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康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肾康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一、肾康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吕勇[1](2016)在《曹恩泽辨治慢性肾衰学术思想总结与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系统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曹恩泽教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临证经验、辨证思路、诊治规律和学术思想;并以导师根据其临证经验创立的治疗慢性肾衰基本法——“清降补益通络法”为指导,总结研究曹恩泽教授诊治慢性肾衰的辨证思想,诊疗方法和用药规律;并开展“清降补益通络法”辨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丰富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学内容。本课题通过总结和继承名老中医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并结合科学方法予以研究,达到继承和发扬名老中医学术精粹,促进祖国医学发展的目的。方法:通过跟随导师侍诊学习,记录导师诊疗各种慢性肾脏病的临证医案并加以整理研究、体会总结,进行慢性肾衰临床医案整理研究,总结曹师辨治慢性肾衰病的临证经验、诊治辨证思路、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采集导师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病案220例次,依据导师诊治辨证分型、组方用药,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和统计分析,观察研究慢性肾衰患者初诊证型分布规律、中药使用频次、药—证关系和各证型用药规律,总结出以“清降补益通络法”为指导治疗慢性肾衰的基本方药和各证型常用药物。开展“清降补益通络法”基本方辨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选取120例符合慢性肾衰竭诊断标准非透析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基本方,对照组服用尿毒清颗粒治疗,疗程12周。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Scr、BUN、Cys C变化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积分值变化情况。同时选取55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基本方组与缬沙坦组,制备UUO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血清Scr、BUN和肾脏病理变化,并检测UUO大鼠肾脏组织p-转化生长因子(TGF-β)、肝细胞生长因子(HGF)、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纤维连接蛋白(FN)免疫组化半定量评分情况。结果:曹恩泽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病程冗长,病因病机繁杂,临证之时要紧抓脾肾亏虚为本及浊毒瘀血蕴结为标的病机,尤其是浊毒弥漫三焦为其病机之关键,可依据三焦所属脏腑的病理变化、临床表现及传变关系,探求其证治规律,并在临证中创立了从三焦辨治慢性肾衰的证治规律。邪犯上焦分为肺肾气虚、风邪侵袭和浊毒内蕴、上犯心肺两型。肺肾气虚、风邪侵袭型予玉屏风散加减以补肺益肾治疗:浊毒内蕴、上犯心肺型又当分湿浊上犯心包和湿浊化热内陷心包二证,湿浊上犯心包证予菖蒲郁金汤合温脾汤加减,湿浊化热、内陷心包证当予牛黄承气汤加减。邪犯中焦包括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型,脾肾阳虚、寒湿困阻型和脾肾亏虚、湿热蕴结型,为大多数慢性肾衰患者病变进程之所在,临床多见,为临证辨治重点。脾肾气虚、湿浊内蕴型以曹师自拟清补降浊方加减以健脾益肾、降浊化瘀为治;脾肾阳虚,寒湿困阻型治以健脾燥湿,和胃降浊,以曹师自拟清降汤Ⅰ号加减;脾肾亏虚,湿热蕴结型以曹师自拟清降汤Ⅱ号方清热化湿、降浊和胃为治。邪犯下焦分为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和阴阳两虚、浊毒弥漫两型。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型以镇肝熄风汤加减滋阴潜阳,镇肝熄风;阴阳两虚、浊毒弥漫型方用参附汤及黑锡丹加减温阳益气固脱为治。曹师诊治慢性肾衰虽以三焦辨证为纲,分型辨治。但同时曹师强调在临证中需注重“审证求机,知常达变,复合立法”原则,抓住慢性肾衰的基本病机,创立“清降补益通络法”为辨治慢性肾衰的基本法则。该法据慢性肾衰“虚、湿浊、瘀”的病机立论,予立“清降、清补结合活血通络”法辨治,曹师自拟清降汤Ⅰ号和清降汤Ⅱ号方均是该法的应用体现。同时曹师认为瘀血是慢性肾病重要的病理因素,故提出“化瘀通络”治法当贯穿慢性肾衰治疗始终,又根据病之标本虚实常采用扶正祛瘀和活血祛邪两类治法。曹师认为肾脏病虽病本在肾,但脾胃与肾密切相关,“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故肾病辨治应注重培补脾胃,提出“慢性肾衰可从脾辨治”观点。曹师指出虫类药物多性味辛、咸,辛能散、能行,可行气活血; “咸先入肾”,可引诸药直通肾络,达化瘀通络,起护肾之功。慢性肾衰为肾病之终末期,非一药所能建功,故临证习以全蝎、地龙、僵蚕和蝉蜕配对使用。曹师认为慢性肾衰病机以虚为本,补法是其常用治法,但此时脾。肾俱虚,已失其运化固摄之功,过补则易伤阴动血,阻滞气机,导致肾衰加重,故需“用药轻灵”,应以平补为宜,切忌温补,勿使中焦壅滞。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对曹师诊治慢性肾衰医案研究分析得出以“清降补益通络”为具体治法的核心处方,核心方药包括生大黄、煅龙骨、煅牡蛎、槐米、土茯苓、地龙、生黄芪、全蝎、僵蚕和苍术,共计10味中药。应用该基本方辨治慢性肾衰竭结果显示在中医证侯和临床疗效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0%、88.33%,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5%、73.33%(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和Cys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GFR水平显着升高(P<0.01),但基本方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Scr、BUN和CysC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GFR水平显着升高(P<0.01)。治疗期间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为探求其作用机理,开展了“清降补益通络法”基本方干预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该方可改善大鼠生存质量,降低UUO大鼠血BUN、Scr和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P<0.01,P<0.05),减轻大鼠肾脏病理损害;治疗后基本方组UUO大鼠肾脏组织TGF-β1、α-SMA和FN着色半定量评分较模型组和缬沙坦组降低,而HGF评分较模型组和缬沙坦组降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P<0.05)。说明清降补益通络基本方可以通过降低肾脏组织FN水平,下调α-SMA表达;同时抑制强效致纤维化因子TGF-β1的表达,促进抗纤维化因子HGF的生成达到抗肾脏纤维化的效果。结论:曹恩泽教授辨治慢性肾衰将中医经典理论与临证经验有机结合,依据慢性肾衰脾肾亏虚为本,浊毒瘀血蕴结弥漫三焦为标的基本病机提出了从三焦辨治慢性肾衰的证治规律,在临证中创立“清降补益通络法”为辨治慢性肾衰的基本法则。经数据挖掘研究总结出“清降补益通络法”辨治慢性。肾衰的基本方药,通过对该基本方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疗效均显着,证明“清降补益通络法”及代表方是辨治非透析阶段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有效治疗方法。同时曹师提出眠陧性肾衰可从脾辨治”, “活血化瘀通络法当贯穿慢性肾衰治疗始终”和“慢性肾衰需用药轻灵”等辨治理论,丰富了慢性肾脏病的中医药治疗学内容。

