    • [3].大管径八流道螺旋喷嘴涡流管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0(11)
    • [4].逆流型涡流管流动与传热特性模拟研究[J]. 天然气与石油 2020(03)
    • [5].喷嘴结构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J]. 热能动力工程 2020(06)
    • [6].井下涡流工具有效作用距离研究[J]. 石油机械 2020(08)
    • [7].避难硐室涡流管实验及数值模拟[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6(23)
    • [8].一种简易低成本教具——涡流演示圈[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20(07)
    • [9].涡流管热冷出口压力比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J].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2019(12)
    • [10].涡流渗透深度影响因素分析[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11].单流涡流管双通道加热器加热性能测试试验[J]. 油气储运 2020(06)
    • [12].涡流管设计及应用进展综述[J]. 低温与超导 2019(11)
    • [13].涡流热像无损检测技术综述[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6(06)
    • [14].涡流室直径对涡流管性能的影响[J]. 真空与低温 2017(01)
    • [15].六流道喷嘴涡流管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J]. 低温与超导 2017(01)
    • [16].井下涡流工具排水采气的影响因素与分析[J]. 石化技术 2017(04)
    • [17].涡流室结构参数对小管径涡流管制冷性能影响的三维数值模拟[J].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6(03)
    • [18].涡流管研究进展及在天然气工业中的应用[J]. 低温与超导 2010(02)
    • [19].提高涡流管效率的研究进展[J]. 节能 2009(04)
    • [20].涡流管技术研究与进展[J]. 流体机械 2008(04)
    • [21].涡流发热对电厂设备的危害及防护措施[J]. 中国设备工程 2020(10)
    • [22].由2014年江苏物理卷第7题看涡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J]. 中学物理教学参考 2014(10)
    • [23].微涡流混凝装置研究与应用[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7(03)
    • [24].一种基于两相流场数值模拟的涡流工具参数设计方法[J]. 石油化工应用 2016(05)
    • [25].涡流管的三维数值模拟及其实验研究[J].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15(05)
    • [26].涡流管制冷在煤矿中的应用[J]. 煤矿现代化 2014(03)
    • [27].涡流管制冷分析[J]. 流体机械 2013(07)
    • [28].提高涡流二极管性能的数值仿真分析[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1(06)
    • [29].涡流阀变推力发动机涡流室涡流结构分析[J]. 固体火箭技术 2011(04)
    • [30].双频涡流法在压缩机冷却器检修中的应用[J]. 压缩机技术 2010(04)

    标签:;  ;  ;  ;  ;  

    涡流澄清池与网格澄清池除浊效果对比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