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道癌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作者: 李学
导师: 李佩文
关键词: 平消胶囊,化疗,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文献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前恶性肿瘤已成为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呈上升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杀手之一。部分肿瘤患者经一段时间的抗肿瘤治疗后肿瘤出现转移或在确诊时就已出现肿瘤转移,进入肿瘤晚期。临床上发现60%以上恶性肿瘤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已发生了转移。由于患者的身体状况差、病期太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临床疗效受到极大的影响。随着医学生物学的快速发展,通过对转移性癌细胞的分子遗传学基础研究以及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大量研究,进一步认识到癌细胞转移的基因调控及肿瘤血管生成机制,加深了对恶性肿瘤细胞发生转移过程本质的了解,同时对临床上治疗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抗肿瘤转移的研究是一项新的课题。 虽然手术后的化疗能最大可能地杀灭人体内敏感的残留癌细胞,但仍有相当部分瘤细胞对化疗并不敏感或已产生耐药性,因此人体内会残存部分癌细胞,化疗已难以杀灭,成为转移、复发的根源。若采用中药配合化疗则可在抗肿瘤方面起协同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尤其对那些病属晚期、体质较差对化疗耐受力较低的肿瘤患者来说,综合治疗可取得较满意的疗效。中药既能扶正以增强免疫力,又能祛邪以杀灭癌细胞,还能活血以改善血液状态,对化疗起减毒增敏作用。 平消胶囊是一种纯中药抭癌制剂,经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具有活血化瘀、散结止痛、扶正祛邪的功能,对肿瘤具确一定的缓解症状、缩小瘤体、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抗瘤谱较广,对肺癌、乳腺癌、鼻咽癌等都有一定疗效。平消胶囊为第一个进入国家医疗保险目录的A类药物,但原为地方标准,诸多研究未做,基础不足。为进一步观察该药对肝、肺转移癌患者减轻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的疗效,本临床研究应用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临床上常见的胃肠道癌患者合并有肝、肺转移者进行临床疗效观察。 本临床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组、前瞻性设计方法,将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门诊或住院的晚期胃肠道癌患者合并有肝或肺转移者有明确的细胞学或病理组织学诊断(均有明确的影像学诊断)分为治疗组(化疗十平消胶囊)和对照组(单纯化疗)各60例,以期观察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化疗减毒增效作用、中医临床症状的改善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语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平消胶囊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进展
1.研制历史
2.作用机理
3 临床应用
3.1 平消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3.2 平消胶囊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
3.3 平消胶囊单用治疗恶性肿瘤
3.4 平消胶囊治疗其他良性疾病
3.5 平消胶囊治疗癌性疼痛
3.6 平消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
3.7 平消胶囊对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
4.平消胶囊目前临床上出现的副反应
综述二 VEGF及其受体的研究进展
1 VEGF的结构
2 VEGF家族分类与功能
3 VEGF家族受体生物学特性
4 VEGF家族抑制剂
5 肿瘤与VEGF有关的调节因子
6 VEGF在有关肿瘤中的表达
7 VEGF在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
8 VEGF及其受体在抗血管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9 展望
参考文献
临床研究 平消胶囊联合化疗对晚期胃肠道癌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件:1 药物疗法的疗效判断标准
实验研究 平消胶囊抑制肿瘤新生血管抗转移的机理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1.2 瘤株
1.3 药物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模型制备
2.2 分组及用药
2.3 实验周期
3 检测指标
3.1 平均血管密度
3.2 VEGF的蛋白表达
4.统计方法
结果
1.VEGF的蛋白表达
2.平均血管密度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6-12-01
参考文献
- [1].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预测胃肠道癌肝转移化疗疗效的临床研究[D]. 李长城.苏州大学2014
- [2].胃肠道癌中CD147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D]. 郑鑫.承德医学院2014
- [3].ABVD联合化疗对雌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D]. 杨美红.苏州大学2018
- [4].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卵巢癌:一项更新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D]. 伍昱燊.重庆医科大学2017
- [5].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的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分析[D]. 张佳佳.大连医科大学2013
- [6].胸苷酸合成酶、胸苷磷酸化酶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D]. 卓丽娟.福建医科大学2002
- [7].尼妥珠单抗联合化疗二线及以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D]. 高志超.大连医科大学2015
- [8].微波消融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D]. 袁芳.泰山医学院2014
- [9].补虚解毒方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观察[D]. 洪祖剑.南京中医药大学2011
- [10].裴氏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D]. 吴玉强.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肺安颗粒对肺癌化疗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研究[D]. 黎晓鹃.山东中医药大学2007
- [2].金福安汤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 赵媛媛.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3].骨癌通泰方对恶性骨肿瘤化疗减毒增效作用研究[D]. 徐逸生.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
- [4].化疗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紫暗舌的临床观察[D]. 林宥任.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
- [5].抗癌消水膏治疗恶性胸水与促进胸膜纤维化作用的研究[D]. 田鑫.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
- [6].仙鱼汤治疗中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临床研究[D]. 李穗晖.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 [7].树舌多糖GF注射液对化疗药物环磷酰胺增效减毒作用的实验研究[D]. 宋高臣.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
- [8].平消胶囊干预乳腺癌的临床观察及其抗肿瘤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D]. 赵韬.福建中医学院2006
- [9].加味异功散抗肿瘤及与化疗联用减毒增效的实验研究[D]. 万仁英.成都中医药大学2002
- [10].肺抑瘤合剂治疗肺癌及肺癌化疗减毒增效作用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 郑翠娥.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
标签:平消胶囊论文; 化疗论文; 血管密度论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论文;