王艳杰[2](2014)在《慢性肾功能衰竭从“毒”论治》文中提出目的:探寻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病因病机及辨证施治规律,提出新治法,发挥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的特色和优势,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为中药有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与内容:通过读经典,查文献,做临床,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导师多年临床实践积淀,提出慢性肾功能衰竭从“毒”论治,解毒、排毒、抗毒三法并施,其研究内容:1.立论依据1.1中医古代医籍对“毒”的认识1.2现代中医对“毒”的认识1.3中医学“毒”的来源1.4慢性肾功能衰竭“毒”的产生1.5慢性肾功能衰竭“毒”的致病特点2.慢性肾功能衰竭从“毒”论治的方法2.1解毒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正气虚衰,湿毒、水毒、瘀毒、痰毒相兼互化。治疗上,“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针对湿毒、水毒、瘀毒、痰毒之不同,“审因论治”,祛湿利水,化瘀涤痰,邪去则毒解。2.2排毒法慢性肾功能衰竭毒邪弥漫,暴戾酷烈,常规治疗,难以奏效。故治疗当“因势利导”,“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针对毒邪的不同病位,就近引导以排毒为治,即“治标”之法。主要包括:药浴散毒、通腑泄毒、利尿排毒、敷脐驱毒。2.3抗毒法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虚衰,多脏受累,气血阴阳不足。在辨证的基础上补肾、健脾、益肺,以扶助正气的方法,调理脏腑的气血阴阳,提高机体自身抗毒能力,即“治本”之法。主要有:补肾填精以固本;重视健运脾胃,调理升降;益肺固卫以防外邪。结果:毒有外毒与内毒之分,慢性肾功能衰竭为内生之毒。脾肾亏虚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是毒邪产生的根本,毒邪深伏久滞是肾功能渐行恶化的重要因素,水毒、湿毒、痰毒、瘀毒相兼互化,其中“瘀毒”贯穿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整个病变过程,证属本虚标实。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虚衰,多脏受累,毒邪肆虐,广泛内损,性善内伏,伺机再起,或因盛而变,暴戾酷烈,变化多端,顽恶难愈。治疗上仅靠一法一方只能消其势,不能除其根,故临床解毒、排毒、抗毒三法并用,攻补兼施,包括“审因论治”以解毒;药浴、利尿、通腑、敷脐“因势利导”以排毒;健脾补肾,益肺固卫,扶正治本以抗毒,虚实兼顾。临床重视综合整体疗法,内治与外治结合,口服与灌肠、药浴结合,从多环节、多途径施治达到治疗目的。结论:1.脾肾亏虚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毒邪深伏久滞是其顽恶不愈,变证丛生,肾功能渐行恶化的重要因素,水毒、湿毒、痰毒、瘀毒相兼互化,其中“瘀毒”贯穿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整个病变过程,证属本虚标实。2.慢性肾功能衰竭从解毒、排毒、抗毒三法论治。强调“审因论治”以解毒;“因势利导”以排毒;健脾补肾以抗毒,尤以调理脾胃为重点,充分体现中医“治病求本”、“整体观念”。

姜贵民[3](2012)在《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血清单胺氧化酶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以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自拟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观察血清单胺氧化酶的变化,从而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脾肾两虚、痰瘀阻滞证患者40例,采用基础治疗包括原发病和诱因治疗,饮食疗法,休息,控制高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控制感染,缓解心绞痛发作,以及其他对症治疗等。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健脾益肾,祛瘀化痰为法自拟中药汤剂,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治疗前后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变化,观察血清单胺氧化酶的变化,并检测治疗前后心电图,肝功,肾功,离子,血脂等指标变化。结果:1.本方的总体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症状及体征方面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血清单胺氧化酶明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电图,肾功,血脂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能减低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中医证侯积分,改善患者症状。2.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能明显降低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冠心病患者血清单胺氧化酶,延缓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的进展。3.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能改善患者心电图,肾功,血脂水平

胡刚明[4](2010)在《肾衰Ⅱ号方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慢性肾衰竭是多种原因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肾脏不能维持其正常功能,从而呈现氮质血症、代谢紊乱和各系统受累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探讨研究中医药疗法以延缓慢性肾衰竭病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论文主要包括临床研究、经验继承和文献综述三部分。第一部分,“肾衰Ⅱ号方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肾衰Ⅱ号方加减延缓慢性肾衰竭(CR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武汉市第一医院肾病内科门诊CRFⅠ-Ⅲ期患者48例,并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肾气虚型、脾肾阳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阴阳两虚型给予肾衰Ⅱ号方加减治疗2月。主要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西医不同分期与疗效的关系,中医分型疗效,生化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的变化。结果:1、慢性肾衰患者证候分布:48例患者,本证证候脾肾气虚证16例,占33.3%;脾肾阳虚证14例,占29.1%;肝肾阴虚证7例,占14.6%;气阴两虚证6例,占12.5%;阴阳两虚证5例,占10.4%。兼证证候湿浊证16例,占33.3%;湿热证13例,占27.1%;瘀血证11例,占22.9%;热毒证5例,占10.4%;风动证3例,占6.3%。2、治疗前后生化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48例患者,治疗后Scr、BUN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Ccr、Hb均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3、临床疗效比较:48例患者,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17例,稳定1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64.6%,稳定有效率89.6%。4、中医分型疗效比较:48例患者,脾肾气虚型与脾肾阳虚型总疗效,分别占87.5%和85.7%;脾肾气虚型与脾肾阳虚型疗效优于肝肾阴虚型、气阴两虚型和阴阳两虚型,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5、西医分期疗效比较:48例患者,代偿期总有效率为72.7%,失代偿期总有效率为68.8%,衰竭期总有效率为40%。代偿期、失代偿期与衰竭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不良反应:治疗时有3例出现腹泻(每日3次以上),经减少大黄用量后,症状缓解,余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结论:1、肾衰Ⅱ号延缓慢性肾衰竭有一定临床疗效,对慢性肾衰竭辨证属脾肾气(阳)虚证为主者疗效更佳。2、肾衰Ⅱ号能降低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改善肾性贫血,对保护肾功能,延缓慢性肾衰进展有一定作用。3、运用肾衰Ⅱ号治疗CRF,不良反应少,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第二部分,“管竞环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思辨经验”。主要从慢性肾衰的中医病名、病因病机、中医辨证治疗特点、中西结合一体化治疗方法等方面总结整理管竞环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经验。管老认为,本病的病位主要在肾脏,是以肾系为中心的多脏腑损伤疾病。针对慢性肾衰黑、淡、虚、瘀、浊五方面的表现,参照其虚瘀浊毒间夹、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管老四诊合参提出治疗慢性肾衰六大法则,即健脾补气法,滋补肝肾法,补血和血法,活血化瘀法,解毒泄浊法,软坚散结法;并结合辨疾病归经和微量元素等选药原则,优化组方。主张中西医结合一体化治疗慢性肾衰,针对引起肌酐升高的多种因素着手,各个击破,不直接针对肌酐,却起到降肌酐,保护肾功能的效果。第三部分,文献综述。第一篇“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中医对慢性肾衰的认识、中医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现状和有关中药作用机理研究的进展。从对慢性肾衰病因病机的认识,辨证分型论治,专法专方治疗,随症加减,中成药及单味中药的研究,到综合疗法,实验研究等方面介绍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进展。第二篇“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量化研究概况”,讨论中医证候规范化,证候诊断的客观化、定量化、标准化问题。主要从以临床为基础,归纳总结,专家论证,制定辨证标准;症状分级计量方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文献研究建立宏观辨证标准;中医证候与西医生化指标;微量元素指标与中医证型;病理形态与辨证各型的关系;辨证分型与影像学检测指标的关系;辨证分型与舌脉象客观化的研究等方面介绍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量化研究进展。

肖良祥[5](2010)在《从气化理论辨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观察气化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运用气化理论辨治慢性肾衰竭的可行性、实用性,以期对临床诊疗慢性肾衰竭有所启发。方法:50例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的患者,在支持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气化汤,于治疗前、治疗8周、治疗16周,分别检测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钙(Ca)、磷(P)、钾(K),同时对患者主要症状进行中医证候量化评分结果:1、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在降低患者Scr、BUN、提高Ccr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在提高HGB、RBC、HCT等方面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与治疗前对血清Ca、P、K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运用气化理论为指导辨治慢性肾衰竭,能改善CRF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临床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运用气化理论为指导辨治慢性肾衰竭,能降低CRF患者Scr、BUN水平,提高Ccr水平,改善CRF患者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3、运用气化理论为指导辨治慢性肾衰竭,能提高CRF患者提高Hb、RBC、HCT水平,改善贫血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4、以气化理论为指导辨治慢性肾衰竭,具有可行性和实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韦芳宁[6](2010)在《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慢性肾衰竭(CRF)为内科常见病之一,是各种肾脏疾病导致肾功能渐进性不可逆性减退,直至功能丧失所出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所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危重,死亡率高。西医非透析治疗的目的主要是缓解慢性肾衰症状和延缓病程进展,主要措施包括消除CRF进展的可逆因素;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肾病等;抗感染,水电解质平衡等;优质低蛋白饮食,加必需氨基酸或酮酸;保护肾脏功能、减轻蛋白尿的血管紧张素Ⅱ酶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调节脂质代谢和改善肾小球局部存在高凝状态。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肾衰以中药的单味药、单方、复方制剂及综合疗法,通过多环节、多层次、多途径综合治疗措施而达到缓解慢性肾衰症状,保护肾功能,延缓病程进展的目的。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表明,慢性肾衰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特别是中药介入治疗后,在缓解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保护残余肾功能、延缓早中期肾功能进展、推迟进入透析和肾移植时间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疗效,提高了CRF患者的生存质量。益气活血中药三芪口服液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以及改善慢性肾衰的症状,延缓慢性肾衰的病程进展,保护肾功能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研究从细胞黏附因子、炎症因子、细胞凋亡和T淋巴细胞亚群上,多角度、多靶点研究三芪口服液的影响,旨在探讨中药介入慢性肾衰治疗的肾功能保护作用以及三芪口服液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理。目的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观察益气活血中药三芪口服液对慢性肾衰病人及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大鼠模型肾脏病理形态和功能的保护作用,从分子生物学、细胞凋亡以及淋巴细胞免疫方面,探讨益气活血中药三芪口服液延缓CRF进展的机理。方法临床研究:选择纳入标准的病例95例,分为3组,三芪口服液组34例,尿毒清组30例,三芪口服液+尿毒清组31例,每组患者均按就诊顺序随机进入治疗组及对照组。12周后观察慢性肾衰的症状积分、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血清白蛋白、尿素、肌酐、血钾、血小板膜α颗粒蛋白(PS)的变化。实验研究:选用SPF雄性SD大鼠102只。使用随机软件包PEMS3.1产生随机数字,按随机数字大小排序,等分为6组,每组17只,造模过程死亡24只,实际78只,空白组13只,模型对照组13只、三芪口服液高剂量组(TMH组)13只、三芪口服液中剂量组(TMM组)13只,三芪口服液低剂量组(TML组)13只、包醛氧淀粉组13只。建立大鼠5/6肾切除慢性肾衰的模型,造模成功后用三芪口服液口服进行干预治疗,12周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肾功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膜α颗粒蛋白的变化,以及光镜下肾小球组织的改变,细胞凋亡的分析,TNF-α、TGFβ1、PGDFBB以及CD4、CD8和CD68的变化。结果临床实验研究方面:治疗前后三芪口服液组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三芪口服液有改善慢性肾衰症状的作用。提示三芪口服液与尿毒清合用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治疗有效率96.8%。三芪口服液能降低血尿素水平,提高血清白蛋白水平并可以下调PS的表达。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口服三芪口服液,患者依从性较好,未发生出血及不良事件。基础实验研究:血生化方面,三芪口服液各剂量组均可降低造模大鼠的血尿素和血肌酐水平,中剂量可以提高造模大鼠的血红蛋白压积,高、中剂量可以降低造模大鼠的血小板,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黏附因子方面,三芪口服液中、低剂量可以下调PS的表达。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残肾病理组织学方面,三芪口服液可以使增大的肾小球面积明显缩小,可以减轻肾小管损伤程度。与包醛氧淀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因子研究方面,经三芪口服液治疗后,无论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NF-α、FPDGBB以及残肾组织的TGFβ1、FPDGBB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凋亡方面,经三芪口服液治疗后,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脏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与包醛氧淀粉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细胞免疫方面,三芪口服液中、低剂量组可以显着上调CD4水平,使CD4/CD8比值明显上升,CD68水平下调,与包醛氧淀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三芪口服液能改善慢性肾衰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2.三芪口服液能提高慢性肾衰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改善患者营养状态。3.三芪口服液能够通过下调慢性肾衰患者血浆PS的表达,改善患者的瘀血状态,从而改善患者肾小球微循环,此可能是保护肾功能的机制之一。4.三芪口服液能够降低5/6肾切除CRF模型大鼠的Scr水平,提高红细胞压积,改善机体整体状态。5.三芪口服液能减轻5/6肾切除大鼠的肾脏病理损害,使增大的肾小球面积明显减小,肾小管损伤程度明显减轻,对残肾组织的形态有保护作用,此可能是保护肾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6.三芪口服液能抑制TNF-α、PDGFBB和TGFβ1的表达,减少肾小管损害,减少细胞增生,以此达到保护肾功能的目的。7.肾脏实质细胞的凋亡参与肾脏疾病的进展过程,可能是促进慢性肾硬化发生、发展的因素之一,三芪口服液能使5/6肾切除CRF模型大鼠凋亡细胞明显减少,从而抑制细胞凋亡参与的肾脏损伤,延缓慢性肾衰的进展。8.三芪口服液保护肾功能的机制可能与调整CD4和CD8的比例失调,调整异常的机体免疫紊乱和状态,减少了各种免疫受损的诱因有关,可能是其延缓CRF进展的机制之一。

解滢禾[7](2009)在《益气活血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是指原发或继发性的肾脏疾患,造成肾结构和功能上的损害,并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所组成的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代谢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各系统症状,是各种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最终归宿。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病症,病情复杂多变,加强CRF的早、中期治疗,是降低尿毒症病死率的关键。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情复杂多变,虽病位在肾,但病变涉及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及阴阳平衡,是错综复杂的疑难重症。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及中药治疗的多效性和低副作用等特点较适合治疗这种疑难重症。本论文内容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综述,分为中医综述和西医综述。中医综述部分从病名研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研究进展等方面,全面阐述了从中医角度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西医综述部分从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面系统的阐述了西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研究,对我的临床研究起到指导作用。本文的第二部分是临床研究,研究对象是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血肌酐在133-442μmol/L之间,辨证分型属脾肾气虚,以《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指导依据,以健脾益气法为主,佐以活血化瘀法,,结合临床经验及各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作用,组成基本方,方药组成为:生黄芪60g,当归15g,茯苓12g,生白术12g,丹参12g,熟大黄6g,白花蛇舌草12g,生薏苡仁30g。临证加减:如常感冒可加防风6g;若恶心呕吐、腹胀,可加半夏9g、陈皮6g、竹茹9g、生姜3片等;若水肿、少尿,可加猪苓9g、泽泻12g、车前子15g,桂枝6g等;若皮肤瘙痒,可加苦参9g、蝉衣6g、地肤子15g等。日1剂,水煎,分两次温服。经两个月的临床观察,并对比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表现和症候积分后,发现服中药的治疗组和单纯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在疗效上有明显差别。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从脾论治,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法治疗早中期肾功能衰竭患者有一定疗效。

朱文胜[8](2009)在《肾衰合剂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肾衰合剂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的情况,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资料与方法:1病例来源:在武汉市一医院门诊部肾病科2008.1-2008.12期间就诊的患者。2选取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且中医辨证属脾肾气(阳)虚或兼湿浊、血瘀、水气证型的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3治疗方法3.1基本治疗:①饮食治疗:所有CRF病例均接受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饮食,保证足够的能量摄入。②对症治疗:如治疗原发病、控制血压(选用钙离子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抗感染、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等,缓解各种诱发和加重肾衰竭的因素。3.2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加用肾衰合剂(武汉市一医院自制,由黄芪、白术、茯苓、当归、丹参、红花、太子参、木香、厚朴、生地、大黄、牛膝等组成)和金水宝胶囊;对照组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肾衰合剂。4观察项目4.1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病、发病时间、体重、身高、血压。4.2收集实验室检测指标: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酸(UA)、电解质(钾、钠、氯、钙、磷)、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蛋白(ALB)、血脂(TG、TC)、24h尿蛋白定量(24h U-TP)。4.3中医证侯积分。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血压、原发病、病程、肾功能分期、尿素氮(BUN)、血肌酐(Cr)尿酸(UA)、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电解质(钾、钠、氯、钙、磷)、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脂(TG、TC)、24h尿蛋白定量(24h U-TP)及中医证侯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在治疗6个月后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率16.7%,有效率53.3%,稳定率23.3%,无效率6.7%;对照组显效率6.7%,有效率43.3%,稳定率33.3%,无效率16.7%。两组治疗均有效,且两组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3.实验室指标检测,肾功能三项及Ccr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均有显着性(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显着性(P<0.05);尿蛋白治疗前后比较,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指标两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中医症候积分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疗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治疗组共有3例出现腹泻(每日3次以上),腹胀1例;对照组共有4例出现腹泻。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1在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阳)虚证型患者的肾功能方面,肾衰合剂联合金水宝胶囊组及肾衰合剂组均具有较好临床疗效,但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用药组。其次联合用药组能够降低患者蛋白尿。2肾衰合剂联合金水宝胶囊组及单用肾衰合剂组通过益肾健脾、活血化瘀、清浊泄毒治疗在改善慢性肾衰竭脾肾气(阳)虚型临床症状均具有较好疗效,但联合用药组优于单用药组。3肾衰合剂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衰对人体的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小,临床使用安全性高,价格适中,使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王莹莹[9](2009)在《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慢性肾衰竭是各种病因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目前对CRF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特别对于晚期患者,只能依赖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所以对于CRF的治疗关键在于早诊断、早治疗,延缓肾功能恶化的进程。在延缓慢性肾衰竭病程方面,中医药起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广安门医院肾内科在继承和整理了本院几代名老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肾虚浊停证),并创立了院内制剂扶正祛浊口服液和益气降浊胶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研究旨在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评价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肾虚浊停证)的临床疗效。目的评价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肾虚浊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开放、阳性药物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慢性肾衰竭早、中期: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饮食控制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扶正祛浊口服液,每次20ml,3次/日;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每日早、中、晚各5克(1袋),睡前10克(2袋)。疗程8周。慢性肾衰竭后期: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5例,在饮食控制与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口服益气降浊胶囊,每次2.4克(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每日早、中、晚各5克(1袋),睡前10克(2袋)。疗程8周。结果扶正祛浊口服液:(1)疾病综合疗效:治疗后8周两组疾病综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8周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中医综合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主要实验室指标比较:治疗后8周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血肌酐明显上升(P<0.05),其余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血肌酐明显上升、肌酐清除率明显下降(P<0.01),其余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益气降浊胶囊:(1)疾病综合疗效:治疗后8周两组疾病综合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后8周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中医综合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主要实验室指标比较:所有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扶正祛浊口服液治疗慢性肾衰竭早、中期的临床疗效与尿毒清颗粒相似。益气降浊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后期的临床疗效与尿毒清颗粒相似。

傅博[10](2008)在《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实验和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了解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研究进展;2、探讨健脾益肾方治疗CRF及其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3、观察健脾益肾方治疗CRF患者临床疗效的同时,重点观察其抗肾纤维化的疗效。方法:1、文献研究:通过查阅大量古代和现代文献,总结CRF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研究现状。2、实验研究: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模型组(M组)、低剂量治疗组(L组)、高剂量治疗组(H组),除N组外均行5/6肾切除手术制作CRF动物模型。于造模后一周开始干预,N组、M组每天生理盐水lml灌胃;L组每天健脾益肾方浓缩液lml灌胃;H组每天健脾益肾方浓缩液4ml灌胃。干预8周后取24h尿液、血清及肾组织标本,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RT-PCR法检测肾组织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mRN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肾组织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纤维连接蛋白(FN)的表达;ELISA法检测尿TGF-β1。3、临床研究:选取CRF代偿及失代偿期病人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调,控制血压,严格控制饮食,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6g/(kg·d),保证能量的供给等。治疗组用中药健脾益肾方每日一剂,分两次口服;对照组仅口服贝那普利10mg/次,1次/天。8周后观察患者主要症状积分、肾功能及尿TGF-β1变化情况。结果:1、文献研究:CRF的病因复杂,多属本虚标实,正虚包括气、血、阴、阳、脏腑之虚损,其中以脾肾虚衰为主,邪实包括湿浊、瘀血和水毒,早期多表现为脾肾阳虚,以正虚为主。后期虚实错杂,肾阳虚衰、浊邪壅盛,以邪实较为突出。正虚为本,邪实为标,虚实寒热之间呈动态变化,病位以脾肾两脏为主。2、实验研究:(1)肾功能检测:干预8周后M组、L组、H组大鼠血BUN、Scr均明显升高,较N组显着增高(P<0.01);M组BUN、Scr升高较L组、H组明显,相比差异有显着性(BUN:M组-L组、M组-H组P<0.01;Scr:M组-L组P<0.05,M组-H组P<0.01);L组与H组之间BUN、Scr变化差异无显着性(P>0.05)。(2)RT-PCR检测:各组大鼠肾脏均有Lox-1 mRNA表达,N组有较弱表达,M组、L组及H组大鼠肾组织表达较N组均明显增加(M组及L组-N组:P<0.01,H组-N组:P<0.05):L组及H组表达较M组明显减少(P<0.01);H组表达较L组均明显减少(P<0.05)。各组大鼠肾脏均有TGF-β1 mRNA表达,N组有较弱表达,M组、L组大鼠肾组织表达较N组明显增加(P<0.01),H组表达较N组增加差异无显着性(P>0.05);L组及H组表达较M组明显减少(P<0.01);H组表达较L组均明显减少(P<0.01)。(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①TGF—β1表达:N组肾小球内皮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均有微弱表达;M组上述部位高表达,与N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1);L组及H组上述部位中等强度表达,表达增多与N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M组相比表达有显着降低(P<0.01);H组表达较L组显着降低(P<0.05)。②α—SMA表达:N组肾间质、肾小管周围、肾小管、肾小球无表达,肾间质血管、入球小动脉血管壁阳性;M组肾间质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强阳性表达,肾小球内亦有表达,与N组相比表达显着增强(P<0.01);L组及H组肾间质及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等强度表达,表达增多与N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1),与M组相比表达显着降低(P<0.01);H组与L组相比表达显着降低(P<0.05)。③FN表达:N组肾小管间质区、上皮细胞基底膜、血管平滑肌区轻微表达;M组肾小管间质及小管均有强表达,小球系膜区有表达,与N组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1):L组及H组肾小管间质及小管中等强度表达,与N组相比表达显着增多(P<0.01),与M组相比表达显着降低(P<0.01);H组与L组相比表达减少(P<0.05)。(4)尿TGF—β1 ELISA检测:M组、L组、H组较N组尿TGF—β1浓度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L组、H组尿TGF-β1浓度低于M组,组间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1);H组尿TGF-β1浓度较L组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临床研究:治疗前两组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明显减轻,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着性(P<0.01);治疗后对照组症状减轻,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治疗组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差异有显着性(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BUN、Scr水平均无差异;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BUN、Scr水平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1);对照组患者血清BUN、Scr明显下降,其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尿TGF-β1浓度明显降低,差异有显着性(P<0.01)。结论:1、文献研究表明,中药在治疗CRF中有独特的作用,尤其对早中期肾功能不全患者确有其独特优势;中药是以天然植物为主,对人体毒副作用较小;并且中医治疗之长还在于整体调节,提高生活质量,延缓病情进展,延长者寿命。2、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健脾益肾方可以降低CRF大鼠血清BUN和Cr,抑制肾脏组织Lox-1、TGF-β1、α-SMA及FN的表达,表明健脾益肾方是治疗CRF的有效方剂,其机理可能与抑制大鼠肾组织内TGF-β1等细胞因子的表达,减少α-SMA和FN的产生,从而抑制参与肾纤维化的细胞增殖和转分化,延缓肾纤维化的进展,达到治疗和延缓CRF进展的目的。3、临床研究表明,健脾益肾方治疗CRF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清Cr和BUN水平,使患者肾功能趋于好转;明显降低尿TGF-β1的排泄,延缓肾纤维化的发展,从而延缓CRF的进展,是一种临床防治CRF有效的中药方,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开发和临床推广。

二、肾康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肾康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曹恩泽辨治慢性肾衰学术思想总结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综述---曹恩泽学术渊源与各家论治慢性肾衰学说
    1. 曹恩泽学术渊源
        1.1 导师学医成才之路
        1.1.1 出生新安,幼承家学,志成名医
        1.1.2 潜心习磨,术业大进,专研肾病
        1.1.3 匠心独具,渐成大家,薪火相传
        1.2 导师辨治肾病学术思想与新安医学
        1.2.1 对“固本培元派”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1.2.2 对新安“脾胃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1.2.3 对“活血化瘀通络”法应用的继承与创新
        1.2.4 对新安医学“燥湿为本”和“化湿攻下”学说的继承与创新
        1.2.5 对“医门八法”的继承与发展
    2. 各家论治慢性肾衰学说
        2.1 古代医家对慢性肾衰的认识
        2.2 当代中医名家对慢性肾衰的辨治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曹恩泽辨治慢性肾衰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整理与研究
    1. 对慢性肾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2. 从三焦辨治慢性肾衰
    3. 立“清降补益通络”法为辨治慢性肾衰基本法则
    4. 活血化瘀法当贯穿慢性肾衰治疗始终
    5. 慢性肾衰从脾论治的理法方药
    6. 虫类药物在慢性肾衰辨治中的应用
    7. 慢性肾衰辨治当注重“用药轻灵”
    8. 对慢性肾衰常见并发病症的辨治经验
        8.1 对肾性高血压的辨治经验
        8.2 对肾性骨病的辨治经验
第三部分 曹恩泽诊治慢性肾衰学术经验的研究
    1. 曹恩泽诊治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的数据挖掘研究
        1.1 临床资料
        1.1.1 西医诊断标准
        1.1.2 中医证侯诊断标准
        1.1.3 病例选择
        1.1.4 数据分析及统计方法
        1.2 结果
        1.2.1 辨证分型及证候群分析
        1.2.2 药—证分析
        1.2.3 药物频次分析
        1.2.4 基于关联规则的药物关联情况和药物组合规律分析
        1.2.5 基于复杂网络技术的核心处方分析
        1.3 讨论
        参考文献
    2. 曹恩泽“清降补益通络法”辨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诊断标准
        2.1.2 纳入标准
        2.1.3 排除标准
        2.1.4 一般资料
        2.2 方法
        2.2.1 治疗方法
        2.2.2 观察指标
        2.2.3 疗效评定标准
        2.2.4 统计学方法
        2.3 结果
        2.3.1 两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侯疗效比较
        2.3.2 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值比较
        2.3.3 治疗前后两组SCr、BUN、CysC和GFR比较
        2.3.4 安全性指标观察
        2.4 讨论
        2.5 典型病案
        参考文献
        附表
    3. 曹恩泽“清降补益通络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实验研究
        3.1 研究方法
        3.1.1 实验动物
        3.1.2 实验药物
        3.1.3 实验步骤
        3.1.4 统计学处理
        3.2 结果
        3.2.1 各组大鼠的一般情况比较
        3.2.2 各组大鼠血清Scr、BUN水平的比较
        3.2.3 各组大鼠肾脏组织学观察
        3.2.4 各组大鼠免疫组化结果比较
        附图
        3.3 讨论
        3.3.1 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与肾脏纤维化
        3.3.2 TGF-β1与HGF对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
        3.3.3 α-SMA、FN和肾间质纤维化的关系
        3.3.4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抗肾脏纤维化作用
        3.3.5 中医学对抗肾纤维化的认识
        3.3.6 清降补益通络法基本方对肾纤维化大鼠的影响
        参考文献
小结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2)慢性肾功能衰竭从“毒”论治(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1.立论依据
2.慢性肾功能衰竭从“毒”论治的方法
结果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个人简介

(3)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血清单胺氧化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1 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及相关研究进展
        1.1 古代医家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1.2 现代医家对慢性肾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1.3 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治疗进展
    2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2.1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2.2 慢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2.3 慢性肾衰竭的预防及治疗进展
    3 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的认识
        3.1 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病名的认识
        3.2 心肾相关是其病机的理论依据
        3.3 肾虚是发病的病理基础
        3.4 湿 痰 瘀 毒是发病的关键
        3.5 补肾 祛瘀 除湿 化痰 排毒是本病的基本治法
    4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的研究
        4.1 慢性肾衰竭心脏病变的病理改变
        4.2 慢性肾衰竭心脏病变的因素
        4.3 慢性肾衰竭心脏病变的治疗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研究方法
        1.4 疗效判定标准
    2 观察结果及分析
        2.1 疾病疗效比较
        2.2 中医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 中医证候总疗效比较
        2.4 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
        2.5 治疗前后患者血清MAO的比较
        2.6 治疗前后患者血TG TC的比较
        2.7 治疗前后患者血Scr BUN及Ccr的比较
        2.8 治疗前后患者血Ca P K的比较
        2.9 治疗前后患者血RBC Hb的比较
        2.10 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2.11 治疗前后患者心电图ST-T数值变化的比较
讨论
    1 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在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
        1.1 心肾相关理论与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
        1.2 痰瘀相关理论与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
        1.3 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与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
        1.4 MAO与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
    2 立法依据
    3 组方原则
        3.1 方药组成
        3.2 药物功用文献记载
        3.3 药物现代药理研究
    4 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疗效分析
        4.1 对MAO的影响
        4.2 对总体疗效的影响
        4.3 对中医证候的影响
        4.4 安全性检测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4)肾衰Ⅱ号方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
    肾衰Ⅱ号方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观察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经验继承
    管竞环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思辨经验
        1.慢性肾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2.中医辨证治疗特点
        3.慢性肾衰的诊治思路
        4.慢性肾衰常用方药
        5.验案举例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文献综述
    一、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二、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证候量化研究概况
附录
致谢

(5)从气化理论辨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一、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进展
        1.中医学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2.现代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认识
    二、慢性肾衰竭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1.慢性肾衰竭的流行病学
        2.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3.慢性肾衰竭进展机制
        4.慢性肾衰竭的治疗进展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诊断标准
        2.1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2.2 西医诊断标准及分期
        2.3 原发病诊断
        2.4 病例纳入标准
        2.5 排除标准
    3.研究方法
        3.1 一般治疗
        3.2 中药汤剂治疗
        3.3 观察方法
        3.4 疗效判定标准
    4.观察结果及分析
        4.1 病例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4.2 中医辨证证型与肾功能分期的关系
        4.3 中医证候疗效分析
        4.4 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具体评分变化
        4.5 中医症状总积分比较
        4.6 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BUN、Scr、Ccr)比较
        4.7 治疗前后患者Hb、RBC指标比较
        4.8 治疗前后患者血Ca、P、K比较
讨论
    1.气化学说的涵义
    2.脏腑气化失常与慢性肾衰竭发病关系
        2.1 肺失宣降,经气不利
        2.2 脾胃不和,升降失司
        2.3 肝失疏泄,气机不畅
        2.4 心肾不交,扰动阴精
        2.5 肾气亏虚,气化不利
    3.湿浊毒邪对脏腑气化功能的影响
    4.运用气化理论辨治慢性肾衰
        4.1 调护肺卫,顾及咽喉
        4.2 调和脾胃,恢复升降
        4.3 条达肝气,疏理气机
        4.4 益肾固精,调涩下元
        4.5 祛湿化瘀,以利气化
        4.6 遣方用药,升降配伍
    5.小结
    6.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介

(6)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慢性肾衰溯源——历代医家对慢性肾衰的认识
        (一) 古代医家对慢性肾衰病名的共识
        (二) 古代医家对慢性肾衰病因病机的认识
        (三) 近代医家对慢性肾衰治则的认识
        (四) 中医药治疗近况
    二、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衰的认识
        (一) 西医研究进展
        (二) 瘀血与CRF
        (三) 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PS)与慢性肾衰
        (四) TNF-α、TGFβ1、PDGFBB与慢性肾衰
        (五) 细胞凋亡与慢性肾衰
        (六) CD4、CD8、CD68与慢性肾衰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研究对象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一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功能的保护作用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二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形态与肌酐的关系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三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TNF、TGF、PGDF的影响
        一、大鼠血清TNF—α、PGDFBB含量检测
        二、三芪口服液对大鼠残肾组织TGFβ1、PDGFmRNA表达的影响
    实验四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一、实验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实验结果
    实验五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脏组织中CD4、CD8、CD68抗体的表达
        一、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脏组织中CD4抗体的表达
        二、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脏组织中CD8抗体的表达
        三、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脏组织中CD68抗体的表达
讨论
    一、慢性肾衰竭病机探讨
    二、慢性肾衰竭治则及治法探讨
    三、三芪口服液的组成及方药分析
    四、三芪口服液延缓慢性肾衰进展的中医机理探讨
    五、三芪口服液延缓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竭进展的机制探讨
        (一) 对大鼠造模、残肾组织、血肌酐及PS的影响方面
        (二) 对TNF-α、TGFβ1和PGDFBB表达的影响方面
        (三) 对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面
        (四) 对CD4、CD8、CD68抗体的表达的影响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英文缩略语
    附录二 慢性肾衰症状分级量化表
    附录三 疾病疗效评定标准
    附录四 随机区组(及配对)设计表
    附录五 附图
        附图1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形态与肌酐的关系
        附图2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TGF、PDGF的影响
        附图3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脏细胞凋亡的影响
        附图4 三芪口服液对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衰肾脏组织中CD4、CD8、CD68抗体的表达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7)益气活血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药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1 中医病名的研究
        2 病因病机的研究
        3 方药研究
        3.1 辨证治疗
        3.2 专方应用
        3.3 单味药的应用
        3.4 治法的研究
        3.5 中西医结合治疗
        4 现代医学对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影响
        5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二 现代医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1 流行病学
        2 发病机理的相关学说
        2.1 低分子尿毒症毒素
        2.2 多肽类和大中分子毒素
        2.3 蛋白质结合的尿毒症毒素
        3 临床表现
        3.1 心血管病变
        3.2 免疫缺陷与感染
        3.3 血液系统损害
        3.4 矿物质代谢紊乱及骨代谢异常
        3.5 神经系统损害
        4 诊断及分期
        4.1 诊断
        4.2 慢性肾脏病的分期
        5 治疗的研究进展
        5.1 预防及治疗措施
        5.2 替代治疗
        参考文献
前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的标准
        1.1 西医诊断标准
        1.2 临床资料采集
    2 临床资料
    3 研究方法
        3.1 治疗方法
        3.2 研究对象
        3.3 可比性的评估见表3-表6
        3.4 中医辨证分型
        3.5 观察指标
        3.6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3.7 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3.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1 疾病疗效判定
    2 证候疗效判定
讨论
    1 关于理法
        1.1 脾肾互赞理论
        1.2 脾肾虚衰是CRF的基本病机
        1.3 脾胃虚弱,后天失养是ORF的基本病因
        1.4 调理脾胃、脾肾是CRF治病求本,标本兼治之法
        1.5 CRF早中期治疗以益气健脾,活血化瘀为法
        1.6 CRF晚期治疗以和胃降逆,化湿泄浊为法
        1.7 关于脾胃对CRF影响的现代医学研究
        1.8 症瘕理论
    2 关于方药
        2.1 生黄芪
        2.2 当归
        2.3 茯苓
        2.4 生白术
        2.5 丹参
        2.6 大黄
        2.7 白花蛇舌草
        2.8 生薏仁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8)肾衰合剂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资料
观察项目
治疗及研究方法
结果
讨论
    1 慢性肾衰中医病机
    2 应用肾衰合剂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
    3 疗效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致谢

(9)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西医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第二部分 中医文献综述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
        第一部分:扶正祛浊口服液随机、开放、与尿毒清颗粒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第二部分:益气降浊胶囊随机、开放、与尿毒清颗粒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1.一般资料
        2.研究方法
        3.结果
        第三部分:讨论
        1.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的认识
        2.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研究结果的评价
        3.慢性肾衰竭的评价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病例报告表
致谢
个人简历

(10)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实验和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医药治疗
        一、中医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四、评价与展望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纤维化实验研究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第三部分 临床研究
    健脾益肾方治疗脾肾气(阳)虚型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一、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语
    一、结论
    二、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缩略语表
    附录二、大鼠肾脏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典型彩图
    附录三、慢性肾功能衰竭症状分级量化表
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四、肾康冲剂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曹恩泽辨治慢性肾衰学术思想总结与研究[D]. 吕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2)
  • [2]慢性肾功能衰竭从“毒”论治[D]. 王艳杰.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12)
  • [3]健脾益肾祛瘀化痰法对慢性肾衰竭合并冠心病血清单胺氧化酶的影响[D]. 姜贵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2(01)
  • [4]肾衰Ⅱ号方延缓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D]. 胡刚明.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04)
  • [5]从气化理论辨治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D]. 肖良祥.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0(02)
  • [6]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慢性肾衰的机理研究[D]. 韦芳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0(09)
  • [7]益气活血法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D]. 解滢禾.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09(11)
  • [8]肾衰合剂联合金水宝胶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D]. 朱文胜. 湖北中医学院, 2009(11)
  • [9]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研究[D]. 王莹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
  • [10]健脾益肾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纤维化实验和临床研究[D]. 傅博.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08(09)

标签:;  ;  ;  ;  ;  

肾康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